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致骨折不愈合及愈合不良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 ,以期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 .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致骨折不愈合及愈合不良患者26例,股骨骨折15例,尺骨骨折2例,桡骨骨折3例,肱骨骨折3例,胫骨骨折3例.初次手术交锁髓内钉固定14例,钢板固定10例,普通髓内针固定2例.根据X线表现术前明确隐性感染诊断21例,术中发现脓液及炎性肉芽组织通过细蒲培养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5例.细菌培养阳性17例,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感染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8例,大肠埃希菌感染3例.23例患者均取出原内固定物后行病灶清除、灌洗引流并行外固定架治疗,控制感染后重新内固定;3例保留原内固定物. 结果 患者经8~48个月(平均23.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22例,部分愈合2例,不愈合2例.3例感染复发,经二次清创愈合1例,2例形成窦道.一期植骨1例6个月感染复发,形成窦道,术后18个月骨折愈合,内固定物取出后窦道愈合. 结论 隐性感染与细菌毒性、解剖部位以及手术方式等均有一定关系,X线改变是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重要依据,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致骨折不愈合及愈合不良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固定架在长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长骨骨折51例,男32例,女19例。其中内固定术后失效3例,内固定术后骨不连2例,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1例,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1例,局部浅表感染3例。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1例(GustiloⅠ型1例,Ⅱ型14例,Ⅲb型4例,Ⅲc型2例)。闭合复位6例,开放复位45例。予自体髂骨植骨13例,胫骨拉力螺钉固定8例,腓骨克氏针固定3例,钢板固定7例,股骨拉力螺钉固定2例,尺骨远端克氏针固定2例;局部皮瓣转移5例,创面游离植皮4例,股骨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1例。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20个月,无一例失访。1例老年患者术后死于癌症晚期,1例GustioⅢb骨折患者骨不连,其余病例均骨折愈合,无骨感染和畸形愈合发生。1例股骨骨折因针道感染,Ⅱ期改梅花钉内固定;2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因延迟愈合、断端移位而改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结论外固定架是治疗长骨骨折的一种主要方法,有其独特优势,提高外固定架稳定性,降低针道感染和固定针松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早期处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33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患者,男21例,女12例,年龄14~55岁,平均33.5岁,分别行抗炎,窦道搔刮或切开清理,置管冲洗引流等保留内固定物治疗,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无效者(9例)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后静脉应用头孢类抗生素14~21 d。结果:33例中,24例保留内固定物成功;4例取出内固定物后骨折愈合;5例假关节形成,内固定物取出后,Ⅱ期行内固定植骨术。33例患者随访8~12个月均无复发征象。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一旦确诊,及时治疗,可有效保留内固定物功能,成功杜绝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4.
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新疗法。[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37例,并随访2年。[结果]本组37例肱骨干骨不连的病例,取出内固定,骨端外固定器固定并植骨治疗,骨折均愈合,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有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自1998~2005年3月对36例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采取病灶清除、内固定物取出、部分病例髓腔灌洗、一期植骨和修复创面及外固定架固定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折合并感染的治疗(附14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145例骨折合并感染。其中开放骨折129例,闭合骨折16例。开放骨折未作内固定发生感染67例,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78例。感染性长骨干骨折以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最好;骨端骨折可用简单的内固定。内固定术后感染者应严格石膏固定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4~6周。如有骨痂生长,可继续石膏固定直至骨愈合。否则应尽早取出内固定物,改用其他方法如外固定器治疗  相似文献   

7.
四肢长骨良性肿瘤并发骨折的手术时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良性肿瘤并发骨折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四肢长骨良性肿瘤并发骨折患者,其中骨囊肿1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5例,嗜酸性肉芽肿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内生软骨瘤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采用Ⅰ期外固定、Ⅱ期肿瘤刮除植骨术13例,Ⅰ期肿瘤清除植骨内固定术12例。结果:随访时间12~88个月,术后感染1例,复发3例,再骨折2例。结论:对于良性肿瘤或类肿瘤疾病发生病理性骨折应优先选择Ⅰ期外固定、Ⅱ期行肿瘤病灶清除植骨术;骨质破坏较轻者可选择Ⅰ期肿瘤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6例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别采用敞开换药、病灶清除一期闭合伤口、灌洗引流、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其中21例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10例保留原内固定物,5例二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经13~71个月随访,骨折愈合34例,部分愈合1例,不愈合1例;1例出现窦道,2例感染复发.结论 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后果严重,应及时诊治,采用多种方法积极治疗,减少病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骨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重视此类手术的规范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自2003—03—2012—10收治的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骨感染病例29例,在彻底行病灶清除、病灶周围清除扩刨、扩髓和高压脉冲冲洗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灌洗术进行治疗。结果经术后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29例切1--I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复发。结论切开内固定术和取内固定术术中清创不彻底是感染的主要原因:手术彻底清扩创并置管持续灌洗是治愈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骨外固定加简单内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外固定结合简单内固定术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方法:30例接受此手术。利用少量内固定将骨折端较大碎骨片固定于胫骨干后,使不稳定骨折变成稳定骨折,然后用“U”形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1个月可适量负重,3~4月摄X线片示纤维骨痂愈合后,取外固定架。术后1年骨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利用骨外固定结合简单内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用U形外固定架治疗长骨干骺端经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0年2月~2002年9月对8例患者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少量螺丝钉内固定及U形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外固定架术后使用时间平均为3.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等发生。终末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屈95°,伸180°。踝关节平均背伸10°,跖屈28°。结论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经关节面的干骺端粉碎性骨折,可避免伤口并发症和骨不连的发生,即能维持骨折对位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又不妨碍关节活动,是治疗长骨干骺端经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能体外震波(ESWT)治疗长骨骨不连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使用高能体外震波(ESWT)治疗长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本组20例长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治疗后骨不连,2例萎缩型,18例增生型。采用C臂机结合Ossatron ESWT治疗仪,分别取尺、桡骨24kv,肱骨26kv,胫骨、股骨28kv的震波强度,尺、桡骨1500次,肱骨3000次,股骨及胫骨6000次。[结果] 平均随访15.2个月。8例3个月后骨愈合,6例4个月后骨愈合,3例5个月后骨愈合,1例6个月后仍未愈合,再次行ESWT治疗后4个月愈合,2例6个月后未愈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后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9个月,愈合率达90%。[结论] ESWT可以做为治疗长骨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 present our experience in treatment of difficult ununited long bone fractures with locking plate.Methods: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locking plate fixation in 10 difficult nonunions of lon...  相似文献   

14.
Nonunited fracture of the forearm, although not a common problem, is associated with marked disability. Nonunion can due to infection secondary to open fracture or can be a complication of surgic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Nonunion can also result from improper management or technique tha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type of injury. This study reviews 11 patients with nonunited fractures of the shafts of the radius and ulna. Average duration of nonunion was 18 months. Nine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active infection or a history of infection in the form of open discharging wound with or without exposed bone, while two had no history of infection. Patients were managed by surgical debridment, removal of dead bone and hard wear, if any, and application of Ilizarov external fixation frame followed by acute shortening by compressing the fracture site. Three weeks later, gradual lengthening started to regain the normal length. Eradication of infection and sound union was achieved in all cases, with good hand, wrist, and elbow function on final follow-up. Limitation in pronation and supination ranges of movement were found in all cases. This could be due to multiple surgeries, long duration of management, the external fixation wires that crossed the distal and proximal radio-ulnar joints, or loss of the normal radial and ulnar bowing during lengthening. Ilizarov technique and external fixation represent an op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resistant nonunion of diaphysial fractures in the forearm. Received: 5 July 2002, Accepted: 16 July 200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扩髓灌洗并更换成含抗生素骨水泥涂层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8-12诊治的10例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术中扩大髓腔进行髓腔灌洗、彻底清创,然后更换成含抗生素骨水泥涂层髓内钉一期内固定胫骨骨折。3例经窦道清创切除感染骨后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8周后取出骨水泥并行自体松质骨颗粒植骨。结果 10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8(12~4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感染均未复发,未再次骨折。7例无骨缺损者胫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4.0~5.5)个月。3例骨缺损取自体髂骨植骨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6个月,平均5个月。3例术后1年内出现髌前疼痛,经康复治疗后痊愈。结论扩髓灌洗并更换成含抗生素骨水泥涂层髓内钉内固定是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周期短,感染治愈率高,同时还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4年12月对41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均采用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其中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5岁(17~67岁)。骨不愈合类型:肥大型16例,萎缩型25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22.6个月(8~42个月)随访。40例(97.6%)患_者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8个月(3~12个月)。并发症:桡神经损伤3例,伤口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1例。最终随访时,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加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与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通过治疗并随访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病例,分析内固定失败与骨折不愈合的相关联系,探讨肱骨干骨折正确的内固定方法。方法19例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病例,手术取出原内植物,重新复位植骨及坚强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7~18个月,17例骨性愈合,骨折愈合率达89.5%。结论内固定不稳是肱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肱骨骨折愈合率关键是正确选择内植物,术中规范操作,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可膨胀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可膨胀髓内钉Fixion^TM系统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4年9月.2006年1月,共30例患者采用Fixion^TM可膨胀髓内钉系统(Disco-O-tech Herzliya,lsreal)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为外伤引起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2—82岁;开放性骨折1例,骨不连患者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9例,肱骨骨折7例,胫骨骨折7例。可膨胀自锁髓内钉(IM)18例,可膨胀交锁髓内钉(IL)5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7例。一般术后10d允许患者部分负重,若负重时患者骨折处出现明显疼痛应推迟。[结果]本组30例伤口全部I期愈合,手术时间30~14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50~1200ml,平均300ml。3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防,随访时间12~72周,平均40周。术后根据临床和影像学平均愈合时间为:股骨转子间骨折11周,股骨干骨折12.2周,胫骨干骨折13周,肱骨骨折11周。其中1例为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再次手术后3个月,骨折处骨痂形成。[结论]可膨胀髓内钉应力分布均匀,避免了应力遮挡效应;一般无需扩髓和锁钉.减少了创伤和手术时间,医生和患者接受的X线剂量少和感染率低;轴相弹性动力化固定,加快了骨折愈合时间,避免了交锁髓内钉2次动力化手术给病人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等。临床初步应用疗效满意,为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型的理念和固定技术,在掌握好适应证、正确操作的前提下,采用Fixion^TM可膨胀髓内钉系统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有可能获得较传统交锁髓内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重建钢板治疗感染性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应用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重建钢板治疗感染性骨盆前环骨折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7~49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C1型4例,C2型4例,C3型3例。2例前环内固定术后感染,9例患者均因早期清创不彻底导致前环感染,按创伤严重度评分标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为24~38分。前环经扩大清创、冲洗、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重建钢板内固定,后环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骶髂螺钉内固定。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0个月。2例术后感染复发,1例经再次清创更换抗生素骨水泥涂层内固定,1例感染较轻,未累计髓腔,清创后保留钢板仅更换抗生素骨水泥,感染得到控制。2例出现切口渗液,术后3个月取出内固定后愈合。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未见骨盆骨折再移位、再发感染。最终11例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按照Matta骨折复位标准,优6例,良4例,可1例;按照Majeed功能评分,优6例,良3例,可2例。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重建钢板有效治疗感染性骨盆前环骨折,具有术中安全性高和感染复发率低的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