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梦白 《医学综述》2013,19(15):2732-2734
脂肪乳在肠外营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目前临床上常用脂肪乳为50%中链三酰甘油(MCT)和50%长链三酰甘油(LCT)做物理混合的脂肪乳。结构脂肪乳是一种新型脂肪乳,是在同一个甘油分子骨架上同时具有MCT和LCT的重组三酰甘油。目前结构脂肪乳在动物实验及肠内营养研究中已得到肯定。肠外营养的研究中,结构脂肪乳对正氮平衡影响肯定,在代谢指标方面体现出更快的血浆清除率及加速氧化,但有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的脂肪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康红军  宋青  周飞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12):1235-1236,1244
目的 比较结构脂肪乳剂(STG)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在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09年25对高胆红素血症(术后当天血清总胆红素200-400μmol/L)术后肠外营养应用脂肪乳≥5d的患者,STG组25例,MCT/LCT组25例.结果 与使用脂肪乳前比较,两组使用脂肪乳后第1天和第5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GT及胆红素均有所下降(P<0.05),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使用后第1天和第5天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结构脂肪乳剂在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应用对肝功能的影响与物理混合MCT/LCT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长链甘油三酯(MCT/LCT)输注是否干扰危重患儿细胞外的代谢环境的稳定。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原则,将需肠外营养的50例危重患儿分为两组,每组25例。根据营养配方选用的脂肪乳不同,分为对照组(长链甘油三酯,LCT)和MCT/LCT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患儿血清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酮体、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IBIL/TBIL比值以及对静脉输注脂肪乳的耐受性。结果:两组的营养治疗均有效、安全,血清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与LCT组比较,MCT/LCT组在适度升高血清酮体、IBIL/TBIL比值和耐受性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儿科危重患儿,MCT/LCT在耐受性方面更具有优势,不会严重干扰细胞外代谢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构脂肪乳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双盲、随机分为结构脂肪乳(ST)组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于术后第1-6天接受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对比观察术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浆蛋白质水平、氮平衡、免疫功能状况。结果:在进行6 d的肠外营养以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和全身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5天,ST组蛋白质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IgG、IgA、IgM和CD3、CD4下降不明显(P>0.05);MCT/LCT组术后第7天蛋白质水平才恢复至术前水平,IgG、IgM、CD3和CD4下降明显(P<0.05);术后第5天、第7天,MCT/LCT组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浓度、IgG、IgM、CD3和CD4均显著低于受试组;ST组氮平衡明显优于MCT/LCT组。结论:结构脂肪乳由于具有很好的节氮效果,能有效地改善手术创伤病人的蛋白质代谢,将有利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石文征  宋京海  牛小娟  李喆  韦军民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2):115-118,123, 123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对肝癌患者肝脏部分切除术后的肝功能、免疫功能及肝再生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部分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6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第1天起分别予以不同脂肪乳配方的肠外营养支持5天,观察组30例选用20%结构脂肪乳(STG组),对照组30例选用20%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对比观察术前、术后第3天、第7天外周血IL-6、HGF、C-met、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百分比、CD4+/CD8+以及TBIL、AST、ALT、GGT、GLU指标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一般情况及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G组AST、ALT水平在术后第7天明显低于MCT/LCT组 (P<0.05),TBIL水平在术后第3天明显低于MCT/LCT组 (P<0.05);CD3+%、CD4+%水平在术后第3天、第7天明显高于MCT/LCT组 (P<0.05),CD4+/CD8+水平在术后第7天明显高于MCT/LCT组(P<0.05),HGF水平在术后第3天、第7天明显高于MCT/LCT组 (P<0.05)。结论 富含STG的肠外营养支持可以较好地改善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提高HGF水平,对肝再生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中长链脂肪乳及长链脂肪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接受呼吸机治疗患者营养支持疗法的疗效。方法  2 9例COPD接受呼吸机治疗患者分为中长链脂肪乳组 (MCT组 ) 15例和长链脂肪乳组 (LCT组 ) 14例 ,机械通气后第 2~ 7天进行共 6d的肠外营养支持 ,除脂肪乳不同外 ,均给予等氮 ,等热卡的肠外营养 ,观察累积氮平衡 ,血浆蛋白 ,脂质代谢及撤机天数等。结果 机械通气后经肠外营养MCT组获得正氮平衡 ,为 ( 2 7 6± 2 3 9)mg/(kg·6d)而LCT组为 ( -17 3± 16 1)mg/(kg·6d)。机械通气后经肠外营养血浆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 ,但前白蛋白升高 ,MCT组明显高于LCT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两组呼吸机应用时间MCT组为 ( 6 2± 1 2 )d ,LCT组为 ( 7 4± 1 3 )d。结论 中长链脂肪乳在COPD接受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营养疗效比长链脂肪乳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短肠综合征(SBS)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评价长链甘油三酯(LCT)和长链甘油三酯加中链甘油三酯(MCT/LCT,1∶1)肠内营养制剂对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假手术对照组,进行小肠离断再吻合并给予LCT营养支持;85%肠切除组,进行LCT营养支持;85%肠切除组,MCT/LCT营养支持.14 d后取血清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SBS大鼠血清中总游离脂肪酸水平以及各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大多差别具有显著意义.添加MCT的肠内营养大鼠其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高于仅给予LCT 脂肪乳剂的大鼠.结论:添加50%MCT的MCT/LCT肠内营养制剂较单纯LCT肠内营养制剂能增加SBS大鼠对脂肪的吸收功能,增加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而不影响肠道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链脂肪乳(LCT)丙泊酚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丙泊酚大剂量输注12 h对家兔血脂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在氯胺酮静脉麻醉后分别持续输注LCT丙泊酚或(L组)MCT/LCT丙泊酚30 mg/(kg.h)(M组),并于输注丙泊酚前(T0),持续输注3 h(T1)、6 h(T2)、12 h(T3)四个时点分别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1)L、M两组家兔血清TG在T0、T1、T2、T3四个时点组内对比P<0.01,L组与M组组间对比在T1、T3时点P<0.05;(2)L组TCT0、T1、T2时点同T3时点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T0时点同T3时点对比P<0.05;(3)L、M组HDL T0、T1、T2、T3四个时点之间组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4)L组LDL T2、T3时点同T0时点对比P<0.01,T2、T3时点同T1时点对比P<0.05,L组与M组组间对比在T3时点P<0.05。结论:大剂量输注MCT/LCT丙泊酚和LCT丙泊酚均会引起家兔血脂四项的升高,TG及LDL升高的程度在MCT/LCT丙泊酚组明显小于LCT丙泊酚组,MCT/LCT丙泊酚输注达12 h才会引起TC的明显升高,因此MCT/LCT丙泊酚对家兔血脂的影响小于LCT丙泊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链脂肪乳(LCT)丙泊酚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丙泊酚大剂量输注12h对家兔血脂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在氯胺酮静脉麻醉后分别持续输注LCT丙泊酚或(L组)MCT/LCT丙泊酚30 mg/(kg·h)(M组),并于输注丙泊酚前(T0),持续输注3 h(T1)、6 h(T2)、12 h(T3)四个时点分别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1)L、M两组家兔血清TG在T0、T1、T2、T3四个时点组内对比P<0.01,L组与M组组间对比在T1、T3时点P<0.05;(2)L组TCT0、T1、T2时点同T3时点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T0时点同T3时点对比P<0.05;(3)L、M组HDL T0、T1、T2、T3四个时点之间组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4)L组LDL T2、T3时点同T0时点对比P<0.01,T2、T3时点同T1时点对比P<0.05,L组与M组组间对比在T3时点P<0.05.结论:大剂量输注MCT/LCT丙泊酚和LCT丙泊酚均会引起家兔血脂四项的升高,TG及LDL升高的程度在MCT/LCT丙泊酚组明显小于LCT丙泊酚组,MCT/LCT丙泊酚输注达12 h才会引起TC的明显升高,因此MCT/LCT丙泊酚对家兔血脂的影响小于LCT丙泊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AAI)及注射痛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3~6岁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中/长链丙泊酚静脉麻醉组(MCT/LCT组,n=25)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LCT组,n=25)。观察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 min、麻醉后5 min及苏醒后血流动力学、AAI数值,引起注射痛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各时点血流动力学、AAI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MCT/LCT组FLACC评分为3.04±1.50,LCT组为4.4±1.64,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与丙泊酚具有相同的麻醉效果,但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引起的注射痛较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橄榄油脂肪乳剂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已确诊胃肠道肿瘤并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手术后分别选择橄榄油脂肪乳剂(试验组)与中长链脂肪乳剂(对照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连续5d,于术后7d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栓测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对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前、后试验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试验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橄榄油脂肪乳剂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体液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并且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含中链甘油三酯(MCT/LCT)脂肪乳剂及只含长链甘油三酯(LCT)脂肪乳剂对兔血脂清除率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MCT/LCT,B组使用LCT,脂肪乳剂剂量均为2g/kg·d。结果二组实验兔血清甘油三酯(TG)及血清总游离脂肪酸(FFA)在滴注结束后均有显著升高,但A组均较早恢复到基础值。B组血清总胆固醇(TC)在滴注结束后有显著升高,二组血糖均有升高,B组升高的程度大于A组。结论中链甘油三酯(MCT)从体内廓清较快,对血脂及血糖内环境的稳定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脂肪乳剂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在肠外营养中应用,并与葡萄糖共同提供能量。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脂肪乳剂为大豆油,但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肠外营养中仅使用大豆油脂肪乳剂可能不是最合理的。目前出现一种含橄榄油的新型脂肪乳剂,由80%的橄榄油和20%的大豆油混合而成,具有20%多不饱和脂肪酸和60%单不饱和脂肪酸,长期应用不会造成必需脂肪酸缺乏和降低脂质过氧化。该文对含橄榄油的新型脂肪乳剂在体外试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MCT)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质量、体脂、血清脂质水平及其体内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中链甘油三酯组(MCT组)和长链甘油三酯(long-chain triglyceride,LCT)组,给予含2% MCT和2% LCT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3个月后,腹腔注射富含3H胆固醇的RAW264.7巨噬细胞悬液,单笼饲养3d,收集每天粪便,腹主动脉取血,测量体长、肝及附睾脂肪组织.测定血清脂质,用液闪计数仪测定血清、肝及粪便中3H胆固醇放射活性.结果 实验结束时,与LCT组相比,MCT组小鼠空腹体质量、体质量增加量、Lee氏指数、附睾脂肪重量及血清T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血清HDL-C、n-HDL-C和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CT组比较,MCT组血清和肝3H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48 h粪便中3H胆固醇流出量及72 h总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MCT能够减轻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质量,减少体脂肪积累和改善胆固醇代谢,且能促进体内胆固醇的逆转运.  相似文献   

15.
用于全肠外营养的海豹油脂肪乳的处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化用于全肠外营养的海豹油脂肪乳的处方和工艺,并考察其性质.方法 通过高速剪切法制备初乳,再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脂肪乳;以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离心稳定性常数等为评价指标,通过归一化多项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制剂处方,同时考察影响其质量的工艺因素;将根据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得的制剂分别置4、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链甘油三酯(MCT)对C57BL/6J小鼠棕色脂肪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4-5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中链甘油三酯高脂组(MCT),大豆油高脂组(LCT)及普通饲料对照组,每组10只,喂饲15周。观察研究前后各组间小鼠体质量、饲料消耗量及食物功效比、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差异以及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束时,MCT高脂组小鼠的体质量、体脂肪量显著低于LCT组(P〈0.05),饲料消耗量MCT组和LCT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CT组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及UCP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LCT组。结论 MCT可促进棕色脂肪组织增殖,提高棕色脂肪组织UCP1的表达,增强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从而抑制高脂饲料诱发的C57BL/6J小鼠体质量增加和体脂肪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