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外科换药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20年4至6月和2021年2至5月, 征集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在深圳市某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2016级和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3人和对照组24人。试验组学生采用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基于示范与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换药操作技能成绩和教学方法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评价培训效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培训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1±9.27)分比(82.79±8.33)分, P=0.646], 培训后试验组学生增长的成绩高于对照组[(10.87±7.56)分比(5.08±8.6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试验组学生在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4.26±0.45)分比(3.75±0.74)分]、活跃课堂气氛[(4.13±0.69)分比(3.46±0.72)分)]、加深对换药知识理解[(4.13±0.63)分比(3.46±0.88)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线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3至6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6级、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级156名学生作为试验组, 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云视频会议系统、微信等开展"内分泌系统"在线教学。以开展常规线下教学的2016级14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在线学习数据分析、课程成绩比较、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试验组所有学生均完整观看了课程视频, 完成了课后作业;平台发帖数225个。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课程总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36±8.54)分比(81.10±7.01)分, P=0.010], 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46±13.76)分比(78.45±10.74)分, P=0.163]。40名教师中32人(80.0%)认为在线教学总体效果与传统线下教学相似或更好。106名(76.8%)试验组学生对线上教学总体满意。结论在线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基本能够与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同质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信息化背景下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基础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一个合堂,两个小班作为研究对象,每班50人,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典型案例分析为主线,学生为主体,互动数码系统和数字切片库为载体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新模式;对照组采用互动数码系统常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种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病例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操作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期末理论考试中病例分析题的成绩分别为14. 40±3. 00和8. 8±4. 03;两组在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4. 80±8. 92和77. 20±12. 00,两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混合式实验教学新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临床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临床专业学生的演讲表达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病理教学平台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扫描典型病例数字切片,制作大体数字标本,构建数字切片、大体标本网络学习平台。选择2012级、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均在大学第五学期开设病理学理论及实验教学,2012级学生采取传统玻璃切片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而2013级学生的实验课采用数字切片实验教学及数字病理网络平台自学模式(实验组)。问卷调查2013级学生对数字病理教学的满意程度;统计对照组及实验组学生病理标本考核成绩,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显示,与传统教学比较,66.4%~83.2%的实验组学生认为采用数字切片教学丰富了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期末病理标本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13.080±1.79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12.554±1.463)分,P=0.000]。结论数字病理教学平台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切片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式,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精神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防御方式的差异.方法 应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症状自评问卷(SCL-90),对177名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和33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防御方式进行评估.结果 精神医学专业组SCL-90总分[(1.27±0.28)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临床医学专业组[(1.49±0.34)分],差异具有显著性;2组在DSQ各维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临床医学专业组在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中的抱怨[(3.49±1.77)分 vs(3.96±1.65)分]、幻想[(5.06±2.47)分 vs(5.55±2.36)分]、分裂[(4.31±1.07)分 vs(4.61±1.35)分]、躯体化方面[(3.69±1.82)分 vs(4.06±1.53)分]评分高于精神医学专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精神医学专业组在成熟型防御方式中的升华[(6.26±1.49)分 vs(5.79±1.64)分]、幽默[(4.97±1.22)分 vs(4.68±1.28)分]方面评分高于临床医学专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中间型防御方式上,精神医学专业组在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同一化方面评分高于临床医学专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临床医学专业组在解除、假性利他、伴无能全能、隔离、否认方面评分高于精神医学专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精神医学专业学生较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较多地使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麻醉学专业本科生麻醉伦理认知、决策力自评及教学情况, 为提升麻醉伦理教育提供借鉴。方法 2023年6至7月对福建医科大学2017~2020级五年制麻醉学专业242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麻醉伦理认知倾向。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学生对患者福祉始终放在首位[(4.50±0.95)分]、保护患者隐私信息[(5.02±0.78)分]等15个麻醉伦理条目的认知均为正性(4~<5分)或强正性(5~6分);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在术前和术中维护患者尊严等条目的认知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基础-临床和临床阶段学生评分分别为(4.96±0.75)分、(5.07±0.86)分、(5.14±0.74)分, P<0.05]。学生麻醉伦理困境的决策力[(3.85±1.01)分]及法律知识[(3.57±1.24)分]自评为中性(>3分~<4分);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麻醉伦理道德困境的恐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基础-临床和临床阶段学生评分分别为(4.29±0.82)分、(4.49±0.85)分、(4.75±0.69)分, 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化医学理念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为外科学的临床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方法  选取2020年8—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见习的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的随机数发生器将学生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实验组将转化医学理念作为整形烧伤外科临床教学的指导思想,采用以病例为基础和模拟临床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考核,从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教学结束后,实验组的理论成绩[(88.21±4.43)分]和及格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79.73±1.80)分]和及格率(82.22%),且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的技能操作能力[(71.22±9.84)分]和及格率(91.11%)均高于对照组的技能操作能力[(66.21±9.71)分]和及格率(80.00%),且实验组的技能操作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科研课题申报人数及中标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整形烧伤外科的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为健康中国打造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和今后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伤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9至12月, 选取武汉大学医学部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80名见习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创伤急救培训中, 试验组40名学生实施虚拟仿真教学, 对照组40名学生实施传统方式教学。授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 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92.13±1.42)分比(85.22±1.92)分, (94.62±1.96)分比(90.03±2.05)分, 均P<0.001]。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具有高满意度者占比72.5%(29/40), 对照组学生占比20.0%(8/40),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伤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了创伤急救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简化美国正畸学会客观定量评分系统(American Board of Orthodontics-Objective Grading System, ABO-OGS)为导向的正畸托槽粘接教学(简称为简化ABO-OGS教学)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5月和2021年5月, 选择参与福建医科大学本科口腔医学专业直丝弓矫治器粘接实验课程的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17级99名学生为试验组, 实施简化ABO-OGS教学;2015级101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膏模型教学。教学结束后学生和教师分别填写调查问卷, 对2种方法进行评价。组间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实验教学方法新颖性方面, 试验组学生评分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32±0.80)分比(4.99±0.90)分, P=0.006]。教师对简化ABO-OGS教学的评分高于传统教学, 如掌握托槽粘接操作[(5.63±0.49)分比(5.17±0.70)分]、学生对托槽准确度认识清晰[(5.58±0.58)分比(5.00±0.78)分]、可增强临床粘接托槽的信心[(5.42±0.78)分比(5.08±0.7...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21年度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4年级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成绩,以评价其在本阶段具有的医学人文素养、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状况。方法:系统收集该校707名2017级临床专业学生参加水平测试的医学基本知识考试(理论考试)和临床基本技能考试(技能考试)成绩,分析整体考试成绩的分数分布及考生对不同学科成绩和相关技能操作的掌握。结果:707名参加水平测试的考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166.593±29.024)分(总分300分),技能考试平均成绩(72.769±8.073)分(6个站点,每站100分)。结论:通过学业水平测试能够发现该阶段的本科生对临床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但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模块数字化影像解剖学课程实践教学和考核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选择天津医科大学2017级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以下简称影诊专业)和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影技专业)共91名学生为试验组,2016级影诊专业和影技专业共90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平台进行教学(包括数字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拓展云课堂、考核系统4个模块),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平时成绩,并对两组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平时成绩[影诊专业(80.36±8.43)分、(79.18±8.26)分、(83.77±5.38)分,影技专业(79.10±7.91)分、(80.31±8.32)分、(84.41±5.85)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影诊专业(77.19±7.55)分、(75.18±6.71)分、(81.75±5.57)分,影技专业(74.17±9.27)分、(74.03±6.81)分、(80.73±5.50)分],均P<0.05。2个专业试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也较高于照组学生,影诊专业试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满意度总分为(82.11±4.09)分比(78.98±1.96)分,影技专业试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满意度总分为(84.31±2.35)分比(79.17±3.16)分,均P<0.01。结论实践教学和考核平台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医学影像思维,提高学生的影像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准试验性研究设计,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参加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广州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4级58名学生设为试验组,将2013级39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课程结束后,采用期末理论考试、自主学习能力评定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英文试题评分[(21.95±2.92)分],高于对照组学生[(20.59±2.52)分];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73.76±7.61)分比(69.87±9.68)分,(79.47±7.97)分比(75.92±8.34)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在留学生骨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骨科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共11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床旁教学,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参加管床值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周增加1~2次标准化病人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并采用评分制问卷调查来采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系统问诊[(15.23±3.15)vs.(13.56±3.54),P=0.008]、体格检查[(17.24±4.23)vs.(10.32±3.75),P=0.000]、基本操作[(17.32±2.58)vs.(13.22±3.65),P=0.000]等各项临床实践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8.25±1.04)vs.(4.82±0.93),P=0.000]、沟通能力[(6.22±1.12)vs.(5.59±0.89),P=0.001]等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临床实践能力,明显改善留学生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拼图教学法是基于协作学习理论和拼图游戏的基本原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以医学遗传学实践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拼图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探讨了其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知识整合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ni-CEX量表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进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在每季度出科考核中应用Mini-CEX结构式表格评估其临床能力,评估其作为培训指导和考核方式的效果。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共在7次出科考核中引入Mini-CEX量表,共有36名住院医师参与测评,完成量表110份。与2016年度相比,2017年度的Mini-CEX量表在问诊技巧[(7.4±0.9)vs.(7.7±0.7)]、体格检查[(7.5±1.1)vs.(7.6±0.9)]、临床判断[(7.5±0.9)vs.(7.6±0.9)]、组织效能[(7.4±0.9)vs.(7.7±0.9)]、整体临床胜任力[(7.5±0.9)vs.(7.7±0.9)]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7人完成3次及以上的评估,与2016年度相比,2017年度Mini-CEX量表平均分在问诊技巧、组织效能、整体临床胜任力方面有显著提高。结论Mini-CEX量表简便易行,可能对儿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作为对儿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进行评估的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八年制64名学生,在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过程中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教学组(32人),另一组为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组(32人)。学期结束后由第三方机构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测试及阅片能力考核;通过SPSS 20.0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组在理论测试中问答题及总成绩得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13.71±2.16)vs.(11.50±2.59),P=0.002;(79.88±4.70)vs.(74.29±5.16),P=0.0003];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组学生的阅片能力平均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87.92±8.46)vs.(80.83±6.86),P=0.003]。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较传统教学具有优势,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阅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安全注射培训方案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安全注射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8年选取某医学院校2015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1名学生,对照组39名学生。在安全注射培训中,试验组学生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安全注射培训,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教育。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安全注射的知识、信念与行为水平。2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分。结果培训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学生的安全注射自评总分和教师现场评价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试验组和对照组培训后1个月评价分数比较:自评总分[(208.34±17.43)分比(194.18±11.83)分,P<0.01];现场评价总分[(15.20±1.21)分比(12.03±1.66)分,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培训后3个月评价分数比较:自评总分[(204.61±13.52)分比(194.10±8.18)分,P<0.01];现场评价总分[(13.61±1.14)分比(12.46±1.10)分,P<0.01]。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安全注射培训方案可以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安全注射知识和态度水平,改善注射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甘肃医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对村医职业的认知认同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9年11月选择甘肃医学院2017级至2019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75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认同感调查;采用F检验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职业认同总分,2017级为(3.4±0.7)分,2018级为(4.1±0.7)分,2019级为(3.6±0.9)分,3个年级学生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8级经过岗前培训,其总分高于未经过培训的2017级和2019级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认同人数占比较低的条目有,2017级"我完全了解村医业务范围和岗位职责"[38.9%(70/180)],"村医职业能使我充分施展个人能力和特长"[36.7%(66/180)],"我认为既然签订合约就必须无条件履约"[24.4%(44/180)];2019级"我认为村医职业发展前景很好"[37.1%(39/105)]。结论被调查学生职业认同感整体偏低,岗前培训是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新模式(以下简称"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选择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2014级和2015级28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级144名学生设为试验组,采用新教学模式;2014级142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出勤率、发言率、交作业率、优秀率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94.8%比79.1%,92.4%比57.0%,89.3%比76.2%,61.8%比40.1%), (82.08±7.70)分比(71.37±5.00)分],且试验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同意和非常同意课程知识内容印象深刻[84.7%(122/144)]、课堂活动师生参与充分[84.7%(122/144)]、课堂活动互动积极[83.3%(120/144)]等占比较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新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堂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PBL主导的教学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医学院204名(2017级76名,2018级128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41名和2018级74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PBL主导的教学方法;其余8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分别分析评估两个年级两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两个年级观察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学期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期末观察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2.21±4.17)vs.(28.25±3.74),t=7.067,P<0.01]。2017级和2018级观察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32.61±3.79)和(31.99±4.38),均明显高于2017级对照组的(27.45±3.95)分和2018级对照组的(28.74±3.55)分。2017级和2018级观察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分别为(25.35±2.78)、(25.99±3.1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4±2.92)、(21.30±3.51)分(t=6.064,t=7.679;P<0.01,P<0.01)。结论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采用PBL主导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值得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