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寻找一种性能优良的拓扑指数。方法:数据分子力图的邻接矩阵和距离舡阵提出一个新的拓扑指数X。结果:X指数与饱和烷烃的沸点,摩尔折光率、△Ha等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其复相关系数均在99%以上。结论:X指数不仅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而且与饱和烷烃的多种物理化学性质均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内蒙地区蒙、汉族儿童正常人群HLA-DRBl等位基因的分布概况。方法:采用分析性研究策略.引入PCR-SSP技术,对祖籍三代居住内蒙地区,无血缘关系和与异族通婚史的蒙、汉族正常健康儿童102名和108名,进行了HLA-DRBl等位基因的型别分析和比较讨论。结果:(1)蒙、汉族HLA-DRBl各等位基因均被检出;(2)蒙古族HLA-DRBl基因频率较高的依次是^*040x(14.9%)、^*120x(13.7%)和^*150x(10.3%),而较低的等位基因依次是:^*100l(2%)、^*160x(2%)和^*010x(3.5%):汉族HLA-DRBl基因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依次是:^*090l(15%)、^*150x(13.4%)和^*040x(11.8%),而较低的等位基因依次是:^*100l(3.8%)、^*070x(4.2%)和^*160x(4.2%);(3)蒙古族HLA-DRBl^*070x和^*120x基因频率分别为9.2%和13.7%。比汉族相应4.2%和5.7%增高(χ^2分别是4.06l和7.318,P分别是0.044和0.007),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而汉族DRBl^*09叭基因频率为15%高于蒙古族4.5%(χ^2=12.462.P=0.00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4)蒙、汉族问遗传距离(D)为0.253。结论:内蒙地区蒙、汉族儿童健康人群中HLA-DRBl等位基因分布不同,但差异不大.符合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3.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CYP2D6 in Chinese mainland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检测中国人群CYP2D6序列的差异性。方法:在223个中国大陆人中,使用四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聚合酶链反应和多重长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CYP2D6等位基因2、3、4、5、6、8、10和14.结果:在中国人群中,频率最高的弱代谢(PM)等位基因是CYP2D6^*5(7.2%),其次是仅存在于东方人中的CYP2D6^*14(2.0%),再次为CYP2D6^*4(0.2%),未发现CYP2D6^*3、6和^*8等位基因。与白种人相比,中国大陆人群中分布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是CYP2D6^*10(51.6%)。结论:在中国大陆人群中,PM等位基因CYP2D6^*和CYP2D614的频率比其它东方人高,但CYP2D6^*10的频率比其它东方人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白细胞抗原DRBl(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45例广西汉族SLE患者和60例广西汉族健康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SLE患者HLA-DRB1*15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RR=2.533 333,χ^2=8.4006,P=0.0037),患者组未检出HLA-DRB1*01、DRB1*11、DRB1*13等位基因,对照组未检出HLA-DRB1*13等位基因。结论:HLA-DRB1*15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汉族人SLE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164-168
目的研究糙苏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对糙苏叶中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分析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10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1S*,3R*,4S*,5S*,6R*,7R*,8S*,9S*)-3,8-epoxy-1-hydroxy-4-methoxycarbonyl-10-methyl-6,7-acetonide-cis-2-oxabicyclo[4.3.0]nonane(1),(1R*,3R*,4S*,5S*,6R*,7R*,8S*,9S*)-3,8-epoxy-1-hydroxy-4-methoxycarbonyl-10-methyl-6,7-acetonide-cis-2-oxabicyclo[4.3.0]nonane(2),8-acetylshanzhigenin methyl ester(3),8-acetyl-1-epishanzhigenin methyl ester(4),shanzhigenin methyl ester(5),1-epishanzhigenin methyl ester(6),1β-hydroxy-dihydrocornin aglycone(7),1α-hydroxy-dihydrocornin aglycone(8),独一味素A(9),独一味素B(10)。结论从糙苏叶中分离得到的10个化合物中,化合物1、2、7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观察KIR基因对干扰素疗效的作用及其与干扰素抗体产生的相关性,将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KIR基因多态性、血清干扰素抗体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患者60例,检测KIR基因分型、相关生化免疫指标及HBV-DNA载量以及干扰素抗体。根据研究对象对干扰素的治疗情况,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将两组患者的KIR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另外根据是否产生干扰素抗体,将研究对象分为抗体生成组和非抗体生成组,并分别对KIR分型的结果及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KIR分型的差异性及对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在60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17种KIR基因的24个等位基因,其中假基因3DP、框架基因2DL4、3DL2、3DL3在两组研究对象中出现的频率为100%,KIR2DL2*001-005、2DS2*001-005、3DP1*001/002/004、2DL5等位基因在干扰素治疗有效组表达频率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KIR2DS4*003-007等位基因在治疗有效组频率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研究对象治疗后血清抗-干扰素抗体阳性者有8例(13.33%),其中包括治疗有效组6例(20.00%),治疗无效组2例(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3)2DL5B*002/004/007、3DL1*001-009/015-020及3DP1*003与干扰素抗体的产生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1)可能同慢乙肝患者干扰素应答有关的KIR基因有:KIR2DL2*001-005、2DS2*001-005、3DP1*001/002/004、2DL5,可能同干扰素治疗无效有关的KIR基因为KIR2DS4*003-007。(2)抗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疗效影响较小,且阳性率较低。(3)KIR基因型中可能与抗-干扰素抗体产生有关的包括:2DL5B*002/004/007、3DL1*001-009/015-020及3DP1*003。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周剂量拓扑替康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卵巢癌癌患者25例,治疗方案为:拓扑替康3mg/m2,第1、8、15天给药,4周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根据患者的毒性反应调整剂量及疗程,至少治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CR2例,PR15例,NC4例,PD4例。拓扑替康的总有效率为68%(17/25)。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多为Ⅰ~Ⅱ度,共7例,占28%;Ⅲ度1例,占4%;Ⅳ度0例,占0%。血红蛋白下降2例(8%),血小板下降3例(12%),均为Ⅰ~Ⅱ度。非血液学毒性较轻微。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周剂量拓扑替康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周剂量拓扑替康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卵巢癌癌患者25例,治疗方案为:拓扑替康3mg/m^2,第1、8、15天给药,4周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根据患者的毒性反应调整剂量及疗程,至少治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CR2例,PR15例,NC4例,PD4例。拓扑替康的总有效率为68%(17/25)。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多为Ⅰ~Ⅱ度,共7例,占28%;Ⅲ度1例,占4%;Ⅳ度0例,占0%。血红蛋白下降2例(8%),血小板下降3例(12%,均为Ⅰ~Ⅱ度。非血液学毒性较轻微。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周剂量拓扑替康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拓扑替康、顺铂对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拓扑替康+顺铂化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另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比2组近期疗效、癌痛缓解情况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变化情况,并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1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2组近期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后癌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癌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前CD_3~+、CD_4~+及CD_4~+/CD_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CD_8~+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治疗后CD_3~+、CD_4~+及CD_4~+/CD_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试验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CD_3~+、CD_4~+及CD_4~+/CD_8~+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肝肾等脏器损害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1年及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拓扑替康、顺铂可明显提高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减轻癌痛,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可提高1年及3年生存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周剂量拓扑替康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卵巢癌癌患者25例,治疗方案为:拓扑替康3mg/m^2,第1、8、15天给药,4周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根据患者的毒性反应调整剂量及疗程,至少治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CR2例,PR15例,NC4例,PD4例。拓扑替康的总有效率为68%(17/25)。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多为Ⅰ~Ⅱ度,共7例,占28%;Ⅲ度1例,占4%;Ⅳ度0例,占0%。血红蛋白下降2例(8%),血小板下降3例(12%,均为Ⅰ~Ⅱ度。非血液学毒性较轻微。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周剂量拓扑替康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氯吡格雷疗效的分子机制。方法  入组208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AD)患者,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血栓弹力图检测300 mg氯吡格雷负荷量24 h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流式细胞仪检测P2Y12受体下游信号分子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血小板反应性指数(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rylation-platelet reactivity index, VASP-PRI)和Akt磷酸化(P-Akt)水平。结果  208例患者中85例(40.9%)的基因型为CYP2C19*1/*1 (非携带者),无等位基因缺失(loss-of-function, LOF),93例(44.7%)为CYP2C19*1/*2或CYP2C19*1/*3(1个LOF),30例(14.4%)为CYP2C19*2/*2或CYP2C19*2/*3 (2个LOF)。氯吡格雷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VASP-PRI随着携带LOF数目的增加而增加,而P-Akt只在2个LOF的情况下才会明显增加。VASP-PRI与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有相关性(r=0.672,P<0.001),但是与P-Akt不相关。结论  携带2个CYP2C19 LOF的SCAD患者经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更高,并与活性更高的G蛋白偶联受体P2Y12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2.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免疫学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及其病因学意义.方法 筛选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20例及其年龄、性别匹配的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40例.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GAD反应性T细胞;直接测序法检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DQ基因型.结果 本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8/20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其中7例GADA阳性,4例ZnT8A阳性,3例为GADA与ZnT8均阳性.3例起病初期GADA阳性者,于2年及3年后复查抗体转阴各1例,另1例3年后复查抗体滴度增高(0.34~1.46).在6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中3例有GAD反应性T细胞.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HIA-DQA1*0102-DQB1*0601和DQA1*03-DQB1*0401单体型频率较经典1型患者增高(P=0.005,P=0.035).结论 部分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及HLA-DQ易感基因型,提示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T1)衍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白血病CD34+细胞的体外清除效应.方法 合成一段针对HLA-A*0201锚位的WT19聚肽,体外负载来源于HLA-A*0201*健康人的DC后,诱导产生WT1肽特异性CTL(A组),以噻唑盐(MTT)比色法观察其对WT1表达阳性白血病患者(HLA-A* 0201+者3例,HLA-A*0201-者3例)骨髓CD34+细胞、健康人(HLA-A*0201+者2例,HLA-A*0201-者1例)外周血CD34+细胞和白血病NB4、K562及U937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试验观察其对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和健康人外周血CD34+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形成的影响.设立单独DC诱导CTL(B组)和IL-2诱导T细胞(C组)作为对照.结果 在效靶比为20:1时,A组CTL对3例HLA-A*0201+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和NB4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55.3%±2.8%,67.1%±3.2%、49.4%±3.8%和55.0%±3.7%)明显高于对3例HLA-A*0201-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健康人外周血CD34+细胞及K562、U937细胞的杀伤活性(均<20%),并明显高于B组和C组CTL(均P<0.01).2例HLA-A*0201+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经A组CTL处理后CFU-GM集落相对形成率分别为17.8%±4.0%和20.8%±3.4%,明显低于经B组CTL处理后(分别为88.9%±3.4%和91.8%±5.7%,均P<0.01);HLA-A*0201-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健康人外周血CD34+细胞经A组和B组CTL处理后CFU-GM集落相对形成率差异尤统计学意义.结论 WT1肽特异性CTL能够以HLA-1类抗原限制方式杀伤高表达WT1基因的白血病CD34+细胞,且能特异性抑制其CFU-GM集落形成,WT1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作为清除白血病CD34+细胞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及其成熟度与磁共振成像(MRI)去氧血红蛋白参数T2~*、R2~*值及病灶/肌肉T2~*、R2~*比值关系.方法 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31例,术前行MRI扫描并计算T2~*、R2~*值及病灶/肌肉T2~*、R2~*比值;术后在与MRI感兴趣区相同位置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情况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病理图像自动分析系统统计微血管和成熟血管数目、平均面积、总面积、周长、直径、异型指数、血管间距,及动脉数、静脉数、血管成熟指数和平均灌注分数等.将T2~*、R2~*值及病灶/肌肉T2~*、R2~*比值与各个血管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病灶边缘和中心的T2~*、R2~*值及其病址/肌肉T2~*、R2~*比值与肝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灶边缘与中心间及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组T2~*值及其病灶/肌肉比值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HCC的T2~*值与微血管数目呈负相关(P=0.047,r=-0.639),与平均灌注分数呈正相关(P=0.040,r=0.655);其病灶/肌肉比值也与平均灌注分数呈正相关(P=0.048,r=0.640).R2~*值分别与微血管平均面积(P=0.028,r=0.688)、总面积(P=0.021,r=0.712)和周长(P=0.037,r=0.663)呈正相关,与平均灌注分数呈负相关(P=0.024,r=-0.702);其病灶/肌肉比值分别与微血管平均面积(P=0.043,r=0.647)和周长(P=0.026, r=0.694)呈正相关.结论 HCC新生血管形态异常导致的去氧血红蛋白变化可能影响T2~*、R2~*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CYP2C19 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 2017 年12 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行CYP2C19 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无血缘关系汉族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14 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质子泵抑制剂代谢相关酶CYP2C19 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判断代谢表 型,并分析性别、年龄及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分型与CYP2C19 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该研究共检测到8 种基因型:CYP2C19 *1*17、*1*1、*1*2、*1*3、*2*17、*3*17、*2*2 及*2*3 ;4 种代谢表型:超快代谢型 为0.96%,快代谢型型为36.94%,中间代谢型型为45.54%,慢代谢型型为16.56%。不同年龄、性别及消化系统 疾病临床分型患者CYP2C19 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分型 患者代谢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患者代谢表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武汉地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CYP2C19 基因具有多态性,其等位基因频率和代谢表型分布情况与亚洲 人群接近,与欧洲等其他国家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和需要,遴选最优化的应急医学救援前沿外科手术队组建方案,为未来我军前沿外科手术队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 本研究提出新建(P1)、专科手术队整合(P2)、野战医疗所抽组(P3)、野战医疗队基础上改建(P4)4种前沿外科手术队的组建方案,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影响组建前沿外科手术队的各种相关因素指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组成判断矩阵,根据专家打分计算其指标权重及其方案的综合权重.结果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CR<0.10,方案的综合权重分值:P1=0.213 8,P2=0.242 0,P3 =0.205 4,P4=0.3388.结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在前沿外科手术队组建方案选优工作中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前沿外科手术队最佳组建方案应采取野战医疗队基础上改建为主的建设模式(P4).  相似文献   

17.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与HLA-DRB基因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基因水平研究汉族VKH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患者发病的免疫遗传基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51例汉族VKH患者及62例正常人的HLA-DRB基因,并进一步应用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sequencespecificoligonucleotideprobe,SSOD)斑点杂交法及限制制性片段长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拉萨郊县藏族人群中CYP2E1基因的*c1/*c2多态性与酒精使用障碍之间进行关联分析,以期发现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该基因多态性对酒精使用障碍严重程度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 655份DNA标本的CYP2E1 *c1/*c2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其中340份DNA来自酒精使用障碍鉴别测试(AUDIT)总分≥10的酒精使用障碍被试,另315份DNA来自AUDIT≤5的正常对照被试.将基因分型结果与酒精使用障碍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不论在病例组还是对照组,该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病例组CYP2E1 *c2等位基因的频率(16.2%)明显高于对照组(10.8%),其P值为0.005,OR值为1.60(95%可信区间为1.15~2.21).病例组带有*c2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1/c2 *c2/c2)频率明显比对照组高(28.5%vs.18.7%;χ2>=8.65,P=0.003;OR=1.73);在男性中,这样的差异性更显著,其OR值高达2.30;但在女性中,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男性病例组中的*c2等位基因能使AUDIT及酒精依赖严重程度问卷(SADQ)中描述个体饮酒量的因子得分增加.结论:在该藏族人群中,特别是男性中,CYP2E1*c2等位基因与酒精使用障碍及饮酒量的增加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生存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术后生存的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预测模型,为提高子宫内膜患者术后生存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70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PI预测模型,并用X-tile法寻找预后指数评分的最佳截断点。 结果:270个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随访98个月,生存时间为3-9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4.5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家族史(X1)、病理类型(X2)、子宫外受侵(X3)是子宫内膜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后指数预测模型为:PI=1.981*X1+2.191*X2+2.510*X3。X-tile法选取PI的最佳截断点为1.980。 结论:对于合并有肿瘤家族史、非内膜样腺癌、子宫外受侵等预后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制定全面的综合治疗,并对其加强随访与监测。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23):4233-4238
Background  Cyclosporin A (CsA) is a substrate of both cytochrome P450 3A (CYP3A) and P-glycoprotein (P-gp), some of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these genes are associated with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s in CsA pharmacokinetics.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hese SNPs on the incidence of rejection and CsA nephrotoxicity, as well as pneumonia within one year after renal transplant and 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 (PTDM), in order to find whether genetic evaluation may help to identify patients at risk and to modulate CsA therapy to optimize graft and patient outcomes.
Methods  A total of 208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receiving CsA were genotyped for ABCB1 (C1236T, G2677T/A, and C3435T), CYP3A4*1G, and CYP3A5*3 by direct sequencing method. Retrospective case control study was utilized to identif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YP3A4*1G, CYP3A5*3, ABCB1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CsA-related outcomes.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a CYP3A4*1G/*1G genotype were found to have a higher incidence of acute rejec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CYP3A4*1/*1.
Conclusion  CYP3A4*1G/*1G genotype predict increased risk of acute rejection, so genetic evaluation may partly help to identify patients at risk and to modulate CsA therapy to optimize graft and patient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