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为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尤瑞克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Scale(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定2组疗效,并随访半年评定Barthel指数(BI)分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IHSS、MR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尤瑞克林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8)和对照组(n=58),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脑复康,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两组疗程均为14 d.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残障水平(mRS),监测用药期间血压变化,并随访90 dmRS.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mRS评分均降低(全部P<0.01),治疗组NIHSS、mRS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全部P<0.05);治疗组90 d mRS与治疗结束相比显著降低,与对照组90 d mRS相比也显著降低(全部P<0.01);血压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尤瑞克林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均为血栓通注射液500mg1/日+阿司匹林0.1g1/晚。其中治疗组46例,除基础用药外,另用尤瑞克林0.15PNAU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对照组45例仅用基础用药。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和残疾指数(mRS Index)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治疗14天后,尤瑞克林治疗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96%vs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给药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在4.5h内,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其中对照组56例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49例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24h后若无明显出血,开始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90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情况,以评价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2h、24h、7d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0d时mRS评分显示预后良好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90d时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虽然观察组总体出血事件较对照组增高(P0.05);但2组症状性脑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4.5h以内,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采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联合使用尤瑞克林及丁苯酞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03—2015-06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使用尤瑞克林联合和丁苯酞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和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5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45例和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40例,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14 d、28 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治疗后90 d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后测血液流变学并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 2组治疗后14 d及28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IHSS、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TCD变化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可增加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改善微循环,并有助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7-08~ 2008-08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静滴,1次/d,连用14d),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治疗后尤瑞克林组以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尤瑞克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丁苯肽或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丁苯肽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75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予rt-PA治疗)和丁苯肽组(予rt-PA联合丁苯肽治疗)及尤瑞克林组(予rt-PA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各2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1个月采用NIHS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14d、1个月丁苯肽组及尤瑞克林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丁苯肽组及尤瑞克林组NIHSS评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联合丁苯肽或尤瑞克林较单用rt-PA能更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丁苯肽与尤瑞克林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米屈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米屈肼注射液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试验组113例、对照组114例,试验组给予屈肼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基础用药给予拜阿司匹林.评价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实验室检查和安全性评级等.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米屈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而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用脑卒中评分(NIHSS)量表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分析其与同期未应用尤瑞克林治疗的对照组之间临床疗效的差异。同时分析尤瑞克林治疗不同年龄段患者疗效的区别。在发病3个月时,随访Barthel指数(BI)分值,以了解尤瑞克林治疗缺血性卒中对恢复期疗效的影响。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尤瑞克林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NIH评分改善(P0.05),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对于≥65岁患者,尤瑞克林治疗后可改善患者NIH评分,但总有效率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发病3个月时,电话随访Barthel指数分值,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n=63例)和对照组(n=62例)。两组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原则给予抗血小板、脑保护、调控血压、神经康复等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0.15PNAU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4d,于治疗前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NIHSS、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有效率达90.48%,近期治愈率达52.3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能有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为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17-12—2019-1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丹红,实验组在丹红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后2周及1个月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从而评估其药物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入院后2周及1个月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1)入院后2周,2组NIHSS评分分别为(5.33±3.79)分及(6.20±4.68)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55.92±19.45)分及(52.58±26.17)分,实验组NIHSS评分稍低于对照组,其Barthel指数稍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后1个月,2组NIHSS评分分别为(3.52±2.94)分及(5.17±4.11)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67.00±17.33)分及(56.17±25.49)分,实验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14d,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的方法,选择82例老年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静脉滴注,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NIHSS评分、B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比较明显(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老年ACI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尤瑞克林静滴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NIHSS评分及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等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水平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能改善脑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静滴,14d为一疗程。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进行比较,判定疗程疗效,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未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应或副作用。观察组治疗前NDS评分为22.09±1.246,治疗后NDS评分为12.2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DS评分为14.20±0.72,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估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GM1治疗,60 mg GM1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共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2组内及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2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GM1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各60例,3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内压、他汀、神经营养剂,根据病情调整血压、血糖、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A组在常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3组疗程14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监测3组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后14、90d对3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并评估90d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d后治疗B组CRP降低较治疗A组及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B组14d、90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90d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均优于治疗A组及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两组均常规予以阿托伐他汀分散片、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血栓通、巴曲酶治疗,并辅以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GM1(生理盐水+GM1 40 mg/d)联合高压氧治疗,疗程10 d。治疗前后分别采用NIH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的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mRS评分。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常规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mR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5.00,P=0.02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未能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积极予以常规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在此基础上的进行GM1联合高压氧治疗更能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康复和远期疗效,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起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3)和对照组(n=25)。实验组给予尤瑞克林0.15PANU,1次/d,对照组给予丹红20ml,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两组同时针对性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病因治疗及神经康复治疗。在用药前和用药7d、14d分别进行NIHSS评分和ADL评分,监测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用药第7、14天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较用药前均显著改善,(实验组7d:P〈0.05,14d:P〈0.01;对照组14d:P〈0.05;ADL),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全部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