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上尿路结石腔道手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腔道手术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手术方式包括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rigid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上尿路结石且接受腔道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孤立肾、马蹄肾以及术前已出现尿脓毒血症或诊断为肾积脓、脓肾的患者。分别收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2 032例,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1 781例,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625例,其中分别发生尿脓毒血症123例、98例、37例;发生率分别为6.05%、5.50%、5.92%。未发生脓毒血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脓毒血症的患者为病例组。首先将术后脓毒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与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密切相关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尿常规(OR95%CI=2.008~7.584)、尿培养(OR95%CI=1.496~3.489)、结石大小(OR95%CI=1.811~5.420)与PCNL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尿常规(OR95%CI=1.602~6.776)、尿培养(OR95%CI=2.659~7.924)与输尿管硬镜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尿培养(OR95%CI=1.739~12.770)输尿管软镜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术前已存在尿路感染是上尿路结石腔道手术发生尿脓毒血症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在PCNL中,结石大小也是尿脓毒血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6例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29.79%)。单因素分析年龄、术前总胆红素升高、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贫血、术前黄疸时间、术前减黄治疗、术中出血多及肿瘤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术前总胆红素、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术前黄疸时间、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术前胆红素高、黄疸时间长、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及术中失血过多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唐渊    王伟  宋昱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1,(3):247-251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96例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11 例)和非AKI组(585例)。对术后患者AKI发生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更大(t=6.020,P=0.003)、合并糖尿病的更多(χ2 =11.941,P=0.001)、术前心功能更差(t=5.911,P=0.014)、同期行搭桥手术的更多(χ2 =19.399,P=0.000)、体外循环时间更长(t=4.518,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更长(t=3.115,P=0.000)、呼吸机应用时间更长(t=10.141,P=0.000)、肺炎发生率更高(χ2=76.872,P=0.000)、术后输血率更高(χ2=38.954,P=0.000)、ICU住院时间更长(t=4.577,P=0.000)、术后30 d内死亡率更高(χ2=42.52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OR=4.338,95%CI:2.149~8.753)、呼吸机应用>72 h(OR=8.846,95%CI:4.621~16.933)、术中输血(OR=3.774,95%CI:2.024~7.040)、术后肺炎(OR=3.302,95%CI:1.152~9.467)是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LVEF<40%、术中输血、术后肺炎、呼吸机应用时间延长是心脏瓣膜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显著增加术后30 d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2例胃肠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PC组和非PPC组,比较两组患者66个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6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2%(206/8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31个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51)、伴存呼吸疾病(OR=2.942)、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OR=0.977)、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OR=1.068)、术中气管插管时间(OR=1.003)、保留鼻胃管时间(OR=1.05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1.939)为发生PPC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术前伴存呼吸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术中气管插管时间、保留鼻胃管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35-40
目的 探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245例患者中90例(36%)患者发生AKI,其中AKI 1期、AKI 2期及AKI 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20.4%、7.3%、9.0%;19例(7.8%)患者需行肾脏替代治疗。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体外循环时间、急诊手术、围术期应用造影剂、围术期输血、术前肌酐水平、术前白细胞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值等与心脏术后AKI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术期输血(OR=2.609,95%CI:1.203~5.699,P=0.015)、体外循环时间长(OR=1.395,95%CI:1.125~1.730,P=0.002)、术前肌酐水平高(OR=1.016,95%CI:1.002~1.031,P=0.024)是患者发生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左室射血分数高(LVEF)(OR=0.955,95%CI:0.924~0.987,P=0.004)是AKI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术后AKI是心脏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改善围术期心、肾功能,减少术中输血的需求是降低心脏手术术后AKI发生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虹  张宇  苏震 《浙江医学》2018,40(2):159-162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38例,筛选出所有术后发生AKI的患者,以未发生AKI的患者为对照,按1:3配对。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患者共71例,发生率为2.2%。高龄(OR=1.055,95%CI:1.014~1.098)、BMI高(OR=1.384,95%CI:1.147~1.670)、高血压(OR=6.646,95%CI:3.251~13.587)、术前肾功能异常(OR=8.594,95%CI:2.934~25.168)、围术期输血(OR=4.458,95%CI:1.578~12.597)是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高BMI、高血压、术前肾功能异常、围术期输血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应警惕发生AKI,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intracranial infection,IC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术后发生ICI患者的临床资料,另以年龄和性别为匹配因素按1∶2选取同期神经外科术后未感染者160例为对照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I危险因素。结果:急诊手术(OR=2.255,95%CI:1.087~4.674)、手术时间长(OR=1.385,95%CI:1.016~1.888)、切口为污染切口(OR=3.037,95%CI:2.060~4.478)、手术室人数多(OR=1.293,95%CI:1.114~1.501)和术后引流时间长(OR=1.697,95%CI:1.012~2.847)是神经外科术后发生I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发生ICI危险因素包括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污染切口、手术室人数以及引流时间,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ICI发生。  相似文献   

8.
胡文洁 《实用全科医学》2014,(10):1688-168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以制定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治疗规范,有效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经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经过随访。探讨股骨颈坏死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7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3.4%(17/127)。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股骨头坏死与Garden分型(Ⅲ、Ⅳ型)(OR=4.025,95%CI 2.487~6.514)、受伤至手术时间(OR=2.147,95%CI 1.652~2.790)、解剖复位(OR=0.482,95%CI 0.326~0.713)、内固定取出(OR=1.986,95%CI 1.586~2.487)和术后开始负重时间(OR=1.872,95%CI 1.447~2.422)有关。结论 Garden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复位质量、术后负重时间和内固定是否取出是影响股骨颈骨折接受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内钉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根据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钱志成  万勇  王大庆  葛颖  苏晓林 《四川医学》2011,32(11):1710-1712
目的对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观察腹部手术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类别、术前睡眠时间、麻醉时间、吸入麻醉用量、吸入麻醉停用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失血量、尿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142例患者纳入分析,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7.61%。年龄(B=-0.059,P=0.007,OR=0.943,95%CI of OR:0.902~0.986)和术前睡眠时间(B=-0.786,P=0.000,OR=0.455,95%CI of OR:0.317~0.655)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年龄和术前睡眠时间是影响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姚国荣 《浙江医学》2016,37(11):882-88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 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 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15%,发生率最高的是皮下气肿(3.77%),其次是残端感染(2.88%)、盆腔包裹性积液(2.88%),盆腔手术史(P =0.037)、术前贫血(P =0.03)、子宫>孕12 周大小(P =0.022)、手术时间>120min(P =0.033)、手术出血量>100ml(P =0.013)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术前贫血(OR=9.939,P =0.048)、手术时间>120min(OR=6.120,P =0.038)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贫血、手术时间>120min为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CSA-AKI)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期间连续筛选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 041例成年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并发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预后情况,并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术后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2 041例成年患者CSA-AKI有397例(19.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肌酐水平增高(OR=1.04,95%CI:1.02~1.07)、血尿酸水平增高(OR=1.01,95%CI:1.00~1.02)、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NGAL)增高(OR=1.02, 95%CI:1.01~1.02)和血红蛋白降低(OR=0.98,95%CI:0.96~1.00),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增多(OR=1.97,95%CI:1.42~2.73),术后24 h内血乳酸水平增高(OR=1.88,95%CI:1.56~2.27)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增高(OR=1.30,95%CI:1.24~1.37)与术后AKI显著相关。在CSA-AKI患者中,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比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例、住院病死率以及ICU病死率均显著升高。结论 CSA-AKI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血肌酐、血尿酸、血红蛋白及NGAL水平、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后血乳酸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而且该类患者病死率更高,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 收集接受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并根据患者术前的血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非高尿酸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AKI的发生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关系.结果 入选的1 056例患者中,328例(31.1%)术后发生了AKI;高尿酸组和非高尿酸组AKI的发生率分别为49.3%和2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非尿酸升高组比较,尿酸升高组患者术后ICU滞留时间延长(P <0.001),存活率降低(P =0.001).校正了年龄、术前肾功能、左心功能不全、CABG联合瓣膜手术、手术时间和术后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影响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尿酸升高是心脏手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97,95% CI 1.22 ~ 3.18,P=0.006).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术后AKI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心脏手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结核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结核ICU中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其VAP的高危因素及其特点进行探讨。方 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43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P的诊断标准把患者是否发生 VAP分为两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核ICU内出现VAP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 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肺结核与非结核患者两组间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有无VAP感染分组,单因素 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机械通气的时间、侵入性检查、肺结核、肺部结构改变、使用多种抗生素、糖尿病、气管切开、留置胃管、 APACHEⅡ评分及昏迷与VAP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比较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结 核、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侵入性操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AP患者的机械通气 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结论结核ICU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肺结核、机械通气 时间、APACHEⅡ评分>15分、侵入性操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是结核ICU内患者感染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喉罩用于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患者的气道急救效果,并筛选导致喉罩通气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统计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2月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后发生上呼吸道梗阻需置入喉罩进行急救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术前肺部疾病史、手术类型、是否留置胃管、气道急救中丙泊酚用量、喉罩置入时间、喉罩置入时是否有吞咽和(或)呛咳反应、喉罩通气效果以及操作者使用喉罩的经验.如果喉罩通气失败,需重新置入气管导管者也予记录.记录人工气道建立成功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患者是否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以及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和(或)死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导致喉罩通气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78例在术后气管导管拔管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的患者使用喉罩进行急救通气,喉罩通气有效率为78.2%(61/78).与喉罩通气失败患者(重新气管插管)比较,喉罩通气成功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升高(P<0.05),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显著缩短(P<0.05),ICU转入率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部疾病(OR=4.15,95%CI为1.18~8.37,P=0.027)和手术类型(上腹部手术,OR=2.18,95%CI为1.42~4.86,P=0.042)为导致喉罩通气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喉罩可有效用于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面罩通气无效的患者.术前合并肺部疾病及上腹部手术可能导致此类患者喉罩通气失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司坦唑醇对高营养风险危重患者氮平衡、握力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6月入住该院ICU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给予相同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基础上,治疗组予以患者司坦唑醇片4 mg 3次/天口服或胃肠道给药,对照组给予相应安慰剂,连续7 d。所有患者在入IC U后第1、4、7天分测定患者氮平衡、握力,在第1、4、7天及出院时留取患者血标本行肝功能监测,检测患者前清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并统计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留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入ICU时APACHE‐Ⅱ,NRS‐2002评分,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 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P<0.05)。在入ICU第1天时,两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天及第7天时,治疗组患者氮平衡、前清蛋白、握力及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在出院前治疗组升高的肝功能指标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结论在危重患者中应用蛋白同化激素司坦唑醇,可以促进蛋白合成,减少肌肉等瘦体组织分解,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与住IC U时间。但在使用中需高度关注其对危重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6.
伍育旗  余旻  杨卫东  于超  郭昌云  黄睿  肖倩  江高燕 《医学综述》2013,19(13):2432-243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患者71例,其中发生术后肾功能损害的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术后肾功能无损害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年龄≥50岁、术前肾功损害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高危因素;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4.937,95%CI 1.481~16.46)、术前肾功损害(OR=9.847,95%CI 1.016~95.42)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了解和掌握引起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可避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胸骨哆开(S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择期行CABG,术后发生SD的患者80例(SD组);选择同期手术、同年龄、同性别CABG术后未发生SD的患者160例,按照1:2匹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生化指标、既往病史、手术相关指标,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SD组体重指数(BMI)(t=4.848,P<0.001)、吸烟患者(χ2=5.245,P=0.022)、术中体外循环(χ2=15.375,P<0.001)、胸部切口感染发生率(χ2=25.920,P<0.001)高于对照组,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高的患者发生SD比率(χ2=28.467,P<0.001)高于对照组,SD组充血性心衰发生率(χ2=4.709,P=0.030)高于对照组,SD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t=4.631,P<0.001)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222,95%CI:1.098~1.360,P<0.001)、吸烟(OR=2.012,95%CI:1.005~4.026,P=0.048)、术前心功能差(OR=3.150,95%CI:1.619~6.127,P=0.001)、术中体外循环(OR=4.429,95%CI:1.542~12.721,P=0.001)、胸部切口感染(OR=53.516,95%CI:5.419~528.511,P=0.001)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OR=1.016,95%CI:1.006~1.027,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表明,Logistic拟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BMI、术前NYHA分级、体外循环、吸烟及胸部切口感染六个协变量的整体模型(变量pre_1)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P<0.001,95%CI:0.775~0.892)。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7.756 h、BMI>26.5 kg/m2、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时约登指数最大。结论: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7.75 h、BMI>26.5 kg/m2、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同时伴有吸烟、使用体外循环及胸部切口感染是CABG患者发生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择期颅脑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232例择期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对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的择期颅脑手术患者PPCs的发生率为13.8%。单因素分析得出:PPCs的发生与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3 d、ICU监护时间≥5 d、手术时间≥5 h、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有吸烟史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5 h、有吸烟史、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史、ICU监护时间≥5 d、机械通气时间≥3 d是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撤机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78例AECOPD病人的病情资料,根据病人撤机成功与否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COPD病程、有创通气时间、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入住ICU时间、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与撤机失败的关系。结果:78例病人中有53例(67.95%)撤机成功,25例(32.05%)撤机失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较大、有创通气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较低和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是AECOPD病人有创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多种因素作用导致AECOPD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其中年龄较大、有创通气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较低、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都是AECOPD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