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向莉  高小夏  潘家荣 《中国临床医学》2006,13(2):269-270,272
目的:探讨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在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3例4组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非培A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痛、膜性肾痛、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1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厦20例正常人血清IFN-γ、IL-10的含量,并检测血清肌酐浓度、尿蛋白定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与IgA肾病患者血IFN-γ增高,膜性肾病患者血IFN-γ降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的血IFN-γ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IL-10降低,肾功能衰竭患者血IL-10水平与血肌酐浓度呈负相关。结论:IFN-γ具有促进系膜增生性肾炎免疫损伤的作用并与蛋白尿的生成有关,IL-10的减少与肾小球肾炎的发展、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密切相关,血清中这两种Th细胞代表性因子平衡改变与临床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黎伟  赵铖  薛超  廖蕴华  杨桢华 《新医学》2007,38(12):789-790
目的:总结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类型分布特点.方法:总结121例的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资料,分析不同临床表现[包括尿常规检查异常(有蛋白尿、血尿或管型细胞,但达不到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亦无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病理类型.结果:121例的肾脏疾病病理分布以原发性肾小球病为主,其中前3位分别是系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狼疮肾炎,其次是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淀粉样变.尿常规异常21例,肾病综合征61例,肾功能不全53例.尿常规检查异常患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占76%,病理类型前3位分别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老年肾病综合征以原发性为主,占84%,病理类型前3位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为主(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前3位依次为硬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结论:老年患者的肾小球疾病以原发性多见,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则以狼疮肾炎为主,显微镜下血管炎次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功能不全在IgA肾病中的意义。方法将78例IgA肾病分为观察组(伴有肾功能不全)及对照组(不伴有肾功能不全),并对两组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表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炎较对照组明显多见,对照组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和无症状血尿/尿检异常较观察组明显多见。观察组的病理类型以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较对照组明显多见。观察组系膜增生程度较对照组重,观察组的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硬化≥20%、肾小动脉增厚、新月体形成、肾间质纤维化、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血管洋葱皮样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IgA肾病易伴有肾功能不全,建议积极行肾活检。伴有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的病理类型较差,建议早期行肾活检,肾功能不全与IgA肾病的预后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治疗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73例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血脂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联合应用阿魏酸钠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小儿常见肾脏疾病尿电导率的变化,探讨该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小儿肾脏内科收治的首次诊断为肾脏疾病患儿986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50例的尿液,利用 Sysmex 公司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UF-1000i 分别测定其尿电导率的变化。根据临床诊断将肾脏疾病患儿分为肾病综合征组、肾小球肾炎组、肾功能不全组、紫癜性肾炎组和狼疮性肾炎组。其中216例进行肾穿刺活检。根据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膜性肾病组、IgA 肾病组、IgM 肾病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和狼疮性肾炎组。结果1.肾病综合征组、肾小球肾炎组、肾功能不全组、紫癜性肾炎组、狼疮性肾炎组患儿的尿电导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膜性肾病组、IgA 肾病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和狼疮性肾炎组患儿尿电导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IgM 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尿电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电导率可以作为小儿肾脏功能和尿液浓缩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王耀献从三焦论治IgA肾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医学认为,IgA紧病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战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10年内约10%-20%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以男性多见,起病前多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主要病变特点是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为多见,病变种度程重不一.  相似文献   

7.
儿童孤立性血尿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勇  陈述枚 《新医学》2006,37(11):733-734
目的: 总结儿童孤立性血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儿童孤立性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阳性家族史、合并症及病理类型特点.结果: 有阳性家族史者24.2%(31/128).并发高尿钙者占13%(12/94),并发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者37%(13/35).病理类型:IgA肾病占40.6%(52/12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24.2%(31/128),肾小球轻微病变占18%(23/128),其它类型占17.2%,包括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IgM肾病.其中31.3%(40/128)有慢性化表现.结论: 儿童孤立性血尿常有阳性家族史,可合并高尿钙或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病理类型以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球轻微病变多见.部分患儿有慢性化表现.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较高,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IgA肾病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免疫复合物为主的颗粒样沉积,同时有系膜细胞的增生,基质增多,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约20%的IgA肾病患者经20年临床疾病演变后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现通过对肾脏不同病理损害程度系膜细胞中p21、p27、PC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抑制系膜细胞增生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活检普通光镜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病理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增生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7例,IgG/C3沉积为主;狼疮性肾炎4例,“满堂亮”改变;紫癜性肾炎5例,IgA肾炎1例,IgA沉积为主,临床各具特点。结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增生样改变不仅见于感染后肾炎,还可见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炎,需结合临床,普通光镜和免疫荧光综合分析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中系膜细胞氧化损伤与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迷迭香酸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以PDGF刺激系膜增生及RAD干预;另外,用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制备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并以迷迭香酸干预。体外及体内实验均设正常对照组、肾炎组、单纯迷迭香酸组和迷迭香酸干预组。利用分光法分别测定培养细胞和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在抗THy1.1肾炎的肾脏组织及PDGF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中MDA含量升高和SOD减少;迷迭香酸的干预后MDA的产生降低,而SOD增加。结论氧自由基及其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而迷迭香酸则能抑制肾炎系膜细胞的上述改变,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彩超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非凡彩超诊断仪穿刺架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电镜、光镜及免疫学检查。结果 32例患者利用组织切割针进行肾穿刺,取出组织42条,电镜共检出466个肾小球,送病理学检查,检出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6例,IgA肾病6例,轻度系膜增生型IgM肾病5例,狼疮性肾炎2例,紫癜性肾炎1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轻度系膜增生型IgA肾病伴高血压肾脏损害1例。结论 经皮肾穿刺活检,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靖  张兰芝  温慧  张红梅 《临床荟萃》2006,21(14):1034-1035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组以红斑鳞屑或丘疹鳞屑为主,尚可有水疱、脓疱等表现的慢性皮肤炎症性病变,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炎型和红皮病型,在我国的人群发病率为1%,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免疫、精神、饮食、内分泌因素相关.银屑病相关的肾损害近年屡见报道,其中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不少见.我们总结了收治的8例银屑病合并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0%~20%)[1]。其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基低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扩张,光镜下:毛细血管增厚和双轨状,重者可伴有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和间质单核细胞浸润,临床上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血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及补体血症”‘”’。本文作者分别测定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I型、11型、ill型患者的24,J‘时尿Tamm-H0rsfall蛋白(THP)的排泄量.探讨其在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临床、病理价值。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健康对照组ZI)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病理情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2月诊断的69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69例HBV-GN患者中男48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2.29∶1,平均年龄(38±16)岁.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19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3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3例,其他病理类型10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25例.结论 HBV-GN中以男性居多,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者少见,69例中仅6例血清肌酐>200 μmol/L.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最多,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5.
银屑病合并肾损害1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梅  傅淑霞 《临床荟萃》2006,21(18):1342-1342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银屑病合并肾脏损害较少见,多为个例报道.银屑病合并肾脏损害的病理类型表现为多样性,包括膜性肾病、IgA或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肾淀粉样变、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等。现对我科诊治的银屑病合并肾脏损害(均有肾活检病理资料)10例患者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脏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5年123例年龄≥65岁,资料完整,并经临床和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活组织病理和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67例中青年患者的肾脏活组织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①老年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最为常见,占原发肾脏疾病的31.46%,其次为IgA肾病(25.84%)。中青年患者原发肾脏疾病中以IgA肾病最为常见,占39.49%,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22.88%。②老年IgA肾病患者病理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为主,占21.74%,而中青年患者以弥漫系膜增生为主,占30.95%。③糖尿病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占32.35%,狼疮性肾炎是中青年患者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占58.33%。④老年肾脏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3.60±0.78g.24h^-1)显著高于中青年组(2.19±0.68g.24h^-1),P〈0.05。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增高(73.98%比30.51%,P〈0.01)。结论:老年患者肾脏病理类型与中青年患者不一致,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膜性肾病为主,IgA肾病的病理类型以FSGS为主;中青年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为主,IgA肾病的病理类型以弥漫系膜增生为主。老年患者继发性肾脏疾病的发生率高,以糖尿病肾病最为常见。肾脏病理类型的不同,是老年肾脏病患者临床表现中尿蛋白多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肾 脏 病 学(上接第8期)汉文名英文名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 肾炎foc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  phritis毛细血管内增生性 肾小球肾炎endocapillaryproliferativeglo  merulonephritis毛细血管外增生性 肾小球肾炎extracapillaryproliferativeglo  merulonephritis毛细血管外肾小球肾炎extracapillaryglomerulonephritis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glomerulonephritis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mbrano proliferativeglomeru  lonephritis内皮系膜性肾小球 肾炎endothelio mesangialglomerulone  phritis系膜毛细血管性肾 小球肾炎mes…  相似文献   

18.
张艳玲  段惠军 《临床荟萃》2000,15(23):1104-1104,F003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临床症候群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 3.5 g/ d) ,低蛋白血症 ,水肿和高脂血症。引起 NS的肾小球疾病包括原发和继发两大类 ,继发 NS最常见的是狼疮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 ,原发性 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儿童和少年以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 ,成人以膜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 NS的预后与其病理特点相关。1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1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minimal change nephros…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生和系膜区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左右,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可伴蛋白尿.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且是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之一.2001年2月-2005年7月,笔者运用茜草饮加减治疗25例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病理类型之一,在亚洲,该病的发病率约占肾小球疾病的20%~40%。我国有肾活检统计资料的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城市中,IgA肾病占15%~32%;我院肾穿刺活检资料显示,1999年3月前,IgA肾病占肾穿刺活检总数的23.7%,1999年4月至今,占40%。IgA肾病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类型包括系膜增生性病变、肾小球轻微病变、局灶节段性病变、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系膜毛细血管性病变、新月体性病变及硬化性病变。虽然膜性病变也有文献报道,但未获公认。本院近年肾穿刺活检中发现IgA肾病伴局灶性肾皮质坏死1例,系膜病变和膜性病变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