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对心血管事件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2013年4月从杭州市朝晖街道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677例,收集其血清Cys C及其他临床资料。根据血清Cys C水平,将入选者分为4组:Q1(Cys C<0.830mg/L)、Q2(0.830mg/L ≤ Cys C<0.940mg/L)、Q3(0.940mg/L ≤ Cys C ≤ 1.060mg/L)和Q4(Cys C>1.060mg/L)。并在随后两年观察其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发生率6.2%)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比较,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血清Cys C、年龄和心脏病史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心脏病史、脑卒中家族史是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是Q1组的5.143倍(OR=5.143,95% CI:1.831~14.444,P=0.002)。结论 血清CysC水平是早期判断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黄玉乐  奕全 《浙江医学》2024,46(1):24-28,36
目的探讨TG在血清视黄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非线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纳入2005至2006年、2017至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20岁的8394名参与者的横断面研究数据,按照血清视黄醇水平四分位数分为4组,即Q1组(0.024~1.498μmol/L)2448人,Q2组(>1.498~1.829μmol/L)2113人、Q3组(>1.829~2.220μmol/L)1934人、Q4组(>2.220~8.762μmol/L)1899人,比较不同血清视黄醇水平者基线资料。以肝脂肪变性指数(HSI)作为NAFLD风险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AFLD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血清视黄醇与NAFLD的非线性关系。以BMI30kg/m2为界值分为非肥胖人群和肥胖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BMI人群NAFLD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中介效应分析不同BMI人群TG与血清视黄醇、NAFLD的关系。结果不同血清视黄醇水平者性别、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BMI、腰围、高血压、糖尿病、每周中等强度活动时间、每日久坐时间、吸烟情况、每日饮酒量、每日饮食热量、TBil、TG、TC、AST、ALT、ALP、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年龄、性别、种族、吸烟情况、饮酒量、受教育程度、糖尿病、高血压、每日饮食热量、维生素A摄入量、BMI等因素后,与Q1组比较,Q2组、Q3组、Q4组发生NAFLD的风险更高(OR=1.37、1.58、1.52,均P<0.05)。血清视黄醇与NAFLD呈非线性关系:当血清视黄醇≤1.85μmol/L时,随着血清视黄醇水平升高,NAFLD风险降低(P<0.05);当血清视黄醇>1.85μmol/L时,随着血清视黄醇水平升高,NAFLD风险升高(P<0.05)。在非肥胖人群中,血清视黄醇是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1,P<0.05);TG在血清视黄醇与NAFLD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43.6%。在肥胖人群中,血清视黄醇并非NAFLD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TG在血清视黄醇与NAFLD的关系中不起中介效应。结论血清视黄醇水平与NAFLD进展相关,特别是在非肥胖人群中,可能是由TG介导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纳入脑卒中高危患者3 716例,测定其Hcy水平及各项血液指标,并记录其生活方式,通过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Hcy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Hcy血症(Hcy≥10 μmol/L,升高组)患者3 191例,总发生率85.9%.其中男性高危人群1 607例,Hcy升高的男性所占比例为91.1%(1 464例);女性高危人群2 109例,Hcy升高的女性所占比例为81.9%(1 727例),男性发生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男性为(21.76±11.23)μmol/L,高于女性(19.18±10.61)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P<0.05).与正常组(Hcy<10 μmol/L)相比,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年龄、体育锻炼、BMI、TG、TCHO和LDL-C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影响高Hcy血症的因素有男性、吸烟和饮酒.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Hcy水平明显增高,且存在性别差异,吸烟、饮酒的男性更易患高Hcy血症,脑卒中高危人群应早期筛查Hcy水平,加强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4.
李慧霞  尤伟波  陈丽  王建平  邵初晓 《浙江医学》2021,43(24):2619-2622,2626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Itra)促进腺苷酸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诱发结直肠癌(CRC)细胞铁死亡的抗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tra组、Itra+AMPK抑制剂组(抑制剂组)和Itra+AMPKsiRNA干扰组(干扰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活死细胞染色法检测死亡细胞比例,Westernblot法检测AMPK、磷酸化AMPK(p-AMPK)、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xCT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0滋mol/L组比较,0.5、1.0、2.5、5.0、10.0、25.0、50.0、100.0滋mol/L的Itra处理48h后,HCT116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IC50为(4.86±1.23)滋mol/L。活死细胞染色显示,2.5、5.0、10.0滋mol/L的Itra处理48h后,死亡细胞比例较0滋mol/L组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0滋mol/L组比较,2.5、5.0、10.0滋mol/L的Itra处理48h后,HCT116细胞p-AM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5);以5.0滋mol/L为Itra的终浓度处理HCT116细胞12、24、48h后,p-AMPK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5.0滋mol/L的Itra处理48h后HCT116细胞内ROS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均P<0.05),GPX4、xC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Itra组比较,抑制剂组、干扰组细胞内ROS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GPX4、xC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体外研究证实Itra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来增加CRC细胞内ROS含量,进而抑制GPX4、xCT蛋白表达,促使铁死亡的发生,最终抑制CRC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岑孟君  张春槐  单鹏 《浙江医学》2017,39(23):2142-2143,214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187例T2DM患者,测定血压、身高和体重;测量Hcy、空腹C肽、生化指标。根据Hcy水平将T2DM分成两组:Hcy>10.0滋mol/L为高Hcy组与Hcy≤10.0滋mol/L为正常Hcy组。采用UKPDS风险评估模型计算10年冠心病(CHD)风险、致死性CHD风险、卒中风险和致死性卒中风险。结果187例患者中高Hcy组93例(49.7%),正常Hcy组94例(50.3%);高Hcy组年龄、C肽水平高于Hcy正常组(P<0.01)。高Hcy组CHD风险、致死性CHD风险、卒中和致死性卒中风险均高于Hcy正常组(P<0.05或0.01)。结论T2DM患者合并Hcy升高增加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沈利洪  邵丽佳  王利民 《浙江医学》2021,43(19):2096-209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9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治疗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研究组)及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对象血清GR活性与Hcy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GR与Hcy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GR、Hcy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GR活性为48(42,53)U/L,Hcy水平为13.6(11.7,15.8)滋mol/L,对照组GR活性为61(52,72)U/L,Hcy水平为10.4(8.5,11.6)滋mol/L,研究组GR活性低于对照组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R活性降低(OR=0.916,95%CI:0.867~0.968,P<0.05)和Hcy水平升高(OR=1.654,95%CI:1.309~2.091,P<0.01)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GR活性与Hcy水平呈负相关(r=-0.571,P<0.01)。GR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AUC为0.823(95%CI:0.763~0.882,P<0.01),最佳截断值为58.5U/L时,灵敏度为0.97,特异度为0.57;Hcy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AUC为0.842(95%CI:0.786~0.898,P<0.01),最佳截断值为12.5滋mol/L时,灵敏度为0.71,特异度为0.92;两者联合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AUC为0.873(95%CI:0.824~0.921,P<0.01),灵敏度为0.83,特异度为0.80。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R活性降低而Hcy水平升高,GR活性与Hcy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辅助诊断及风险监测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晏峰  钟益芳  任振唤  戴数  周颖  胡云良 《浙江医学》2021,43(14):1494-1501,1507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CACNA1C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096例(其中H型高血压823例,单纯高血压273例)及健康体检者355例(对照组),将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112例和非脑卒中组711例,分析各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与血清Hcy水平;根据血清Hcy水平将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608例(<20滋mol/L)、B组147例(20~30滋mol/L)和C组48例(>30μmol/L);采用质谱技术及直接测序技术检测CACNA1C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0848683、rs2299661、rs1051375、rs216008、rs215976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卒中组血清Hcy水平高于非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脑卒中患病率呈正相关(r=0.171,P<0.01)。CACNA1C基因rs2299661位点的基因型CC频率高血压各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卒中组与单纯高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频率脑卒中组高于非脑卒中组、单纯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均P<0.05)。rs216008、rs1051375、rs10848683、rs215976的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卒中组患者的rs2299661等位基因携带者(CC+CG基因型)与非携带者(GG纯合子)相比,脂蛋白(a)和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脂蛋白(a)和Hcy水平明显高于非携带者(P<0.05)。结论CACNA1C的rs2299661位点C/G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呈显著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为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8.
吴云涛  唐晨野  郭晓  王骁 《浙江医学》2019,41(13):1358-136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在体外对人膀胱癌J8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J82细胞,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V-FITC)/碘化丙锭(PI)双标记流式检测法、Transwell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J82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可抑制J82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均P<0.05)。1、3、5滋mol/L丹参酮ⅡA处理组总凋亡率分别为12.23%、14.74%、18.40%,均高于对照组的3.36%(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对照组、1滋mol/L组、3滋mol/L组、5滋mol/L组细胞侵袭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均P<0.05)。对照组、1滋mol/L组、3滋mol/L组、5滋mol/L组划痕后12、24、36h划痕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丹参酮ⅡA在体外可抑制膀胱癌J8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降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翔 《当代医学》2016,(28):60-61
目的:对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如何使该病的发病率得到降低。方法根据“十二五”新医改专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项目”筛查标准,对800例患者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其中高危患者有170例,而非高危人数有630例。观察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吸烟、肥胖等情况,收集并归纳整理2组人员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筛查表,并检测2组人员的GLU(血糖)、TC(总胆固醇)、UA(血尿酸)、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以及Hcy(同型半胱氨酸)等项目,最后对检测结果作具体分析。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组高血压93例(54.7%)、糖尿病82例(48.2%)、吸烟81例(47.6%)、心房纤颤10例(5.9%)、血脂异常111例(65.3%)、BMI 104例(61.2%)、无体育锻炼149例(87.6%)、脑卒中家族史74例(43.5%),其占有比例与非高危人群组比较显著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GLU(5.78±0.11)mmol/L、TC(5.13±0.85)mmol/L、UA (322.54±96.26)mmol/L、LDL(3.32±0.68)mmol/L、HDL(1.36±0.34)mmol/L、TG(1.88±0.37)mmol/L、Hcy(10.95±6.14)mmol/L水平高于非高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脑卒中的家族史、高Hcy血症吸烟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定期对高危人群测定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和Hcy水平能帮助指导和预防脑卒中,降低发生脑卒中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12月住院的122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酸水平由低到高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 尿酸Ⅰ组(男: 血尿酸<300μmol/L,女: 血尿酸<240μmol/L),尿酸Ⅱ组(男: 300≤血尿酸<360μmol/L,女: 240≤血尿酸<300μmol/L),尿酸Ⅲ组(男: 360≤血尿酸<420μmol/L,女: 300≤血尿酸<360μmol/L),尿酸Ⅳ组(男: 血尿酸≥420μmol/L,女: 血尿酸≥360μmol/L),分析不同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探讨尿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尿酸Ⅳ组)中,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为32.68%(95%CI: 27.42%~37.94%),明显高于低尿酸水平组(尿酸Ⅰ组)的14.33%(95%CI: 10.41%~18.2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r=0.23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5,95%CI: 1.003~1.007,P<0.001)。结论 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林亚丽  张玲英 《重庆医学》2005,34(6):904-905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健康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示价值.方法采用hs-CRP比浊法对168名健康老年人血清CRP浓度进行测定,按照hs-CRP水平将168名健康老年人分成3组:hs-CRP<1.0mg/L为低危组,hs-CRP在1.0~3.0mg/L为中危组,hs-CRP>3.0mg/L为高危组.随访24个月,观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各组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高危组17.39%、中危组9.38%、低危组2.94%,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血清hs-CRP水平为(3.36±2.68)mg/L,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血清hs-CRP水平为(1.86±1.29)mg/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健康老年人血清CRP越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越大,血清hs-CRP检测有助于预测健康老年人心脑血管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佳霖  徐淼  陈艳曙  励丽 《浙江医学》2020,42(9):939-943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胆红素的关系。方法收集12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总胆红素水平三分位数分为T1组(≤9.60滋mol/L),T2组(>9.60~13.61滋mol/L)和T3组(>13.61滋mol/L)。比较各组间甲状腺功能及临床指标的变化趋势。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甲状腺功能与胆红素的相关性。结果从T1组到T3组,男性、饮酒者比例、舒张压、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肝酶、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呈升高趋势,年龄、病程呈下降趋势(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胆红素与FT4和FT3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促甲状腺素无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T4、FT3均与胆红素呈正相关(均P<0.01)。胆红素随FT4或FT3的升高而逐组升高(均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胆红素水平与FT4、FT3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王齐增  范云操  叶晨希 《浙江医学》2016,38(17):1405-1409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入院或体检时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记录观察组患者入院24h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记录3个月随访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25-(OH)D3降低(P<0.05);血清25-(OH)D3严重缺乏(<10滋g/L,n=29)者NT-proBNP及hs-CRP水平、NYHAⅢ~Ⅳ级患者的比例及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高于25-(OH)D3缺乏(10~20滋g/L,n=67)、不足(20~30滋g/L,n=20)及充足(>30滋g/L,n=16)者(均P<0.05),而LVEF则低于后3者(均P<0.05);NYHAⅢ~Ⅳ者及发生心血管事件者的血清25-(OH)D3、NT-proBNP及hs-CRP水平高于NYHAⅠ~Ⅱ者及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均P<0.01),而LVEF则低于后两者(均P<0.01)。血清25-(OH)D3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1),而与NT-proBNP及hs-CRP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低血清25-(OH)D3水平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血清25-(OH)D3水平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831(95%CI:0.536~0.927,P<0.05),最佳诊断截点为(15.03±1.94)滋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和76.3%。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且心功能越差,水平越低,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有助于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卒中的关系及其遗传特性。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58例脑卒中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39例无心、脑血管病史者对比;并比较其子女的血浆Hcy。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为(21.15±7.59)μmol/L,无心、脑血管病史者的血浆Hcy水平为(12.20±3.78)μmol/L,二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患者子女血浆Hcy水平为(13.24±5.79)μmol/L,无心、脑血管病史者子女的血浆Hcy水平为(9.38±4.28)μmol/L,二者比较P〈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浆Hcy较无心、脑血管病史者显著增高;脑卒中患者子女血浆Hcy水平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史者子女,血浆Hcy水平不仅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具有遗传倾向。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及其家族人群体内的Hcy水平,对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对照,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 Hcy 平均水平[(27.80±15.14)μmol/ L]显著高于对照组[(12.10±4.41)μmol/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血浆 Hcy 水平升高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脑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Hcy每升高5 mol/L,脑卒中风险增加59%,而Hcy每降低3 mol/L,脑卒中风险降低16%。伴有Hcy升高的高血压被称为H型高血压。科研人员在中国6大城市研究发现,中国H型高血压人群占高血压人群比例高达75%,同时我国人群的Hcy水平较高,以血浆Hcy10 mol/L为判断标准,南方为32%,北方58%。我国人群Hcy水平较高,具有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对黑龙江省人群研究发现,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UA)表达及危险因素.方法 1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3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UA水平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病例组按照不同发病年龄段及发病时期分别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血UA水平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中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例数及血UA水平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脂及血UA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P<0.05).>60岁年龄组与<45岁及45 ~60岁组比较,血UA水平较高[(345.73 ±40.09) 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期<1 d组与1~<4 d及4~7 d组比较,血UA水平较高[(351.08±52.41) 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UA水平升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随着发病年龄的增长,血UA水平增高;随着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血UA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对足细胞肌动蛋白纤维骨架及裂孔隔膜蛋白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PA刺激体外培养的条件永生性小鼠肾小球足细胞株,分为对照组(1% BSA)和PA(150 ?滋mol/L)组。采用Alexa 549-phalloidin染色观察足细胞肌动蛋白纤维骨架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检测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油红“O”、透射电镜以及BODIPY染色检测PA刺激下足细胞内脂质积聚情况。应用不同浓度PA刺激足细胞,分为对照组(1% BSA)、50 ?滋mol/L PA组、150 ?滋mol/L PA组、300 ?滋mol/L PA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进一步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NAC)预处理足细胞,分为对照组(1% BSA)、PA(150 ?滋mol/L)组、NAC组、PA(150 ?滋mol/L)+ NAC组。采用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Alexa 549-phalloidin染色观察足细胞肌动蛋白纤维骨架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结果示300 ?滋mol/L PA组足细胞内Nephrin和Podocin 的表达(0.360±0.030,0.900±0.040)分别与对照(Ctr)组(1.000±0.030,1.000±0.030)和50 ?滋mol/L PA组(0.912±0.020,0.900±0.040)相比都明显减少(P=0.000,P=0.000;P=0.000,P=0.003)。免疫荧光显示与Ctr组相比,PA组足细胞Nephrin(t=6.014,P=0.010)和Podocin(t=6.171,P=0.010)蛋白的表达减少。使用NAC预处理足细胞清除ROS,与PA组(1.21±0.04,1.30±0.03)相比,PA+NAC组Nephrin(2.87±0.05)和Podocin(2.69±0.06)的表达减少(P=0.000,P=0.000)。结论:ROS介导了棕榈酸诱导的足细胞骨架及裂孔隔膜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细梗香草皂苷(LC)和吉西他滨(GEM)单药及联合用药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究LC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胰腺癌BxPC-3细胞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LC与GEM,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两种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和联合作用指数(CI)。将细胞分为4组,A组(对照空白)、B组(GEM1滋mol/L)、C组(LC15滋g/ml)和D组(GEM1滋mol/L+LC15滋g/ml联合用药),培养后采用AnnexinⅤ-FITC/PI法观察LC与GEM对BxPC-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抗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抗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8~64滋g/ml的LC及1.25~20滋mol/L的GEM均对BxPC-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其IC50分别为16.55滋g/ml和1.27滋mol/L。15滋g/ml的LC与各个浓度的的GEM协同作用最强,CI值为0.53~0.65。B、C、D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D组与B、C组的早期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组与A组比较,PA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B、C、D组与A组比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结论LC有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与GEM联合作用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表达,分解PARP,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蔡倩  吴晓菊  吴瑜  肖莹莹 《广东医学》2016,(17):2622-2624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高血压病患者,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 Hcy≥15μmol/L)和对照组( Hcy<15μmol/L),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脂史、糖尿病、吸烟史等因素的差异,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与各项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H型高血压组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冠心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高血压病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组Hcy水平高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与Hcy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型高血压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H型高血压,可减少脑卒中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