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为其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72株,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相关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IMI、blaIMP和blaOXA-48),应用MLST方法检测菌株克隆型别。结果 2016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72株,其中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 48株,占66.7%,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 24株,占33.3%;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均较低,特别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体外显示出极高敏感性,仅4.2%菌株耐药;24株菌株全部检出blaKPC-2基因,其他耐药基因未检出。结论本院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KPC-2酶。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在本院呈克隆播散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4+ CD25+/highCD127low/-、CD14+ HLA-DR+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脓毒症患者(其中生存组17例,死亡组11例)CD4+ CD25+/highCD127low/-、CD14+ HLA-DR+、CD64指数,同时测定白细胞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脓毒症组CD4+ CD25+/highCD127 low/-、CD64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14+ HLA-D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随着疾病的进展,生存组CD4+ CD25+highCD127low/-、CD64指数均明显回落,而死亡组两者却持续升高;而CD14+ HLA-DR+刚好相反,生存组CD14+HLA-DR+逐渐升高,死亡组CD14+ HLA-DR+明显低于存活组,且持续处于低水平状态;相关性分析显示,CD4+ CD25+/high CD127low/-与CD64指数、CRP正相关;CD14+ HLA-DR+与CD64指数、CRP明显负相关;CD54指数与WBC、CRP正相关.结论 CD4+CD25+/highCD127low/-、CD14+ HLA-DR+与疾病感染和炎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支原体(MP)和柯萨奇病毒(COX)4种病原体感染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探讨不同病原体感染后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病原体感染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3+、CD4+、CD8+、CD3+ HLA-DR+、CD3+ CD25+、CD8+ HLA-DR+、CD8+ CD38+和CD4+ CD25+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并与健康儿童对照比较.结果 EB感染后,患儿急性期CD3+、CD8+、CD3+ HLA-DR+、CD8+ HLA-DR+和CD8+ CD38+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4+、CD4 +/CD8+和CD4+ CD25+T细胞亚群显著降低;CD3+ HLA-DR+、CD8+ HLA-DR+、CD8+ CD38+细胞比例与患儿体温呈负相关,CD3+ CD25+与患儿的发热时间呈正相关;其他病原体感染中,CMV感染患儿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MP、COX感染患儿和正常儿童,CD4+/CD8+显著高于MP感染患儿和正常儿童,CD8+ CD3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MP感染患儿和正常儿童;MP感染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CD3+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儿童,CD8+ CD3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COX感染息儿.结论 4种病原体感染后患儿体内呈免疫活化和失衡状态;不同病原感染后,患儿T细胞免疫改变各具特点;检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一种鉴别和监测手段,为临床区别该4种病原体感染和掌握患儿病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D4+CD25CD25+/highCD127low 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EB病毒(EBV)转化的"永生细胞"抑制途径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23例急性期IM患儿和其中10例恢复期随访EBV感染IM患儿CD3+、CD3+CD4+、CD3+CD8+、CD4+CD25+/highCD127low和CD19+、CD19+CD23+表达情况,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IM患儿CD3+、CD3+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而CD3+CIM+、CD4+/CD8+比值、CIM+CD25+/highCD127low、CD19+、CD19+CD2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3+、CD3+CD8+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CD3+CD4+、CD4+/CD8+比值、CD+CD25+/highCD127low、CD19+、CD19+CD23+恢复期都明显下降.在疾病恢复期,CD3+CD8+、CD4+/CD8+比值、CD19+、CD19+CD23+仍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急性期CD3+、CD3+CD8+与CD19+、CD19+CD23+细胞均呈负相关,而CD4+CD25+/highCD127low与CD19+、CD19+CD23+细胞均呈正相关.结论 在EBV感染儿童IM发病过程中,CD4+CD25+/highCD127+的降低可能对EBV转化的"永生细胞"在体内的有效抑制起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四嗪二甲酰胺(ZGDHu-1)对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PHA刺激诱导淋巴细胞活化,ZGDHu-1单独或联合环孢霉素A(CSA)作用24 h、48 h,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69~+、CD3~+ CD25~+、CD4~+ CD25~+、CD8~+ CD25~+和CD3~+ Fas~+、CD4~+ Fas~+、CD8~+ Fas~+.用Annexin V/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早期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 ZGDHu-1能明显降低PHA活化的CD3~+ CD69~+、CD3~+ CD25~+、CD4~+ CD25~+和CD3~+ Fas~+、CD4~+ Fas~+、Annexin V~+/PI~-,并降低活化T淋巴细胞的IL-2分泌及促进TGF-β1的分泌,联合CSA应用效果更明显.结论 ZGDHu-1能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降低T淋巴细胞凋亡,和CSA联合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3%~0.7%,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但其临床研究远落后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其他风湿性疾病[1],故对病因形成及临床特征进行探析性研究,为加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益胃饮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MFC的增殖、凋亡及NR4A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MFC细胞经不同浓度益胃饮含药血清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 V/PI染色的方法检测益胃饮含药血清对MFC胃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以RT-PCR芯片技术(Mouse TumorM etastasis PCR Array)分析该方对胃癌细胞MFC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益胃饮含药血清浓度在4%~12%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百分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RT-PCR芯片技术分析结果显示NR4A3表达则随之增强而HGF显著下调。结论:益胃饮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MFC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益胃饮通过促进Nr4 a3表达,下调HGF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氨基糖苷-3″-腺苷酰基转移酶[AAD(3″)]特异性抗血清,并探讨其在检测第1类整合子8种不同可变区启动子(PcS、PcH2、PcH1、PcW、PcS-P2、PcH2-P2、PcH1 -P2和PcW-P2)下游基因盒中aadA2基因表达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adA2基因,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19b中,诱导表达并纯化带组氨酸标签的重组AAD(3″)蛋白,免疫大耳白兔制备抗AAD(3″)特异性抗血清.以制备的抗AAD(3″)抗血清为一抗,用免疫印迹法(WB)检测不同可变区启动子下游基因盒中aadA2基因的翻译水平,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链霉素对含不同可变区启动子及其下游aadA2基因盒的大肠埃希菌JM109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的AAD(3″)蛋白表达质粒pET1 9b-aadA2,经测序确认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 DE3)获得1株高表达可溶性重组AAD(3″)蛋白的工程菌株,发酵后用镍柱纯化获得纯度>90%的重组AAD(3″)蛋白,免疫大耳白兔获得效价> 1∶100 000的抗AAD(3″)特异性抗血清.WB检测8种不同可变区启动子下游aadA2基因翻译产物AAD(3″)蛋白的表达水平,设定启动子PcW下游AAD(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重复3次测得启动子PcS、PcH2、PcH1、PcS-P2、PcH2 -P2、PcH1-P2及PcW-P2下游A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依次为12.9±2.3、9.1±1.0、2.0±0.4、16.0±1.3、14.1±1.3、10.5±0.7、8.9±1.7,且不同可变区启动子下游AAD(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421,P<0.01).微量肉汤稀释法重复3次测得链霉素对含启动子PcS、PeH2、PcH1、PcS-P2、PcH2-P2、PcH1 P2、PcW、PcW-P2及其下游aadA2基因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JM109的MIC平均值依次为256、256、64、128、32、128、4、64 mg/L,表明不同可变区启动子下游aadA2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同可赋予宿主细菌对链霉素产生不同水平的耐药.结论 成功纯化出可溶性重组AAD(3″)蛋白,免疫大耳白兔获得高效价的抗AAD(3″)特异性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整合子中整合酶基因与可变区基因盒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不同可变区启动子下游耐药基因盒的表达水平明显不同,赋予宿主细菌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水平明显不同,因此在对临床菌株进行第1类整合子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时,应重视可变区启动子分类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商品化的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ATB-FUNGUS3(ATB-F3法)及ROSCO纸片扩散法(Rosco法)与标准的CLSIM27-A2(标准MIC法)方法的符合率。方法分别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的ATB-F3法和丹麦Rosco法及标准MIC法平行检测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对184株临床分离的念珠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并进行比较。结果ATB-F3法与标准MIC法检测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2%、92.9%、96.7%;Rosco法与标准MIC法的符合率分别为85.9%、91.8%、94.6%、89.7%、90.2%;ATB-F3法与ROSC法的符合率分别85.9%、91.8%、94%、87.5%、88%。结论ATB-F3法及Rosco法与MIC法均有很高的符合率,而以ATB-F3法更高;两种商品化的方法间符合率较好,临床实验室均可选用,但宜选用MIC法或ATB-F3法以尽可能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在带状疱疹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分别对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ICAM-1(CD54)及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带状疱疹患者CD54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其较高水平测定值主要分布在病程第3~7天;患者sICAM-1的表达未升高.带状疱疹患者经对症处理,局部水疱结痂愈合、神经痛减轻后复查显示,患者CD54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带状疱疹患者CD54表达可能与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