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与IL-10的比值(IL-6/IL-10)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RDS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分为高危组(n=51)、中危组(n=45)和轻危组(n=37);根据患者的死亡、痊愈出院情况分为死亡组(n=47)、存活组(n=86),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计算IL-6/IL-1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IL-6/IL-10对评估高危ARDS患者及ARDS患者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 高危组患者的血清及BALF中IL-6、IL-10表达水平和IL-6/IL-10及病死率均高于中危组,中危组高于轻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血清及BALF中IL-6/IL-10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呼气末正压、OI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APACHE Ⅱ)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IL-10、APACHE Ⅱ评分、OI、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入住ICU时间均是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血清IL-6/IL-10评估ARDS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对应的敏感度为93.62%,特异性为84.88%。结论 IL-6、IL-10在ARDS患者的血清及BALF中均高表达,且IL-6/IL-10升高,二者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应用于评估AR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陈星星  赵辉  黄彩芬 《广东医学》2021,42(5):578-58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ICU收治的120例ARDS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8的表达,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高IL-8组和低IL-8组。治疗后对患者行2个月以上的随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8水平对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在ROC曲线上,IL-18作为预后预测因子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临界值为5.9 pg/mL时分别是89%和84%,ROC曲线下面积为0.85(P<0.05)。结论以5.9 pg/mL作为判断的临界值,血清IL-18水平可用于评估AR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作为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炎性肺损伤,目前为止有效的治疗策略有限。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引起的ARDS病例数量空前,给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压力,迫切需要识别和验证一些可靠、有效的与COVID-19所致ARDS风险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以将异质性降至最低,并及时对高危患者进行分层。这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预后,从而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促炎细胞因子,在ARD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对IL-6的信号转导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简要阐述,并进一步对IL-6在COVID-19致ARDS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 COVID-19患者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提供早期预警,同时对该类患者的病情监测、预后判断提供线索,最终实现降低COVID-19患者病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TNF-α、IL-6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ARDS患者根据2012年ARDS柏林标准以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ARDS组,各20、22、38例,采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入院时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根据住院28d的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各30、50例,比较两组入院时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价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对ARDS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中度ARDS组患者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高于轻度ARDS组(t=4.55、7.97、2.85,均P<0.01),重度ARDS组患者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中度ARDS组(t=7.77、7.57、4.00,均P<0.01)。死亡组NT-proBNP、TNF-α、IL-6均明显高于存活组(t=8.35、9.68、8.77,均P<0.01)。NT-proBNP、IL-6、TNF-αAUC分别为0.852、0.806、0.767,NT-proBNP与患者死亡呈正相关(r=0.437,P<0.01)。结论血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可早期预测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以及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观察不同多态性基因型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该院普通外科住院的181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100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组(81例),以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取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凶组DNA,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IL-1基因上+3953T、IL-10基因上-592A和-1082A,共3个SNP。在诊断为SIRS或脓毒症24h内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用RT—PCR法检测IL-1和IL-10mRNA的表达;同时取血浆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蛋白表达。结果:SIRS组和脓毒症组中,+3953T、-592A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脓毒症早期,IL-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3953C/T组明显高于C/C组;而IL-10两个SNP对脓毒症早期的IL-10表达水平,无明显的影响作用。结论:该研究显示,IL-1及,IL-10基因上SNP差异可能是脓毒症患者易感的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发生机制中,有促炎介质和抑炎因子的共同参与,其表达水平与SIRS及脓毒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了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儿共25例,检测血清SP-A、IL-8、IL-10、基础皮质醇水平,记录呼吸机使用参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患儿血清SP-A、IL-8、IL-10水平、机械通气最高PEEP显著高于存活组ARDS患儿,基础皮质醇水平、最低PaO2/F iO2显著低于存活组患儿。存活组患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死亡患儿。肺内源性ARDS机械通气最高PEEP显著高于肺外源性ARDS患儿,最低PaO2/F iO2显著低于肺外源性ARDS。ARDS患儿预后与血清IL-10水平、SP-A水平、住院时间有关,是影响ARDS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调节炎性/抗炎的平衡,肺表面活性蛋白的替代,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并结合先进的呼吸机治疗技术,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治疗ARDS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126表达水平对脓毒症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风险的预测作用,及其与脓毒症疾病严重程度、炎症水平和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连续纳入172例脓毒症患者。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外周血并分离血浆,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浆miR-126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 和IL-17]表达量。同时记录患者28 d死亡率。结果:住院期间共50例(30.8%)患者发生ARDS,血浆miR-126在ARDS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ARDS患者(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显示,血浆miR-126表达水平可以区分ARDS患者和非ARDS患者,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AUC)为0.741(95%CI=0.666~0.81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miR-126高表达(P<0.001)是较高ARDS发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总体脓毒症患者中,血浆miR-126表达量与血清肌酐(P=0.004)、C反应蛋白(P<0.001)、降钙素原(P<0.001)、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II评分(P<0.001)、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P<0.001),以及炎性因子TNF-α(P=0.001)、IL-1β(P=0.002)、IL-6(P=0.011)和IL-17(P=0.002)水平均成正相关。此外,血浆miR-126在死亡患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生存患者(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其可以预测脓毒症患者较高的28 d死亡风险,AUC为0.686(95%CI=0.601~0.771)。结论:本研究表明,较高的循环miR-126表达量可以预测脓毒症患者中较高的ARDS发病率,并且可以作为辅助脓毒症疾病监测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贵州省彝族、瑶族以及汉族人群白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对研究人群中肝病毒感染者和非感染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多态性,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分析IL-10基因启动子区-819位点多态性,短串联重复序列或微卫星DNA-聚合酶链式反应(STRs-PCR)方法分析IL-10基因启动子区IL-10.G和IL-10.R两个STR位点.结果:IL-10基因位点单倍型与HBV感染的相关分析表明,贵州省彝族乙肝病毒感染组(HBsAg、抗-HBs或抗-HBc中任一项阳性者)IL-10.G.461bp (20CA)-592A-819T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乙肝病毒非感染组(P<0.05),非感染组IL-10.G.459bp(19CA)-592 C-819 C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贵州省汉族乙肝病毒非感染组IL-10.G.459bp(19CA)-592 A-819 T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贵州省瑶族乙肝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各单倍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592、IL-10-819以及IL-10.G、IL-10.R位点多态性在贵州世居彝族、瑶族以及汉族中有不同的分布,并且可能与该人群对乙肝病毒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痰热清注射液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痰热清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59例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组(29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比较治疗7d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IR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AR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治疗7d后痰热清组较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气、SIR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痰热清组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有降低(P〈0.05)AR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痰热清组较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能降低血清TNF-α、IL-6、IL-8炎性因子的水平;能缓解炎性反应综合征的进展;能改善通气,缓解呼吸窘迫。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morhage ICH)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ICH后引起机体和脑组织局部一系列病理反应,其中脑水肿(edema)是自发性脑出血后最重要的继发性病理变化之一,也是患者病情变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深入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IL-1、IL-6、IL-10是三个重要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肺部严重炎性反应伴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继发于多种疾病,现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其认识尚不十分明确,致使ARDS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文章就ARDS的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抗凝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ARDS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道峰压(PAP)、氧合指数(PaO_2/FiO_2)水平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aO_2/FiO_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TNF-α、CRP、IL-6、IL-8等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6.28%较对照组34.88%显著较低(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抗凝治疗ARDS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凝血功能得到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王导新  邓旺 《西部医学》2014,(2):133-135
目的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常见的呼吸危重症,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病死率居高不下.研究发现ALI/ARDS患者大部分都需要保持肺相对“干燥”和正压通气治疗,能有效地减轻肺损伤,改善预后.本文就ARDS肺水肿液清除与正压通气相关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激素(地塞米松)预处置对兔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血清TNF—a、IL-8和IL-10的影响,探讨激素治疗AP.DS的理论基础。方法:经兔耳缘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兔ARDS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TNF—a、IL-8和IL-10水平,结合血气分析检测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ARDS组兔血清TNF—a、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预处置组血清IL-10水平有上升恢复,高于ARDS组(P〈0.01)。地塞米松预处置组血清TNF—a、IL-8水平降低,低于ARDS组(P〈0.01)。动脉血气分析及肺组织病理学有相应改变。结论:TNF-a、IL-8和IL-10在兔油酸型ARDS炎症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TNF-a、IL-8过度分泌,促进IL-10合成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张玉梅 《疑难病杂志》2010,9(7):496-49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联合大黄胶囊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方法58例ALL/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1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D-二聚体及血气分析、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例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含量和观察组D-二聚体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2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RR减慢、MAP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与大黄胶囊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机体炎性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对机体的损伤,改善ALI/ARDS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复张方法和潮气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兔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及IL-10的影响。方法建立ARDS家兔模型,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别家兔BALF中的TNF-α、IL-8及IL-10,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呼气末正压(PEEP)递增法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控制性肺膨胀(SI)组及ARDS组,而IL-10显著高于SI组及ARDS组(均P〈0.01)。不同潮气量中,小潮气量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其他潮气量组,而IL-10显著高于其他潮气量组(均P〈0.01)。PEEP递增法组中,小潮气量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其他潮气量组,而IL-10显著高于其他潮气量组(均P〈0.01)。结论 PEEP递增法+小潮气量可抑制ARDS家兔BALF中的TNF-α、IL-8的释放,增加IL-10的释放,减轻肺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Emergency Care Unit,ECU)收住的脓毒症(Sepsis)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03年1月-2011年9月之间入住ECU的107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7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中,男性71例(66.4%),女性36例(33.6%),年龄(59.5±16.0)岁,器官衰竭数目(2.8±1.0)个,呼吸道是最常见感染源(49.5%,53/107),心血管疾病(34.6%,37/107)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总病死率75.7%(81/107);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是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净化和早期预防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脓毒症并发ARDS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早期运用血液净化等多种抢救措施,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碍有益于降低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9月~2012年11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ICU接受治疗的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ARDS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于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检测ARD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治疗72 h后,对照组血清CRP、IL-1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SOD和GSH-Px的含量明显低于治疗组,而对照组MDA含量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可减轻ARDS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