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51)Cr释放法和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AA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PHA诱生IFN_γ水平,结果表明15例AA未缓解期患者NK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8例缓解期患者NK活性有明显增高,但测定29例AA患者外周血PHA诱生IFN_γ水平与正常组差异不大。同时测定二项指标有18例,结果与上述基本一致。二者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文中讨论了AA患者存在免疫失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IFN_α、TNF_α和IL_2联合激活正常骨髓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集落形成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检测激活的正常骨髓对K562 细胞的净化作用。并观察其对正常造血及造血微环境的影响。结果 3种细胞因子均能激活骨髓细胞 ,以3种同时应用作用最强,且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阴性 (Rt_PCR法 ) ;IL_2 IFN_α作用次之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41% ;其后是IL_2 TNF_α和单独使用IL_2 ;最后是单用TNF -α ,bcr/abl融合基因均阳性。3种细胞因子对CFU_GM的抑制很小 ,对CFU_F和CFU_Blast有促进作用。结论 IL_2、IFN_α和TNF_α联合应用有助于净化白血病骨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有效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健康人和CML患者治疗前(初诊未治的慢性期)与IFN—α治疗1年后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的数量变化;分析CML患者外周血mDCs数量的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结果与健康人比较,CML患者外周血中mDCs数量减低(P〈0.01);经IFN—α和羟基脲有效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体内mDCs的数量有所恢复,尤其是治疗后达MCR的患者,其mDCs数量接近正常;相关性分析表明,患者体内mDCs数量与白细胞数、年龄呈负相关,和IFN—α的疗效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CML患者体内mDCs的数量降低,IFN—α有效治疗CML可能与恢复mDCs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细胞中Cox-2与Bcl-2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CML患者(CML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骨髓细胞中Cox-2与Bcl-2的表达。结果CML组患者骨髓细胞中Cox-2与Bcl-2的表达水平和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髓细胞中Cox-2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5,P〈0.05)。结论Cox-2和Bcl-2可能与CML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10例CML患者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期CML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P<0.001)。SIL-2R水平与外周血及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呈正相关,而与T细胞亚群的变异无明显相关性。血清SIL-2R水平在CML分期、判断疗效及预后上均可作为简单而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中观察了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产生γ-干扰素(IFN_γ)的影响。结果表明:GL可明显提高刀豆蛋白A(con A)诱导新生儿CBMC产生IFN_γ的水平,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最适作用浓度为100μg/ml。若GL先于con A12h作用于CBMC,其提高IFN_γ的作用明显优于两者同时作用产生的效果,且可部分逆转氢化可的松抑制CBMC产生IFN_γ的作用。本文结果提示GL有可能使用于临床作为防治婴幼儿感染的药物,并有可能硐GL来减轻由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用体外琼脂法测定102例再障病人骨髓GM-CFU 产率,均数为2.2/2×10~5,与102例正常骨髓GM-CFU 产率(均数101.5/2×10~5)比较,两者差别非常显著。认为骨髓GM-CFU 测定有利于对不典型再障的诊断,对再障病人的发病机理分型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体外净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α2α、bcr -abl反义寡核苷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体外净化效果。方法 :采用体外克隆形成培养技术 ,分别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α2α、bcr-abl反义寡核苷酸不同的组合方案 ,进行体外净化 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骨髓。结果 :联用IL - 2、IFN -α2α(各 80 0um/ml)、bcr-ablAS -ODN(30ug/ml)方案 ,对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L -CFU)抑制作用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而相同条件下 ,GM-CFU及L -CFU的集落存活率分别为 2 6 .91 %和 3 .49% (P <0 .0 1 )。结论 :联用IL - 2、IFN -α2α(各 80 0u/ml)、bcr-ablAS -ODN(30ug/ml)方案 ,选择性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效果好 ,可用于临床净化CML骨髓。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骨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MDS患者的GM-CFU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集簇:集落比,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有2例RAEB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感染和出血。3例RAEB-T型患者均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死亡。该5例患者的GM-CFU及集簇:集落比的异常十分显著,表明骨髓GM-CFU在MDS患者的预后估价中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用蛋白水解酶抑制剂α2巨球蛋白(α2M)研究它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离体实验中证实它能抑制胃腺癌 SGC-7901的迁移。整体实验中它能抑制 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肺部转移,抑制效应与剂量相关。合并阿霉素(ADR)应用,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发现移植Lewis肺癌细胞的小鼠经α2M、ADR或α2M合并ADR治疗后,其血浆组织蛋白酶D活性降低,而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表明α2M的抑癌效果不单纯是抑制蛋白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α2巨球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蛋白水解酶抑制剂α2巨球蛋白(α2M)研究它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离体实验中证实它能抑制胃腺癌SGC-7901的迁移。整体实验中它能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肺部转移,抑制效应与剂量相关。合并阿霉素(ADR)应用,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发现移植Lewis肺癌细胞的小鼠经α2M、ADR或α2M合并ADR治疗后,其血浆组织蛋白酶D活性降低,而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表明α2M的抑癌效果不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发病中的作用及甲基强地松龙(甲强龙)对IPF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 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甲强龙治疗前后的14例IPF病人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和IL-8的变化,并与10例非IPF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IPF病人的血清及BALF中TNF-α及IL-8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甲强龙治疗后病人的TNF-α及IL-8均明显下降(P<0.01)。IPF组中,BALF中TNF-α及IL-8的水平均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831,P<0.01;r=0.885,P<0.01)。结论:TNF-α及IL-8在IP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甲强龙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L-6、IL-8、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机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58例HSP患儿根据有无肾脏受累分为普通型HSP组32例、HSPN组26例。随机选择同期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及TNF-α,并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以及治疗前后IL-6、IL-8、TNF-α的变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SPN组IL-6、IL-8、TNF-α均明显高于普通型HSP组、对照组。急性期HSP患儿血清IL-6、IL-8、TNF-α均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治疗后10 d HSP患儿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HSP患儿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明显降低,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P患儿血清TNF-α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524,P〈0.01),血清TNF-α水平与IL-8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以及治疗前后IL-6、IL-8、TNF-α的变化水平,为临床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及免疫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PHA对小鼠H_(22)腹水癌细胞DNA和RNA合成以及体外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具有时间和剂量相关性。在任一时间和剂量下,PHA对癌细胞的抑制均强于正常细胞。PHA对癌细胞的凝集作用比正常细胞强32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实验设计合成靶向NF-kB的哑铃形圈套ODNs,并检测其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NF-α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以NF-kB顺式作用元件kB序列为模板,设计包含两个拷贝的kB序列,长度为58个碱基的环状ODNs,合成后部分序列做FAM标记,行转染效率鉴定实验.提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哑铃形圈套ODNs处理组、无关圈套ODNs处理组和脂质体处理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2、4、8 mg/L不同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6h后用LPS刺激,收集转染后8、12、18上清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TNF-α蛋白表达,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TNF-amRNA转录.结果:阳离子脂质体可将哑铃形圈套ODNs高效转染入肾小球系膜细胞;4、8mg/L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NF-α转录和表达.结论:靶向NF-kB的哑铃形圈套ODNs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因子TNF-α的表达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smac和survivin基因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smac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CML病情进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71例CML病人和10名健康者上述基因的表达。结果smac和survivin mRNA在CML病人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1%、63.4%,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22.176、6.773,P〈0.01、0.05),二者在CML的加速期、急变期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t=10.708-16.725,P〈0.01),且二者在CML病人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33,P〈0.01)。结论smac和survivin基因与CML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是监测CML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焰  朱励  魏文宁  宋善俊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2):132-132,135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RT-PCR检测116例CML bcr/abl基因。结果 116例CML病人有103例bcr/abl基因为阳性。阳性率为88.8%,ph(-)/bcr(-)CML病人经IFN-α治疗后效果较ph(-)/bcr(+)差,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α治疗CML,尤其是初发的慢性病人有一定疗效,可延长患者的慢性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8号染色体短臂(8p22)的杂合性缺失(LOH)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生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技术,检测8p22上D8S511和D8S258位点的LOH。结果22例慢性期和8例加速期CML病人在8p22D8S511和D8S258位点均未发生LOH。4例急变期CML病人在D8S511位点上均未检出LOH,仅1例在D8S258位点发生LOH。5例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生LOH。结论8p22上D8S511位点的LOH与CML各期的发生和演变无关;D8S258位点的LOH与CML慢性期和加速期的发生和演变无关,但可能与CML急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用GM-CFU测定50例再障患者的骨髓细胞生长,正常骨髓取自外科手术病人肋骨。培养体系分为5组:1.患者骨髓细胞,2.正常骨髓细胞,3.患者骨髓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等量混合,4.正常骨髓细胞经患者血清培育后,5.正常骨髓细胞经正常人血清培育后。结果本组再障发病机制分型为造血干细胞损伤25例,有抑制性淋巴细胞17例,血清中含有抑制因子3例,造血微环境缺陷并有抑制性淋巴细胞1例,4例抑制性淋巴细胞并有血清抑制因子。这表明再障发病机制在同一病人身上可以是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8和β2-MG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TNF-α、IL-8和β2-MG的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NF-α、IL-8和β2-MG明显升高。TNF-α、IL-8与血清GPT呈正相关,提示TNF-α、IL-8在肝硬化时参与了肝细胞损害过程;β2-MG与血清GPT呈正相关,提示β2-MG可间接反映肝病活动程度;TNF-α与IL-8呈正相关,提示TNF-α诱导了IL-8的产生。结论炎症因子TNF-α、IL-8参与了肝细胞损害过程,β2-MG可间接反映肝病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