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初步评估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结合术前血管三维成像及术中探查,分离并选择性临时阻断肾肿瘤的供血肾段动脉,对23例单发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段动脉阻断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术后1、6个月随访行CT检查及血清肌酐,GRF测算,部分患者行SPECT复查。结果:23例手术均于腔镜下完成,其中2例行双支肾段动脉阻断,2例加行肾动脉主干阻断,15例行集合系统修复,5例缝合开放的可见血管。平均手术时间144min,平均肾段动脉阻断时间26min,平均出血量65ml。肾癌、错构瘤及肾脓肿分别为17、5、1例,均无切缘阳性。漏尿15天并伤口感染1例,23例均无术后继发出血,初步随访无肿瘤局部复发,无尿外渗,肾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选择性段动脉阻断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较少,病灶切缘和集合系统辨认清晰;避免了患肾余留组织的热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最大限度保留了肾功能。初步观察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4岁。20例中双侧肾癌1例,孤立肾肾癌2例,对侧肾有病变或有潜在功能受损的肾癌6例,对侧肾功能正常的肾癌11例。肿瘤平均直径3.8cm。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术14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6例,其中行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出血80ml,平均手术时间160min。平均肾动脉及肾段动脉阻断时间28min。术后病理均为肾透明细胞癌。18例患者获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外科并发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术后出现暂时性肾功能不全2例,肾萎缩1例。结论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安全有效,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比较,除术中出血稍多和手术时间稍长外,肿瘤的控制和并发症无显著差异。后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在肾功能保留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节段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肾肿瘤患者11例,术前行CTA检查了解肾动脉情况。术中游离肾动脉主干、二级甚至三级肾动脉,选择性阻断肿瘤所在部位分级肾动脉,实施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9例(81.8%)一次成功,2例转肾动脉主干阻断,手术时间70-20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20-400ml,平均50ml。术后肾功能正常,本组无并发症。术后随访4-18个月,所有患者情况良好,复查CT等相关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临床分期T1a及T1b期、单发的肾肿瘤采用腹腔镜下节段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能有效地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成功完成2例家猪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于2002年11月至2004年3月,行经腹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8例(肾肿瘤剜除术3例,肾部分切除术5例)。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43岁。肾细胞癌5例,肾错构瘤3例。肿瘤直径2.0~3.8cm,平均2.6cm。左侧3例,右侧5例。术中采用血管束带实行瘤区肾实质血流阻断结合肾动脉阻断。创面止血结合采用电凝、超声刀、止血纱布、生物蛋白胶及镜下直接缝合技术。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0~235min,平均165min。术中出血80~600ml,平均240ml。区域性肾实质血流阻断时间0~30min,平均18min。肾动脉阻断时间0~20min,平均14min。术后住院5~9d,平均7d。术中发生瘤体裂开1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术后随访3~19个月,平均10个月,未见患肾功能损害和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对于严格选择的肾脏小肿瘤病例,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选择。区域性肾实质血流阻断法,能缩短肾动脉阻断时间,减少患肾功能热缺血损害。熟练掌握镜下直接缝合技术是保证本术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收治37例肾脏肿瘤患者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其中肾透明细胞癌T1a期23例,T1b期4例,肾错构瘤9例,T1a期肾嫌色细胞癌1例。术中充分游离肾脏和肿块表面脂肪,血管夹阻断肾动脉主干动脉,距肿块边缘正常组织0.5 cm处切除肿块,缝合创面并用Hem-o-lock固定减张。结果 36例成功施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其中1例因行肾段动脉阻断未完全,出血较多中转开放手术,2例未行肾动脉阻断。手术时间65~22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20~1000 mL,平均125 mL,肾动脉阻断时间10~35 min,平均24 min。1例术后2周继发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住院时间11~27 d,平均14.6 d,随访3~27个月,无远期并发症,肿瘤未见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评估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39例肾肿瘤患者,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39~86岁,平均58±3岁。其中左肾肿瘤20例,右肾肿瘤19例;所有均为单发。肾上极肿瘤 18例,下极肿瘤 12例,中部肿瘤9例。肿瘤最大径2.0~5.0 cm,平均3.5±0.6 cm。所有病例在临时阻断肾段动脉后,行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段动脉阻断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39例手术均于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5~110 min,平均85±16 min;肾段动脉阻断时间20~42 min,平均26±5 min;出血量10~50 mL,平均25 mL。无术后继发出血、尿外渗、种植;肾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安全、效果确切;最大限度保护了肾功能,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7例T1期肾癌患者,肿瘤直径1.2~4.0 cm,平均(3.1±0.8)cm。术前均行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后腹腔入路,根据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选择性阻断供应瘤体的肾动脉分支,距瘤体边缘0.3~0.5 cm切除肿瘤。术后随访3~20个月。结果:1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输血1例。手术时间68~156 min,平均(112.0±20.8)min;肾段动脉阻断时间18~42 min,平均(26.0±8.9)min;术中出血量30~240 ml,平均(80.0±15.6)ml。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3例、乳头状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Bellini集合管癌1例,病理切缘均为阴性。其中1例孤立肾患者术后3 d血肌酐升高至240 mmol/L,放置双J管后血肌酐下降,随访12个月始终维持在120~150 mmol/L;另2例孤立肾患者及其余患者肾功能均正常,CT检查提示无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远处转移。结论:直径小于4 cm的T1期肾癌行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对预防术后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动脉成像(CTA)辅助下腹腔镜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至2018年采用CTA辅助下腹腔镜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18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术前所有患者均行B超、双肾功能动态显像(ECT)、双肾增强CT及肾动脉CTA检查。根据CTA的检查结果,术中游离肿瘤相应阶段的肾动脉分支,选择性阻断肿瘤部位肾动脉的血供,然后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75~180min,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24~45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术后复查肾功能正常,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CTA对肾动脉的直观展示,给术者充足的信心,简化了手术操作,有利于肾动脉的选择性阻断。CTA辅助下腹腔镜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能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评估后腹腔镜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对13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4.0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支肾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20~170min,平均135min;分支肾动脉阻断时间14~40min,平均26min;术中出血量50~190ml,平均95ml;术后住院时间8~10d,平均9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10例,嫌色细胞癌2例,乳头状癌1例,肿瘤切缘均阴性。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单位。初步观察该手术安全可行,是后腹腔镜下肾动脉主干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辅助的个体化肾动脉分支阻断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行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的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平均3.0(1.8~4.2)cm,其中1例为孤立肾肾癌。依据患肾CTA,术前制定个体化肾动脉分支阻断方案,其中阻断后支2例,阻断前支5例,阻断肾段动脉2例,阻断副肾动脉2例。术中观察出血量、视野清晰程度、阻断时间,术后观察并发症、肾功能。结果:11例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按照术前制定的方案实施动脉阻断,其中有2例因肾创面渗血较多,改为动脉主干阻断。术中平均出血120(20~220)ml;平均阻断时间21(12~35)min,手术时间85(56~114)min;术后平均引流90(30~150)ml,术后无漏尿发生。术后仅孤立肾肾癌肌酐暂时升高,7天后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依据术前CTA,可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制定个体化肾动脉分支阻断方案。此方法可操作性、安全性强,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肾缺血范围,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的T1期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岁。双侧肾肿瘤1例,单侧双瘤灶1例;左侧13例,右侧10例。肿瘤平均直径3cm。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35min,平均肾动脉阻断时间29min,平均出血量55ml,平均住院时间10d。术中未见外科并发症,术后仅1例发生漏尿。术中切缘组织病理均阴性。24个瘤灶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19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嗜酸细胞瘤2例、肾嫌色细胞腺癌1例。随访时间1~28个月,平均10个月,肿瘤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其远期疗效尚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阻断肾蒂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24例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术中均采用大圆针贯穿缝扎肾实质的方法阻断肿瘤部分肾实质的血流,将肿瘤切除后,腹腔镜下缝扎包埋创面,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4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160分钟,平均95分钟。术中出血量20~320 ml,平均115 ml。术后住院时间6~12天,平均7.5天。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12~42个月,剩余肾脏功能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采用肾实质贯穿缝合的方法行肾部分切除术,可不需阻断肾蒂,术中出血量少,可避免肾脏热缺血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手术的手术技巧及肾脏保护方法.方法 采用70°斜侧卧位经腹腔途径对36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36例肾肿瘤患者均经B超、CTU、IVU或MRU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初步确诊.肿瘤位于肾上极17例,肾中部6例,肾下极13例.肿瘤直径平均2.6(0.8~4.0)cm.采用动脉夹阻断肾动脉,剪刀剪除肿瘤,缝合肾脏时用Hem-o-lok夹住缝线,替代打结,应用乌司他丁预防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效果.术后常规随访,定期检查肾功、B超以及胸部X线片.结果 36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5~186 min,平均128 min;术中出血量40~600 ml,平均130 ml.肾动脉阻断时间16~28 min,平均21 min.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肾功能正常.术后病理均为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期pT1a 31例,pT1b 5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肾功能均正常,肿瘤无局部复发,无其他脏器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能有效切除肿瘤和保留肾功能,术中利用Hem-o-lok夹住缝线替代打结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乌司他丁应用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肾癌患者65例.男4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岁.临床分期均为T_1N_0M_0.肿瘤直径1.8~4.0 cm,单发.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中用bulldog血管夹阻断肾动脉,距肿瘤边缘0.5~1.0 cm处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中转开放手术3例,改为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平均120(70~210)min,肾动脉阻断时间平均32(21~5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20~200)ml,平均住院10.5(7~15)d.术后发生肾周血肿1例,尿瘘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62例患者随访3~5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残肾功能良好.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直径≤4 cm、局限性单发肾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对29例肾肿瘤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5例采用经后腹腔途径,4孔法操作,游离出肾动脉,血管束带绕过肾动脉后经套管引出体外,暂不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表面及周围的肾脂肪囊,超声刀沿瘤体边缘外0.5 cm处分离,由浅入深,边切割边止血,直到完全切除肿瘤.若切除肿瘤过程中肾脏创面出血过多影响操作,可暂时阻断肾动脉并计时,迅速切除肿瘤,双极电凝止血后,即可开放肾动脉.止血纱布块填压肾脏创面,2-0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肾实质创面,表面喷洒生物蛋白胶.4例采用经腹腔途径,肾下极找出输尿管,挑起后向肾门处游离,找出肾动脉,余步骤同腹膜外途径. 结果 29例均完成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20例未阻断肾动脉,9例阻断肾动脉,平均阻断时间14 min(5~20 min),平均手术时间165 min(105~240 min),平均出血量90 ml(20~800 ml),2例输血,无尿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7~17 d).18例肾癌平均随访9个月(1~26个月),肿瘤无复发. 结论 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可靠,但应选择未侵及肾脏集尿系统的外周型肿瘤.  相似文献   

16.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范围和经验。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23例患者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其中肾细胞癌14例、错构瘤5例、重复肾4例,孤立肾1例。结果22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肾肿瘤因仅阻断肾动脉前支时出血而行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时间60~240min,平均121min。肾动脉阻断时间20~55min,平均32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均未输血。病理报告肾细胞癌14例,切缘均阴性;错构瘤5例。1例重复肾因切除不彻底,术后发现肾上极囊性肿块而再次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选择性的肾脏病变是一种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央型肾肿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结果。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对8例中央型肾肿瘤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中通过仔细游离肾蒂血管,选择性阻断或结扎滋养肿瘤的三级血管,以减少正常肾单位的热缺血时间和术中的出血。结果: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50~300min,平均220min,肾血管阻断时间22~45min,平均33min。肿瘤大小为2.0~6.0cm,平均为2.8cm。需集合系统修补6例(75%)。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为130ml,均未输血。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6例(75%),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术中及术后切缘均阴性。术后随访3~46个月,平均22.3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肾肿瘤安全有效,选择性阻断或结扎滋养肿瘤的肾动脉三级分支可以有效减少正常肾单位的热缺血时间和出血,有利于该术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4):310-313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腹腔镜下选择性肿瘤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指导价值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就诊并行肾部分切除术的肿瘤患者共30例。其中混合现实技术指导下肿瘤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15例(实验组),其中男8例,女7例;左侧7例,右侧8例;临床肿瘤分期T_(1a)~T_(1b)N_0M_0,术前肌酐(76.21±8.34)μmol/L,术前行CTA、CTU检查后,将CT影像原始数据,导入专用软件系统(Materialise Mimics系统+MR 3D系统),建立全息3D影像模型;术中用全息3D影像模型,与手术过程中显示屏图像实时融合。未辅助混合现实技术肿瘤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15例(对照组),其中男9例,女6例,左侧9例,右侧6例;临床肿瘤分期T_(1a)~T_(1b)N_0M_0,术前肌酐(77.51±8.10)μmol/L。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腹腔镜下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实验组,在混合现实技术指导下,所有肿瘤动脉(肾段动脉或更下级分支动脉)均得到清晰暴露并阻断,均未行肾动脉主干阻断,阻断时间(24.80±2.54) min,寻找肿瘤动脉时间(10.80±1.90) min,手术时间(104.20±5.66) min,手术失血量(81.73±5.85) mL,术后住院天数(6.33±1.23) d,术后肌酐(78.19±6.89)μmol/L。对照组,肿瘤动脉阻断时间(26.73±3.13) min,寻找肿瘤动脉时间(23.47±3.46) min,手术时间(134.60±8.70) min,手术失血量(93.40±8.91) mL,术后住院天数(7.00±1.20) d,术后肌酐(81.64±7.14)μmol/L。结论:混合现实技术可提高选择性肿瘤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成功率并降低手术风险,使手术朝更精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开放和腹腔镜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开放手术53侧,平均手术时间140min;腹腔镜手术23侧,平均手术时间200min。术中出血量100~1200ml。一侧有漏尿者行保守治疗。结果:肾良性肿瘤随访38例,平均随访8年,3例非肿瘤原位再发。肾癌随访15例,5年存活14例,无局部复发;10年存活11例,1例局部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安全有效,选择性肾动脉栓塞阻断血管最有效,腹腔镜下可以完成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20.
<正>保留肾单位手术中选择性阻断肾段动脉相对肾动脉主干阻断而言是降低术中热缺血损伤的有效术式,研究肾门血管特征并采用合适的肾门探查入路对这一术式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针对肾段动脉精确阻断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来建立脉管系统模型以及规范化的肾门探查入路。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到2011年6月行精确肾段动脉阻断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8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术前均使用双源CTA行三维肾血管动态重建,基于重建模型确定阻断的靶向肾段的数目、位置、肾门探查入路,在此基础上完成肾肿瘤切除及缝合。用方差检验和确切概率法的单向分析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的差别。根据双源CTA结果可明确靶向肾段动脉的位置、数目,明确精确的阻断部位,同时可根据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