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中呼吸机湿化罐液体的更换时间.方法:将33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7 d更换呼吸机湿化罐液体,对照组采用每天更换呼吸机湿化罐液体,分别每天对2组的湿化罐液体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观察组采集样本119例,有细菌生长3例(2.5%);对照组采集样本112例,有细菌生长15例(13.4%).结论:呼吸机湿化液频繁更换可能造成细菌污染,7 d更换湿化液的细菌污染率明显低于每天更换湿化液的细菌污染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代医学中微量分析技术的发展,都迫切要求加样工具自动化和相对稳定,以提高分析数据的精确性,这有助于实验质量的控制,也有利于对放射性样品在加样过程中的卫生防护.本文报告WDY—Ⅰ型微量移液仪结构,原理及其性能和特点.本仪器主要由数字控制主机,移液泵和自动加样盘组成.移液泵输送的液量由脉冲数来控制,可避免有关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仪器的重复性精度.移液泵采用定轮传动,滚轮为滚珠轴承,可克服硅胶管拉长、打折、管径变小等现象,有利于提高移液的重复性和线性精度.本仪器通过称重法与放射性测量法测定数据表明移液量重复性和相对稳定性均小于2%,线性精度小于1%.本仪器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放射性溶液分装,放射免疫分析,放射性受体分析,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医学检验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用同位素~3H-胸苷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方法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原先多采用3~5ml闪烁液测量瓶法,但此法所需闪烁液多,还需清洗测量瓶。自我们发表了液体闪烁微杯测量法(上海免疫学杂志1987 7:317)以来,因可节约大量闪烁液,效率高,复管好以及无需清洗测量瓶等优点,已被国内许多实验室所采用。 但液体闪烁微杯法尚有不足之处:首先它是玻璃微杯,故在同位素废物处理方面颇为不便:其二,由塑料套管固定微杯于中心位置,而套管长久使弔其透光能力会低下;其三.由于玻璃微杯不密闭,故闪烁液易挥发。为此.我们做了两项改进:采用微型有盖塑料管0.6cm~3,聚乙烯材料,宏伟制作让生产)代替玻璃杯;采用塑料吊管(材料同塑料管)代替套管来固定微杯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对足月胎膜早破( PROM)孕妇宫内感染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足月PROM孕妇60例,按破膜时间分为>24h组和≤24h组,每组各30 例,另选取同期我院正常足月产妇30 例为对照组. 检测患者CRP、IL-6水平和WBC计数,分析其与PROM孕妇宫内感染的关系. 结果:PROM孕妇CRP、IL-6水平及WBC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破膜时间>24h组CRP、IL-6水平及WBC计数均高于破膜时间≤24h组( P<0.05);应用抗生素24h时PROM孕妇CRP、IL-6水平及WBC计数均高于入院时和应用抗生素72h时水平( P<0.05). 结论:CRP、IL-6及WBC联合检测对PROM孕妇早期宫内感染的预测与诊断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30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杯状子宫操作器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杯状子宫操作器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30例(TLH组)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56例(TAH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H组患者术后疼痛轻,术后镇痛泵使用率明显低于T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LH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TAH组(P=0.000). 结论 杯状子宫操作器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具有微创、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对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水通道蛋白-1 mRNA在人羊水过少临床病例的胎盘和胎膜组织中表达.方法 收集选择性剖宫产羊水过少临床病例以及正常足月分娩的胎盘和胎膜组织样本各5例.运用RT-PCR方法检测羊水过少临床病例及正常晚期妊娠胎盘和胎膜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1)-1mRNA的表达.结果 羊水过少临床病例胎盘组织AQPI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晚期妊娠胎盘组织(P<0.05);AQPI mRNA在羊水过少临床病例胎膜组织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晚期妊娠胎膜组织(P<0.05).结论 AQPI mRNA在人羊水过少临床病例胎盘和胎膜组织表达显著减少;提示AQPI在母胎液体交换及羊水膜内吸收途径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当进入洗板程序后,多通道加液头只能吸入板上的液体,不能把液体注入到板内。 故障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表现,因为可以吸液,说明加液头没有堵塞。继续观察加液和吸液程序动作过程,发现向板上注入液体时,连接废液瓶的管道液体不流动。顺着液体回路管道查找,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检查真空泵的瞬时电压为 25V。即隔一段时间就有 25V电压脉冲通过。说明控制电路部分没有问题。从机械部分着手,把真泵空泵打开,发现橡皮膜很脏,经清洗重新装好真空泵。再进行键盘操作,一切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韦利菊 《广西医学》2002,24(12):2130-2131
微量注射泵 (简称微量泵 )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均匀地泵入体内的新型泵力仪器。应用微量泵静脉给药的特点是液体量少 ,药物剂量精确 ,操作方便 ,可随时调整药物浓度、速度 ,能持续、匀速地将药物泵入 ,使用方便、可靠 ( 1) 。我科自1 997年 7月~ 2 0 0 1年 7月用微量泵联合泵入多巴胺及硝普钠治疗重度心衰 1 0 6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0 6例均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 ,其中男 60例 ,女 46例 ;年龄 36~ 78岁 ,平均5 9.1岁 ;冠心病 5 1例 ,风湿性心脏病 1 5例 ,高血压性心…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合并应用利福平时地高辛小肠吸收的持征,特建立药物透膜吸收的离体、在体动物实验模型,采用外翻小肠囊法收集透膜液样本,静脉及肠道给药后采集血浆样本.用125I标记试剂盒免疫分析法测试透膜液和血浆中地高辛浓度,TopFit药动学软件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合用利福平后,地高辛小肠透膜量大幅度增加,血浆地高辛浓度升高,清除率下降.利福平对地高辛的肠道吸收产生了明显的增强作用,推测这种相互作用与小肠P-gp药泵作用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应用一次性微量注射泵连续恒速填充硬膜外腔注液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EPH)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36例硬膜外腔被穿破的病例,应用硬膜外腔连续恒速填充注液,观察术后头痛的发生率、头痛发生的时间、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结果 本组36例术后随访1周,其中:31例术后均无明显头痛等不适症状;5例在术后第1 d有轻度头晕.经处理后,4例症状消失;1例仍有轻微头晕,给予再次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15 mL(含氯胺酮25 mg),8 h后,症状消失.结论 连续恒速填充硬膜外腔注液能够有效防治PEPH.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对早产型胎膜早破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从而为早产型胎膜早破患者预防感染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不同妊娠时期(孕28~36周+6)早产型胎膜早破患者1 25例,其中53例发生临床感染症状(感染组),72例未见明显临床感染症状(非感染组),连续动态监测两组分娩前CRP、WBC值.妊娠终止后,均行胎盘病理检查.结果 入院时感染组与非感染组CRP、WB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入院时相比,感染组中行抗感染治疗3d后CRP下降明显(P<0.05),而WBC值未见明显变化;非感染组行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3d后CRP、WB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组中53例患者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100%,但72例非感染组中2例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2.78%,两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CRP与WBC检测能较好指导早产型胎膜早破孕妇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黄翠丽  徐欢  李林  黄喜英 《安徽医学》2021,42(9):1008-101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PROM孕妇97例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按照,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分为观察组59例(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和对照组38例(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通过单因素分析两组对象的体质量指数(BMI)、产次、分娩方式、破膜孕周、破膜至分娩时间、人工流产史、血红蛋白及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和羊水过少情况的差异,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BMI、破膜孕周、破膜至分娩时间、人工流产史、血红蛋白、羊水过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6 kg/m2的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BMI<26 kg/m2患者的3.745倍(OR=3.745,95%CI:1.200~11.765),破膜孕周≥32周的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破膜孕周32周患者的0.157倍(OR=0.157,95%CI:0.049~0.499),破膜至分娩时间≥48 h的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破膜至分娩时间<48 h患者的7.246倍(OR=7.246,95%CI:2.309~23.256),有人工流产史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无人流患者的6.626倍(OR=6.626,95%CI:1.913~22.957),血红蛋白≥110 g/L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血红蛋白<110 g/L患者的0.638倍(OR=0.638,95%CI:0.171~0.946),羊水过少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羊水充足患者的8.509倍(OR=8.509,95%CI:2.392~30.271).结论 PROM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与BMI、破膜孕周、破膜至分娩时间、人工流产史、血红蛋白水平、羊水量密切相关,BMI≥26 kg/m2、破膜至分娩时间≥48 h、有人工流产史、羊水过少,其危险因素,血红蛋白≥110 g/L、破膜孕周≥32周,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7年购进一台美国库尔特电子仪器公司生产的库尔特MicroDiff-血细胞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对发生的一些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且及时排除,现将故障现象、原因和排除方法报告如下。1 故障现象、原因、排除方法见表1。表1 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故 障 现 象故 障 原 因 及 排 除 方 法计数池液体溢出1.废液池泵泵管使用时间过长或泵管液体转动不灵活,造成排液不畅,应更换废液泵泵管。2.废液池后排液管路堵塞,造成排液不畅,应检查全部排液管路及单向阀,如有堵塞,应及时修理。造成堵塞的原因主要是使用棉球采血时不慎将纤…  相似文献   

14.
高伟超  颜宇博  王枫  曹艳秋 《当代医学》2021,27(20):152-154
目的 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产妇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1例PPROM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HCA分为HCA组(n=66)与无HCA组(n=35),比较两组年龄、产次、羊水过少、破膜孕周、潜伏期时间的分布状况与产妇分娩前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PPROM产妇发生HCA的影响因素.结果 HCA组中,羊水过少、破膜孕周<32周、潜伏期时间为≤168 h的占比高于无H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羊水过少、破膜孕周(<32周)、潜伏期时间(≤168 h)是导致PPROM产妇发生HCA的危险因素(OR>1,P<0.05);分娩前,HCA组CRP水平高于无H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CRP水平是PPROM产妇发生HCA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羊水过少、破膜孕周、潜伏期时间、分娩前CRP水平与PPROM产妇发生HC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用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术(TLH)的临床效果.方法 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160例,其中运用杯状磷宫器联合Ligasure行TLH 102例(THIⅠ组),用举宫棒联合双极电凝行TLH 58例(TLHⅡ组),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与TLHⅡ组比较,THIⅠ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IⅠ组并发症少.结论 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行TLH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输注泵持续输注液体进行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输注泵持续输注液体进行气管套管内湿化,观察痰液的黏稠度、量. 结果无出现因套管口痰痂形成所致的气道阻塞.结论 输注泵持续输注液体进行气道湿化可有效防止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髋臼内移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31例(38髋)接受THA的CroweⅡ~Ⅳ型DDH患者(术中均应用髋臼内移技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通过影像学检查和Harris评分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术中发现髋臼骨折3例;术后发生早期脱位1例(术后3个月)、臼缘-股骨颈撞击综合征3例、臼杯移位1例.术中获得平均髋臼内移距离为12 mm (5~20 mm),平均臼杯覆盖率为85% (70% ~ 100%).平均髋臼外展角为47.5°(42°~ 65°),其中4例臼杯外翻位置入(外展角>60 °).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46.6 (38~77),术后为83.0(6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内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DDH髋臼重建技术,但需要准确的术前计划及良好的术中操作,以避免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膜漏检测电路的作用 血气分析仪的二氧化碳电极结构并不复杂,其主体是一支PH电极,电极外壳与透气膜构成的空腔中充满了中介液.其中只有支持在尼龙网中的极薄的一层溶液约(0.1mm)厚.参与CO2的溶解平衡.这样使得电极对微量血样中二氧化碳产生迅速的电位响应成为可能,其余的中介液只是起液体沟通和导电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河  杨天德  陶军  吴悦维  李洪 《重庆医学》2007,36(16):1594-1595
目的 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泵输注和单用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小儿手术麻醉50 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 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液(100mg异丙酚加50mg氯胺酮)微泵持续输入麻醉,B组采用间断分次静脉注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术前、切皮时、术中操作、缝合时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结果 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B组较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复合微量泵输注给药用于小儿麻醉安全有效、苏醒迅速、可控性强、麻醉过程平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离心泵对小儿体外循环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离心泵对小儿体外循环 (CPB)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离心泵组 (n =1 0 )和滚轴泵组 (n =1 0 )。离心泵组采用离心泵 (BiopumpBP5 0泵头 ) ,滚轴泵组使用StockertⅢ心肺机 (滚轴泵 ) ,常规建立CPB ,行心脏畸形根治术。分别于麻醉前 (T1 )、CPB结束即刻 (T2 )、CPB结束后 2 4h(T3)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 1 4 0 (GMP - 1 4 0 )、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体 -前列腺素F1α(6 -ke to -PGF1α)。结果 两组患儿CPB时间、阻断时间、最低鼻咽温度无显著性差异。T2期两组患儿血小板数量下降(P <0 .0 5 )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2期两组患儿GMP - 1 4 0增高 (P <0 .0 5 ) ,滚轴泵组增高更为显著 (P <0 .0 5 ) ;滚轴泵组TXB2 、6 -keto -PGF1α水平超过离心泵组 (P <0 .0 5 )。术后 2 4h内离心泵组胸液量明显少于滚轴泵[离心泵组 (6 .4± 4 .1 )ml/kg比滚轴泵组 (1 1 .1± 3.3)ml/kg ,P <0 .0 5 ]。两组患儿用血量和ICU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离心泵较滚轴泵明显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 ,但是临床结果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