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索陈元膏摩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c,KOA)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为该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凡士林手法组、陈元膏摩组,用管型石膏将模型组、凡士林手法组、陈元膏摩组三组大鼠的左下肢膝关节固定8周,形成KOA中期改变的动物模型。空白组、模型组两组不做干预,凡士林手法组施以凡士林膏结合手法治疗,陈元膏摩组施以陈元膏结合摩法治疗,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量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含量水平;HE染色法观察四组大鼠关节软骨基质的病理变化程度并进行Mankin评分。结果凡士林手法组、陈元膏摩组两组的Mankin评分及血清TNF-α浓度均低于模型组,且陈元膏摩组与凡士林手法组相比TNF-α浓度较低(P〈0.05);凡士林手法组、陈元膏摩组两组的血清TGF-β浓度均高于模型组,且陈元膏摩组与凡士林手法组相比TGF-β浓度较高(P〈0.05)。结论陈元膏摩可以减轻KOA关节软骨基质的破坏及关节病损,早期应用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TNF-α的破坏作用,促进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陈元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膏摩组和膏摩加手法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4周做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指数(ISOA)和健康状况(SF-36)生理部分调查问卷评分,并于治疗结束24周后对ISOA进行回访评分。结果:膏摩组和膏摩加手法组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优于安慰剂组,且膏摩加手法组优于膏摩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半年后的回访发现,每天使用陈元膏(膏摩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陈元膏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赤雹果总有机酸解热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赤雹果总有机酸(TOATDF)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ip 内毒素(LPS)100 μg·kg-1制备大鼠发热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 TOATDF 300,150,75 mg·kg-1剂量组,阿司匹林150 mg·kg-1对照组及模型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药后每1 h测量体温1次,连续6次。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1β及脑脊液中PGE2表达水平。结果:TOATDF 300,150 mg·kg-1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的平均体温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 P<0.01);75 mg·kg-1组大鼠药后2~5 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阿司匹林组药后1~5 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各给药组血清中TNF-α,PGE2,IL-β及脑脊液中PGE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模型组(P<0.05或P<0.01),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OATRF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解热作用与抑制致热原诱发的PGE2,TNF-α和IL-β等致热因子的产生或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配合推拿手法为对照组和陈元膏膏摩配合推拿手法为试验组,疗程结束后采用目测疼痛评分法(VAS)、中医证候疗效及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积分分值相结合观察治疗前后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缓解症状和改善体征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和改善功能活动度等方面更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膝关节膏摩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千金苇茎汤辅助治疗舌鳞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AS和TCA-8113舌鳞癌细胞,撤除血清模拟体内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环境,千金苇茎汤3个部位作用撤血清舌鳞癌细胞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与撤血清对照相比,千金苇茎汤07部位能够降低撤血清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生长抑制率max34.36%),促进SAS和TCA-8113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抑制细胞分泌PGE2(P<0.05),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千金苇茎汤07部位促进撤血清舌鳞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与抑制PGE2合成相关,为深入研究千金苇茎汤辅助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藤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杨德森  刘芳  曾繁典  陈汇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61-1363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和对继发性炎症区域一氧化氮(NO)及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设立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1),记录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检测大鼠关节浸液内NO,前列腺素E2(PGE2)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浸液内NO,PGE2及IL-1,TN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青藤碱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病变显著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浸液内NO,PGE2及细胞因子IL-1,TNF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青藤碱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炎症局部区域细胞因子活性和降低炎症介质含量有关,其中青藤碱使NO水平下降可能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PGE1对兔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抗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兔内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加入不同浓度(0.05,0.20,0.40 μg·mL-1PGE1的给药组,将PGE1分别加入缺氧复氧液中调整至以上终浓度。测PGE1(0.05,0.20,0.40 μg·mL-1不同浓度组及模型组、对照组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细胞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SOD活性、NO含量下降, vWF表达下降(P<0. 05。PGE1各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PGE1各浓度组SOD活性及NO含量有所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vWF表达增强(P<0. 05。结论 PGE1对缺氧/复氧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栓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复方雪莲胶囊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大鼠足趾部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风湿定胶囊组(0.1 g·kg-1)、复方雪莲胶囊(0.05,0.1,0.2 g·kg-1)3个剂量组,于造模第14天分组并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 d。观察复方雪莲胶囊对CIA大鼠关节肿胀的治疗作用;取关节滑膜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并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 结果: 造模14 d后,模型大鼠的足趾肿胀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雪莲胶囊组可明显减轻CIA大鼠的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各给药组关节滑膜组织病变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改善;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51.3±16.8)ng·L-1及PGE2(683.3±174.7) ng·L-1的水平比较,复方雪莲胶囊(0.1,0.2 g·kg-1)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24.5±13.9),(23.1±7.0)ng·L-1]及PGE2[(452.9±102.2),(466.8±88.4) ng·L-1]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 复方雪莲胶囊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TNF-α及PGE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陈元膏摩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Ⅰ、Ⅱ型胶原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软骨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陈元膏试验组(C组)和手法对照组(D组),采用石膏固定法建立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固定8周后,A、B组不作干预,分别对C、D组大鼠给予陈元膏结合手法和凡士林结合手法治疗,每日1次。持续8周后,HE染色观察各组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并进行Mankin评分,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关节软骨中Ⅰ、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C、D组Ⅱ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5),而Mankin评分和Ⅰ型胶原则均低于B组(P<0.05)。结论陈元膏摩可增加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的表达,同时减少软骨下骨Ⅰ型胶原的表达,维持正常的软骨胶原表型,而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rrIL-1β体外干扰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PGE2离体模型,考察柴胡注射作用下该模型中PGE2含量与药物作用浓度的相关性。 方法: 体外培养下丘脑神经细胞,加入rrIL-1β(40 μg·L-1)刺激并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液,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收集的细胞液中PGE2含量;体外培养下丘脑神经细胞,加入rrIL-1β刺激后,各组加入不同浓度柴胡注射液,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GE2含量变化,分析加样浓度与对PGE2抑制率的线性关系。 结果: rrIL-1β能刺激体外培养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PGE2,并在10 h时达到峰值;柴胡注射液能够显著干扰离体模型中PGE2的释放(P<0.01,P<0.05),且干扰作用与柴胡注射液作用浓度呈一定的线性相关(r=0.911,P<0.01)。 结论: rrIL-1β能够干扰体外培养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PGE2,且对PGE2的抑制生成作用与药物浓度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祛痹汤治疗湿热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以及对膝关节液和血清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DAMTS-7)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湿热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共12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采用清热祛痹汤治疗,1剂/2 d,早晚温开水内服;两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膝关节液和血清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DAMTS-7)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8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关节液和血清中ADAMTS-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OM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清热祛痹汤治疗湿热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WOMAC量表各项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上调关节液和血清中ADAMTS-7水平而降低COMP水平可能与上述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剂右归饮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药效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25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5只。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 mg·kg-1)建立实验性肺纤维化模型,并于造模后第15天开始灌胃高、中、低剂量(20,10,5 g·kg-1)右归饮,连续给14 d。用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大鼠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肺顺应性(Cdyn),用力肺活量(FVC),0.4 s率(FEV0.4/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计算质量FVC;称量脏器质量和大鼠体质量,计算脏器系数;用血气分析仪检测腹主动脉酸碱度(p H),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饱和度(SO_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肾素,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含量;取左肺进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气管内注射5 mg·kg-1博莱霉素能够明显增加SD大鼠肺脏质量和肺脏系数(P0.05),降低Cydn,FVC和质量FVC(P0.05),增加Ri(P0.05),升高FEV0.4/FVC%(P0.05),升高腹主动脉血中PCO_2水平(P0.05),明显降低PO_2,SO_2水平(P0.05),升高血清中PGE2水平(P0.05),病理显示模型大鼠肺组织形成大量实变区,发生实变的肺组织以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非纤维化区和伴有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的纤维化区为主。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中剂量组肺脏质量明显回落(P0.05),Cydn,FVC和质量FVC回升(P0.05),Ri,FEV0.4/FVC%下降(P0.05),血清中PGE2水平下降(P0.05);右归饮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升高动脉血中PO_2,SO_2水平(P0.05)。病理显示右归饮中剂量组能够抑制肺组织实变区向非实变区的炎性浸润。结论:右归饮能够改善实验性肺纤维化SD大鼠的肺功能,与右归饮降低血清中PGE2水平,抑制炎性浸润区的扩散,延缓纤维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对大鼠无水乙醇致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皂苷组(0.047 g·kg-1)和奥美拉唑组(0.012 g·kg-1).给药2周后,采用无水乙醇灌胃建立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以溃疡指数、病理损伤程度评价柴胡皂苷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无水乙醇致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探讨柴胡皂苷的胃黏膜保护作用机制.结果:柴胡皂苷给药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组织病理学积分判定结果,柴胡皂苷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PGE2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SOD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MD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柴胡皂苷具有明显的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胃酸分泌及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寒痹停片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114例RA寒湿痹阻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参照《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采取非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甲氨喋呤片,10 mg/次,1次/周,和扶他林片,75 mg/次,1次/d,晚餐后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寒痹停片,3片/次,3次/d。两组均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采取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和血清IL-17及PGE2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各项指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49%,优于对照组的82.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7及PG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寒痹停片辅助治疗RA寒湿痹阻证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其降低关节液和血清IL-17及PGE2水平可能是发挥上述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蜂胶的外用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蜂胶的外用抗炎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3.0 g·kg-1吐温80)、阳性药布洛芬乳膏组(4.0 g·kg-1),蜂胶高、中、低剂量组(0.72,0.24,0.08 g·kg-1),每组12只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0)含量,观察蜂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的影响;Wistar大鼠60只,分组同上,模型对照组(3.0 g·kg-1吐温80),布洛芬乳膏组(3.0g·kg-1),蜂胶高、中、低剂量组(0.20,0.10,0.05 g·kg-1),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检测大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观察蜂胶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的影响.结果:蜂胶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P<0.05);能明显减轻角叉菜胶导致的大鼠足肿胀(P<0.05);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PGE2,NO含量(P<0.01);能显著降低大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P<0.01).结论:蜂胶外用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乌头汤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初步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乌头汤的镇痛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乌头汤高、中、低剂量组以及布洛芬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慢性炎症痛模型,造模时在SD大鼠右踝关节腔部位注入完全弗氏佐剂(CFA)。乌头汤高、中、低剂量组于造模当天分别给予乌头汤4,2,1 g·kg-1,ig,布洛芬组30 mg·kg-1,ig,每日1次,连续6 d。用游标卡尺测量大鼠患足踝关节肿胀度,冷板仪测量患足冷板痛阈值,爪触觉测试仪测量机械痛阈值,热测痛仪测量热辐射痛阈值,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前列腺素E2(PGE2)和5-羟色胺(5-HT)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背根神经节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瞬时感受器电位作用受体蛋白M8(TRPM8)的水平。结果:CFA致炎后,大鼠踝关节出现明显肿胀,冷板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和热辐射痛阈值明显降低;血浆中PGE2,5-HT含量明显升高;背根神经节中TRPV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TRPM8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乌头汤高、中剂量组能降低大鼠关节肿胀度(P<0.05),乌头汤各剂量组能升高冷板痛阈值(P<0.01或P<0.05)、高、中剂量组能提高机械痛阈值(P<0.01,P<0.05),高剂量组对热辐射痛阈值也有一定的增高作用(P<0.05),同时,能降低血浆中的PGE2,5-HT和背根神经节中的TRPV1表达水平,提高TRPM8表达水平。结论:乌头汤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中PGE2和5-HT水平以及调节背根神经节中TRPV1和TRPM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光叶娃儿藤的解热和抗炎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阿司匹林组(0.1 g·kg-1),光叶娃儿藤低、中、高剂量组(6,12,24 g·kg-1).分别采用酵母混悬液复制大鼠发热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观察光叶娃儿藤的解热和抗炎作用,同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角叉菜胶致炎足渗出物中的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光叶娃儿藤中、高剂量组(12,24 g·kg-1)能显著降低酵母菌致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P<0.05),并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的足肿胀度(P<0.05)和足组织中的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P<0.05).结论:光叶娃儿藤具有明显的解热和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等炎症介质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骨痹方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络痹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骨痹方对肾虚络痹证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临床观察共纳入肾虚络痹证的KO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口服骨痹方,1剂/d,对照组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0.5 g/次,3次/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疾病疗效差别,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优于对照组的88.3%(P0.01)。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优于对照组的76.7%(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膝部疼痛,膝部肿胀,膝关节屈伸不利,下肢乏力,腰脊酸痛,畏寒怕冷,VAS评分及WOMAC指数的关节疼痛,功能积分,僵硬积分、总积分均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患者膝部疼痛,膝部肿胀,膝关节屈伸不利,腰脊酸痛,畏寒怕冷,VAS评分,WOMAC指数的僵硬积分明显降低(P0.05,P0.01),下肢乏力及WOMAC指数的总积分、疼痛、功能积分降低不明显。活动指标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ESR,CRP均有改善(P0.05,P0.0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骨痹方可有效控制膝骨关节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