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再生刺激因子(HSS)及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肝细胞增殖再生作用合适剂量及其联合效应,并推测HSS作用时相。方法:以~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DNA增殖;体外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不同时间加入HSS,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结果与结论:1.HSS(≤100μg/ml)和EGF(≤100ng/ml)对肝衍生细胞均有显著刺激作用(P<0.01),并存在剂量关系,但剂量过大,刺激作用反而下降。2.HSS、EGF存在协同作用,原代肝细胞、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2)体外培养48h后,经(~3H)TdR掺入法检测cpm值分别为各自对照组的5.94、2.98和3.36倍。3.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于贴壁后Oh.20h加入HSS其刺激作用较40h组显著.提示HSS可能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再生G1/S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rrALR)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庆大霉素(GM)或(和)m~LR,^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HK2细胞的增殖:吖啶橙/溴乙啶(AO/EB)染色和钙磷脂结合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各组HK2细胞的凋亡。结果(1)rrALR对常规培养条件下的HK2细胞有直接的促增殖作用。并具有量效关系(在25ng/ml~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逐渐增强,P〈0.01)和时效关系(培养12h即有该作用,48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P〈0.05);(2)rrALR能够促进GM损伤后的HK2细胞增殖,有明显剂量依赖性(P〈0.05);(3)rrALR呈剂量依赖性抑制GM诱导的HK2细胞凋亡(P〈0.01)。结论rrALR能够促进体外常规培养和GM损伤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抑制GM诱导的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提示ALR可能对小管上皮细胞的中毒性损伤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肝细胞及肝内移植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体外诱导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分化及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移植情况。方法 首先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分离和培养,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0μg/L)和表皮生长因子(EGF,1.5mg/L)诱导定向分化。肝纤维化形成的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使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门静脉向肝纤维化形成的SD大鼠肝脏移植,对照组用BrdU标记未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周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肝脏标记细胞的分布及BrdU^+/ALB^+细胞数量。结果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细胞CK8及ALB表达阳性。移植2周后大鼠肝脏均可检测到BrdU标记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诱导后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组BrdU^+/ALB^+细胞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分化为肝细胞,移植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白蛋白表达细胞数更多。  相似文献   

4.
hGH对肝部分切除术后促进肝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寻求促进肝细胞再生的有效药物。方法 采用形态计量技术,^3H-TdR活体掺入实验以及动脉血酮体比率的变化来观察重组生长激素(hGH)对肝再生的作用。结果 实验组肝切除术后肝细胞核分裂指数、肝细胞核体积密度、新生肝细胞数目密度、动脉血酮体比率及^3H-TdR活体掺入实验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hGH以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有促进其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表皮生长因子和雌激素对肝脏DNA合成的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比较EGF,EGF-雌激素以及雌激素对原代培养肝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探讨用EGF治疗肝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 用大鼠获得单个肝细胞悬液,随机分成EGF组、雌激素组、EGF-雌激素组及对照组进行细胞培养,3天后测量每组Tdk掺入量。结果 EGF组及EGF-雌激素的^3H-Tdk掺入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倍及3.4倍(P<0.01),雌激素亦有轻度促进DNA合成作用(P<0.05)。结论EGF在雌激素协同下能成倍地增加肝细胞DNA合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预处理对大鼠供肝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供肝细胞凋亡和Bcl-2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作供、受体.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切取前1h是否静脉注射PNS(50mg/kg)将大鼠随机分为PNS预处理组(PN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另设假手术作对照组(SO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LT及AST,HE切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Bcl-2及Caspas-3m R-NA的表达。结果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各时点,PNS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及肝细胞凋亡指数(A1)均明显低于NS组(P<O.05.P<O.01);6h及24h,PNS组大鼠肝组织Bcl-2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S组(P<O.05);2h及6h,PNS组大鼠肝组织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S组(P<O.05)。结论PNS预处理大鼠供肝,可以有效地减轻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Caspase-3的表达。这可能为PNS抗细胞凋亡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确认及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确定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表面标记,体外培养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多种大鼠肝损伤模型骨髓中干细胞标记的细胞群体的数量变化,寻找可能的肝干细胞,免疫磁珠分离各骨髓干细胞标记的细胞群体,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清蛋白(白蛋白),AFP,CK8/18等肝细胞标记的表达。结果 各模型大鼠骨髓内β2微球蛋白阴性(β2m^-)细胞显著增高,体外培养经诱导后呈多角形细胞表现,清蛋白,AFP,CK8/18表达阳性。其他干细胞类型细胞数量变化小,体外培养未见肝细胞样变化。结论 β2m^-细胞的数量随肝损伤而变化,在体外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可能成为肝干细胞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微载体培养人肝细胞系作为人工肝生物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提高人肝细胞系的培养效率和细胞获取数量。方法 本研究采用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了人肝细胞系CL-1的高密度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检测肝细胞特异性功能变化。结果 CL-1在微载体Cytodex-3上生长良好,于培养的第7天达到高峰,细胞数量为2.13×10^8/100ml,白蛋白合成量71.23μg/100ml.尿素合成量23.32mg/100ml,安定转化量619.7μg/100ml,与CL-1普通培养结果比较,细胞产量是普通培养的49.3倍.而白蛋白合成量、尿素合成量及安定转化量则分别是普通培养的39.8倍、41.6倍和33.3倍。结论 微载体培养CL-1可提高培养效率和细胞数量.且具有较好的功能,微载体高密度培养CL-1可作为组合型人工肝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与再生肝细胞共培养时结肠癌细胞增生潜能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人结肠痛细胞株SW480,与70%肝切除大鼠模型术后24 h采用原位胶原酶灌流法分离获得有活性的再生肝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进行体外培养;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率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培养24、72、96和120 h的增生反应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表达变化.结果 1:1和1:10比例共培养组结肠癌细胞增生反应增强,3H-TdR掺人率从培养第72 h开始增加,至第120 h呈持续增加趋势(P<0.05),EGFR和IGF-1R从第24 h开始表达增强,且表达水平呈时间效应关系,c-met表达无明显变化;10:1比例共培养组结肠癌细胞增生情况、3种受体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再生肝细胞共培养可增强结肠癌细胞EGFR、IGF-1R的表达,方式可能来自于肝细胞内的生长信号通过旁分泌机制增强结肠癌细胞EGFR和IGF-1R的表达,从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生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原代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表达及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TGF-β1刺激对VEGF表达的作用。结果:原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VEGF164、120mRNA,TGF-β1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其表达,在12h表达最高,分别为刺激前3.17、2.925倍,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剂量反应曲线上,2ng/ml TGF-β1刺激作用最强,VEGF164、120mRNA表达分别为未刺激组的2.82、2.45倍,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与VEGF mRNA表达一致,大鼠原代肾小球系膜细胞仅见VEGF164蛋白表达,2ng/ml TGF-β1呈时间依赖性的增加VEGF 164蛋白表达,24h达高峰,为刺激前的2.37倍。结论: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表达可能是TGF-β1介导肾脏损害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MP1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TGF—β(1μg/L)、EGF(100μg/L)和PDGF(200μg/L),于不同的时间点(8、24、48、72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TGF-β组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4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GF组肝星状细胞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3倍。PDGF组肝星状细胞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8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3倍。结论 TGF—β可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的表达;而EGF、PDGF可增强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新型微囊系统体外培养原代肝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微囊系统以体外培养原代肝细胞。方法 使用新型微囊系统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检测微囊系统各项特性,检测肝细胞的生存率、尿素合成和白蛋白合成功能。结果 做囊具有良好的通透能力,白蛋白可自由通过,具有一定的机械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能力,分子量在150kD以上的物质不能进入做囊,肝细胞在微囊内保持较高的活性和功能,其尿素合成和白蛋白合成功能比对照组高1~3倍。结论 此微囊具有良好的牛物和机械特性,可以在生物性人工肝和细胞移植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MP1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200、20、2μg/L3种浓度的hALR,于8、24、48、72h4个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宝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高、中、低浓度的hALR3组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4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高值均出现在24-48h,低剂量组为对照组的3倍,中剂量组为对照组的4倍,高剂量组达对照组的6倍。结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TGF-β1在肝再生调控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70%肝部分切除后TGF-β1在肝再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MTT方法 检测TGF-β1对原代肝细胞的作用;建立70%肝部分切除(PH)模型,收集切除后2d的血清,用MTT方法 检测其对IG12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观察其对IG12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再生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 TGF-β1能抑制原代肝细胞增殖;PH后大鼠血清不仅对IG12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还能提高IG12细胞TGF-β1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大鼠PH后肝细胞TGF-β1表达逐渐下降,至第3天呈阴性结果 ,而后升高,直至再生结束时稳定在正常肝脏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显示PH后再生早期TGF-β1表达暂时升高,12 h达到高峰,第1天开始下降,第3天降至最低点,5d开始逐渐升高,至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TGF-β1明显抑制肝细胞增殖,在PH后肝再生过程中,肝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下降,有助于肝再生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硫氧化还原蛋白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硫氧化还原蛋白(rhTrx)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生存生长的影响。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出hTrx cDNA,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IgM还原实验和胰岛素还原实验测定rhTrx的生物学活性。3H胸腺嘧啶核苷(TdR)掺入试验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检测rhTrx对SD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生存生长的影响。结果克隆出hTrx开放阅读框cDNA并获得高效表达,可溶性目的蛋白回收率为23.20%,蛋白纯度为96.30%。IgM还原和胰岛素还原实验均显示制备的rhTrx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t=7.5860,P<0.01)。加入rhTrx培养的肝细胞生长旺盛,并维持了良好的细胞形态。rhTrx可促进原代培养肝细胞的DNA合成,并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乙醇造成的肝细胞损害。结论制备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Trx,hTrx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腹腔内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1,6二磷酸果糖(FDP),另一组代之以生理盐水做为对照,分别于术后3、7、14天检测血清酶学变化、胃泌素含量和体外肝细胞培养蛋白质合成及DNA合成。结果发现:治疗组大鼠术后3天ALT较对照组迅速降低(P<0.01);血浆脯肽酶(PLD)在术后7天、14天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泌素测定在术后3天、7天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肝细胞体外原代培养 ̄3H-亮氨酸掺入法显示治疗组术后3天蛋白质合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H-TdR掺入肝细胞DNA合成,治疗组术后各期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证实大鼠大块肝切除后应用HGF和FDP,对急性肝损伤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在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对肝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部分:将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与大鼠肝细胞系(BRL-3A)共培养,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培养肝星状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即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 growth factor,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growth factor,I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actor growth factor-α,TGF-α)含量.体内实验部分;将45只260 ~330 g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肝星状细胞培养液组)、实验组(肝星状细胞培养上清液组).各组分别于肝大部切除术后第3、7、12天取血清检测肝功能情况并计算肝再生指数;HE染色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结构改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us antigen,PCN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甲胎蛋白(a1pha feta1 protein,AFP)及白蛋白(albumin,ALB)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CCK-8法检测肝星状细胞能促进肝细胞增殖(P<0.05);②上清液较培养液中细胞因子HGF、TGF-α含量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实验组肝再生指数比对照组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实验组大鼠AST随着时间的推移,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实验组PCNA表达量较正常组、对照组增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⑥平滑肌肌动蛋白、白蛋白、甲胎蛋白三组间差别不显著(P> 0.05).结论 ①体外肝星状细胞能促进肝细胞增殖;②肝星状细胞培养上清液能促进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其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在肝损伤再生修复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探讨大鼠肝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时DNA的合成、细胞的增殖周期及增殖系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切除模型.体外培养肝细胞,观察术后一周内大鼠肝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术后残肝逐渐长大,一周时达到高峰,但在术后48小时内,增长速度较慢。肝细胞DNA合成和增殖系数在后术24小时内增长较快,且在24小时点达到高峰,以后缓慢下降。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的再生可分为三个时期.这种分期观点对如何防止术后肝衰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中的调控作用。方法:(1) 体外实验:采用胶原酶原位肝灌注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行原代培养后,用iNOS抑制剂SMT作用于肝细胞,50μmol/L 甘氨鹅脱氧胆酸钠(GCDC) 作用后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2)体内实验:结扎大鼠胆总管, 结扎后3,7,14,21d, 分别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1) 随SMT浓度的增加,肝细胞的凋亡明显减少。(2)大鼠胆总管结扎后随结扎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指数(AI)升高,结扎14d后AI达高峰。iNOS蛋白表达越强, 则AI越高。结论:iNOS参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凋亡的调节,并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比较EGF ,EGF -雌激素以及雌激素对原代培养肝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探讨用EGF治疗肝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 用大鼠获得单个肝细胞悬液 ,随机分成EGF组、雌激素组、EGF -雌激素组及对照组进行细胞培养 ,3天后测量每组Tdk掺入量。结果 EGF组及EGF -雌激素的3H -Tdk掺入量分别为对照组的 2 .1倍及 3.4倍 (P <0 .0 1) ,雌激素亦有轻度促进DNA合成作用 (P <0 .0 5 )。结论 EGF在雌激素协同下能成倍地增加肝细胞DNA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