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增殖生长的关系及其在成釉细胞瘤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MMP-2抑制剂Ro31-9790抑制MMP-2活性进行干预处理,采用成釉细胞瘤细胞原代培养、瘤组织块裸鼠肾包膜下移植、MTT、流式细胞术、瘤体积测量和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观察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增殖生长的关系。结果 实验各组之间在同一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0/G1、G2/M期细胞比率以及凋亡细胞比率不随Ro31-9790浓度增加而增加,S期细胞比率也不随Ro31-9790浓度增加而减少。Ro31-9790治疗组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瘤体积增加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Ro31-9790对成釉细胞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无影响,但可抑制体内移植瘤的生长,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无关,但与成釉细胞瘤的生长密切相关,可能是成釉细胞瘤局部侵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两种浓度胎牛血清培养的不同传代次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探在生长特性及表面标志方面的差异性。方法:实验于2004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取健康Wistar大鼠5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分别以体积分数为0.1和0.15的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进行贴壁培养,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的形态特征、生长曲线及表面标志CD45,CD11b,CD29和CD44的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和CD44,造血前体细胞表达CD45和CD11b)。结果:①两种浓度胎牛血清培养细胞均能获得贴壁梭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但体积分数为0.15的胎牛血清原代培养的细胞分裂增殖较快,集落融合较早,传代时间较短(平均10d)。②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传代培养第1,2代细胞均质性相对较差,CD45阳性率分别为23.4%,15.4%,CD11b阳性率分别为16.6%,10.3%,高于体积分数为0.15的胎牛血清培养组(P<0.05),至第3代后两组已无差异,CD45和CD11b阳性率均小于5%,而CD29和CD44阳性率均大于95%。③两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相似,但体积分数为0.15的胎牛血清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数生长期峰值出现较早,为第6天,而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培养组为第7天。结论:体积分数为0.1和0.15的胎牛血清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生长特性和表面标志方面存在差异。使用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已可满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扩增,但要在短期内获得较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优于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干眼症患病率与泪膜功能及角膜状况。

方法:选取2014-09/2016-08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TAO的患者218例436眼,依据TAO的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把患者分成两组:评分≥4分为活动期患者,共72例144眼; 评分<4分为非活动期患者,共146例292眼; 依据患者病程情况分成三组,低于1a为短病程组,共133例266眼; 病程1~2a为中病程组,共40例80眼,大于2a为长病程组,共45例90眼; 对比患者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FS)、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 I t)检测情况。

结果:患者218例中共有138例276眼诊断是干眼症; 其中活动期患者患病率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病程组患者患病率高于中病程组和长病程组,和长病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不同病程患者在BUT与S I t检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L检测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非活动期患者和活动期患者在FS、BUT和S I t检测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数TAO患者泪液分泌不充分、泪膜不够稳定,近1/3 TAO患者的角膜上皮出现损坏,患干眼病几率比正常人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魏菁 《大家健康》2013,(22):174-175
目的:探讨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疗效-成本情况,为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200例,经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治疗,对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疗效-成本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上,四组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疗效-成本的分析比较上,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组的性价比明显低于阿奇霉素和头孢唑肟钠的性价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的临床抗生素治疗,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的疗效-成本比更好,更适合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病毒自然感染,分析免疫接种后抗体变化规律,为调整出血热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出血热高发病区、低发病区和非疫区共抽取600人,进行发病调查和血清IgG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结果 既往出血热发病人群IgG水平>高发区接种人群>低发区接种人群>高发区非发病非接种人群>低发区非发病非接种人群;既往出血热病例的IgG水平每10年衰降25%,30年后仍是接种人群的2倍以上;高发病区汉坦病毒隐性感染率33%,低发病区隐性感染率为23%;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即可获得较高抗体水平,末次接种5 ~ 10年后抗体水平下降40%,10~20年下降60%.结论 出血热显性感染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在出血热历史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出血热疫苗末次接种7~8年需再加强一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调查陕西西安地区汉坦病毒感染现状,分析当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疫源地性质.方法 根据HFRS发病报告数据,分析西安HFRS的发病特点.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西安HFRS疫区家鼠和野鼠携带汉坦病毒情况及病毒型别.微量中和试验确定西安本地HFRS病人、HFRS疫苗接种者和隐性感染者血清中的汉坦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并分型,回顾性调查阳性感染者.结果 西安地区HFRS发病每年均有6-7月份的小高峰和10-12月份的大高峰;在当地642只家鼠和1 546只野鼠肺组织中检出汉滩病毒RNA136份;143份人血清中123份检测到汉坦病毒中和抗体,未检测到中和抗体的有20份.中和抗体阳性者中判定为汉滩病毒感染者92人,占74.80%;判定为汉城病毒感染者3人,占2.44%;不能区分病毒感染型别者28人,占22.76%,3例感染汉城病毒者分别为HFRS病人、疫苗接种者和隐性感染者,调查显示3例均为本地感染.结论 实验室和现场调查证实当地存在汉城型病毒本地感染,陕西西安地区是以汉滩病毒型为绝对优势的HFRS混合型疫区.  相似文献   
8.
【】 目的 探讨临床电子气管镜(简称“气管镜”)检查护理评估单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方法 自行设计气管镜检查护理评估单,应用于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各病区,比较护理评估单应用前后各病区普通护士及气管镜室专职护士对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安全性影响情况。结果 研究总计纳入22名护理人员,平均年龄30.1岁,平均工龄:10.4年。应用护理评估单后,所有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P<0.05),普通护士与气管镜室专职护士交接安全性显著提升(P<0.001)。结论 新设计护理评估单可以显著提高气管镜检查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细胞(Tr)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70例发作期哮喘患儿,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的Tr细胞数。结果:糖皮质激素规则治疗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水平(7.05%±1.61%)明显高于治疗前(5.62%±1.29%),P<0.01。完全控制组患儿外周血CD4+CD25+Tr水平最高(7.56%±1.88%),部分控制组患儿次之(7.09%±1.23%),控制不佳组患儿最低(6.11%±1.96%),差异均显著,P<0.05。经激素规则治疗的患儿外周血Tr水平(7.05%±1.61%)明显高于不规则治疗组患儿(5.91%±1.76%),P<0.01。结论:规则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可明显提高哮喘患儿外周血Tr水平,Tr水平与哮喘的激素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细胞干燥保存的研究报道较多,组织器官是否适用于干燥保存,尚缺乏证据。 目的:用海藻糖作为干燥保护剂,优化海藻糖载入大鼠皮肤的条件,探索皮肤干燥保存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11/2008-11在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 材料:体质量150 g左右成年SD大鼠。海藻糖由Sigma公司提供。 方法:通过控制海藻糖浓度(50,300,500,800,1 000 mmol/L)、负载时间(0.5,4,7,9 h)和温度[4 ℃、4~37 ℃(相转变)和37 ℃],优化海藻糖导入大鼠皮肤的条件。将负载海藻糖的皮肤置于含100 g/L二甲基亚砜的DMEM冷冻液中孵育,程序冷冻仪以1 ℃/min的速率降温至-80 ℃后移入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冻干。将冻干皮肤水化复苏后分别用双醋酸羧基荧光素(CFDA)、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皮肤活性,并以新鲜和甲醛固定皮肤的吸光度值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观察皮肤组织结构,并进行自体移植。 主要观察指标:海藻糖在不同加载浓度、孵育温度和时间载入大鼠皮肤的情况。冻干皮肤水化后的形态学、组织学变化及其自体移植后存活情况。 结果:海藻糖浓度小于800 mmol/L,皮肤的海藻糖载入量随海藻糖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P < 0.05),浓度大于800 mmol/L,海藻糖载入量差异不显著。孵育温度为37 ℃组和相转变组皮肤海藻糖载入量明显高于4 ℃组(P < 0.05),相转变组与37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肤孵育4,7,9 h的海藻糖载入量明显高于孵育0.5 h的载入量(P < 0.05),孵育时间为4,7,9 h之间的海藻糖载入量差异不显著,但孵育7 h后皮肤的海藻糖载入量不再增加。实验以海藻糖浓度为800 mmol/L,孵育温度为37 ℃,孵育时间为7 h为优化的负载条件处理大鼠皮肤。冻干皮肤玻璃化状态良好,呈半透明状。水化后能够恢复到新鲜皮肤的大小和色泽,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与新鲜皮肤组织无差别。冷冻干燥皮肤的活性明显高于甲醛固定的大鼠皮肤 (P < 0.05)。冻干保存的皮肤水化后移植回自体大鼠,可存活长达13 d。 结论:海藻糖可作为干燥保护剂进行大鼠皮肤冷冻干燥保存,海藻糖浓度为800 mmol/L,孵育温度为37 ℃,孵育时间为 7 h是海藻糖载入大鼠皮肤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