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白及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白及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调研考察,分析白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资源短缺,种苗质量标准缺乏、栽培方式粗放、品种与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应用滞后是目前制约白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加强白及优良品种选育与繁殖方面的研究,有效解决白及的资源问题并提高白及质量标准控制的技术,是推动白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白及属Bletilla植物是兰科植物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类群之一。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白及具有止血、抗菌、消肿、抗肿瘤、生肌敛疮等功效,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白及药材长期依赖野生资源,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药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资源评价及优异种质选育栽培是白及科学利用的基础,该文对我国白及资源的种类与分布、遗传多样性、活性成分评价、育种、繁育栽培等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白及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建议,以期为白及高效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曼  韩亭亭  胡春芳  白岩  樊泽鹏  洪琳 《中草药》2019,50(20):5103-5108
近年来,白及产业发展迅速,在医药、保健、美容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是仍存在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对白及市场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野生资源短缺,品种参差不齐;作用机制不明确,综合利用程度低;质量标准不明确,品质难以控制;产业层次低,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等。因此,应通过加强白及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选育,深化白及作用机制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完善白及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品牌战略,拓展销售市场等方法促进白及产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白及属Bletilla植物是兰科植物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类群之一。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白及具有止血、抗菌、消肿、抗肿瘤、生肌敛疮等功效,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白及药材长期依赖野生资源,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药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资源评价及优异种质选育栽培是白及科学利用的基础,该文对我国白及资源的种类与分布、遗传多样性、活性成分评价、育种、繁育栽培等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白及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建议,以期为白及高效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白及是我国珍稀名贵药用资源与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野生资源稀缺,需要通过人工保育实现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对白及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白及的迁地保育与回归保育的方案,制定白及的迁地保育与回归保育策略,促进白及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其它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育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快速区分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在性状及表皮细胞特征上有明显区别。结论: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可快速区分,使用时应注意两者的不同,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白及药材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该文提取白及及其混伪品药材的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rDNA ITS2片段,片段经双向测序、排序、比对,构建邻接树,查找SNP位点。结果显示,ITS2序列不仅能够有效地区分白及与其混伪品,而且存在可用作白及、黄花白及与其混伪药材鉴别的SNP位点。针对标记白及药材的SNP位点设计引物,通过筛选引物和优化特异性扩增条件后,获取引物BJ59-412F,BJ59-412R,HHBJ-225R在同一扩增条件下,可有效扩增白及、黄花白及,其产物长度分别约为350,520 bp,而混伪品则无PCR条带产生。该文所述引物和建立的反应条件可成功将白及、黄花白及与其混伪品药材进行同步鉴定,操作快速、简捷,结果可靠,可作为白及药材的快速分子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常用于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等。古籍记载及现代临床发现白及具有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功效,为深入研究白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活性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机制,因此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白及的报道进行了综述。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白及具有止血、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免疫调节、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增殖、分泌胶原蛋白等药理作用,可以通过调节伤口的微环境来促进慢性难愈性伤口的愈合。同时提出了白及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展望了白及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为合理开发白及资源用于临床伤口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黎晓星  杨莹  李群  杨赏赏  周鑫伟  周颖  张家春 《中草药》2024,55(8):2820-2827
白及Bletillae Rhizoma为兰科多年生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许多省份加大了对白及的人工种植,而人工种植白及的品质是我国白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白及的品质主要由白及多糖、白及苷、总酚等有效成分决定。通过对白及块茎中白及多糖、白及苷、总酚在不同省份、种植年限、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述,讨论白及块茎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白及地上部分和须根的药用潜力,及对白及地上部分、块茎、须根下一步在品质、种植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展望,为白及地上部分、块茎、须根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对浙产野生白及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确定浙产白及生物多样性现状,为有效保护浙产白及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标记技术对浙江九个不同产地白及进行研究,通过UPGMA聚类进行分析。结果:从45个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共扩增出16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3条,多态性达87.19%,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59~0.76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九个浙产白及分为两大分支:杭州、宁波和德清为一支,淳安、天台、温州、临安、嘉兴、衢州为另一支。结论:浙产白及遗传多样性较低,可引进外来品种或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丰富浙产白及种质资源,并需要对白及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白芨多糖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无水乙醇致胃溃疡模型和大鼠醋酸致胃溃疡模型,采用试剂盒对大鼠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芨多糖(BT01,50,100,200mg·kg^-1)能明显降低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白芨多糖(25,50,100mg·kg^-1)降低乙酸致大鼠胃溃疡;降低渍疡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提高SOD含量。结论:白芨多糖具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其抗胃溃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胃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参麦注射液用麦冬药材的采收期。方法利用SPSS数据分析手段,对不同采收期麦冬的浸出物和麦冬中间体的总固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清明节前采收的麦冬药材浸出物及中间体总固体与清明节后采收的存在明显差异,清明节前采收的比清明节后采收的浸出物和中间体总固体值均低。结论通过对清明节前后采收的麦冬药材的浸出物和中间体总固体值的对比分析,可以明确参麦注射液用麦冬药材应选用清明节后采收的,这也与麦冬药材传统采收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ITS2序列鉴定白及与其伪品小白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白及与小白及的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白及与其伪品小白及。方法:以采集自云南、湖北、贵州、湖南、四川的38份白及和小白及叶片为实验材料,提取其总DNA,并 PCR 扩增其ITS2序列,对序列进行双向测序,并从GenBank上下载2个物种共8条ITS2序列,用MAGA5.0进行序列分析,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邻接树。结果:白及与小白及的ITS2序列全长均为259 bp,种间有14个变异位点;ITS2序列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08,种间最小遗传距离0.040。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白及与小白及的样本均分别聚为一支,两者明显分开。结论:利用ITS2序列可快速准确地鉴别白及与小白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白及在临床、保健、美容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白及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无限制的人工采挖导致白及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同时,由于栽培过程中农药、肥料的不规范使用及产地选址不当等因素,导致白及药材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白及的品质、疗效及用药安全,因此,白及无公害栽培技术受到中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产区调研考察,白及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考察等,在湖北五峰开展了白及新品种培育工作,依据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制定了包括产地环境、优质种苗繁育、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方面的白及无公害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白及药材品质,保障白及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药白芨提取物作为基因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离纯化并制备阳离子型白芨多糖,研究其表征,探讨其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能性。方法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阴离子交换纤维素柱(DE-52)和凝胶柱(Sephadex G-100)色谱,分离纯化得白芨多糖,通过高碘酸钾氧化得到含醛基的还原性多糖,该还原性多糖与精胺在碱性条件下形成希夫碱式共轭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含伯胺基的阳离子型多糖,分别通过盐酸羟胺法和三硝基苯磺酸法测醛基与伯胺基的产量,并考察了氧化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该阳离子型多糖对基因的结合与保护作用。结果所提纯的白芨多糖为一种不含阳离子基团的非还原性多糖,通过胺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可成功制备出含伯胺基的阳离子型多糖,红外光谱证实了多糖上伯胺基的存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阳离子型多糖可以结合并保护质粒DNA。结论通过胺化还原反应方法制备的阳离子型白芨多糖,有望作为一种多糖基的多聚阳离子型基因载体在真核细胞基因转染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白芨硫酸钡混悬剂在结造影中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价值,观察其效果,寻找较常规法、气钡双重对比法X线结肠造影更有效、更简便的方法。方法:将白芨粉与医用硫酸钡混合,制成白芨硫酸钡混悬剂1500ml左右,经灌肠器依次灌入患者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在仰卧位、俯卧位、侧位及右前斜位、左前斜位等多种体位下观察,并对有价值的图像适时摄片。结果:加入白芨胶的硫酸钡混悬剂因其粘稠度高于普通硫酸钡,在肠道内通过速度变慢,肠管充盈更清楚,使溃疡、充盈缺损、肠管狭窄等病变更易暴露。加之白芨是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中药,可减少钡剂对通常容易出血的溃疡性结肠炎的创伤和出血。结论:使用白芨硫酸钡混悬剂在结肠造影中具有操作方法简便、钡剂不易沉淀、结肠病变显示清楚等特点,并能避免常规钡剂灌肠检查对病变肠管的损伤,同时,在预防病灶出血方面也有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白及与制川乌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无水乙醇致胃溃疡模型小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胃溃疡指数和胃黏膜病理损伤积分为指标,观察白及制川乌合煎液灌胃给药后对胃溃疡小鼠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 白及制川乌总剂量在3.64~29.32 g/kg范围内,小鼠溃疡指数和病理损伤积分随合煎液中白及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制川乌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二药未见交互作用;当总剂量固定不变,小鼠溃疡指数和病理损伤积分即随合煎液白及配比增加而降低、随制川乌配比增加而升高.结论 白及和制川乌合煎液对小鼠胃溃疡的影响与二药的剂量和配比密切相关,为十八反中白及与制川乌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及组培快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白及组培快繁的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进一步完整建立白及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白及成熟蒴果为材料,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种子萌发后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繁殖。结果:白及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白及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MS+1.0mg/L BA+0.1mg/L NAA,1/2MS+1.0 mg/L NAA+7.5%香蕉汁有利于白及生根,MS+0.1mg/L NAA+1.0mg/L 6-BA+7.5%香蕉汁既可以促进白及球茎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促进白及的生根。结论:激素于白及组培快繁有显著影响,通过激素适当配比得到白及快繁的最佳培养体系,对白及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炒炭法和煅炭法炮制的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研究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合理的制炭方法。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炒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地黄、炒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煅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生地黄组比较,炒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煅生地黄炭组比较,炒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炒生地黄炭和煅生地黄炭均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且制炭后地黄的止血作用增强,但两种制炭方法炮制的生地黄炭对其止血作用没有显著影响,故选择易于操作的炒炭法炮制生地黄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白及药材中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含量的HPLC方法 ;对其含量采用均数法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以Waters SunFire C18(4.6mm×250 mm,5μm)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保护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30℃,测定不同产地白及中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对产地和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含量之间的关系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结果测定17批不同产地的白及药材,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差别明显;系统组内平均联接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含量高低有明显的地域性。结论本文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白及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