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合成了新的Schiff碱5-硝基水杨醛缩甘氨酸及与Co(Ⅱ)、Ni(Ⅱ)、Cu(Ⅱ)和Zn(Ⅱ)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热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及性质。抑菌活性实验表明,Zn(Ⅱ)配合物对枯草杆菌、杂色霉菌、、Co(Ⅱ)配合物对腊样芽胞杆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新的Schiff碱5-肖基水杨醛缩甘氨酸及与Co(Ⅱ),Ni(Ⅱ)、Cu(Ⅱ)和Zn(Ⅱ)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热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及性质。抑菌活性实验表明,Zn(Ⅱ)配合物对枯草杆菌、杂色霉菌,Co(Ⅱ)配合物对腊样芽胞杆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自制的β-巯乙胺设计合成了-N(2-巯基乙基)水杨醛亚胺Schiff碱及其二价铜盐的3种配合物,并为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所表征,初步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前两种化合物对多种霉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9-(N~4'-苯基-乙醛缩氨基硫脲)腺嘌呤(L_1)和9-(N~4'-苄基-乙醛缩氨基硫脲)腺嘌呤(L_2),并测定其与过渡金属离子Co(Ⅱ)、Ni(Ⅱ)和Cu(Ⅱ)配合物的组成、摩尔吸收系数和稳定常数。结果表明,Co(Ⅱ)、Ni(Ⅱ)与配体L_1和L_2均形成1;3配合物;Cu(Ⅱ)与L_1以1:3形式配合,与L_2则形成1:1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过渡金属配合物药物,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合成了Cu(Ⅱ)、Ni(Ⅱ)-2-巯基吡啶-N-氧化物两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配合物的组成;利用红外光谱确证了配体和中心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摩尔电导表明在有机溶剂DMSO中,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非离子型,配合物以非电解质形式存在;紫外光谱表明中心原子对配体的共轭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过渡金属配合物药物,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合成了Cu(Ⅱ)、Ni(Ⅱ)-2-巯基吡啶-N-氧化物两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配合物的组成;利用红外光谱确证了配体和中心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摩尔电导表明在有机溶剂DMSO中,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非离子型,配合物以非电解质形式存在;紫外光谱表明中心原子对配体的共轭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合成L-丝氨酸希夫碱及其铜(Ⅱ)镍(Ⅱ)配合物,用1HNMR、元素分析、IR、热重-差热分析和摩尔电导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铜(Ⅱ)、镍(Ⅱ)配合物化学式分别为K(CuH_(14)NO_5)、Cu(C_(14)H_(13)NO_5)和Ni(C_(14)H_(17)NO_7)。配体以酚氧、亚胺氮和羧氧与金属离子配位,铜(Ⅱ)配合物含1分子水,形成四配位的化合物;镍(Ⅱ)配合物含3分子水,形成六配位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4-取代-糠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与过渡金属离子Mn(Ⅱ)、Fe(Ⅲ)、Co(Ⅱ)、Ni(Ⅱ)、Cu(Ⅱ)和Zn(Ⅱ)在无水乙醇中的配位情况及配合物的组成、摩尔吸收系数和稳定常数,并对配体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水乙醇中,配体与金属离子Co(Ⅱ)形成1:3配合物,与Ni(Ⅱ)、Zn(Ⅱ)形成1:2配合物,与Cu(Ⅱ)存在多种配位形式,与Mn(Ⅱ)、Fe(Ⅲ)则不发生配位反应。配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Co>Ni>Zn。  相似文献   

9.
以N^4-苯基-5-硝基糠醛缩氨基硫脲和N^4-苯基糠醛缩氨基硫脲为配体设计合成了六种Cu^2+、Co^2+、Ni^2+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大部分配合物都显示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而Cu^2+配合物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2-呋喃甲醛缩氨基硫脲、N^4-2-呋喃甲醛缩氨基硫脲及4个Cu,Sn配合物的合成。并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对甲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Ni(Ⅱ)、Fe(Ⅱ)、Mn(Ⅱ)金属配合物,筛选新型抗菌化合物。【方法】采用羰胺缩合法合成席夫碱配体,再采用分步合成法得到席夫碱配合物,通过核磁(1H NMR)和红外(IR)光谱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由1H NMR和IR光谱数据推测席夫碱配体主要以烯胺酮式结构存在,配体分别以亚胺N原子、吡唑啉酮的羰基O原子、酯羰基O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形成ML2型中性配合物;发现在5.00、2.50、1.25 g/L三种浓度下,HPMTP、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都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浓度为2.50 g/L时抑菌效果较差。【结论】抑菌能力的强弱是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配体〉HPMTP,其中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设计、合成了4个新的N-1-(5′-溴-2′-呋喃甲酰)-N-4-芳香取代氨基硫脲衍生物,8个过渡金属Cu(Ⅱ),Mn(Ⅱ)配合物。配体(H_2A)对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无活性,而其金属配合物则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合成了4个新的N-1-(5'-溴-2'-呋喃甲酰)-N-4-芳香取代氨基硫脲衍生物,8个过渡金属Cu(Ⅱ)、Mn(Ⅱ)配合物。配体(H2A)对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无活性,而其金属配合物则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试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溶液法合成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用比浊法测定两者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1,3丙二胺合铜(Ⅱ)配合物的抑菌能力优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1,3-丙二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单胺菌素4位甲基上引入电负性不同的吸电子取代基对于抗菌活性的影响,我们合成了四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单胺菌素化合物(U-1~U-4)。初步体外抑菌试验表明:上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低于对照品氨曲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单胺菌素4位甲基上引入电负性不同的吸电子取代基对于抗菌活性的影响,我们合成了四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单胺菌素化合物(U-1 ̄U-4)。初步体外抑菌试验表明:上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低于对照品氨曲南。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了SOD及4种Cu(Ⅱ)络合物,以Cyt.c-HX-XO法,测其SOD样活性;同时,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了SOD及其模拟物的大单层脂质体,以相同的方法测定其SOD样活性。结果表明,所有体系均有某种程度的活性,其中Cu(His)2-脂质体体系活性最高,且药物在脂质体中的活性均比在缓冲体系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合成L-丝氨酸希夫碱及其铜(Ⅱ)镍(Ⅱ)配合物,用HNMR、元素分析、IR、热重-差热分析和摩尔电导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铜(Ⅱ)、镍(Ⅱ)配合物化学式分别为K(CuH14NO5)、Cu(C14H13NO5)和Ni(C14H17NO7)。配体以酚氧、亚胺氮和羟氧与金属离子配位,铜(Ⅱ)配合物含1分子水,形成四配位的化合物;镍(Ⅱ)配合物含3分子水,形成六配位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选择了SOD及4种Cu(Ⅱ)络合物,以Cyt.c-HX-XO法,测其SOD样活性;同时,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了SOD及其模拟物的大单层脂质体,以相同的方法测定其SOD样活性。结果表明,所有体系均有某种程度的活性,其中Cu(His)2-脂质体体系活性最高,且药物在脂质体中的活性均比在缓冲体系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二个双核钴(Ⅱ)配合物,即Co2LBr3·CH3CH2OH(1)和Co2L(SCN)3·CH3CH2OH(2)〔这里HL是由1,3-二氨基-2-丙醇与N-氧化吡啶-2-甲醛缩合而得〕。通过IR、元素分析、电导测定和UV的表征,可知这两个配合物具有一个内源桥和一个外源桥。测定了这两个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K—300K)并将实测值与Heisenberg模型导出的磁化率方程拟合,得到两个配合物的磁参数,表明这两个双核Co(Ⅱ)配合物具有较弱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