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及特点。方法SD大鼠单次灌胃9-硝基喜树碱后于不同时间点自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药达峰浓度cmax随给药剂量的递增而递增(2 mg·kg-1组为653.02 ng·mL-1,3 mg·kg-1组为832.9 ng·mL-1,5 mg·kg-1 组为2 731.15 ng·mL-1),达峰时间tmax不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长(2 mg·kg-1组为0.32 h,3 mg·kg-1组为0.45 h,5 mg·kg-1组为0.3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随剂量递增而增加(2 mg·kg-1组为856.49μg·h·L-1,3 mg·kg-1组为1 485.69μg·h·L-1, 5 mg·kg-1组为3 995.39μg·h·L-1)。结论3种剂量9-硝基喜树碱大鼠单次灌胃后的药动学参数显示其在大鼠体内转化或消除均较快,呈一房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蝙蝠葛苏林碱在兔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蝙蝠葛苏林碱(DS)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方法兔耳缘静脉注射DS后,采用HPLC测定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器官药物浓度。结果兔DS 2.5,5.0,10.0 mg·kg-1静脉注射后,体内动力学行为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α分别为0.024,0.030,0.018 h;t1/2β分别为3.0,3.4,6.9 h;CL分别为3.1,3.6,4.4 L·kg-1·h-1;Vd分别为13.1,18.0,43.6L·kg-1。在DS 2.5~5.0 mg·kg-1内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S 10.0 mg·kg-1静脉注射后,ρ0超比例增加(由2.08 mg·L-1增加至10.72 mg·L-1,P<0.01),t1/2β明显延长(P<0.01)。结论DS在兔体内分布迅速、广泛,消除较快。在2.5~5.0 mg·kg-1内DS的消除为线性动力学,而10.0 mg·kg-1静脉注射后,本品在兔体内的消除未呈线性动力学。组织分布以肺脏含量最高,各组织器官中药量均显著高于血浆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喘平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 方法: 取白化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黄组(0.20 g·kg-1)、洋金花组(0.07 g·kg-1)、喘平方组(0.32 g·kg-1)、地塞米松组(7.5×10-4 mg·kg-1),通过对豚鼠ip卵蛋白致敏并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实验性哮喘豚鼠模型;治疗组自注射第14天起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 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豚鼠的一般情况,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E(Ig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肺组织病理情况。 结果: 各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分别为:正常组IgE(68.25±5.92) mg·L-1,TGF-β1(78.72±10.92)ng·L-1,TNF-α(388.02±55.61) ng·L-1;模型组IgE(137.28±14.38) mg·L-1,TGF-β1(172.39±14.04)ng·L-1,TNF-α(752.76±51.25)ng·L-1;喘平方组IgE(76.35±6.22) mg·L-1,TGF-β1(115.76±9.17)ng·L-1,TNF-α(569.32±39.7) ng·L-1;哮喘组及喘平方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喘平方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含量均低于哮喘组(P<0.05)。 结论: 喘平方能够通过下调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含量,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气道炎症症状、控制或延缓气道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蕃荔枝酰胺新衍生物cFLZ对小鼠实验性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用体积分数40%乙醇、戊巴比妥钠(20 mg·kg-1)、环己酰亚胺(120 mg·kg-1)造成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分别通过避暗法、跳台法、水迷津法观察提前口服不同剂量的cFLZ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的作用。结果①小鼠口服体积分数为40%乙醇后出现明显记忆障碍,避暗法实验中表现在第一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3 min内进入暗室的次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cFLZ(75,150 mg·kg-1)组小鼠第一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延长(P<0.05),3 min内进入暗室的次数减少(P<0.05);②水迷津法实验中随着路径的延长和盲端的增多,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20 mg·kg-1)模型组小鼠游到目的地的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进入盲端的错误次数也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cFLZ(75,150 mg·kg-1)组小鼠能够缩短游到目的地的时间(P<0.05),减少进入盲端的错误次数(P<0.05)。③跳台法实验中小鼠腹腔注射环己酰亚胺(120 mg·kg-1)后引起显著的记忆巩固障碍,第一次跳下安全岛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5 min内跳下的次数显著增加(P<0.01)。cFLZ(37.5,75,150 mg·kg-1)可显著改善环己酰亚胺诱导的记忆障碍,延长第一次跳下安全岛的潜伏期(P<0.05),减少跳下的次数(P<0.01)。结论蕃荔枝酰胺新衍生物cFLZ对体积分数40%乙醇、戊巴比妥钠及环己酰亚胺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中药组分优化方法将丹参红花提取物有效部位(丹参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提高,观察其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A左前降支40min后,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扎大鼠冠状A前降支后10min,股静脉注射给药。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丹红注射液(0.065生药g.kg-1)组、丹参红花提取物有效部位-丹参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含量10.44mg·mL-1、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22.1mg·mL-1)小剂量(1.94生药g·kg-1)组、中剂量(3.89生药g·kg-1)组和大剂量(5.83生药g·kg-1)组,每组10只动物。试验测定大鼠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观察药物对大鼠心电图ST-T幅度变化及血浆中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含量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红花有效部位大、中、小剂量均可使大鼠血清cTnT,CK-MB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丹参红花有效部位中、大剂量组还可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清中TXB2的含量(P<0.01),并使6-Keto-PGF/TXB2的不平衡得以纠正(P<0.01);缺血再灌注30min时丹参红花有效部位小、大剂量组的心电图ST-T下降幅度显著改善(P<0.01)。结论:丹参红花有效部位配伍配比可以降低大鼠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6-Keto-PGF/TXB2的失衡,减少损伤心肌CK-MB酶的漏出,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发挥保护和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3组,以奥硝唑为内标,采用HPLC-UV测定尼非卡兰0.3,0.4mg·kg-1单次静脉推注和0.4mg·kg-1静脉推注后0.4mg·kg-1·h-1连续静脉输注6h给药尼非卡兰经时血浓度,采用DAS2.0程序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志愿者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0.3,0.4mg·kg-1静脉推注,0.4mg·kg-1负荷剂量后0.4mg·kg-1·h-1连续6h静脉输注,尼非卡兰ρmax分别为(230.95±54.02),(358.62±73.98)和(444.30±88.12)μg·L-1;t1/2分别为(1.55±0.38)、(1.344±0.19)和(1.35±0.23)h;AUC0-t分别为(193.53±45.19),(285.61±46.57)和(2609.02±498.20)μg·h·L-1。结论血浆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尼非卡兰测定,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尼非卡兰静脉注射给药人体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整个试验过程顺利,静脉推注和静脉输注给药志愿者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工艺制备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荷S180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只荷瘤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现工艺制备的参芪扶正注射液高剂量组(8g·kg-1)和临床等效剂量组(4g·kg-1)、原工艺制备的参芪扶正注射液高剂量组(8g·kg-1)和临床等效剂量组(4g·kg-1)。腹腔注射给药,1次/d,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相应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7d后从小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进行全血细胞检测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4个实验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皆高于对照组,其中现工艺4g·kg-1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g·kg-1剂量组中,现工艺淋巴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原工艺(P<0.05);现工艺4g·kg-1组的CD4+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一剂量两种工艺制剂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临床等效剂量上,现工艺制备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荷S180小鼠白细胞、淋巴细胞及CD4+T细胞的水平,效果优于或等于原工艺。  相似文献   

8.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冠状动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2)对动物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小鼠ip氟哌啶醇(10mg·kg-1和20mg·kg-1)造成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模型。Ip F2(10mg·kg-1,20mg·kg-1和40mg·kg-1),观察行为变化?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观察10-6mol·L-1,10-5mol·L-1和10-4mol·L-1F2对KCl(10mmol·L-1~40mmol·L-1)致猪冠脉条收缩量效曲线的影响,并观察10-4mol·L-1F2对KCl(20mmol·L-1)致冠脉条收缩后的阻断作用?采用Langendorf灌流法,观察10-6mol·L-1,5×10-6mol·L-1和10-5mol·L-1F2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的作用。结果:氟哌啶醇可致小鼠肌张力增高,肌震颤、头颈部扭曲和尾过伸等,有量效依赖性。F23个浓度组无一出现上述表现。F2可使KCI致猪冠脉条收缩曲线压低,呈量效依赖性。F2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致冠脉流量的减少。结论:ipF2不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但有扩冠作用。  相似文献   

9.
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目的 :考察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灌胃脂肪乳剂建立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用酶比色法测定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的不同剂量、以及两者小剂量合用后 ,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C)的影响。结果 :决明子蛋白质大剂量 (1mg·kg-1·d-1)、蒽醌苷大剂量 (20mg·kg-1·d-1)以及两者的小剂量 (蛋白质 0.25mg·kg-1·d-1,蒽醌苷 5mg·kg-1·d-1)合用 ,均可使高脂血症大鼠的TC ,TG和LDL C显著降低 (P<0.05 ,P<0.01)。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决明子蛋白质、蒽醌苷皆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TC ,TG和LDL-C。  相似文献   

10.
白芥子提取物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白芥子提取物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丙酸睾酮诱导的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组胺诱导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滤纸片埋藏诱发的大鼠皮下肉芽肿为动物模型。从白芥子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白芥子苷和白芥子β-谷甾醇为药效研究对象。结果:白芥子苷(16.0,8.0mg·kg-1·d-1)和β-谷甾醇(16.0,8.0 mg·kg-1·d-1)均能明显降低由丙酸睾酮诱发的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降低小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P<0.01或P<0.05);白芥子苷(16.0 mg·kg-1·d-1)能明显降低滤纸片埋藏引起的大鼠肉芽肿增殖(P<0.05);β-谷甾醇(8.0,16.0 mg·kg-1·d-1)能明显降低组胺诱发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结论:白芥子苷、β-谷甾醇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及合方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轴突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六味地黄丸组及合方组。造模后48 h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补阳还五汤组每天灌胃13 g.kg-1,六味地黄丸组每天灌胃9.1 g.kg-1,合方组每天灌胃22.1 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天灌胃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动物连续给药30 d后进行行为学检测。治疗30 d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Western blot检测轴突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突触分子标志SYN、GAP-43蛋白的表达。结果: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30 d后,空间参考记忆明显受损;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及合方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空间参考记忆,特别是合方组大鼠在定位航行实验第2天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补阳还五汤组和合方组大鼠穿环次数较模型组显著性增加(P<0.05);合方组大鼠首次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时间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脑缺血大鼠海马APP蛋白表达明显上调,GAP-43、SYN蛋白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合方及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明显下调海马APP蛋白表达,上调海马GAP-43、SYN蛋白,较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六味地黄丸组大鼠海马APP蛋白较模型组没有明显差异,海马GAP-43、SYN蛋白明显上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与六味地黄丸合方治疗在减轻缺血脑区轴索损害,降低海马APP蛋白异常积聚的同时,可诱导GAP-43、SYN的合成而促进神经元突起再生,促进学习记忆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及GAP-43、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法构建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n=15)大鼠仅分离、暴露颈动脉,不结扎。实验组灌胃养血清脑颗粒10 mL/(kg·d),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4周。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Wb法检测海马组织GAP-43和PSD-95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与游泳路程延长,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记忆成绩下降,神经元凋亡指数与海马组织PSD-95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而GAP-4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且以上指标实验组均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组织GAP-43蛋白表达,下调PSD-95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运动功能及海马CA 3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组、患侧电针康复组、双侧电针康复组,每组各10只,另设空白组6只。参考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模型,患侧电针康复组电针患侧"曲池""后三里""百会"配合康复训练,双侧电针组电针双侧"曲池""后三里"及"百会"配合康复训练,康复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2次。术后24h,7、14d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 3区GAP-43、SYP表达。结果:术后7、14d,双侧电针康复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康复组和患侧电针康复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AP-43、SYP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康复组或模型组比较,患侧电针康复组及双侧电针康复组GAP-43、SY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患侧电针康复组比较,双侧电针康复组GAP-43、SYP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能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海马CA 3区GAP-43、SYP的表达,而在针刺方法上,双侧电针法较患侧电针法能更好地促进CI/RI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仔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组织病理及突触素(synapsin,SYP)、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rowth-protein-43,GAP-43)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孕鼠ip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仔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动物模型,用生理盐水ip作为正常对照组,生后分别选取模型组与对照组孕鼠子宫、胎盘及仔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模型成功后,模型组早产仔鼠40只分为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A,13.5 g·kg-1),丹参注射液低剂量组(B,6.75 g·kg-1),神经节苷脂组(C,6 mg·kg-1),模型对照组(D,生理盐水9 mL·kg-1)各10只,正常对照组(E,生理盐水9mL·kg-1),足月仔鼠10只。各组于生后第8天ip干预至14 d,后同等条件下喂养至21 d,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断头取脑、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SYP,GAP-43的表达。结果:药物干预组SYP,GAP-43的表达较模型组对照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表达明显降低(P<0.01)。药物干预组中丹参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神经节苷脂组SYP,GAP-43表达,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对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仔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YP,GAP-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营养因子低亲合力受体(P75NTR)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雄性大鼠72只,分正常对照组、全脑缺血模型组和参芎化瘀胶囊+全脑缺血组(灌胃剂量:480 mg·kg-1·d-1,每日1次,早上8:00给药),每组24只,取3,7,14 d 3个时间点。制备全脑缺血模型。水迷宫评价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GAP-43表达,蛋白印迹分析检测GAP-43和P75NTR蛋白含量。结果: ①行为学: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个时间点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0.05),参芎化瘀胶囊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缩短(P<0.05);②HE 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3~14 d进行性坏死,存活神经元减少,参芎化瘀胶囊组各个时间点正常神经元计数和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5);③GAP-43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 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AP-43的表达3 d升高,7 d最明显,14 d下降;和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组3,7,14 d持续性升高,各个时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④P75NTR蛋白印迹结果分析: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表达3 d升高,7 d最明显,14 d下降;和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组3,7,14 d持续性升高,所有时间点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 参芎化瘀胶囊增强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GAP-43和P75NT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对嗅球(oB)损毁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影响。方法SD健康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OB损毁组,绞股蓝皂苷高、中、低剂量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双侧OB损毁、复制AD大鼠模型。采用绞股蓝皂苷连续灌胃,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海马GAP-43蛋白和GAP-43mRNA表达以及隔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的变化。结果与OB损毁组比较,绞股蓝皂苷中、高剂量组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过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GAP-43蛋白和GAP-43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中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数也明显增多(P〈0.05),且胞体变大、突起变长。绞股蓝皂苷低剂量组与OB损毁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绞股蓝皂苷中、高剂量组之间比较,上述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绞股蓝皂苷可能通过提高海马GAP-43蛋白和GAP-43mRNA表达以及保护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改善OB损毁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竹节参总皂苷(TRPJS)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竹节参总皂苷灌胃给药30天后,免疫印迹方法测定海马GFAP和GAP-43的表达。结果: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GFAP表达增强,GAP-43表达有降低趋势;tRPJS可明显降低GFAP表达和增加GAP-43表达(P〈0.01)。结论:tRPJS可降低慢性脑缺血引起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反应,上调生长相关蛋白GAP-43,这可能是其提高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1):58-61
目的:观察复健片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未损伤侧大脑皮质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复健片促进未损伤侧大脑重塑的分子基础。方法:11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和造模组90只。根据处死时间点及干预方法不同,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各分为术后1周、2周、3周、4周和5周五个亚组,药物组分为术后2周、3周、4周和5周四个亚组。造模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MCAO)模型,药物组术后1周末按5.9 m L/kg给予复健片浓缩液灌胃,采用横木行走实验(BWT)评定各组大鼠运动功能;TTC染色观察梗死灶部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左侧大脑GAP-43的表达。结果:术后1周末,模型组较假手术组GAP-43表达增高;术后2周末,模型组和药物组GAP-43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高,其中药物组增高更为显著;术后3周、4周末延续术后2周末的趋势;术后5周,药物组仍高于模型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已无显著差异。与此同时,BWT评分结果示,模型组药物组BWT评分在术后1、2、3、4周末均升高(P0.01),其中药物组的升高更显著,直至术后5周末,药物组与假手术组已无明显差异(P0.05)。TTC染色表明术后5周末MCAO大鼠梗死灶体积无差异。结论:复健片通过增加MCAO模型大鼠健侧大脑GAP-43表达,从而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继而促进未损伤侧大脑重塑以改善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7d SD乳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HIBD组)、缺血缺氧+GM1干预组(GM1组)、缺血缺氧+参附干预组(参附组)及缺血缺氧+GM1及参附干预组(合用组)。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测定脑组织中Bcl-2及Bax含量。结果假手术组海马CA1区可见少量Bcl-2及Bax表达;HIBD后该区Bcl-2及Bax表达均增加,且Bax表达较明显;分别应用GM1、参附注射液治疗后该区Bcl-2表达进一步增加,而Bax蛋白水平下降;联合应用两种药物治疗后该区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结论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腹腔注射神经节苷脂或参附注射液均可不同程度减轻大鼠脑损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其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抗凋亡因子(Bcl-2)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再生的影响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采用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Bcl-2和GAP-4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旷场试验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次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电针组、氟西汀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之间海马中Bcl-2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海马中GAP-43表达显著降低(P0.05);氟西汀组与模型组相比表达均有增高趋势,电针组的表达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以引起大鼠的活动量降低和探究行为减少,电针可能通过调节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再生而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可能是电针抗抑郁效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