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灵口服液对腺嘌呤致大鼠精核蛋白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灵口服液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作用机制和环节.方法:Wistar系大鼠40只,分正常组10只,用腺嘌呤灌胃法复制睾丸功能损害的大鼠肾阳虚模型30只,随机分模型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各10只.治疗Ⅰ、Ⅱ组分别灌胃精灵口服液3.6g/kg、1.8g/kg,观察大鼠睾丸和附睾精子的精核蛋白(RP)及精-组蛋白的构成比的变化.结果:精灵口服液可提高大鼠睾丸、附睾内精子精核蛋白和过渡型蛋白1(TP1)的含量,降低总组蛋白与精核蛋白(TH/RP+TP1、TH/RP)的比值,改善大鼠睾丸、附睾内精子细胞的核蛋白构成.结论:精灵口服液能促进精核蛋白的生物合成,纠正蛋白-精核蛋白取代反应(HPRR)阻滞,给精子核以适当“包装”,使其在生理状态下具备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单体T4,T7,T15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精子核蛋白组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鼠喂服雷公藤单体T4、T7、T15及雷公藤内酯醇(甲素)7周后,取附睾精子,用超声法分离精子核,从核提取总碱性蛋白(TNBP)。经电泳扫描分析,发现精子TNBP含量下降,总组蛋白(TH)/精核蛋白比值升高,精核蛋白含量下降,提示以上雷公藤单体和甲素使精子细胞核蛋白组型转换受阻是导致大鼠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鼠喂服雷公藤单体T_4、T_7、T_(15)及雷公藤内酯醇(甲素)7周后,取附睾精子,用超声法分离精子核,从核提取总碱性蛋白(TNBP)。经电泳扫描分析,发现精子TNBP含量下降,总组蛋白(TH)/精核蛋白(protarmine)比值升高,精核蛋白含量下降,提示以上雷公藤单体和甲素使精子细胞核蛋白组型转换受阻是导致大鼠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睾丸生精过程中各种细胞的相对数量及DNA含量变化,并取大鼠附睾尾部精子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柳氮磺胺吡啶(SZ)以350mg/kg·d-1用药2个月后,可轻度抑制睾丸非生精细胞.使增殖活跃细胞DNA含量更趋一致。,但不干扰精子的生成,也不会引起精子遗传物质的改变。精子的颈部结构发生明显破坏性改变,断头精子显著增多(P<0.01)。实验结果显示:SZ对睾丸生精过程无明显干扰,但显然能通过某些途径导致精子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及其单体T4对大鼠精子发生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雷公藤多甙(GTW)抗生育作用部位主要在睾丸内,可致圆形精子细胞向长形精子转变过程受阻,附睾中出现大量头部异常的精子,精子头尾分离和贮积大量不活动精子。从雷公藤多甙分离的有效抗生育单体T_4,抗生育剂量为GTW的1/200,主要作用于附睾精子,对睾丸形态结构及精子形态的影响不明显。提示T_4作用部位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赖氨酸和锌对精子核浓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正常及缺锌大鼠睾丸和附睾、正常人及男性不育者精子,制成苯胺蓝染色标本及电镜标本观察,并对确定为精浆低锌的男性不育者给于口服硫酸锌治疗,观察锌含量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睾丸曲细精管中精原细胞及精母细胞染色深,精子细胞及精子染色渐淡,附睾头部精子较尾部精子染色深(尾部精子几乎不着色)。正常人苯胺蓝染色阳性(着色深)精子数明显少于不育者。电镜图显示睾丸精子、附睾头部及尾部精子核逐渐致密,正常人精子核致密均匀,多数不育者精子核呈粗颗粒状。结果还显示缺锌大鼠生精细胞和精子苯胺蓝染色较对照大鼠深,表明赖氨酸含量增加。精浆低锌者口服硫酸锌治疗后,精浆锌含量明显提高。因而作者认为,赖氨酸含量增加导致精子核浓集障碍,可能是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缺锌可能会导致生精细胞和精子赖氨酸含量增加,口服硫酸锌治疗精浆低锌的不育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禁水致脱水对大鼠睾丸内精子输送影响的形态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脱水是否影响睾丸产生的精子向附睾的输送。方法:把30只51~52天龄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两组:1组既喂食(颗粒饲料)又喂水(对照组,n=18);另1组只喂食不喂水(实验组,n=12)。4~5 d后取一侧睾丸和附睾,制作甲基丙烯酸树脂包埋切片,观察并定量研究其组织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分别有5.9%和14.2%的生精小管轮廓可见生精细胞排列疏松、长形精子细胞滞留,而实验组的这两个结果分别高达29.4%和53.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附睾头部和尾部的体积分别减少41%和26%,但附睾管内的细胞团(包含精子和未成熟生精细胞)的总体积没有减少,球形精子细胞的数量(半定量分析)甚至增加。结论:禁水致短期急性脱水并未影响睾丸内精子和未成熟生精细胞的输送,但可能损害了生精细胞与Sertoli细胞之间的连接,从而使精子释放障碍,生精细胞排列疏松并提前脱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低剂量X射线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不同低剂量X射线照射后各类生精细胞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剂量及时程效应关系。 结果:低剂量照射后各类生精细胞不同程度表达P53和Bcl-2。P53蛋白表达主要见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并且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而精子细胞和精子阳性率较低;Bcl-2蛋白主要表达于精子细胞和精子,并且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而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低。 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p53和Bcl-2蛋白表达具有一定规律性,两者在生精细胞表达的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在小鼠睾丸、附睾、精子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N在正常小鼠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OPN在小鼠精子中的表达情况,分析OPN与雄性小鼠生殖能力的关系。结果:OPN在小鼠睾丸、附睾组织及精子上均具有特征性表达。在睾丸中,OPN表达于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以及各级生精细胞,尤其是精原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胞质中;附睾内,OPN的表达主要见于各段上皮主细胞胞质中,部分基细胞、亮细胞中也可见到免疫阳性反应。并且附睾头部的免疫阳性染色相对较弱;免疫荧光染色则将OPN定位于附睾尾精子的顶体帽区及鞭毛。结论:小鼠睾丸、附睾及精子中均存在OPN的特异性表达,OPN可能参与精子的发生及成熟过程,并与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雄性KM小鼠经腹腔注射3mg/kg的偏钒酸钠(NaVO3),6周后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进行造模检查。结果显示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动率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精子畸形率增高(P〈0.01),结果表明造模成功。此后,每天用加味天雄散煎剂灌胃25ml/kg,连续给药5周后取材分别进行附睾液分析,睾丸钒含量测定与睾酮测定。结果表明,中药处理组附睾精液各项指标均接近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3例志愿接受11-酸睾酮的成年男性在给药前后及恢复期的精液进行分析,用瑞-姬氏染色进行脱落生殖细胞观察。结果为给药后一至二个月脱落生殖细胞计数随精子计数减少而减少,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比例增多,精子细胞减少。细胞增多了凋亡脱落生殖细胞的各种形态变化,包括凋亡的初级、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恢复期随精子计数的恢复,生精细胞的计数和形态也相应恢复。提示11-酸睾酮主要干扰了初级、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正常分化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动物模型中精子特异性阳离子通道(CatSper)3、CatSper4的表达差异,以及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的弱精子症与CatSper3、CatSper4的关系;并探讨CatSper抑制剂对附睾成熟精子的作用。方法 建立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剪碎附睾组织,离心收集附睾精子,对大鼠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大鼠精子中CatSper3、CatSper4的表达情况。加入10μmol/L的CatSper抑制剂NNC 55-0396与健康大鼠附睾成熟精子孵育24 h, ELISA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精子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结果 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中畸形精子比例较对照组增高,精子数量明显减少。qRT-PCR检测结果可见,实验组的CatSper3、CatSper4 m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Western-blot检测发现,CatSper3、CatSper 4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通过CatSper抑制剂NNC 55-0396处理附睾精子后,其ATP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精子数量减少和畸形精子产生,...  相似文献   

13.
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包括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三个阶段。此过程除发生一系列形态改变外,还伴随核的生化变化。人类精子细胞在发育形成精子时,核的形态由圆形变为长形,同时核内的组蛋白(Histone)先被中间型碱性蛋白(ln...  相似文献   

14.
生精阻滞是精子阻滞发生在某一细胞阶段,因而不能形成精子。常见的阻滞是在精母细胞阶段,其次是精子细胞阶段[1]。普通方法的实验室精子形态分析误差较大,往往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2]。如果能对精于形态进行染色分类,将会提高精液检查水平。作者对106例无精子症患者应用生殖细胞学诊断方法筛选出10树生精阻滞病人并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0例患者,年龄19~五岁,平均23岁。常规精液检查均为无精子症,第rt性征发育良好,双侧墓丸体积、质地正常,双侧附睾及输精管未见异常,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能有效干扰小鼠附睾特异的类辅脂酶meClps基因表达的RNA靶点,并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i敲低meClps
表达后分析对精子运动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0-C1-meClps中并转染NIH-3T3细胞,用meClps抗血清检
测meClps蛋白的表达。针对meClps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靶向干扰meClps表达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
pRNAT-U6.2/lenti-RNAi-251、224和286。将重组慢病毒干扰质粒分别与pDsRed2.0-C1-meClps共转染到NIH-3T3细胞,半定
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eClps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将筛选得到的干扰效果最好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
毒,注射到小鼠附睾头部组织后分析对附睾尾部精子运动性能的影响。结果构建了体外表达meClps 蛋白的
pDsRed2.0-C1-meClps 表达载体和靶向meClps 基因的慢病毒RNAi 载体。靶向meClps 的RNA 干扰载体对转染
pDsRed2.0-C1-meClps后的NIH-3T3 细胞中的meClps 的mRNA和蛋白表达都有抑制,但以转染pRNAT-U6.2/lenti-RNAi-251
对meClps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包装后的慢病毒注射到小鼠附睾头部后附睾尾部组织中的精子运动速率降低(P<0.05)。结论
筛选出RNAi-251能有效干扰meClps表达,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i敲低meClps表达后精子运动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大鼠附睾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附睾上皮细胞进行动态观察与鉴定,了解体外条件下精子与附睾上皮细胞共同培养后精子活动力的变化。方法:用酶消化法对大鼠附睾上皮细胞进行观察与体尾部上细胞复合培养的精子鞭毛摆动与前向直线运动能力变化的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里多角形态并保持其形态12d以上;电镜证实细胞表面存在微绒毛,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复合培养的精子运动能力明显增加。结论:体外条件下培养的细胞具有明显上皮细胞特片,精子在复合培养后,能逐步获得授精所必需的运动能力,从而达到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给雄性 Sprague Dawley 成年大鼠(体重280~320g)α-氯丙二醇(20mg/kg/日)使其不孕的同时进行了附睾的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于停药后1~21天,附睾头、体部的 ACP 活性增高,而 PAS 反应减弱,RNA 含量减少;附睾尾及附睾精子未见此种变化。停药21天后上述变化都逐渐恢复正常,结果提示,α-氯丙二醇干扰大鼠附睾头及体部的上皮细胞的生理代谢。α-氯丙二醇引起的抗生育作用,可能由于精子在附睾进一步成熟的适宜微环境受到破坏,从而使精子丧失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奥硝唑对雄性大鼠附睾中肉毒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附睾组织中肉毒碱的含量.了解奥硝唑引起弱精子症模型动物附睾中影响精子成熟的标志性物质--肉毒碱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引发动物弱精子症的可能原因.方法 用奥硝唑构建弱精子症模型,给药组分别给予200 mg/kg奥硝唑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末次给药24 h后的不同时间用25%的乌拉坦溶液麻醉后取附睾.附睾组织匀浆用蛋白沉淀法进行样品处理,用HPLC法检测在用奥硝唑连续造模20 d期间大鼠附睾中肉毒碱的动态变化.结果 奥硝唑可以使附睾中肉毒碱的含量在造模第2天迅速降低,在造模第5天达最低,并最终维持在4 300μg/ml水平,此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约降低了24%.结论 奥硝唑致动物弱精子症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毒性影响了附睾的吸收功能,干扰附睾对肉毒碱的主动摄取,破坏精子成熟的环境,从而降低了精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内酯酮的雄性抗生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酮的雄性抗生育作用机制。方法 用雷公藤内酯酮 2 0 0μg/ (kg· d)喂服Wistar大鼠 ,8周后取材。做大鼠睾丸精子计数、精子活动度、睾丸切片的形态学观察 ,精核蛋白提取以及基因 cyclinD1和 Cdk4m RNA的原位杂交实验。结果 实验组大鼠睾丸精子数量为 (2 6 .43± 3.90 )× 10 6 / g,比对照组大鼠的精子计数 (4 1.15± 5 .5 1)× 10 6 / g明显降低 (P<0 .0 1) ,精子活动度为 (6 6 .0± 6 .8) % ,较对照组 (88.0± 2 .0 ) %极显著降低 (P<0 .0 0 1) ;cyclin D1和 Cdk4基因表达在精子细胞中显著上升。结论 雷公藤内酯酮的雄性抗生育作用显著 ,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增加精子细胞 cyclin D1和 Cdk4基因的表达 ,抑制附睾精核蛋白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探索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 方法 我们从性成熟小鼠的输精管及部分附睾管中取出精子,与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DNA混合孵育之后将其注入超排卵小鼠的阴道内,48 h后收集II细胞期胚胎细胞。结果 (1) 精子可转染上外源DNA,转染率达53%;(2) 转染有外源DNA的精子可使II细胞期胚胎携带上外源基因,携带率为11.5%。结论 小鼠输精管及附睾管内的精子可被脂质体包裹的外源DNA转染并可作为载体将此外源DNA带入早期胚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