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脑血管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药物和血管重建是现有的主要治疗措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PDGF受体(PDGFR)在烟雾病的病因、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PDGF和PDGFR在血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望进一步揭示烟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且为临床上烟雾病的诊断、新型药物及基因治疗等方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周细胞是一种血管壁细胞,位于微血管系统(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前微动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和集合细静脉)的内皮细胞基底膜侧。肾脏周细胞不完全包埋于毛细血管基底膜样物质中,与内皮细胞间存在榫-穴样接触。周细胞有多种起源,且它的体内识别还存在困难。研究表明周细胞和血管周围成纤维细胞是肌成纤维细胞的主要前体细胞,在肾脏纤维化形成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周细胞与内皮细胞间存在许多信号传导通路,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信号通路、Ang/Tie信号通路等。这些信号通路的提出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黄熙 《华夏医学》2003,16(3):435-437
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近来研究认为真皮中异常的成纤维细胞(FB)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始动因素之一。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FB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PDGF及其受体系统在银屑病皮损中高表达,提示PDGF通过调控FB的功能,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growth factor,PDGF)是一种重要细胞因子,具有强烈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趋化作用。PDGF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能启动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形成信号网络,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该文从PDGF的化学生物学特性及其信号通路、PDGF在系膜细胞中的表达以及诱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机制、中医药对PDGF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了PDGF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所起的作用及中医药对它的调节作用,指出拮抗PDGF表达可能成为中药治疗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王菲艳  魏菁  夏逸帆 《医学综述》2022,(6):1057-106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周细胞的选择性丢失与新生血管的形成等,但具体分子学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信号通路可通过活化细胞质中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脂酶Cγ、磷脂酰肌醇-3-激酶等分子途径调节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替莫普利(temocapril)对大鼠损伤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的抑制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测定大鼠动脉损伤后VSMC的增殖率变化;测定不同剂量、不同时期给予替莫普利对损伤动脉VSMC增殖率的影响;测定替莫普利对损伤动脉VSMC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和PDGF受体(R)β的影响.结果 大鼠动脉损伤后2d和5d出现2个VSMC增殖期,并被10mg/(kg·d)替莫普利显著抑制.动脉损伤后,PDGF-B和PDGF受体β水平显著升高并被替莫普利抑制.结论 大鼠损伤动脉VSMC的第1增殖期是由动脉损伤直接引起的,而第2增殖期只是第1增殖期的继发反应,是第1增殖期产生的PDGF作用于VSMC自身导致了第2增殖期的出现.替莫普利抑制VSMC增生的机制也是抑制PDGF及其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抑制Notch信号对血小板源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用PDGF持续刺激培养的肺动脉血管条7d,观察(γ)分泌酶抑制剂DAPT抑制Notch信号后,血管条Notch 1~4受体和其下游转录因子HERP1、2 mRNA水平,以及血管条管壁厚度、血管壁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磷脂酶C在血管紧张素II(AngII)诱导心肌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 β(PDGF - β)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分离纯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 ,以 10 -7mol·L-1AngII刺激为AngII组 ,以 10 -5mol·L-1U73 12 2 (一种特异性磷脂酶C抑制剂 )预孵育 3 0min为U73 12 2组 ,以正常的乳鼠心肌细胞为对照组 ,免疫印迹法测定培养 6h时心肌细胞PDGF- β受体的含量。 结果 AngII刺激培养 6h的乳鼠心肌细胞PDGF - β受体表达增强 (P <0 .0 5 ) ,U73 12 2可部分抑制AngII对PDGF - β受体表达的诱导作用。 结论 磷脂酶C参与AngII上调心肌细胞PDGF - β受体表达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血管紧张素II(AngII)诱导心肌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 β(PDGF - β)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分离纯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 ,以10 -7mol·L-1AngII刺激为AngII组 ;以 10 -5mol·L-1PD980 5 9(一种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 )预孵育 30min10 -7后再用AngII刺激为PD980 5 9组 ,以正常的乳鼠心肌细胞为对照组 ;免疫印迹法测定培养 2 4h时心肌细胞PDGF - β受体的含量。 结果 AngII刺激培养 2 4h的乳鼠心肌细胞PDGF - β受体表达增强 (P <0 .0 5 ) ,PD980 5 9可部分抑制AngII对PDGF - β受体表达的诱导作用。结论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参与AngII上调心肌细胞PDGF - β受体表达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 β受体含量的变化。 方法 以二肾一夹 (2K1C)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为实验组 ,观察术后 4、8周动脉血压、心肌肥大指数及心肌组织PDGF - β受体含量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大鼠术后 4周、8周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心肌肥大逐渐加重 ,PDGF - β受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结论 PDGF - β受体上调可能参与肾血管性高血压促心肌肥大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对人成纤维细胞(HLF)、大鼠肝贮脂细胞(Ito细胞)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汉防己甲素(Tet)对PDGF促细胞增殖效应的阻断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流、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大鼠肝Ito细胞,并以H-TdR、H-L-脯氨酸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效应。结果在1%血清存在下,PDGF对HLF、Ito细胞具有显著的促进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随PDGF浓度的升高而作用增强;对无血清培养的HLF、Ito细胞并无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但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联合应用时,则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并证实PDGF具有促进HLF、Ito细胞胶原合成的作用。Tet在不抑制细胞DNA合成的剂量范围内,即可拮抗PDGF的促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作用。结论PDGF对肝纤维化相关细胞HLF、Ito细胞增殖活性及胶原合成具有促进作用,Tet对PDGF促细胞增殖效应具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否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元损伤。方法SD大鼠构建脑出血(ICH)模型,并给予rhEPO药物治疗,采用TUNEL法和试剂盒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Caspase 9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的基因和蛋白磷酸化水平的表达。结果与ICH非治疗组相比,rhEPO治疗组中神经元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 9活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 rhEPO治疗组PI3K和AKT的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 (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来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3.
邹东华  何世安 《医学综述》2013,(20):3661-3663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家族成员根据其形成的二聚体的不同分为5种.作为重要的生长因子,PDGF参与调控细胞生长与分裂等众多生理活动,是间叶组织来源细胞(如平滑肌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重要的分裂原,并在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就PDGF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等进行论述,尤其是对PDGF的一个亚型PDGF-BB与脑卒中以及运动疗法的关系等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18例胃癌、36例慢性胃炎和15例对照组,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arthin—starry法检测HP;采用细胞生物活性法测定胃癌、胃炎组织和胃癌细胞株MGc803培养上清液中的PDGF活性。结果HP感染率在胃癌组和胃炎组无显著性差异。胃癌、胃炎组织和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均能测到PDGF活性,胃癌组要明显高于胃炎组。PDGF可明显促进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抗—PDGF抗体却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抗—PDGF抗体却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结果提示PDGF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PDGF—A链、PDGF—B链在NSCLC和SCLC中的表达。结果 PDGF—B链的过表达在NSCLC显著增高,PDGF—A链的过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DGF—A链和PDGF—B链的生物学特征可能有所不同,相比而言,肿瘤微血管的增生与PDGF—B链的关系可能更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UCMS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不加PDGF,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2、5、10、20、50μg/L)的PDGF。加入PDGF 12h后,用qRT-PCR法检测ECM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的表达;加入PDGF 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反映细胞代谢活性的OD值逐渐增加,且PDGF质量浓度在20μg/L时达到最高值,但PDGF质量浓度为50μg/L时OD值反而降低;PDGF质量浓度为2μg/L时,ECM表达和Bcl 2/Bax比值较对照组有所降低,随着PDGF质量浓度的增加,ECM的表达和Bcl 2/Bax比值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10μg/L时达到最高值。 结论 PDGF可以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同时能促进其ECM的表达,还能提高细胞耐受凋亡的能力,最佳作用质量浓度为10μ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脑出血后凝血酶受体(PAR-1)、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机制。方法: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和脑出血+亚低温组。检测血肿周围组织中PAR-1、AIF在出血后24h、72h和7d三个时间点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PAR-1、AIF的表达均增加,72h达高峰。在每一时间点亚低温组PAR-1、AIF的表达均低于脑出血组。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出血后PAR-1、AIF的表达来发挥其脑保护作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微血管壁上PAR-1的表达增加,其变化与脑水肿的变化一致,说明PAR-1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肺脏不同时间的病理变化、血小权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探讨风湿肺发病机制。方法:Wistar大鼠用福氏完全佐剂致类风湿关节炎(RA)后,选择36只分别在不同时期和应用氢化考的松及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治疗后,取其肺脏观察HE染色病理变化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DGF配体及受体表达情况。结果:致炎模型15d时肺泡炎最严重,30d时肺纤维化最严重,PDGF配体及受体在正常肺组织中表达较少,RA15d时表达高峰,RA30d时有所回落。氢考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明显下降。结论:风湿肺的变化经历了从肺泡炎至且纤维化的过程。PDGF配体及受体表达增高与风湿肺病理改变加重一致。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风湿肺与氢化考的松具有同样作用,提示可用PDGF抑制剂控制风湿肺进展。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qi-tonifying and stasiseliminating (QTSE) therapy on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its receptors Fit-1 and FIk-1 in the brains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ic (model) rat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the normal group (n=5), the sham-operative (SO) group (n=35), the model group (n=35), the QTSE group (n=35), the QT group (n=35) and the SE group (n=35). All the rats except those in the normal group and SO group were established into a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model by intracerebral injection of collagenase type Ⅶ and the latter three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补阳还五汤, a classical recipe for QTSE) or with some of its components for qi-tonification and for stasis-elimination, respectively. To the other three groups, normal saline solutions were given instead. Behavior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animals randomly chosen from each group on days 1, 2, 4, 7, 14, 21 and 28 after modeling.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FIk-1 and Fit-1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number of vascular segments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in the injured brain area of the rats was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day 7 onwards, the asymmetric forelimb use rate in the QTSE group recover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the other model groups. In the model group,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FIk-1 and Fit-1 appeared on day 1 and reached a peak on day 21, then weakened gradually. In the QTSE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odel groups, a higher level of VEGF expression was shown from day 7 (P〈0.01) and a higher level of Fit-1 expression was shown from the 7th day to the 21st day (P〈0.01). Conclusion: QTSE therapy can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its receptors (FIk-1 and Fit-l) and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kinetic function in the ICH rats, which may be correlated with its action in modulating vascular regeneration to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microvascular networks in the damaged areas.  相似文献   

20.
周成芳  周弟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449-1451,1456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周围脑组织血管内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缓慢注射自体血出血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分别予EPO及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术后6h、24 h、72h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分级,取血肿周围脑组织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