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M-1)在内毒素(LPS)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早期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经尾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LPS2、4、6h组:LPS剂量为5mg/kg体重,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尾静脉注射,复制AKI模型。造模后在各时间点,ELISA法测大鼠血清和尿液中NGAL的含量及尿液中KIM-1的含量,除蛋白法测定血肌酐(SCr)值并比较各组大鼠光镜下肾脏的病理改变。结果与NC组Scr比较:LPS2h组略升高(P〉0.05),LPS4、6h组显著升高(P〈0.01);LPS2、4、6h组血清和尿液中NGAL及尿液中KIM-1的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与LPS2h组相比,LPS4h组血清和尿液中NGAL升高幅度小(P〉0.05),而尿液中KIM-1显著性升高(P〈0.01);光镜下,NC组肾组织结构正常,LPS2、4、6h组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 NGAL和KIM-1在AKI早期即出现升高,可作为AKI的早期诊断指标,并且KIM-1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可作为病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血、尿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 ,IL-18)和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AKI) 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诊断为冠心病并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243例,分为AKI组48例,非AKI组195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后0、2、4、6、8、10、12、24、48、72 h血液及尿液样本,检测各时间点血液样本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IL-18和KIM-1,尿液样本的IL-18和KIM-1水平。结果:AKI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 SCr值均明显高于0 h基线值(P均<0.05);AKI组术后各时间点血、尿IL-18和KIM-1水平均高于0 h基线值,IL-18在2 h(血)或4 h(尿)时达到峰值,KIM-1在6 h(血)或8 h(尿)时达到峰值(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KI组术后血(2 h)、尿(4 h)IL-18和血(6 h)、尿(8 h)KIM-1水平均与术后24 h SCr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2 h)、尿(4 h)IL-18和血(6 h)、尿(8 h)KIM-1 ROC曲线下面积(AUC)对AKI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血(2 h)、尿(4 h)IL-8和血(6 h)、尿(8 h)KIM-1联合检测诊断AKI的AUC均大于两者的单独检测。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术后的2 h血IL-18、4 h尿IL-18、6 h血KIM-1、8 h尿KIM-1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AKI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或可成为早期诊断AKI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儿童急性肾损伤(AK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肾损伤患儿100例,并按照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每组各50例;另外选取正常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尿NGAL、KIM-1和IL-18,与血清肌酐(SCr)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探讨以上3项指标在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在SCr未发生明显变化前,AKI组患儿的3种因子水平均已升高,且尿NGAL升高最快(P<0.05);非AKI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3种因子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2与非AKI组、对照组相比,AKI组患儿1期、2期、3期尿NGAL、IL-18、KIM-1和SCr的水平逐渐升高(P<0.05)。3AKI组患儿尿NGAL、IL-18和KIM-1均与SCr呈正相关(r=0.607、0.428、0.477,P均<0.05)。结论:AKI患儿进展过程中,尿NGAL、IL-18和KIM-1等3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与SCr值及AK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尿NGAL、IL-18和KIM-1可作为早期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的生物标志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应用。方法:119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别采集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标本,采用酶法进行血肌酐(Scr)测定、ELISA法进行尿KIM-1和尿IL-18测定。结果:119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有29例患者在24~48h内Scr绝对值升高≥26.4μmol/L,或Scr较基础值升高≥50%,符合AKI诊断标准,AKI发生率为24.3%。与术前相比,AKI组患者尿KIM-1术后4h开始升高、尿IL-18术后6h开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KIM-1和尿IL-18与血Sc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812(P0.01)。尿KIM-1在AKI诊断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95%可信区间为0.717~0.993(P0.01);尿IL-18在AKI诊断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95%可信区间为0.661~0.985(P0.01)。结论:检测尿KIM-1和尿IL-18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发生AK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循环换瓣术患者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l(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尿肾损伤分子-1(acute kidney injury,KIM-1)对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AKI)以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接受体外循环换瓣术患者78例术后分为AKI组20例和非AKI组54例,分别留取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标本,检测血清肌酐(Scr)、HMGB1和尿KIM-1水平。结果:AKI组血清Scr在术后24 h升高显著,符合AKI诊断标准,48 h达到高峰值,不利于AKI早期诊断。AKI组术后6 h及以后时间点的尿KIM-1显著高于非AKI组,术后24 h及以后时间点血清HMGB1高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组术后6 h尿KIM-1与48 h血清Scr水平(r=0.743)、术后24 h血清HMGB1与7d血清 Scr水平(r=0.815)均呈正相关(P<0.01)。AKI组ROC曲线下面积0.821,95%可信区间为0.812~0.863(P<0.01),临界点取1.97 ng/mL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4.21%和75.14%。以术后24小时血清HMGB1判断预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95%可信区间为0.837~0.899(P<0.01),临界点取4.08 ng/mL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30%和89.12%。结论:体外循环下接受换瓣术的患者,检测尿KIM-1和血清HMGB1水平对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尿液中肾损伤因子(Kim-1)的临床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11月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119例,通过急性肾损伤(AKI)拟定的诊断依据将其分为AKI组(59例)与非AKI组(6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6、12、24、48、72 h血肌酐(Scr)及尿Kim-1浓度。结果119例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病率为49.5%;AKI组术后24 h血Scr明显上升,且与同组术前及非AKI组术后24、48、72 h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KI组术后4 h Kim-1浓度开始升高,且与术前及非AKI组术后4、6、12、24、48、72 h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尿Kim-1浓度与血Scr浓度呈正相关(r=0.879,P〈0.01)。经尿Kim-1浓度诊断的AKI的ROC曲线显示可信区间为0.625~0.985(P〈0.01)。结论 Kim-1在术后4 h开始升高,术后24 h明显升高,升高时间明显早于血Scr,可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AKI早期诊断更早、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血症模型组和灯盏花素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大鼠脓毒血症模型。灯盏花大、中、小剂量组在造模后立即分别给予灯盏花素5、10、20mg/kg尾静脉注射。术后24h处死大鼠,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摘取肾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NGAL和KIM-1蛋白含量。结果与脓毒血症组比较,灯盏花素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cr、BUN、NGAL和KIM-1水平及肾组织NGAL和KI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肾脏病理改变好转。灯盏花素小剂量组肾脏病理改变未见好转(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以显著改善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肾组织损伤,降低血清NGAL和KIM-1水平及肾组织NGAL和KIM-1蛋白表达量,对脓毒血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生物学标记物的表达,分析其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30例,Ⅱ期29例,Ⅲ期31例。采集所有患者尿液标本并用ELISA法检测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的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尿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比较尿液中生物学标记物表达在Ⅰ~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根据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NGAL、KIM-1、尿IL-18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Ⅰ期患者NGAL、KIM-1水平均低于Ⅱ期以及Ⅲ期,且Ⅱ期低于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组患者尿液中NGAL、KIM-1及IL-18水平均低于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可得,尿液中NGAL、KIM-1、IL-18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尿液中NGAL、KIM-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相关。尿液中N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在介入术后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方法抽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接诊的58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介入术前后尿液中NGAL、KIM-1、Cystatin-C、IL-18含量与血肌酐变化。结果冠脉造影及PCI术后,尿液NGAL、KIN-1较之术前得到极大提升,且NGAL值在2 h时浓度达到最高;Cystatin C、IL-18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24 h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8例患者中有30例(51.7%)患者术后出现血肌酐升高。结论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或介入术治疗后,患者尿NGAL、KIM-1均升高,表明两者对肾脏损伤反应较为灵敏,而尿Cystatin C、IL-18并未升高,可能与本次研究操作方法等内容有关,需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血清和尿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在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致急性肾损伤(AK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小儿肾内科收入院的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共102例,均检测血清和尿中的NGAL、KIM-1水平,以AKI pRIFLE为分组标准,评价血清和尿中NGAL、KIM-1在儿童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ROC曲线分析.对符合AKI诊断的患儿,分别检测诊断AKI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的血清和尿中的NGAL、KIM-1水平,并与当天相应的血肌酐(Sc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入选102例患儿中,43例符合AKI pRIFLE诊断标准,18例患儿为AKI-R期,10例患儿为AKI-I期,15例患儿为AKI-F期.AKI组患儿的血清和尿中NGAL、KIM-1水平在Scr没有升高之前已经升高,与非AKI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这2个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5% CI 0.65~0.91),尿中NGAL的AUC为0.84(95% CI 0.62~0.90),均好于血清和尿中的KIM-1水平.血清和尿中的NGAL水平与Scr相关(r分别为0.79、0.62,P<0.01);血清和尿中KIM-1水平与Scr相关(r分别为0.52、0.55,P<0.05).结论在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致AKI时,血清和尿中的NGAL、KIM-1在Scr没有升高之前已经升高,是诊断儿童AKI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在发生AKI后,这两个指标与Scr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青藤碱(SIN)对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75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脓毒血症模型组和SIN小、中、大剂量组,建模,术后24 h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及血降钙素原(PC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脓毒血症模型组相比,SIN大、中剂量组NGAL和KIM-1均显著降低;SIN大、中、小剂量组PCT均较脓毒血症组显著降低,而BUN及Scr均显著低于模型组;SIN大剂量组肾脏病理明显改善。结论SIN有效降低血清和尿液NGAL和KIM-1,降低血清PCT、BUN和Scr浓度,对脓毒血症所致的急性肾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和白介素18(IL-18)对创伤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急诊创伤且伴有急性肾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测两组患者NGAL、KIM-1和IL-18的水平,并探究其对于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创伤患者尿液NGAL、KIM-1和IL-18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患者尿液NGAL、KIM-1和IL-18进行检测,能有效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对肾损伤早期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脓毒血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重症监护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112例患者在确诊脓毒血症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尿标本,分别测定血肌酐(SCr)、尿NGAL和尿IL-18水平。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观察两组血SCr、尿NGAL和尿IL-18的动态变化。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尿NGAL和IL-18对AKI的诊断作用。结果 112例脓毒血症患者中,发生AKI的有57例,发生率为50.9%。AKI组SCr在脓毒血症确诊后的第24 h上升至基础值的1.84倍,达到AKI的诊断标准。AKI患者尿NGAL和尿IL-18分别在脓毒血症诊断后2 h、8 h开始显著增高并在随后的时间点都高于基线值(均P〈0.05),也显著高于非AKI组(均P〈0.05)。脓毒血症确诊后2 h,尿NGAL诊断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95%可信区间为0.879~0.980,以65μg/L作为AKI的诊断界值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8%和86.2%;脓毒血症确诊后8 h,尿IL-18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可信区间为0.859~0.985,以2 400 ng/L作为AKI的诊断界值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和85.1%。结论脓毒血症确诊后2 h尿NGAL水平和确诊后8 h尿IL-18水平对AKI具有预测价值,其诊断时间远早于SCr。尿NGAL和尿IL-18可作为脓毒血症患者并发AKI的早期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住院烧伤患者,按烧伤面积和深度分轻、中及重度烧伤组,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留取血液及尿液,检测血全项水平;ELISA法检测和分析尿KIM-1及IL-18水平与烧伤程度等。结果:(1)轻、中、重度组及对照组的尿KI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三组患者及对照组的尿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重度烧伤合并AKI患者尿KIM-1及IL-18水平明显高于重度烧伤不合并AKI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KIM-1及IL-18升高早于血肌酐升高。(3)尿KIM-1与血清BUN、Scr呈正相关,但与ALB呈负相关(P均<0.05)。尿IL-18与血清Cr低度相关,但与血清BUN、ALB无相关性。结论:尿IL-18、KIM-1可以作为预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合并AKI的早期敏感指标,为烧伤患者早期预防AKI提供一定的临床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检测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儿诊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019年1-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脓毒症患儿82例,按照排除标准去除13例。按入院后是否发生AKI分为脓毒症AKI组28例和脓毒症非AKI组41例。脓毒症AKI组患儿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分为脓毒症AKI-CRRT组和脓毒症AKI-非CRRT组。检测脓毒症AKI和非AKI患儿住院后0 h、24 h和72 h的血NGAL、KIM-1、肌酐、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水平,同时监测24 h和72 h的尿量。用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分析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GAL、KIM-1、肌酐、尿量、CysC、RBP对脓毒症并发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AKI组患儿的NGAL、KIM-1、肌酐、CysC水平在0 h、24 h、72 h时均显著高于脓毒症非AKI组(P<0.05)。脓毒症AKI-CRRT组和非CRRT组各时点NGAL、肌酐的水平均高于脓毒症非AKI组(P<0.05)。KIM-1、CysC、RBP、尿量在24 h和72 h时,脓毒症AKI患儿较非AKI患儿有明显差异(P<0.05)。ROC曲线比较显示:脓毒症AKI-CRRT组和非CRRT组0 h时NGAL的AUC面积均最大(分别为0.907和0.951)、灵敏度最高(分别为92%和100%)。脓毒症AKI-CRTT组患儿的肌酐水平在72 h时呈现下降,并且较24 h时肌酐的AUC面积减小、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降低(P<0.05);NGAL和KIM-1水平在24 h显著升高后,至72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NGAL在3个时点、KIM-1在后2个时点均维持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 NGAL灵敏度较高,可在早期提示AKI的发生。在血液净化的治疗过程中NGAL、KIM-1受干扰因素较少,可为AKI患儿肾功能真实水平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不同基础疾病导致急性肾损伤(AKI)儿童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在我院门诊和急诊进行肾功能检测且既往1年内曾因不同原因在我院进行过肾功能检测的无慢性肾脏疾病的患儿纳入本研究。入选患儿留取5 mL尿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NGAL和KIM-1,记录患儿原发疾病、住院患儿的住院时间。以AKI pRIFLE为分期标准,将诊断为AKI的患儿分为AKI-R组、AKI-I组和AKI-F组。结果 共552名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住院患儿316名,诊断为AKI的患儿59名。AKI组患儿尿NGAL、KIM-1和NAG值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在血肌酐未升高前这3项指标均已升高,且随着肾损伤的加重升高更明显。住院AKI患儿中,AKI越严重,住院时间越长。结论 儿童AKI的发生不仅源于肾脏疾病本身,还可源于其他系统疾病。尿NGAL和KIM-1在AKI早期已经明显升高,在AKI诊断上较血肌酐敏感,尿NGAL和KIM-1较尿NAG值升高显著,可以作为儿童不同基础疾病导致AKI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韦琪  孔宙  黄育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530-1532,153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血肌酐(Scr)对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肾损伤患者87例,采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和Scr浓度,并选取同期入住ICU未发生AKI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52例)进行比较。结果:与入院时相比,AKI组患者自入院以来血清Cys—C水平均呈进行性升高,而Scr水平自入院12h后才出现升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KI组比较,AKI组血清CysC及Scr浓度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AKI组中3个亚组血清CysC及Scr浓度也均比非AKI组明显升高(P〈0.05),3个亚组间两两比较,CysC及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Scr指标,CysC指标不论对总AKI还是对AKI-1期、AKI2期和AKI-3期均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KI发生时检测血CysC有助于AKI的早期临床诊断;血CysC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能准确反应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的变化及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54例确诊为脓毒血症的患儿,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AKI组30例,非AKI组24例;收集24例健康对照儿,分别测定三组的血清降钙素原、尿液KIM-1。结果对照组、非AKI组、AKI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总体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尿KIM-1可作为小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贤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78例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分为AKI组(24例)及非AKI组(54例),分别留取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标本,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和Scr水平,ELISA法检尿IL-18水平。结果 AKI组血清Scr在术后24~48h内显著升高,上升≥26.5μmol/L或较基础Scr水平增加≥50%,符合AKI诊断,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AKI发生率为30.77%;与术前相比,血清CysC在术后4h及尿IL-18在术后2h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术后4h后各时间点血清CysC和术后2h后各时间点尿IL-18水平都之对应时间点显著升高。结论体外循环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AKI发生率较高,检测血清CysC和尿IL-18水平对预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胡明磊  金献冠  李钰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9):100-103,191
目的 探讨胱抑素C (cystatin C,Cys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l8)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早期预测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治疗置换模式不同比较中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脓毒症且并发AKI的患者,确诊后24h内收集患者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标本,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标本水平,同时收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细胞等临床指标。根据患者在之后住院期间是否需要接受CRRT,分为脓毒症CRRT组和脓毒症非CRRT组,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脓毒症CRRT组治疗前后在动脉端采取血液标本及尿液标本检测;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在评价脓毒症AKI患者需CRRT的早期预测价值,对CRRT治疗中患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分组分为2L/h及4L/h置换剂量组,同时和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总共收集71例脓毒症AKI患者,男性占63.3%,患者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63.9±14.8岁。36例患者最后接受CRRT治疗,确诊AKI后的24h内,2组患者Scr、BUN、血白细胞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脓毒症CRRT组尿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非CRRT组(P<0.05)。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在预测脓毒症AKI患者需CRRT治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血清Cys C对于脓毒血症AKI患者需进行CRRT治疗的预测价值的AUC值为0.905(95% CI:0.831~0.979,P=0.000),尿NGAL、尿IL-18预测价值的AUC值分别为0.926(95% CI:0.862~0.991,P=0.000)和0.897(95% CI:0.827~0.967,P=0.000)。在CRRT治疗过程中,置换液流量为分别设定2L/h及4L/h置换剂量行分组透析治疗,2L/h组透析患者数为17例,4L/h组透析患者数为19例。经过12、24h治疗后,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在各组内逐渐下降(P<0.05),4L/h组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在第24h均明显低于2L/h组(P<0.05)。结论 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在脓毒症AKI患者选择CRRT治疗时机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尿NGAL具有更好的早期预测价值,其次为血清Cys C和尿IL-18。此外,在CRRT治疗过程中,置换液流量为4L/h透析治疗比2L/h组透析患者在持续24h治疗后,可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