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孕症中医体质分布以及其与证候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对象分为不孕症组200例和正常组212例,调查人员直接询问被调查者,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2组进行体质测评。结果:不孕症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构成比分别为29.5%、20.0%和21.0%。不孕症组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肾虚证与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证与瘀血质、阳虚质,肝郁证与痰湿质、湿热质,痰湿证与痰湿质相关程度较高;而气虚质与4种证候均相关。体质因素对不孕症证候的影响始终都是显著的,而气虚质与痰湿证、肝郁证、血瘀证、肾虚证的形成均显著相关。瘀血质仅与血瘀证密切相关,只易产生血瘀证候。结论:不孕症发病及其发病后的证候类型均与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其中医体质与各因素相关性。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诊断,收集以上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结果 110例患者中气虚质35例、痰湿质24例、血瘀质17例、阴虚质16例、阳虚质14例、其他体质4例,其整体分布有差异(P0.05);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构成比及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其他体质构成比有差异(P0.05);气虚质、痰湿质构成比无差异(P0.05)。不同中医体质在糖尿病肾病各期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IV期中医体质分布有差异(P0.05),气虚质最多。不同中医体质血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总蛋白、血白蛋白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质eGFR、Hb、RBC比其余体质低;阴虚质FPG、HbA1c比其余体质高;痰湿质BMI比其余体质高(P0.05)。痰湿质与BMI呈正相关,血瘀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冠心病、eGFR呈正相关、与高血压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体质主要分布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基础体质是气虚质、痰湿质,2型糖尿病肾病IV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中医体质是气虚质;肥胖是痰湿质的危险因素,肾小球高滤过是阴虚质的危险因素,阳虚质易肾性贫血。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阴虚质、血瘀质有关,微血管病变与血瘀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未发糖尿病肾病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统计研究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分析研究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气虚质、血瘀质占比高于对照组(P0.01),平和质、阳虚质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及特禀质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P0.01),阳虚证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水湿证、湿热证及湿浊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体质患者中,气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阴虚证较多,阴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和阴虚证,血瘀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血瘀证,平和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和阳虚证,痰湿质患者多表现为水湿证,湿热质患者表现为湿热证、水湿证,气郁质患者多表现为血瘀证,阳虚质患者表现为阳虚证、气虚证。气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阴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痰湿质与水湿证强相关,与湿热证中等相关;湿热质与水湿证、湿热证中等相关;血瘀质与气虚证强相关,与血瘀证中等相关;气郁质与血瘀证强相关。结论:糖尿病气虚质、血瘀质患者更易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不同体质可能决定糖尿病患者发病及发病后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与中医体质相关性,为MC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78例MC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相关性。结果 MC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不同性别M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MC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体质类型(P0.05)。结论 MC中医体质类型主要由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构成,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老年MC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从而分析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别分析,并对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中,阳虚质26例(31.0%),血瘀质23例(27.4%)、气虚质12例(14.3%)、气郁质8例(9.5%)、痰湿质8例(9.5%)和阴虚质7例(8.3%)。气郁质与和血瘀质与气滞血瘀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P0.05);痰湿质与痰湿凝聚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气虚质与痰湿凝聚型呈正相关(P0.05);阳虚质和气虚质与气血亏虚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多为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和阳虚质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痰湿质和气虚质与痰湿凝聚型呈正相关,阳虚质和气虚质与气血亏虚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保定市南市区结肠黑变病(MC)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MC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我院,针对就诊的确诊结肠黑变病患者78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调查,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例MC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M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MC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体质类型(P0.05)。结论 MC中医体质类型主要由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老年MC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医证候诊断客观指标提供前期工作基础。方法:根据诊断和辨证标准纳入不同证型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肌瘤局部血流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气滞血瘀、痰湿瘀结、瘀热交阻和气虚血瘀4证子宫肌瘤内部血流特征有区别,其中"周边环绕"以气虚血瘀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点状"则以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杂乱"以瘀热交阻证所占比例较大。4种常见证型间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瘀热交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湿瘀结证与瘀热交阻证,瘀热交阻证与气虚血瘀证的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痰湿瘀结证、痰湿瘀结与气虚血瘀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动、静脉频谱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以及静脉流速有不同程度差异,但不同证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不同中医证候在其内部及周边血流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常见中医证型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诊断和辨证标准纳入122例子宫肌瘤患者,然后进行超声检查,采用统计学软件对子宫肌瘤四种常见中医证候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证候间子宫肌瘤位置分布以及最大径、平均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径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最大径及平均直径为5~10 cm者比例均大于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其余各证型之间最大径及平均直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间不同超声回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瘀结证回声不匀者占76.47%,气虚血瘀证低回声占70.59%,远高于两证其他回声所占比例。痰湿瘀结证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不同超声回声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候之间肌瘤单发或多发情况差异以及形态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常见中医证候在肌瘤位置、大小和回声方面具有一定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平湖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常见中医体质类型血糖代谢状况。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研究》问卷对纳入对象进行方便抽样横断面现场调查并以5∶1比例随机抽样行OGTT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2h负荷血糖、计算HOMA-IR和HOMA-β指数。结果: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兼阴虚质及气虚兼痰湿质为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痰湿质组2hPG及气虚兼痰湿质组HbA1c水平分别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湿质、气虚兼痰湿质组FINS、HOMA-IR及HOMA-β指数分别与其他四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及气虚兼阴虚质组HOMA-β指数分别与其他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气虚兼阴虚质及气虚兼痰湿质是该地区糖尿病发病高频、高危体质类型;阴虚质及气虚兼阴虚质的胰岛β细胞功能早期损伤和痰湿质及气虚兼痰湿质的胰岛素抵抗致胰岛β细胞代偿性高分泌可能是该四类体质的糖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证型间PCOS患者体质分布情况,探讨中医证型体质的分布差异,从中医体质角度为PCOS中医辨证论治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PCOS患者共460例,分为脾虚痰湿型组(139例)、痰瘀互结型组(116例)、肾虚肝郁型组(139例)、肾虚血瘀型组(66例);脾虚痰湿及痰瘀互结型组属于痰湿型组(255例),肾虚肝郁及肾虚血瘀型属于非痰湿型组(205例)。结果:(1)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在痰湿型与非痰湿型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体质类型在2种证型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2)痰湿质、气郁质在脾虚痰湿、痰瘀互结、肾虚肝郁、肾虚血瘀4种证型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体质类型在四种中医证型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痰湿质分布在脾虚痰湿型和肾虚肝郁型间χ~2=6.31,P<0.05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型和肾虚肝郁型间χ~2=4.89,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郁质分布在脾虚痰湿型和肾虚肝郁型间χ~2=5.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型与肾虚肝郁型间χ~2=4.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证型的PCO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可能是导致PCOS证型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发生PCOS的高危人群,通过中医辨体质,及早进行调整,可以预防PCO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范琳燕 《新中医》2020,52(2):169-172
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相关标准进行调查并进行体质分类,统计中医体质类型、证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50~60岁,61~70岁,71~80岁)、不同病程(<5年,5~8年,>8年)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中医体质类型分为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特禀质9种。其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28.7%),气郁质和特禀质这两种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最低(0.9%)。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患者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71~80岁患者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不同病程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质中,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血瘀质和阳虚质中,病程长于8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中气血亏虚证较多,共199例,占36.2%;其次是肝肾阴虚证,共141例,占25.6%;肾阳虚证124例,占22.5%;气滞血瘀证74例,占13.5%;其余分型12例,占2.2%。气虚质和气血亏虚证呈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前期的患者以阴虚质所占比例最大,后期患者则多为血瘀质和阳虚质。根据规律,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时,可以因人制宜,以“治未病”作为指导思想,根据“虚者补之”,针对患者的体质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予以滋阴补肾、温阳活血、填精益髓等日常饮食建议及治疗,进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质与B淋巴细胞、FS值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25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调查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状况,检测患者B淋巴细胞(CD5+、CD19+)及肝脏瞬时弹性硬度(FS)数据,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体质分型涵盖湿热型、阴虚型、气郁型、痰湿型、平和型、血瘀型、气虚型、阳虚型、特禀质共9型;其中HBe Ag(+)患者167例,湿热型占27.54%,均高于其他各型(P0.05);HBe Ag(-)患者58例,气虚型占56.90%,均高于其他各型(P0.05)。CD5+水平比较:湿热型CD5+水平高于气郁型、痰湿型、平和型、血瘀型、气虚型、阳虚型及特禀质,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型CD5+水平高于气虚型、阳虚型(P0.05)。CD19+水平比较:湿热型CD19+水平最高,与其他类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型CD19+水平高于痰湿型、平和型、气虚型、阳虚型(P0.05);血瘀型CD19+水平高于平和型、气虚型、阳虚型(P0.05)。FS值比较:血瘀型FS值最高,与其他类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型FS值次之,高于气郁型、平和型、气虚型、特禀质(P0.05)。结论:不同中医体质的乙肝病毒携带者B淋巴细胞、FS值存在显著差异,这对临床早期治疗,抑制乙肝病程进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卡培他滨的化疗毒性与中医体质分型的关系。方法对6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观察记录全部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分析与体质的关系。结果 68例结肠癌患者中以偏颇体质为主,并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多见。痰湿质化疗反应评分高于全部患者化疗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阳虚质化疗反应评分低于全部患者化疗反应评分,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化疗反应评分高于全部患者化疗反应评分,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口腔黏膜炎、血液毒性及恶心呕吐评分均高于全部患者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质血液毒性评分低于全部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恶心呕吐评分高于全部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中气虚质最多,痰湿质可能为化疗反应敏感型体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岭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辨识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岭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特点,为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收集岭南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岭南地区人群9种中医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为主(占85.0%),9种体质(兼夹体质合并在主要体质类型内)主要为:气虚质(占50.6%)、阳虚质(占12.7%)、阴虚质(占8.3%)。男女性别在体质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体质分布情况: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男女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男性多于女性(P0.05);阳虚质、气郁质女性多于男性(P0.05)。岭南地区人群共有的38种中医体质,其前10种依次为气虚质、平和质、气虚质合并湿热质、气虚质合并气郁质、气虚质合并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合并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合并痰湿质、痰湿质;其中,气虚质合并湿热质、气虚质合并痰湿质、痰湿质男性多于女性(P0.05);气虚质合并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合并阳虚质女性多于男性(P0.05)。关联度分析:最常与其他体质相兼的休质是气虚质和血瘀质;最常见的关联体质是气虚质合并湿热质、气虚质合并气郁质、气虚质合并阴虚质。体质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气郁质主要集中在21~50岁,在20岁之前与年龄呈正相关,在41~50年龄段则呈负相关;特禀质在2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特禀质与低龄人群有相关性(P0.05);血瘀质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痰湿质在31~50岁与年呈正相关;阳虚质在51岁以后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大,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岭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分布以虚性偏颇体质为主,且以气虚质为主;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发病特点,探索体质理论在防治大肠息肉方面的应用。方法:收集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肠镜检查及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问卷调查,再运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规律及应用体质理论防治大肠息肉。结果:统计结果显示8种体质及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痰湿质26.21%、气虚质23.78%、阳虚质13.41%、阴虚质8.54%、气郁质7.93%、血瘀质7.93%、湿热质7.32%、平和质4.88%。6种证型及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脾虚夹湿28.67%、阳虚寒凝14.63%、肠道湿热14.63%、气滞血瘀11.59%、肝郁脾虚5.49%、血虚肠燥3.66%。此外还有无证型患者占21.34%。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以及平和质的男性比例多于女性,而气虚质和气郁质的女性比例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2,P=0.014(<0.05)]。青年患者各型体质占比均较低,中年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及平和质这7种体质占比均高于青年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中医体质类型和分布特点,为老年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入住宁波市区9家养老机构中年龄在55~75岁的老年人进行调研,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王琦《老年版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共调查346名老年人,其中平和质占30.92%,8种偏颇体质占69.08%;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分别占16.47%、14.74%、13.29%和11.56%。男性痰湿质、气虚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瘀质、阳虚质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各体质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以10年为一个年龄组距,将老年人群划分为两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慢性疾病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性别、疾病是影响体质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叶笑妮  陆慧敏  黄梅  全小明 《新中医》2016,48(2):174-176
目的:探讨乳腺癌巩固期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别和中医证候分析,再采用Spearman法分析乳腺癌巩固期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50例乳腺癌巩固期患者中气虚质占26.0%,瘀血质占17.3%,阴虚质占16.7%,阳虚质占14.7%,气郁质占13.3%,痰湿质占8.7%,湿热质占3.3%。中医证型中冲任失调证占45.3%,气血两虚证占34.7%,脾肾两虚证占20.0%。气血两虚证与气虚质呈正相关(P0.01);脾肾两虚证与阳虚质及痰湿质正相关(P0.01,P0.05);冲任失调与阴虚质及瘀血质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巩固期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巩固期体质类型的特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证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以及肺癌临床TNM分期与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从中医角度对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肺癌患者481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及中医体质)进行收集,并录入EpiData数据库中,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研究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有无吸烟史的关系,肺癌TNM分期与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为主。吸烟史与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肺癌TNM分期Ⅰ期患者以气虚质、痰湿质为多,Ⅱ期患者以湿热质、气虚质及痰湿质为多,Ⅲ期患者以气虚质、阳虚质为多,Ⅳ期以气虚质、阴虚质为多,肺癌不同TNM分期中医体质分布总体上有显著差异(P0.01)。肺癌TNM分期Ⅰ期、Ⅱ期患者气虚痰湿证占比最大,其次为气血瘀滞证和阴虚热毒证,Ⅲ期和Ⅳ期患者均为气阴两虚证占比最大,肺癌不同TNM分期中医证型分布总体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与肺癌TNM分期有一定的关系,对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合并重症肺炎的不同体质类型,来探讨不同体质类型与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关系。[方法]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法对临床上220例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分析其中主要的体质类型分布,及不同体质类型与PCT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该患者群体的体质类型分布主要集中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和阳虚质4种体质类型。在各体质类型间PCT水平中,痰湿质、阴虚质的两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痰湿质与阴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与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为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易感体质,患者不同体质类型间的PCT水平具有差异性,痰湿质、阴虚质患者发病更为危重,炎症反应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