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LTBI)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在体内的稽留状态,其诊断依据为结核纯蛋白衍化物(PPD)皮肤试验或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且无临床症状或影像学证据。预防潜伏性结核感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对于控制结核病疫情至关重要,国际上的预防性治疗方案主要有6~9个月单药异烟肼(INH)、3~4个月单药利福平(RIF)、3~4个月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或利福喷丁(RPT)治疗。我国潜伏性结核感染预防性治疗研究数据有限,因此,加强医务工作者对LTBI高危人群的了解,尤其是各种预防性治疗方案在不同高危人群中应用的认识,对医务工作者选择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方案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器官移植术后持续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对结核的易感性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容易引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且极易全身播散,危及生命,病死率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疾病发病形式可表现为:①吸入后进展性原发感染,常伴进展性肺部感染、全身播散、或两者都有;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由于免疫力降低,极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研究显示,透析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率为普通人群的4.6~15.5倍,而且主要是肺外结核,占40.0%~87.5%,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淋巴结结核。透析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的症状极不典型,甚至无明显的感染症状,且结核菌素试验常为阴性(阳性率仅为20%),普通的诊断方法较难发现。本文就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透析中心经严格筛查并诊断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9例透析患者相关情况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test,TST)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结核筛查方法,但其假阳性率高,且易受患者身体状况的影响。结核抗体试验具有快速、经济、方便的特点,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检测结果可能是假阴性~([1])。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被证明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2-3])。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TSPOT.TB和结核抗体试验在泌尿系结核中的应用,比较它们的  相似文献   

5.
正肾移植术后持续应用免疫抑制剂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必要条件,但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感染成为影响肾移植受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严重、最常见的感染之一。近年来,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肾移植受者是MTB易感人群,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who估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1-2].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因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缺陷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nzyme-linkedimmunospot,elispot)是一种体外检测单细胞水平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功能的免疫学技术,由lalvani等[3 ]首先将其应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为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就t细胞斑点试验在菌阴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上肢分枝杆菌感染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特异性,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是目前检测该类感染较为快速、简便的方法,其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发现耐药菌株。上肢分枝杆菌感染主要治疗方法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和手术治疗,用药过程中需重视药物不良反应。该文就上肢分枝杆菌感染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特定抗原肽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结核病临床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方法奠定物质基础.方法 设计并合成结核分枝杆菌CFP-10第53 ~ 66位氨基酸(14肽AAVVRFQEAANKQK)作为特定的抗原肽序列,经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多次有限稀释亚克隆建立能稳定分泌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纯化该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球蛋白亚型分析,并鉴定分析该单克隆抗体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免疫沉淀法和ELISA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共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上清样本38份,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上清样本20份,结核性胸水样本32份,非结核性胸水样本24份以及健康对照血清样本20份.结果 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亚型分析显示该杂交瘤细胞系产生的抗体类型为IgG1和κ型.该抗结核分枝杆菌CFP-10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成功用于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沉淀法分析.ELISA定量检测显示,该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为78.6% (55/70),特异性为92.2% (59/64).结论 CFP-10特定抗原肽单克隆抗体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威胁。尿毒症患者结核感染率风险是普通人群的6~25倍[1]。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D)并不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腹膜炎的常见原因[2]。腹透液结核杆菌培养阳性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金标准,但培养需要数周,故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经常被推迟。因此,早期、快速诊断腹膜透析结核性腹膜炎一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及诊治的重点。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2例应用Xpert MTB/RIF技术诊治腹膜透析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例进行总结及分析其在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结核感染的检测方法.方法 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3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为结核感染组(8例)、潜伏结核感染组(32例)及非结核感染组(24例),比较3种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结核感染的检测效果.结果 在结核感染组中,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疾病的敏感性为87.5%(7/8);在潜伏结核感染组中,T-SPOT.TB敏感性为87.5%(28/32),TST敏感性为46.9%(15/32),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敏感性为40.6% (13/32),T-SPOT.TB与TST及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POT.TB比结核分枝杆菌抗体:OR=10.2,95% CI 2.9~ 36.2,P=0.001;T-SPOT.TB比TST:OR=7.0,95% CI 2.0~24.6,P=0.003).TST与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非结核感染组中T-SPOT.TB和TST特异性高,均为100%,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查特异性为58.3% (14/24),前两者与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SPOT.TB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结核感染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骨关节感染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胸科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1月至12月临床确诊为骨关节感染的37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穿刺或手术途径获取感染病灶核心部位组织样本,分别对样本进行分枝杆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常规培养,结核分枝杆菌(MTB)-DNA扩增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在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4例疑似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外周抗凝血标本,依据细菌学检验、病理学结果及临床表现判定有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中确诊骨与关节结核73例,非结核感染81例,分别进行T-SPOT TB和结核抗体(TB-Ab)检测,并分析T-SPOT TB在骨与关节结核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73例确诊骨与关节结核中,64例T-SPOT TB阳性;81例非结核中,72例T-SPOT TB阴性;T-SPOT TB检测敏感度为87.67%(64/73),TB-Ab为41.10%(30/73),T-SPOT TB诊断骨与关节结核的敏感度显著高于TB-Ab(P0.001);T-SPOT TB检测特异度为88.89%(72/81),TB-Ab为71.60%(58/81),T-SPOT TB特异度也高于TB-Ab(P=0.006)。在结核组中,涂阳与涂阴两组T-SPOT T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45%(21/22)及86.49%(3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组中,病理诊断阳性率92.16%(47/51)与T-SPOT TB总阳性率87.67%(64/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 TB在诊断骨与关节结核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患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4年11月使用Xpert MTB/RIF对49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及32例非结核性骨关节病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检测,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同时对脓液标本行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BACTECT MGIT960),比较Xpert MTB/RIF与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在敏感性及特异性上的差异;综合上述两方面因素评价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患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Xpert MTB/RIF检测单个脓液标本的时间为2.3±0.2h。49例骨关节结核患者脓液标本中,46例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3例Xpert MTB/RIF阴性;32例非结核性骨关节病患者脓液标本中,1例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31例Xpert MTB/RIF阴性;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为93.87%、特异性为96.87%、阳性预测值为97.87%、阴性预测值为91.17%,一致率为95.06%。在46例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的骨关节结核患者中,10例存在利福平耐药突变基因,耐药突变率为21.73%。49例骨关节结核患者脓液标本中,抗酸染色阳性8例,阴性41例,敏感性为17.39%;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阳性患者11例,阴性38例,敏感性为23.91%;32例非结核性骨关节病患者脓液标本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均为阴性,其特异性均为100%。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的敏感性优于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P0.05),特异性与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患者的快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耗时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皮肤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至2013年收治的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1998至2012年相关国内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皮肤软组织NTM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22~60岁。5例患者可以分为医源性感染组(4例),非医源性感染组(1例),所有患者均为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检索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自1998#以来医源性和非医源性皮肤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为377例和9例,仅本文报道的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及克拉霉素等出现多重耐药。所有患者均接受3~12个月单用克拉霉素或联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痊愈。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皮肤感染仍为少见病,且多为院内暴发感染。重视皮肤软组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诊断,联合治疗对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pRNA-3WJ-siLNA gapmer(Mce4)-aptamer(CD40)纳米微粒(简称pRNA纳米微粒)在脊柱结核细胞模型中对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成骨细胞建立脊柱结核细胞模型。先培养及准备人成骨细胞,人成骨细胞培养至第三代;然后构建培养荧光结核分枝杆菌;将培养良好的人成骨细胞用1×Trypsin-EDTA胰蛋白酶消化之后以70%密度在100mm细胞培养皿种植细胞,经24h培养使细胞稳定之后,将1麦氏比浊管的对数生长中期荧光结核分枝杆菌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10感染培养的人成骨细胞6h,用不加血清培养液清洗3次,在培养箱中培养24h;然后将感染成功的人成骨细胞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及B、C、D组(三个实验组),三个实验组分别置入本研究团队构建的0.1μM、1μM、10μM浓度的脊柱结核靶向治疗pRNA纳米微粒溶液,共培养36h之后,加入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裂解产物用Middlebrook 7H9培养液稀释20倍,之后均匀涂抹到琼脂平板,放入到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1d,使用Gel Doc XR+system凝胶成像系统观察菌落影像,使用Bio-Rad Discovery Quantity One~?1-D analysis软件对四组的所有菌落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各组人成骨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结果:人成骨细胞培养良好;成功构建荧光结核分枝杆菌(H37Ra-GFP);荧光结核分枝杆菌结合并进入人成骨细胞。经统计分析A、B、C、D四组菌落形成单位(272.67±67.06、183.33±8.74、154.33±25.72、76.67±11.02)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4.68,P0.05);且B、C、D三组的菌落形成单位分别与A组相比时,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D三组菌落形成单位依次下调,三组菌落形成单位两两比较存在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NA纳米微粒以浓度梯度的方式抑制结核分枝杆菌在人成骨细胞中的生长存活,甚至低浓度也具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与肾移植病人的结核感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血液透析与肾移植病人的结核感染张训,侯凡凡血液透析与肾移植病人,由于尿毒症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致使这类病人对感染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在并发的感染中,特别是结核感染,因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灵敏的诊断方法,常延误诊断,贻误治疗。本文根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不同感染复数结核分枝杆菌侵染的正常人成骨细胞表面CD40分子差异表达的实验研究,探讨CD40作为脊柱结核分子靶向治疗的靶标分子的可行性。方法:将冷冻保存的正常人成骨细胞按照美国模式菌种收集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的说明进行复苏和培养,传代至3代冻存备用;之后选择Middlebrooke7H9液体培养基对荧光结核分枝杆菌(H37Ra-GFP)进行培养,培养至对数中期备用。把传代后的人成骨细胞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对照组,是未被结核分枝杆菌侵染的人成骨细胞组;B、C、D三组均为实验组,分别是被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1000、1∶100、1∶10浓度的结核分枝杆菌侵染的人成骨细胞组。然后采用实时定量PCR与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的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结核分枝杆菌诱导人成骨细胞中CD40 mRNA的表达变化及成骨细胞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传代后的人成骨细胞经荧光结核分枝杆菌侵染后,观察发现各组细胞感染程度良好。A组实时定量PCR反应结果表现为人成骨细胞中存在CD40 mRNA的表达;A (1.0337±0.0715)、B (1.4083±0.1145)、C(1.7172±0.1294)、D(2.0378±0.1573)四组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F=74.005,P0.05);B、C、D三组分别与A组相比时,均存在差异(P0.05),表现为结核分枝杆菌侵染组B、C、D三组成骨细胞中CD40 mRNA的表达均高于未侵染组A组;B、C、D三组,两两比较时,均存在差异(P0.05),表现为从B组到D组成骨细胞中CD40mRNA的表达依次上调。而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成骨细胞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结果发现与上述m RNA表达上调的结果完全吻合。结论:结核分枝杆菌侵染人成骨细胞后可诱导成骨细胞中CD40 mRNA以及成骨细胞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增多,并且感染复数越高,细胞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越多。而CD40分子可与其所对应的核酸适体特异结合,这就为使用CD40分子作为靶标分子,对脊柱结核进行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诊疗经验。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NTM成功经验性治疗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1例肝移植术后7个月NTM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以午后发热为主,动态CT检查提示病情进展时右肺下叶基底段内病灶扩大融合且出现薄壁空洞。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检或灌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多次痰培养及经验性抗结核治疗支持NTM感染的诊断。该患者诊断性四联抗结核治疗有效,治愈后出院。随访持续至投稿日,患者病情平稳,无再次出现发热、咳喘症状,肝功能正常。结论肝移植术后NTM感染罕见但不可忽视,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或灌洗可提高阳性发现率,诊断性四联抗结核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γ-干扰素释放反应与PPD皮试在肾结核诊断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免疫酶联斑点法(Elispot)与传统的结核菌素(PPD)皮试对肾结核患者及健康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状进行检查,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方法:采用自主研制的Elispot试剂盒和PPD皮试,对14例肾结核患者及13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平行检测。结果:14例肾结核患者检测中,13例PPD阳性,12例Elispot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例志愿者中86例PPD阳性,22例Elispot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pot试剂盒在健康人群中检测阳性率远低于PPD皮试,而在肾结核的检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pot在区分肾结核患者与健康人方面价值优于PPD皮试。在肾结核的诊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经验,观察了11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患者,结果为治愈6例,摘除移植肾4例,死亡1例。认为:(1)肾移植术后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接受抗排斥的免疫抑制剂,结核感染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50倍。(2)肾移植术后高热应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者即使化验结果阴性也不能排除结核菌感染。(3)一旦确立诊断早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将激素减为最低量。(4)对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