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辅助甘精胰岛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鸢尾素(Iris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3例、联合组82例。对照组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联合组予穴位按摩辅助甘精胰岛素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水平变化,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白介素细胞–17(interleukin 17,IL–17)、白介素细胞–1β(interleukin–1β,IL–1β)、Irisin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RT–PCR法测定Netrin–1相对表达量。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胰岛素抗生指数(insulin life resistance index,HOMA–IR)、MDA、IL–17、IL–1β、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Netrin–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ndex of β–cell function in HOMA,HOMA–β)、SO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水平、Irisin表达升高(P<0.05)。结论 使用穴位按摩辅助甘精胰岛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明显缓解,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明显减轻,血脂水平得到显著改善,Netrin–1、Irisin表达受到明显调控,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小鼠时对小鼠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尿酸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组、别嘌醇组和苯溴马隆组,给予相应药物14 d与28 d后,取静脉血检测各组小鼠血尿酸值、空腹血糖值、20 d糖耐量、24 d胰岛素耐量等因素的变化水平。结果高尿酸模型小鼠血尿酸水平显著上升(P〈0.01),空腹血糖值显著增加(P〈0.01),糖耐量与胰岛素耐量的实验中,高尿酸小鼠在各时间点的血糖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给予苯溴马隆与别嘌醇干预后,苯溴马隆组在14 d与28 d将血尿酸值分别降至(35.58±6.31)mg/L和(67.37±7.15)mg/L(P〈0.01),空腹血糖值为(8.13±0.51)mmol/L和(8.18±0.82)mmol/L;别嘌醇组血尿酸值更低,分别为(25.37±9.08)mg/L和(22.97±4.26)mg/L(P〈0.01),空腹血糖为(9.62±0.48)mmol/L和(9.82±0.53)mmol/L。对于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考察发现,口服葡萄糖后,苯溴马隆组小鼠在30、60、120 min时血糖水平分别为(20.14±2.01)、(13.14±1.32)、(9.74±1.32)mmol/L,与高尿酸组比较,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或P〈0.01),而别嘌呤组未见明显差异。注射胰岛素后,苯溴马隆组在30、60、90、120 min时血糖值分别为(4.97±0.25)、(4.15±0.25)、(4.13±0.78)、(4.77±0.66)mmol/L,与高尿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别嘌醇组则未见这样的作用。结论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时均有很好的作用,而苯溴马隆具有纠正糖负荷或胰岛素负荷下血糖异常的作用,所以对于合并血糖升高时,苯溴马隆对高尿酸引起的异常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耐量与糖耐量的调控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剂量苯溴马隆与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就诊的8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将83例患者分为别嘌醇组和苯溴马隆组。所有患者给予适当休息、饮食调节等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别嘌醇组加用别嘌醇治疗;苯溴马隆组加用小剂量苯溴马隆治疗。比较(1)高尿酸血症缓解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患者尿酸的差异。结果:(1)苯溴马隆组对比别嘌醇组高尿酸血症缓解率更高,P<0.05;(2)苯溴马隆组对比别嘌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尿酸相似,P>0.05;干预2个月苯溴马隆组对比别嘌醇组尿酸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跟别嘌醇对比,小剂量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对比更好,可更好促进尿酸水平的改善,且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A组(45例)、B组(40例)和C组(37例),A组患者予奥氮平片治疗,B组患者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C组患者予奥氮平片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三组患者的FBG、BUA、TC、TG、LDL–C、BMI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ANSS评分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患者的BUA、TC、LDL–C、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C组患者的BUA、TC、LDL–C、BMI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与单独使用奥氮平或帕利哌酮相比,奥氮平联合帕利哌酮不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但也未提高疗效,临床联用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抵抗素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从我市市立医院选择2012-2013年 NAFLD 患者60例为观察组,从该院体检中心选择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对其抵抗素与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血浆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空腹血糖(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 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ence index,HOMA-IR)、谷丙转氨酶(their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Ⅳ型蛋白(Ⅳcollagen,Ⅳ-C)、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BMI、WHR、TC、TG、LDL-C、HbAlc、FPG、FINS、HOMA-IR、抵抗素、ALT、AST、HA、Ⅳ-C、IL-18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抵抗素与NAFLD呈正相关,是NAFLD的危险因素,开发和研制抵抗素拮抗剂是预防和治疗NAFLD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土茯苓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复方土茯苓颗粒组、苯溴马隆组,每组各30例。复方土茯苓颗粒组给予口服复方土茯苓颗粒,10 g/包,2/d。苯溴马隆组给予口服苯溴马隆,50 mg,1/d。20天一疗程。实验前后抽血检测疗效指标:①血尿酸(uric acid,UA);②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尿常规),并进行前后对照及组间比较。结果复方土茯苓颗粒、苯溴马隆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70〉0.05)。复方土茯苓颗粒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临床特征及胰岛素抵抗(IR)特点。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新诊断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140例与非NAFLD组60例。记录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生化、肝酶等。计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C肽指数(HO—MA—C肽)。比较两组指标特点。结果NAFLD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基转肽酶(GGT)及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于非NAFLD组(P<0.05);与非NAFLD组比较,NAFLD组患者的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HOMA—IR、HOMA—C肽均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TG、GGT、uA是新诊断T2DM合并NAFLD重要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82、1.53、1.37、1.09)。结论肥胖、高尿酸血症、高TG血症以及GGT升高是新诊断T2DM发生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当新诊断T2DM同时合并NAFLD时,IR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苯溴马隆与中药联用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症患者采用苯溴马隆片与中药联用的方法治疗。结景显效1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结论苯溴马隆与中药联合运用在控制高尿酸血症/痛风急性发作和减少胃肠道刺激副作用方面有独到之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谭清武 《中外医疗》2009,28(8):176-176
苯溴马隆(立加利仙)为促尿酸排泄药,它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治疗高尿酸血症有较好效果,一般患者服用苯溴马隆少有不良反应出现。本文介绍了1例口服苯溴马隆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提醒临床使用苯溴马隆需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6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脂、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比较胰岛素敏感度的差异。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率和HOMA—IR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率高于正常人,并与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1.
高尿酸血症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46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观察组)及38例老年2型糖尿病非脑梗塞患者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采用放射免疫计数器检测空腹胰岛素。并对两组的血尿酸、血糖、血脂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血尿酸、空腹及餐后2h血糖、TC、TG、ApoB、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应适时监测,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2.
魏晓楠 《中外医疗》2013,32(7):108-108,110
目的探讨并对比分析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联合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的临床有效性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该院在2008年1月—2011年5月共收治50例初发与复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UA≥440.0);全部50例患者均均加用碳酸氢钠碱化体液,0.1g/次,3次/d,饮食严格控制脂肪和嘌呤摄入量;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即Ⅰ组16例单独给予非诺贝特(200mg/d,1次/d)治疗,Ⅱ组16例单独给予苯溴马隆(50mg/d,1次/d)治疗,Ⅲ组18例给予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用法用量同Ⅰ组和Ⅱ组)联合治疗。结果 5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UA水平下降显著,Ⅰ组交治疗以前平均下降26.6%,Ⅱ组交治疗以前平均下降28.8%,Ⅲ组交治疗以前平均下降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UA下降幅度方面,Ⅲ组〉Ⅱ组〉Ⅰ组,且Ⅰ组、Ⅱ组与Ⅲ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其它检测治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超检测患者没有明显结石形成。结论在治疗高尿酸症的临床疗效方面,非诺贝特的临床疗效表现要略逊于苯溴马隆,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联合治疗高尿酸血症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有效性,且没有发现明显结石形成,用药安全性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清泻浊毒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别嘌呤醇组、双花公英组、土茯苓熟大黄组及清泻浊毒方组,采用氧嗪酸钾盐腹腔注射造成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各组药物对大鼠尿量和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药物组中,24h总尿量以土茯苓熟大黄组最多,与空白组、苯溴马隆组及别嘌呤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清泻浊毒方组;土茯苓熟大黄组和苯溴马隆组的尿酸浓度升高明显,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土茯苓熟大黄组的尿酸浓度明显高于苯溴马隆组(P〈0.01);24h尿酸总量以土茯苓熟大黄组最高,清泻浊毒方组与苯溴马隆组极为接近。结论清泻浊毒方能够增加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的排泄,其作用途径主要是通过土茯苓熟大黄配伍,利尿、促进尿酸的排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6例女性OAB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女性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观察组患者腰围、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患高血压人数、绝经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FPG、TG、FINS、CRP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对象T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与女性OAB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何永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139-139,147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比较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36例健康对照者之间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因素有无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中FPG、FINS、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O.05)。胰岛素敏感性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呈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浓度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并与血脂代谢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tion,EH)患者血糖水平与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比较EH组与对照组及EH按血糖水平分组后与对照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FINS)的水平。结果:EH组患者血脂成分及胰岛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EH组与对照组相比,EH组的TC、TG、LDL-C、FINS显著升高(P〈0.01,P〈0.05),HDL-C显著降低(P〈0.05)。结论:EH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水平增加是血脂异常的原因之一,血脂异常的程度随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 (IR)以及高尿酸血症 (HU)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成苯那普利治疗组 (A组 )、缬沙坦治疗组 (B组 ) ,疗程 8周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尿酸、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皆有显著下降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上升 ,缬沙坦组血尿酸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而苯那普利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苯那普利与缬沙坦对于合并有胰岛素抵抗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皆有降压和改善IR作用 ,缬沙坦还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紊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方法40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34例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孕妇作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serum glucose,FPG)、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2h血糖(2hPG)、2h胰岛素(2hINS)。同时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GDM组FPG、2hPG、FINS、2hINS、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GDM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DM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GDM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和孕前体重指数,并与40例正常孕妇比较。结果①GDM组血清空腹胰岛素、HOMA-IR、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②将GDM组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二个亚组,高尿酸血症组空腹胰岛素、HOMA-IR、甘油三酯、孕前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③GDM患者血尿酸与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正相关关系。结论GDM患者血尿酸水平增高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降低高尿酸水平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控制、降压、降糖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对比研究2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月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糖达标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率无明显改变.结论 降尿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