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耳后小皮管修复耳廓部分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耳廓缺损部位及范围大小 ,设计并形成耳后皮管 ,再分两次断蒂移植及皮管剖开修复耳廓缺损。结果 :本组 36例 ,经手术修复及观察 ,移植皮管全部成活 ,外形较满意。结论 :根据耳廓缺损范围 ,精确设计耳后皮管修复 ,手术简单 ,安全可靠 ,患者不需住院 ,易为患者接受。中小医院均可开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后带血管蒂软骨皮瓣在耳廓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11月~2006年1月之间采用耳后带血管蒂软骨皮辩修复两例耳廓部分缺损的病例。术前以超声多普勒确定耳廓后动脉,术中切取带耳廓后动脉为蒂的耳甲软骨皮瓣,转位重建修复耳廓缺损。结果两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软骨皮辩无坏死,色泽及形态满意。随访2~4年,修复结构未见萎缩及变形。结论耳后带血管蒂软骨皮瓣由于具有与耳廓缺损区域接近的皮肤色泽,纹理以及厚度,靠近修复区域,而且耳廓后动脉可以提供充分的血液供应,避免术后的缺血萎缩,是一种较好的修复耳廓局部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患者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耳廓肿瘤术后部分缺损的护理.方法 对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耳廓肿瘤术后耳廓部分缺损患者37例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随访3~18个月,仅1例发生皮瓣坏死,其余患者耳廓外形基本恢复正常,皮瓣颜色与周围肤色一致.结论 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肿瘤术后耳廓部分缺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痊愈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评价耳廓软组织缺损行耳后转移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2011年对18例耳廓软组织缺损较大的患者采用耳后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转移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转移皮瓣皮肤颜色与耳廓及其周围皮肤颜色接近,外观基本恢复原有形态,柔韧性及外观基本无改变。结论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耳廓部分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可较好保持耳廓外型,皮瓣术后成活率高,且供瓣区位于耳后,瘢痕隐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是一种修复耳廓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疗效。 方法:采用鼻翼残存组织翻转做衬里 ,联合耳后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的耳廓复合组织块移植修复鼻翼缺损 10例。 结果 :10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 ,外形、颜色满意。 结论 :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是一种修复鼻翼缺损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大块耳轮缺损Ⅰ期修复技术。方法应用陈宗基等对外伤性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式,并改进设计以耳廓缺损前缘为蒂的耳后乳突区皮瓣,携带耳甲后软骨块,或以缺损缘一端为蒂,切取一条正常软骨宽03~04cm,固定支撑,皮瓣包卷覆盖塑形。供区两个VY滑行推进皮瓣或断层皮片移植修复。结果完成手术11例,均获成功,耳廓总体不减小,形态恢复较满意。结论该技术为修复大块耳廓块缺损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鼻端部分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报告了耳廓复合组织修复各种原因造成的鼻端及鼻翼缺损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切取耳廓含软骨部分的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于鼻端或鼻翼缺损部分。结果:本组17例全部成活。修复的鼻端及鼻翼弧度自然,形态满意。本对手术方法,要点和经验,以及其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结论: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端及鼻翼缺损的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鼻下端皮瓣,鼻唇沟皮瓣,鼻底瓣,耳廓复合组织瓣及全厚皮移植等方法修复83例处下端外伤性部分缺损与畸形的患者,并对传统的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部分肌缺损的方法作了改良。首次报告应用鼻底瓦合修复鼻小柱部分缺损,并讨论了对于鼻下端部分缺损与畸形修复方法的选择,优缺点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鼻子位于面部中心,鼻翼缺损对容貌的影响较大。采用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片修复鼻翼缺损,可达到良好的形态。目的 探讨鼻翼缺损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片修复方法。方法 切取耳廓复合组织片,植入鼻翼缺损部位,改变鼻翼形态。结果 6例鼻翼缺损患者,耳廓切口隐蔽,形态无改变,鼻子形态修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耳廓复合组织嵌入移植修复鼻翼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9):30-31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部分耳廓移植体嵌入鼻翼缺损部,构合牢固,供受体间血管构建面积增大。结果13例17个移植体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缺损面积最小为1.2cm×0.9cm,最大为2.5cm×1.8cm。结论耳廓复合组织嵌入法移植修复鼻翼缺损术式简单,效果良好,可增大修复面积和提高移植体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Medpor支架植入一期行儿童全耳再造术,以期获得更好耳廓的形态手术方式.方法:内含颞浅动脉的颞浅筋膜覆盖Medpor耳支架材料,耳背用残耳皮瓣覆盖,耳正面用全厚皮片覆盖,残耳下1/3修整为耳垂一期再造全耳.结果:2002年~2004年以该方法共完成11例全耳再造术,11例再造耳全部存活,与前期手术相比,再造耳廓结构清晰,形态更加逼真,耳颅角及耳轴线良好.结论:本改良手术能够一期完成全耳再造,再造耳形态逼真,易于存活,是一种理想的儿童全耳再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鼻下部全层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鼻下部缺损的范围大小,采用超过常规大小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松解瘢痕组织,扩大接触面,制作血运良好的受区,将耳廓复合组织瓣楔形植入,适当加压包扎固定,术后2周拆线。结果:10例患者修复缺损面积1.5cm×1.5cm~2.2cm×2.0cm,均完全存活。随访1~12个月,鼻下部大小及外观形态均满意,其中2例术后表皮部分剥脱。结论:通过制作血运良好的受区、精细微创的操作和术后适当压力包扎固定及改善微循环、促进移植组织瓣的血供营养等措施,对于鼻下部全层缺损面积大于1.5cm×1.5cm的患者,超过常规大小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是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耳后筋膜瓣在耳再造二期颅耳角成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9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采用一期埋植自体肋软骨支架后6~12个月行二期颅耳角成形术。术中耳后支撑支架9例应用硅橡胶,30例应用自体肋软骨。术中1例采用同侧颞浅筋膜瓣,38例使用同侧耳后筋膜瓣包被耳后支撑支架。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5个月。39例植皮全部成活,术后患者颅耳角角度与健侧接近。结论在耳再造二期手术中,由于耳后筋膜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效果好,是包被耳后支撑支架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采用扩张法行耳廓再造二期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方法: 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进行耳廓再造,先后有4例出现再造耳廓皮瓣全部或部分坏死,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皮瓣呈干性坏死是动脉供血不足所致,手术中皮瓣设计方法和操作不当是造成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皮瓣坏死的原因,改进手术方法,重新制定手术计划,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后沟皮瓣用于耳再造术的效果。方法:利用残耳或多余皮肤设计带蒂的耳后沟皮瓣修复耳后沟。结果:36例耳后沟皮瓣均成活,再造耳有明显的颅耳角度,增强了与健耳的对称性。结论:耳后沟皮瓣设计法能维持再造耳在头部的颅耳角度,避免了因游离皮片挛缩致耳郭贴附变形,增强了再造耳的形态美,提高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报道31例全耳廓再造情况,并介绍一次成形耳后皮瓣,筋膜瓣全耳廓再造和皮肤扩张后再耳廓再造两种术式,术中操作要点及优缺点,讨论了如何对残耳组织的利用和强调对一些条件适合的患者如要改善听力,应在做耳廓再造时,同时行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修复颅面畸形。方法:应用ePTFE修复颅面畸形36例,其中颅面外伤凹陷畸形行眶底充填、眶下缘重建、颧骨充填术10例,先天性鞍鼻行隆鼻术10例,外伤性鞍鼻行隆鼻术4例,先天性或外伤性鼻尖塌陷行隆鼻尖术4例,颜面软组织凹陷充填3例,先天性小耳与外伤性耳廓畸形行耳廓重建3例,下颌后缩行隆下颌术2例。结果:ePTFE材料雕刻容易,易于固定,手术损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随访1~24个月,修复的颅面轮廓自然优美;假体与周围组织愈合牢固,触诊无异物感;除2例出现肿痛积液、1例充填过高外,余效果满意。结论:ePTFE是颅面畸形软组织充填整形的良好材料,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全耳再造中皮肤扩张器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如何减少和治疗全耳再造中扩张器并发症。方法回顾12例耳后扩张器并发症处理,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阐述防治措施。结果12例中,11例经处理后获得满意的扩张效果。1例效果不理想而改用其它的方法进行耳再造。结论预防和治疗扩张器并发症,获得良好的扩张皮瓣是耳再造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外鼻部分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总结5例外伤致外鼻部分缺损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分别用带蒂鼻唇沟及鼻根部皮瓣转移修复鼻背缺损,耳郭中上部复合软骨组织修复鼻翼缺损,耳垂缘皮肤脂肪复合组织修复鼻尖缺损。5例均一期修复成功。结果:随访6~12个月,5例转移瓣均成活,外鼻形态修复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保证血供原则下,采用相应的成形方法修复外鼻不同类型的缺损,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