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叉头转录因子O3(FOXO3)通路在肺癌A549细胞放疗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设置对照组(A549细胞)、放疗组(A549细胞+X射线照射)、SIRT3抑制剂(3-TYP)组(A549细胞+50 μmol/L 3-TYP)、X射线+3-TYP组(A549细胞+X射线照射+50 μmol/L 3-TYP)。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A549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细胞中SIRT3、FOXO3、Bcl-2、Bax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各组A549细胞培养24 h、48 h、72 h的OD值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①不同时间点的A549细胞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不同组间的A549细胞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组A549细胞OD值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疗组、X射线+3-TYP组A549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P <0.05),3-TYP组较对照组降低(P <0.05),3-TYP组、X射线+3-TYP组较放疗组降低(P <0.05),X射线+3-TYP组较3-TYP组升高(P <0.05)。放疗组、X射线+3-TYP组G0/G1期A549细胞较对照组增加(P <0.05),S、G2/M期A549细胞较对照组减少(P <0.05);3-TYP组G0/G1期A549细胞较对照组降低(P <0.05),S、G2/M期A549细胞较对照组增加(P <0.05);3-TYP组、X射线+3-TYP组G0/G1期A549细胞较放疗组减少(P <0.05),S、G2/M期A549细胞较放疗组增加(P <0.05);X射线+3-TYP组G0/G1期A549细胞较3-TYP组增加(P <0.05),S、G2/M期A549细胞较3-TYP组减少(P <0.05)。放疗组、X射线+3-TYP组A549细胞SIRT3、FOXO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 <0.05);3-TYP组A549细胞SIRT3、FOXO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 <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3-TYP组、X射线+3-TYP组A549细胞SIRT3、FOXO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放疗组降低(P <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放疗组升高(P <0.05);X射线+3-TYP组A549细胞中SIRT3、FOXO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较3-TYP组升高(P <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3-TYP组降低(P <0.05)。结论 肺癌A549细胞发生放疗抵抗可能与SIRT3/FOXO3通路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凋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方法 使用IL-1β处理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复制体外椎间盘退变模型,将椎间盘髓核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IL-1β组、IL-1β+过表达GPR30阴性对照质粒(oe-NC)组、IL-1β+过表达GPR30质粒(oe-GPR30)组、IL-1β + oe-GPR30+干扰Nrf2表达阴性对照质粒(si-NC)组、IL-1β + oe-GPR30+干扰Nrf2表达质粒(si-Nrf2)组,IL-1β的处理浓度为10 ng/mL。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PR30 mRNA表达;Western boltting检测GPR30、抗重组与合成蛋白(Nrf2)和抗醌NADH脱氢酶(NQO1)和抗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活性氧(ROS)、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IL-1β组髓核细胞GRP30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降低(P <0.05),IL-1β + oe-GPR30组较IL-1β + oe-NC组升高(P <0.05)。IL-1β组髓核细胞核中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升高(P <0.05),IL-1β + oe-GPR30组较IL-1β + oe-NC组升高(P <0.05)。IL-1β组Nrf2、HO-1及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降低(P <0.05),IL-1β + oe-GPR30组较IL-1β + oe-NC组升高(P <0.05)。IL-1β组髓核细胞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降低(P <0.05),IL-1β+ oe-GPR30组较IL-1β + oe-NC组升高(P <0.05),IL-1β + oe-GPR30 + si-Nrf2组较IL-1β + oe-GPR30 + si-NC组降低(P <0.05)。IL-1β组髓核细胞凋亡率较Control组升高(P <0.05),IL-1β + oe-GPR30组较IL-1β + oe-NC组降低(P <0.05),IL-1β + oe-GPR30 + si-Nrf2组较IL-1β + oe-GPR30+si-NC组升高(P <0.05)。IL-1β组TNF-α、IL-6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P <0.05),IL-1β + oe-GPR30组较IL-1β + oe-NC组降低(P <0.05),IL-1β + oe-GPR30 + si-Nrf2组较IL-1β + oe-GPR30 + si-NC组升高(P <0.05)。IL-1β组ROS、MDA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P <0.05),SOD水平较Control组降低(P <0.05),IL-1β + oe-GPR30组ROS、MDA水平较IL-1β + oe-NC组降低,SOD水平较IL-1β + oe-NC组升高(P <0.05),IL-1β + oe-GPR30 + si-Nrf2组ROS、MDA水平较IL-1β + oe-GPR30 + si-NC组升高,SOD水平较IL-1β + oe-GPR30 + si-NC组降低(P <0.05)。结论 上调GPR30表达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能抑制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胚胎致死性异常视觉样蛋白1(ELAVL1)是否通过破骨细胞死亡调控糖尿病骨质疏松症(DOP)。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0例DOP患者和50例糖尿病但不伴随骨质疏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DO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ELAVL1、GPX4、Nrf2、ACSL4水平差异,分析ELAVL1与铁死亡相关基因(GPX4、Nrf2、ACSL4)的相关性。采用50 ng/mL RANKL孵育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RAW264.7以诱导破骨分化。对DOP组进行亚分组,以患者血清ELAVL1含量的平均值(14.94 ng/mL)为标准,分为ELAVL1低表达组(血清ELAVL1<14.94 ng/mL,28例)及ELAVL1高表达组(血清ELAVL1> 14.94 ng/mL,22例)。将破骨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sh-NC组、高糖+sh-ELAVL1组,比较各组ELAVL1、GPX4、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活性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总铁含量、铁离子(Fe2+)表达量、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ELAVL1高表达组与ELAVL1低表达组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病程、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LAVL1高表达组T-score值低于ELAVL1低表达组(P <0.05),血清β-CTX、血清PINP高于ELAVL1低表达组(P <0.05)。DOP组血清GPX4、Nrf2比对照组低(P <0.05),ACSL4比对照组高(P <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OP患者血清ELAVL1表达与ACSL4呈正相关(r =0.689,P <0.05),与GPX4、Nrf2呈负相关(r =-0.312和-0.447,均P <0.05),血清ELAVL1与ACSL4呈正相关(r =0.689,P <0.05),血清ELAVL1与GPX4呈负相关(r =-0.559,P <0.05),血清ELAVL1与Nrf2呈负相关(r =-0.669,P <0.05)。高糖组GPX4、Nrf2 mRNA较对照组降低(P <0.05),ELAVL1、ACSL3 mRNA较对照组升高(P <0.05),高糖+sh-ELAVL1组GPX4、Nrf2 mRNA较高糖+sh-NC组升高(P <0.05),ELAVL1、ACSL3 mRNA较高糖+sh-NC组降低(P <0.05)。高糖组GPX4、Nrf2蛋白较对照组降低,ELAVL1、ACSL4蛋白较对照组升高(P <0.05),高糖+sh-ELAVL1组GPX4、Nrf2蛋白较高糖+sh-NC组升高(P <0.05),ELAVL1、ACSL4蛋白较高糖+sh-NC组降低(P <0.05)。高糖组总铁含量及Fe2+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高糖+sh-ELAVL1组较高糖+sh-NC组降低(P <0.05)。高糖组MDA较对照组高(P <0.05),GSH较对照组低(P <0.05),高糖+sh-ELAVL1组MDA较高糖+sh-NC组低,GSH较高糖+sh-NC组高(P <0.05)。结论 高糖条件诱导破骨细胞铁死亡,ELAVL1与DOP铁死亡有关,敲低ELAVL1可抑制高糖诱导的破骨细胞铁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大鼠急性肺水肿呼吸指数的调控。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草酸组。大鼠腹腔注射6%氯化铵复制急性肺水肿模型,通过肺功能仪测定大鼠的肺功能指标,湿重/干重衡量水肿程度,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模型组肺功能残气量、最大变化压力、最大变化体积、低于正常组和甘草酸组(P <0.05)。各组大鼠阻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弦性顺应性、深吸气量、肺活量低于正常组、甘草酸组(P <0.05)。模型组最大呼气流速、用力呼吸残气量、100毫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正常组(P <0.05),但低于甘草酸组(P <0.05),模型组用力肺活量低于正常组、甘草酸组(P <0.05)。各组大鼠20毫秒用力呼气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肺组织含水率高于正常组、甘草酸组(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肺组织水肿程度明显降低,肺泡间隔缩小。结论 甘草酸可通过改善肺通气量,减弱肺表面的水肿程度来缓解大鼠急性肺水肿,减少炎症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逐瘀通络血痹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HF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HFS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逐瘀通络血痹汤加减治疗),每组47例。对比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疗效、HFS分级、相关量表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数字疼痛量表评分(NRS)]、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HFS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NRS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CD4、CD4/CD8及NK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逐瘀通络血痹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HFS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HFS分级,降低疼痛,恢复体力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对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拟行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研究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分析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HMGB1、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气腹建立后5 min、放气后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心率、MAP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心率、MAP有差异(P <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低,相对血流动力学较稳定;③两组患者心率、MAP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的HMGB1水平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HMGB1水平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HMGB1水平有差异(P <0.05),研究组术后较对照组低,炎症反应较轻;③两组患者HMGB1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Adr、Cor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Adr、Cor有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围术期应激反应轻较;③两组患者Adr、Cor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的CD4+/CD8+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CD4+/CD8+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CD4+/CD8+有差异(P <0.05),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免疫抑制较轻;③两组患者CD4+/CD8+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用于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术后疼痛,抑制炎症因子HMGB1分泌,减轻免疫抑制及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microRNA-92a-3p(miR-92a-3p)靶向调控SIRT1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miR-92a-3p、SIR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明确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p-NF-κB)p65、TNF-α和IL-1β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92a-3p与SIRT1靶向关系;划痕实验检测bEnd.3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OGD/R组miR-92a-3p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M_SIRT1 WT+mimics+TK组荧光素酶活性较M_SIRT1 WT+mimics NC+TK组低(P <0.05)。OGD/R组SIRT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 <0.05),OGD+92a抑制剂组较OGD+92a抑制剂内参组升高(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NF-κBp65/p-NF-κBp65蛋白较模拟物内参组高,SIRT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拟物内参组低(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IL-1β、TNF-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拟物内参组高(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伤口愈合率较模拟物内参组低(P <0.05)。结论 miR-92a-3p通过靶向抑制SIRT1表达,促进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姜黄素通过介导长链非编码RNA THRIL(lncRNA THRIL)表达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损伤的影响。方法 LPS诱导BEAS-2B细胞复制体外急性肺损伤细胞模型,并加入姜黄素处理。采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将lncRNA THRIL过表达/敲降载体或空载体转染到BEAS-2B细胞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lncRNA THRIL及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LPS、姜黄素及THRIL对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组与对照组lncRNA THRIL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升高(P <0.05),LPS+姜黄素2.5 μmol/L组、LPS+姜黄素5 μmol/L组、LPS+姜黄素7.5 μmol/L组较LPS组降低(P <0.05)。姜黄素组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升高(P <0.05),LPS+姜黄素2.5 μmol/L组、LPS+姜黄素5 μmol/L组、LPS+姜黄素7.5 μmol/L组较LPS组降低(P <0.05)。姜黄素组与对照组IL-1β、IL-6和TNF-α相对表达量及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升高(P <0.05),LPS+姜黄素2.5 μmol/L组、LPS+姜黄素5 μmol/L组、LPS+姜黄素7.5 μmol/L组较LPS组降低(P <0.05)。姜黄素组与对照组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降低(P <0.05),LPS+姜黄素2.5 μmol/L组、LPS+姜黄素5 μmol/L组、LPS+姜黄素7.5 μmol/L组较LPS组升高(P <0.05)。敲降THRIL组lncRNA THRIL的相对表达量较敲降阴性对照组降低(P <0.05)。LPS+敲降阴性对照组与LPS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升高(P <0.05),LPS+敲降THRIL组较LPS+敲降阴性对照组降低(P <0.05)。LPS+敲降阴性对照组与LPS组IL-1β、IL-6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及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升高(P <0.05),LPS+敲降THRIL组较LPS+敲降阴性对照组降低(P <0.05)。LPS+敲降阴性对照组与LPS组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降低(P <0.05),LPS+敲降THRIL组较LPS+敲降阴性对照组升高(P <0.05)。过表达THRIL组lncRNA THRIL相对表达量较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升高(P <0.05)。LPS+姜黄素+过表达阴性对照组与LPS+姜黄素组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降低(P <0.05),LPS+姜黄素组较LPS组升高(P <0.05),LPS+姜黄素+过表达THRIL组较LPS+姜黄素+过表达阴性对照组细胞活性降低(P <0.05)。LPS+姜黄素+过表达阴性对照组与LPS+姜黄素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升高(P <0.05),LPS+姜黄素组较LPS组降低(P <0.05),LPS+姜黄素+过表达THRIL组较LPS+姜黄素+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升高(P <0.05)。LPS+姜黄素+过表达阴性对照组与LPS+姜黄素组IL-1β、IL-6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及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较对照组升高(P <0.05),LPS+姜黄素组较LPS组降低(P <0.05),LPS+姜黄素+过表达THRIL组较LPS+姜黄素+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升高(P <0.05)。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THRIL表达,改善LPS诱导的BEAS-2A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核因子红系相关因子2(Nrf2)介导的小胶质细胞功能转化在脑出血后血肿清除和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注射Ⅳ型胶原酶复制小鼠脑出血模型。C57BL/6小鼠3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红曲素组、脑出血+血脂康组;雄性Nrf2基因敲除小鼠(Nrf2-/-)C57BL/6小鼠8只,为脑出血+Nrf2-/-组。采用改良Garci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检测血红蛋白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Nrf2、CD80、CD206、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髓样细胞上表达的I型受体(Trem1)和抗炎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样细胞上表达的Ⅱ型受体(Trem2)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测定Nrf2、CD80、CD206、Trem1和Trem2;采用Pearson法对Trem1、Trem2与改良Garcia评分,Trem2与血红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脑出血组比较,脑出血+红曲素组及脑出血+血脂康组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P <0.05),改良Garcia评分增加(P <0.05),Trem2、CD206、BDNF相对表达量增加(P <0.05),Trem1、CD80、TNF-α相对表达量下降(P <0.05);脑出血+Nrf2-/-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 <0.05),改良Garcia评分降低(P <0.05),Trem2、CD206、BDNF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Trem1、CD80、TNF-α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Trem1蛋白表达与改良Garcia评分呈负相关(r =-0.956,P <0.05),Trem2蛋白表达与改良Garcia评分呈正相关(r =0.936,P <0.05)。Trem2蛋白表达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 =-0.473,P <0.05)。结论 Nrf2可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的功能转化,影响脑出血后血肿清除;Nrf2激动剂——红曲素及血脂康可通过上调Trem2、CD206、BDNF的表达强化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血肿产物的清除并促进神经修复;同时可下调Trem1及CD80、TNF-α的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减轻出血后血肿及神经毒性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虾青素 (astaxanthin, AST) 对碘海醇 (iohexol, I) 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NRK-52E) 分为空白对照组 (Control组)、溶剂对照组 (DMSO组)、碘海醇组 (I组)、虾青素预处理组 (AST组)、虾青素和尼克酰胺共处理组 (AST+NA组)、尼克酰胺 (nicotinamide,NA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 (MDA) 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ROS) 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SIRT1、PGC-1α和NRF1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碘海醇培养的NRK-52E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MDA和ROS水平升高,SIRT1、PGC-1α和NRF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P<0.05)。与I组比较,AST预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增加,MDA和ROS水平下降,SIRT1、PGC-1α和NRF1蛋白表达上调 (P<0.05)。在AST组基础上给予SIRT1抑制剂后,逆转了以上AST的保护作用。与AST+NA组比较,NA组细胞活性下降,MDA和ROS水平升高,SIRT1、PGC-1α和NRF1蛋白表达增加 (P<0.05)。结论 虾青素通过减少MDA和ROS水平,调控SIRT1/PGC-1α/NRF1信号通路缓解碘海醇诱导的NRK-52E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肢体脂肪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肢体脂肪肉瘤患者脂肪肉瘤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并与其中11例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和30例正常肢体脂肪瘤组织比较。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肢体脂肪肉瘤患者SIRT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多因素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肢体脂肪肉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正常肢体脂肪瘤组织、肢体脂肪肉瘤组织及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59.70%及90.9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肢体脂肪肉瘤组织及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肢体脂肪瘤组织(P <0.014),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肢体脂肪肉瘤组织(P <0.014)。肢体脂肪肉瘤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发病部位的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肿瘤深度、Enneking外科分期、病理学类型及有无肺转移患者的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例SIRT1蛋白阳性表达者中存活13例,死亡27例,最短总生存期为2个月,最长总生存期为74个月。27例SIRT1蛋白阴性表达者中存活20例,死亡7例,最短总生存期为5个月,最长总生存期为81个月。SIRT1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短于SIRT1蛋白阴性表达者(P <0.05)。不同年龄、Enneking外科分期、SIRT1蛋白表达、病理学类型及有无肺转移患者的生存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及肿瘤深度患者的生存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SIRT1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死亡风险是SIRT1蛋白阴性表达者的1.403倍(P <0.05)。结论 SIRT1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肢体脂肪肉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SIRT1蛋白不仅在肢体脂肪肉瘤组织和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高度表达,且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肢体脂肪肉瘤预后的一个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尼古丁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吸烟密切相关细胞色素酶P4501A1(Cyp1a1)和神经元乙酰胆碱受体β4亚基(Chrnb4)基因在尼古丁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不同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高糖/高脂模型组、尼古丁+高糖高脂模型组、shRNA-NC组、shRNA-Cyp1a1组、AMPK抑制剂组、shRNA-Cyp1a1+AMPK抑制剂组、shRNA-Chrnb4组、shRNA-Chrnb4+AMPK抑制剂组。制备H9C2细胞高糖/高脂模型,转染Cyp1a1或Chrnb4干扰质粒,采用尼古丁或AMPK抑制剂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ELISA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微量丙二醛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Cyp1a1、Chrnb4、Caspase-2、Caspase-3、Caspase-9、p-AMPK的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高糖/高脂模型组、尼古丁+高糖/高脂模型组SOD较对照组降低(P <0.05),尼古丁+高糖/高脂模型组较高糖/高脂模型组降低(P <0.05)。尼古丁+高糖/高脂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中SIRT1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氨氯地平在冠心病治疗中与SIRT1可能相关的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基础用药组、氨氯地平组各21例,分别测药物干预前3组研究对象SIRT1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空腹血糖、血脂相关性;服药6个月后,复测两用药组SIRT1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空腹血糖、血脂相关性;两用药组药物干预前后对比,研究SIRT1 mRNA表达水平、空腹血糖、血脂变化情况。 结果 ①阴性对照组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水平较基础用药组、氨氯地平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药物干预前,基础用药组、氨氯地平组SIRT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氨氯地平组SIRT1 mRNA水平较基础用药组水平高(P<0.05);③药物干预前后对比,基础用药组SIRT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SIR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药物干预前后,研究对象SIRT1 mRNA表达水平均与FBG、TC、TG及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 结论 SIRT1 mRNA表达在调控血脂、血糖水平及冠心病保护方面或起作用,氨氯地平可能参与SIRT1 mRNA的表达和其生物效应调控过程,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烧伤面积患者早期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入性损伤及入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低钙血症患者三度创面的比例高于未发生低钙血症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患者入院时白蛋白浓度低于未发生低钙血症患者,烧伤面积大于未发生低钙血症患者(P <0.05)。患者三度创面、大面积烧伤(烧伤面积> 50%)、低蛋白血症等因素间钙离子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性别、年龄、吸入性损伤、延迟复苏(入院时间> 6 h)等因素间钙离子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面积烧伤、低蛋白血症及年龄是影响患者入院时钙离子浓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且大面积烧伤与低蛋白血症是影响钙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患者三度创面、大面积烧伤、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等因素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短时间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幼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择80只SD幼鼠,均为1月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幼鼠分为对照组(单纯吸氧2 h)、1%七氟醚组(吸入1%七氟醚2 h)、2%七氟醚组(吸入2%七氟醚2 h)与3%七氟醚组(吸入3%七氟醚2 h),每组20只。吸入结束12 h后,各组取5只开展Morris水迷宫实验,5只取海马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5只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进行细胞凋亡测定,5只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神经元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测定。结果 2%七氟醚组、3%七氟醚组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穿台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 <0.05)。2%七氟醚组、3%七氟醚组凋亡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增加(P <0.05)。2%七氟醚组、3%七氟醚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P <0.05)。2%七氟醚组、3%七氟醚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增加(P <0.05),钙离子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 <0.05)。结论 短时间内吸入1%七氟醚并不会对幼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造成影响,短时间吸入2%或者3%七氟醚可降低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促进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提高细胞钙离子浓度可能为触发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RV)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作用及其与血常规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9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有晕厥史的92例患者。均于入院后行直立倾斜试验(HUT)并给予24 h动态心电监测。HUT中57例阳性反应者作为阳性组,35例阴性反应者作为阴性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群众作为对照组,统计全部窦性心搏间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心搏间之差的均方根(MSSD)、全部5分钟时间段窦性心搏间标准差的均值(SDNNi)、相邻心搏间之差> 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率(pNN50)、三角指数(TI)、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的水平。于24 h心电监测结束后对比各组SDNN、SDNNi、MSSD、PNN50、TI、TP、VLF、LF及HF的水平。分析心率变异性参数对诊断VVS的评价效能。对比阳性组,阴性组和对照组血常规参数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分析阳性组HRV各参数与血常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阳性组TP、VLF、LF及HF水平较阴性组和对照组高。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AUC最高(P <0.05),LF的特异性最高(P <0.05),阳性组HGB、MCH、PLT水平较阴性组和对照组高(P <0.05),血清HGB、MCH及PLT水平分别与TP、VLF、LF及HF呈正相关(P <0.05)。结论 VVSHUT阳性患者的HRV存在异常,TP、VLF、LF和HF联合诊断VVS的效能较理想,可以联合应用于临床,HUT阳性患者血液中HGB、MCH及PLT水平升高,且与TP、VLF、LF及HF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结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DME患者80例(130眼)。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分别为70眼、80眼)。A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B组给予康柏西普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内液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并采用OCTA检查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旁厚度(PMT)、黄斑中心厚度(FMT)、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及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BCVA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BCVA有差异(P <0.05);②两组BCVA有差异(P <0.05),B组治疗后3个月BCVA值较A组低;③两组BCVA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PMT、FMT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PMT、FMT有差异(P <0.05);②两组PMT、FMT有差异(P <0.05),A组治疗后较B组厚;③两组PMT、FMT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CRT、FAZ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CRT、FAZ有差异(P <0.05);②两组CRT、FAZ有差异(P <0.05),A组治疗后较B组厚;③两组CRT、FAZ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眼内液IL-6、NOS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眼内液IL-6、NOS有差异(P <0.05);②两组眼内液IL-6、NOS有差异(P <0.05);③两组眼内液IL-6、NOS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抗VEGF治疗DME可有效改善视网膜渗漏及黄斑水肿,降低炎症水平,OCTA定量分析可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ircRNA CCND1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ircRNA CCND1在HepG2细胞及L0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干扰及过表达circRNA CCND1后,通过qRT-PCR检测circRNA CCND1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CCK-8法和EDU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HepG2细胞circRNA CCND1相对表达量较LO2细胞高(P <0.05)。Si-circRNA CCND1组circRNA CCND1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和Si-NC组下降(P <0.05),Oe-circRNA CCND1组较Control组和Oe-NC组升高(P <0.05)。各组细胞培养0、24、48、72和96 h后细胞增殖活性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miR-122介导Mex3a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22和Mex3a在正常人膀胱上皮细胞SVHUC-1和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HT1376中的表达。构建过表达miR-122和低表达Mex3a的T24细胞,并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评估miR-122和Mex3a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22和Mex3a的靶向关系。在过表达miR-122的细胞中进一步过表达Mex3a,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SVHUC-1细胞miR-122相对表达量较T24、HT1376细胞高(P <0.05),Mex3a mRNA相对表达量较T24、HT1376细胞低(P <0.05)。miR-122 mimic组miR-122相对表达量较mimic NC组高(P <0.05)。mimic NC组与miR-122 mimic组在0、24、48、72 h的T24细胞吸光度值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食管癌细胞EC9706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100 mg/L、200 mg/L、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白细胞介素-6(IL-6)组(20 ng/ml IL-6和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光密度(OD)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100 mg/L、200 mg/L、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银杏叶提取物+IL-6组细胞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EC9706细胞OD值均降低(P <0.05),细胞活性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银杏叶提取物+IL-6组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EC9706细胞活性升高(P <0.05)。5组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EC9706细胞凋亡率升高(P <0.05),且呈浓度依赖性;银杏叶提取物+IL-6组EC9706细胞凋亡率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降低(P <0.05)。5组细胞的Ki-67、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Ki-67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降低(P <0.05),银杏叶提取物+IL-6组Ki-67蛋白相对表达量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升高(P <0.05);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组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升高(P <0.05),银杏叶提取物+IL-6组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降低(P <0.05)。对照组、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银杏叶提取物+IL-6组细胞的MMP-2、MMP-9、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较对照组均降低(P <0.05),银杏叶提取物+IL-6组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均升高(P <0.05)。对照组、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及银杏叶提取物+IL-6组EC9706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EC9706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较对照组减少(P <0.05),银杏叶提取物+IL-6组EC9706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较400 mg/L银杏叶提取物组增多(P <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侵袭、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