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公式的参考范围及其临床应用特性。方法测定健康人群血清肌酐(苦味酸法、酶法)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统计参考限。把肌酐及Cys C测定值代入不同的eGRF公式(美国2个、中国3个、日本3个、Cys C 4个),统计其95%可信区间(CI)。测定83例肾功能异常患者(男43例、女40例)血清肌酐及Cys C,代入不同的eGRF公式,以相关分析观察其一致性。改变某一变量(测定浓度、年龄和干扰),考核对eGFR模型的影响程度。综合归纳eGFR方法适用范围。结果肌酐苦味酸法95%CI男、女分别为73~120、55~97μmol/L;酶法分别为34~106、18~75μmol/L;Cys C为0.38~0.98 mg/L。肌酐苦味酸法、酶法99%CI分别为41~132、26~120μmol/L。全国推荐法、美国法、美国IDMS法、瑞金医院、中山医院、日本推荐法、日本苦味酸法、日本酶法、Cys C66.8、Cys C91.6、Cys C77.24、Cys C中山医院eGFR 95%CI分别为53~123、49~110、48~227、52~110、38~85、36~85...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Cystatin C(Cys C)作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标志的价值。方法 用胶乳增强的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与β2-微球蛋白(β2-M)。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并计算GFR的值。结果 当GFR在40-80ml/min/1.73m^2时,血肌酐和β2-M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05)。而Cys C与正常对照组比相差显著(P<0.01),当GFR<40ml/min/1.73m^2时,血肌酐、β2-M、Cys C与正常对照及GFR>80ml/min/1.73m^2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 Cys C的敏感性、准确性要优于血肌酐和β2-M,血清Cys C可作为GFR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徐晓萍  徐磊  朱清  陈玲  于嘉屏 《检验医学》2010,25(4):257-261
目的应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MDRD)方程[即四变量公式(改良4v-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eGFR〈60 mL/(min.1.73 m^2)或出现微量白蛋白(mAlb)尿为肾功能损伤的判断界限,观察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异常表现。方法选择内科正常饮食的住院非移植患者425例。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先溯源至罗氏苦味酸法得到校正后的肌酐(Cr)浓度,用改良4v-MDRD公式计算eGFR。将425例患者按eGFR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肾功能轻度、中度、重度损伤组。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及尿mAlb、尿常规。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ys C的临床Cut-off值。根据尿mAlb/尿Cr(UCr)比值,比较正常尿液组、mAlb尿组和显性白蛋白(Alb)尿组实验室各指标的检测差异。结果现用的酶法检测SCr与罗氏苦味酸法测定相关性良好(r=0.999 8)。正常对照组及肾功能轻度、中度、重度损伤组的Cys C浓度分别为(0.82±0.28)、(1.00±0.38)、(1.17±0.31)、(2.94±1.24)mg/L;SCr浓度分别为(51.8±11.1)、(70.5±11.3)、(94.0±16.6)、(546.6±335.2)μmol/L。eGFR与Cr、Cys C、年龄、胆固醇、mAlb、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相关(P〈0.05)。以eGFR〈60 mL/(min.1.73 m^2)为判断肾功能损伤的界限,SCr、Cys C、mAlb、mAlb/UCr比值、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0.781、0.666、0.662、0.600。由ROC曲线所得SCr、Cys C的Cut-off值分别为83.2μmol/L(敏感性80.5%,特异性92.3%)和0.935 mg/L(敏感性80.5%,特异性61.9%)。mAlb尿/显性Alb尿组中Cys C升高、eGFR减低、SCr升高的异常率分别为75.0%、52.3%、21.7%;肾功能中度损伤时,Cys C、mAlb/UCr比值和SCr的异常检出率为74.6%、30.7%和12.3%。血糖调节受损伴高血压病且年龄超过55岁的174例患者中,eGFR下降、mAlb尿、Cys C升高、hs-CRP升高的检出率分别为39.7%、32.2%、63.2%、47.1%,而SCr升高只有10.3%。结论可以在正常饮食的内科患者中引入校正Cr浓度计算的eGFR,以eGFR、Cys C、mAlb/UCr比值及尿常规检测来初步判断肾功能的早期改变。Cys C有助于检出mAlb/UCr比值阴性但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的患者。可以凭借Cys C、mAlb/UCr比值、eGFR、hs-CRP等在血糖调节异常伴高血压病且年龄超过55岁的人群中筛查早期慢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苦味酸法和酶法检测肌酐对GFR评估方程适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2009年华北(北京)、东北(大连)、华东(上海)、华中(长沙)4个区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KD患者176例.以双血浆法99m 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作为176例CKD患者的rGFR.使用4个不同厂家的酶法或苦味酸法肌酐试剂配套不同厂家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患者血肌酐,同时应用体表面积( BSA)标化的Cockcroft-Gault方程(CG/BSA方程)、简化MDRD方程、校正至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简化MDRD方程(MDRD-IDMS方程)、CKD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方程(CKD-EPI方程)及2个国内简化MDRD改良方程(课题组方程1、2)分别计算eGFR,比较不同估算结果与rGFR的相关性、偏差、精密度以及30%准确性.结果 176例CKD患者的rGFR为[40.70(19.41~84.35)] ml·min-1·(1.73 m2)-1.应用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时,各方程评估的eGFR与rGFR的ICC在0.879~0.923之间;应用酶法测定肌酐时,各方程评估的eGFR与rGFR的ICC在0.925 ~0.946之间,相关性优于应用苦味酸法测定肌酐.Bland-Altman图显示,各方程评估的eGFR在高值区偏差较大,但用酶法时偏离程度均小于应用苦味酸法.在rGFR≥60 ml·min-1·(1.73 m2)-1时,各方程应用酶法测定肌酐时的30%准确性在68.3%~90.0%之间,应用苦味酸法30%准确性在41%~75%之间,除课题组方程1外,其他方程应用酶法测定肌酐时的准确性均显著高于苦味酸法.而rGFR<60ml· min-1·(1.73 m2)-1时,应用酶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30%准确性分别在39.7%~49.1%、40.5%~52.6%之间.对于同一方程,应用酶法测定肌酐的两套不同检测系统间,其30%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应用苦味酸法的两套不同检测系统间,其30%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一评估方程使用苦味酸法和酶法两种不同的肌酐检测方法时,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酶法测定肌酐时,方程评估的eGFR结果在相关性、偏离程度、准确性方面均优于苦味酸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MDRD)方程[即四变量公式(改良4v-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eGFR<60 mL/(min.1.73 m2)或出现微量白蛋白(mAlb)尿为肾功能损伤的判断界限,观察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异常表现。方法选择内科正常饮食的住院非移植患者425例。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先溯源至罗氏苦味酸法得到校正后的肌酐(Cr)浓度,用改良4v-MDRD公式计算eGFR。将425例患者按eGFR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肾功能轻度、中度、重度损伤组。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及尿mAlb、尿常规。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ys C的临床Cut-off值。根据尿mAlb/尿Cr(UCr)比值,比较正常尿液组、mAlb尿组和显性白蛋白(Alb)尿组实验室各指标的检测差异。结果现用的酶法检测SCr与罗氏苦味酸法测定相关性良好(r=0.999 8)。正常对照组及肾功能轻度、中度、重度损伤组的Cys C浓度分别为(0.82±0.28)、(1.00±0.38)、(1.17±0.31)、(2.94±1.24)mg/L;SCr浓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酶法与苦味酸法对血清肌酐在不同水平段的测定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在国内发表的有关酶法与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对照研究的文章,采用RevMan5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9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包含有2545例患者的血清样本,依血清肌酐水平,将数据分为低(<130μ mol/L)、中(130~500 μmol/L)、高(>500μmo]/L)三组.当血清肌酐浓度低于130 μmol/L时,酶法所测血清肌酐值小于苦味酸法测定结果[WMD=-29.44,95% CI(-32.76,-26.13)],当血清肌酐浓度介于130~ 500 μmol/L时,酶法所测血清肌酐值小于苦味酸法测定结果[WMD=-11.80,95%CI(-19.09,-4.52)],当血清肌酐浓度高于500 μmol/L时,酶法所测血清肌酐值大于苦味酸法测定结果[WMD=31.88,95% CI(11.44,52.32)].结论 根据目前证据可认为:当血清肌酐浓度低于500 μmol/L时,酶法测定结果低于苦味酸法;当血清肌酐浓度高于500 μmol/L时,酶法测定结果高于苦味酸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自2004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以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通过MDRD公式估计患者透析起始eGFR值,并根据eGFR值将纳入实验的患者分为早透析组[eGFR>6.5 ml/(min·1.73 m^2)]和晚透析组[eGFR>6.5 ml/(min· 1.73 m^2)],分析2组患者透析起始时基线数据的差异,以及2组间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资料完整的177例患者平均年龄(59.02±13.21)岁,平均随访(46±24.77)月,透析起始eGFR中位数水平是6.5 ml/(min· 1.73 m^2),68.22%患者于5~7.5 ml/(min·1.73 m^2)时才开始透析治疗.早透析组患者85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8.77±3.44) ml/(min·1.73 m^2);晚透析组患者92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5.54±1.35)ml/min· (1.73 m^2).对包括性别(χ^2=12.400,P=0.120)、年龄(t=-0.580,P=0.060)、BMI(t=0.450,P=0.55)、血红蛋白(t=0.740,P=0.590)、血白蛋白(t=-1.700,P=0.180)等基本资料统计分析发现,2组透析治疗起始时血肌酐(t=-10.270,P<0.01)、BUN(t=-2.910,P<0.01)、eGFR(t=10.050,P<0.01)、糖尿病肾病(χ^2=7.540,P<0.05)及并发糖尿病的比例(χ^2=2.600,P<0.01)有统计学差异,余基线数据均未见明显差异.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早、晚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发现2组间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19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其他患者更易接受早期透析治疗,然而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酶法与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清除值的差异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筱菲  倪甘甜 《检验医学》2010,25(4):272-274
目的研究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清除值(CrCl)的差异,探讨酶法CrCl采用国外参考区间是否合适。方法分别用肌氨酸氧化酶法(简称酶法)和碱性苦味酸速率法(简称苦味酸法)测定266名患者的血肌酐、尿肌酐以及CrCl,并以苦味酸法CrCl水平分为4组,第1-4组CrCl分别为〈25、26-50、51-80和〉81 mL/min。分析两法测定血肌酐、尿肌酐和CrCl结果的差异以及各组两法差异的变化。结果酶法血肌酐值和尿肌酐值低于苦味酸法(P〈0.001),酶法CrCl除第1组外均高于苦味酸法(P〈0.001)。第1组两法血肌酐相对差值较小,且与两法尿肌酐相对差值接近,使CrCl在两法间无差异;第2-4组血肌酐相对差值逐渐增大,尿肌酐相对差值基本不变,导致CrCl在两法间出现差异且差异越来越大(P〈0.001)。结论CrCl〈25 mL/min时,两法CrCl没有差异;CrCl〉26 mL/min时,两法CrCl出现差异且差值逐渐增大;CrCl正常组两法差值很大,酶法CrCl采用国外参考区间不合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常用Cr检测系统的准确度,观察系统间Cr测量值的相对变异及所带来的eGFR差异.方法 参照CLSI EP14-A2实验方案,在10套酶法和1套苦味酸法Cr检测系统上验证CAP LN24的互通性.LN24共6个浓度,分别为68.1、126.9、185.7、244.5、303.2和361.9 μmol/L,Cr定值基于NIST-IDMS方法.以LN24定值为靶值,评估各检测系统的准确度,分析各系统间变异.eGFR采用基于苦味酸法Cr的MDRD公式和基于酶法Cr的CKD-EPI公式进行计算.结果 LN24在11套Cr检测系统间具有互通性.4套系统在各浓度的偏倚均<4.4 μmol/L,2套系统在各浓度的偏倚均>4.4 μmol/L,1套系统存在较固定偏倚[(-4.2±0.7)μmol/L],其余系统在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倚.Cr在68.1 μmol/L时,eGFR偏差最高可达14.9ml· min-1·(1.73 m2)-1.系统间SD随Cr浓度升高而升高(2.6 ~6.1 μmol/L);系统间CV随Cr浓度升高而下降(4.0% ~1.7%).去除负偏倚显著的2套系统,系统间变异及eGFR偏差均明显下降.测量新鲜血发现,各酶法系统间Cr差异大部分< 10 μmol/L;苦味酸法与酶法的差异离散度大,差异范围- 15~20 μmol/L.Cr<100 μmol/L时,MDRD公式和CKD-EPI公式计算出的eGFR可相差-18~40ml·min-1·(1.73m2)-1.结论 部分酶法Cr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各酶法系统间的差异较为固定,可通过数学校正达到统一.苦味酸法和酶法肌酐测量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用数学公式不能校正.低浓度时,肌酐测量偏倚和采用不同公式计算eGFR均可导致较大的eGFR偏差.建议临床实验室重视低浓度下Cr测量的准确度和一致性,并采用统一的公式计算eGFR.  相似文献   

10.
贾珂珂  杨硕  乔蕊  崔丽艳  张捷 《检验医学》2013,(12):1077-1082
目的评价基于酶法和苦味酸速率法的血清肌酐的6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公式在表观健康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从健康体检人群中筛选出694名表观健康人,分别用酶学方法和碱性苦味酸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酐,通过6种eGFR公式[Cockcroft—Gault(C—G)公式、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MDRD)公式、MDRD-中国人公式、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MDRD公式、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组(CKD-EPI)公式和EPI-亚洲人(EPI-Asian)公式]分别计算其eGFR并进行比较。结果694名表观健康人群的血肌酐检测结果分别为酶法(65.8±13.3)μmolfL(范围为36~117μmol/L),苦味酸速率法(83.0±12.7)μmol/L(范围为57~131μmol/L)。以eGFR值男性85—125mL/min、女性75—115mL/min作为参考区间,基于酶法检测肌酐的eGFR值在表观健康人群中的适用性依次为CKD—EPI公式(72.3%)〉IDMS—MDRD公式(69.9%)〉简化MDRD公式(61.3%)〉EPI—Asian公式(60.7%)〉C—G公式(54.8%)〉MDRD一中国人公式(27.3%)(P〈0.05),IDMS—MDRD公式在男、女性之间的适用性差异最小(仅相差1.6%);基于苦味酸速率法检测肌酐的eGFR值在表观健康人群中的适用性依次为MDRD一中国人公式(80.0%)〉EPI—Asian公式(70.1%)〉CKD—EPI公式(63.8%%)〉简化MDRD公式(59.1%)〉C—G公式(52.4%)〉IDMS—MDRD公式(40.7%)(P〈0.05),MDRD-中国人公式在男、女性之间的适用性差异最小(仅相差1%)。结论以上6种eGFR公式计算结果有明显差异。如果用溯源至IDMS的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可选用CKD—EPI公式、IDMS—MDRD公式来评价中国北方健康人群的eGFR;如果用苦味酸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酐,可选用MDRD-中国人公式来评价中国北方健康人群的eGFR。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住院的CKD患者165例,于治疗前采空腹静脉血用酶法检测血清Hcy。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CKD患者分为3组:A组eGFR≥60 ml.min-1.(1.73 m2)-1,52例;B组eGFR 15~59 ml.min-1.(1.73 m2)-1,47例;C组eGFR<15 ml.min-1.(1.73 m2)-1,66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Hcy的变化。并对165例患者的血清Hcy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胱抑素C(Cys 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常规、生化、叶酸、VitB12、收缩压、舒张压、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eGFR的下降,Hcy逐渐升高,B组Hcy高于A组Hcy水平,C组Hcy高于A组和B组Hcy水平(均P<0.01)。165例CKD患者的Hcy与eGFR、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呈负相关(均P<0.01),与Cys C、渗透压、阴离子间隙、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均P<0.01),与VEGF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可影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清除,同时贫血和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产生影响,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12.
李丽  杨帆  毛客自  陆怡德 《检验医学》2012,27(8):641-646
目的探讨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估算公式,比较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MDRD)、推荐的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rMDRD)、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相关GFR 4个GFR估算公式的实际应用。方法收集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检测血清肌酐(SCr)及Cys C浓度,同时行同位素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得出同位素GFR(iGFR),并以此作为GFR的参考标准。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将178例患者分成3个亚组[GFR 15~59、60~89、≥90 mL/(min·1.73 m2)],对各公式的GFR估算值(eGFR)与iGFR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Bland-Altman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15%、30%、50%符合率比较。结果 MDRD公式应用于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其eGFR与iGFR相关性较好,符合率较高,偏差无统计学意义;应用于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其eGFR与i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MDRD公式计算eGFR在准确性、诊断效能等方面与MDRD公式无明显差异。CKD-EPI公式应用于GFR≥90 mL/(min·1.73 m2)的患者,其eGFR与iGFR的符合率高于MDRD和rMDRD;应用于GFR 60~89 mL/(min·1.73 m2)的患者时,其符合率低于Cys C GFR公式。Cys C GFR公式得出的eGFR与iGFR的相关性、偏差、一致性及符合率均明显优于MDRD和rMDRD公式,尤其应用于GFR≥90 mL/(min·1.73 m2)的患者时,其eGFR与iGFR偏差无统计学意义,明显优于其他3个公式。结论 4个GFR估算公式均能准确估算GFR<60 mL/(min·1.73 m2)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水平。在GFR≥90 mL/(min·1.73 m2)时,Cys C GFR公式明显优于传统以SCr为基础的GFR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健康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正常值,以及健康人随着年龄增长GFR值的变化。【方法】通过询问病史,测量血压,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尿常规、尿蛋白4项、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镜检,肾脏超声及肾穿刺病理结果,严格制定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并采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测定GFR。【结果】健康成人的平均GFR值为(87.68±16.74)mL/(min·1.73m^2),142例受试者按年龄段分为20~,30~,40~,50~四组。相同年龄组中不同性别GF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各年龄组的GF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50岁女性的GFR和≤50岁女性各年龄组的GF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50岁女性的GFR呈明显下降,与40~,30~,20~组比较分别是(83.36±10.15)mL/(min·1.73m^2)vs(95.32±13.91)mL/(min·1.73m^2),(91.24±16.46)mL/(min·1.73m^2),(98.92±11.35)mL/(min·1.73m^2)。【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健康人GFR不同于西方人,女性的GFR在〉50岁表现出较明显的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Cockcroft-Gault(C-G)公式,简化MDRD公式对中国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估算的准确性。方法以99mTC-DTPA同位素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参考标准,分别用C-G公式和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eGFR),与同位素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评价估算公式的准确性。结果 (1)210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198例),年龄(56.5±13.7)岁,体质量(68.1±10.9)kg,体质量指数(BMI)(24.6±3.4)kg/m2,血肌酐(76.9±34.3)μmol/L;(2)同位素测定GFR值为(85.2±25.0)ml·min-1·1.73m-2,C-G公式估算值为(97.0±37.2)ml·min-1·1.73m-2,简化MDRD公式估算值为(104.1±37.1)ml·min-1·1.73m-2;(3)C-G公式估算值与GFR的差值中位数为-6.47ml·min-1·1.73m-2,简化MDRD公式估算值与GFR的差值中位数为-16.5ml·min-1·1.73m-2;(4)相关性分析表明,实测GFR与年龄、病程、BMI、BUN、Cr、尿白蛋白比肌酐呈负相关;与身高、体质量、HbA1c无相关性;而CG公式估算的GFR与年龄,病程、BUN、Cr、尿白蛋白比肌酐呈负相关,与身高、体质量、HbA1c呈正相关,与BMI无相关性;MDRD公式估算的GFR与年龄、病程、BUN、Cr、尿白蛋白比肌酐呈负相关,与身高、HbA1c呈正相关,与体质量、BMI无相关性。(5)一致性检验分析表明,C-G公式Kappa值为0.554,MDRD公式Kappa值为0.646。结论与参考标准比较,两估算公式对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估算结果均不是非常理想;相比之下,MDRD公式的准确性优于C-G公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5个eGFR公式在健康中青年人群的适用性进行调查,并建立本地区的eGFR参考区间。方法用5种不同eGFR公式分别计算本地区年龄为18~59岁健康体检者(n=1 074)的eGFR,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各公式计算出的eGFR的分布情况选出合适的公式,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法比较入选公式计算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最适公式的结果建立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95%参考区间。结果简化MDRD、CKD-EPI和EPI-Asia公式能较正确的反映我省健康中青年人群的eGFR,三者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男、女性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与年龄呈负相关(r2=0.651,P〈0.01)。EPI-Asia为最适公式,据此建立我省健康中青年男女不同年龄段的eGFR参考区间(单位:mL/min·1.73m2)。男性:(18~29)岁(107.0~151.7),(30~39)岁(92.7~128.5),(40~49)岁(94.5~123.1),(51~59)岁(88.3~115.2);女性:(18~29)岁(120.6~162.5),(30~39)岁(113.9~139.0),(40~49)岁(95.5~127.8),(50~59)岁(90.9~113.2)。结论本次调查结果可靠,为eGFR公式的准确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对血清NT-proBNP评估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174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酶法检测血清肌酐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脏射血分数(EF值),并记录性别、年龄、体重、糖尿病分型、高血压分级,用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生化方法检测血清血糖、血脂水平,统计分析不同eGFR对血清NT-proBNP评估心功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肾功能轻中度异常的患者(eGFR〉60),EF=-0.78Log(NT-proBNP)+0.852,R2linear=0.287,F=27.308,P〈0.01,血清NT-proBNP浓度的对数值与EF值呈显著的负相关;而肾功能中重度异常的患者(eGFR〈60),R2 linear=0.027,F=0.210,P=0.655,血清NT-pmBNP浓度的对数值与EF值不成线性相关,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较前者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中性别差异对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功能中重度异常的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不能正确反应心脏功能,需要进步一校正,尤其对于女性患者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