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经体表面积校正后的肾病患者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的临床意义,并观察Ccr实测值与Ccr校正值之间的差异及其两者与血肌酐及cystatin C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测定256 例各种肾病患者Ccr及cystatin C,计算经体表面积校正后的Ccr校正值,按患者身高、体重进行分组,并分别比较各组Ccr实测值与Ccr校正值的差异.结果 除60~70 kg体重组和160~170 cm身高组两组Ccr实测值与Ccr校正值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 (P<0.001).结论 根据目前患者身高、体重对Ccr进行体表面积校正,更能反应肾病患者的个体情况,使不同个体的Ccr 资料更有参考性,并具有恒定性及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HbA1c对糖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同cut off值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效能,初步探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HbA1c诊断T2DM及T2DM前期标准对中国人的适用性。 方法:招募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且试验前未诊治为T2DM的志愿者338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以WHO标准诊断糖调节受损(IGR)、糖耐量正常和T2DM;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 cut off值HbA1c诊断IGR和T2DM的效能。 结果:HbA1c在诊断T2DM时,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54,最佳cut off值为6.0%,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86.0%;当HbA1c为6.5%时,敏感性为64.8%,特异性为96.7%;当HbA1c为5.6%时,诊断T2DM阴性预测值为100.0%;HbA1c诊断IGR的AUCROC为0.653。 结论: HbA1c用于IGR的诊断效能不高;HbA1c诊断T2DM最佳cut off值为6.0%,此界值诊断敏感性较FPG高,但特异性较差;ADA推荐用于T2DM诊断的cut off值6.5%主要考虑到诊断的特异性,该诊断标准适用于中国人群。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分析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DM)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法调查北京市西城区和海淀区的老年人3939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危险因素以及代谢异常的聚集数与DM的相关性进行分析。DM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有糖尿病现患史。结果:本调查共检出487例糖尿病患者。统计结果显示DM家族史、年龄、血压、腹围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DM独立相关,OR(95%CI)分别为3.74(2.90-4.83)、1.03(1.01-1.05)、1.16(1.11-1.21)、1.02(1.01-1.03)和0.58(0.41-0.84)。随腹部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低HDL-C这4个代谢紊乱指标在个体内聚集数目的增加,DM的危险性亦逐渐增大。结论:除遗传和年龄因素外,多个代谢紊乱指标的聚集与DM密切相关,控制代谢综合征对预防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近半个世纪以来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发达国家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群中死亡的首要原因。As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及阳性家族史等。近年来 ,关于同型半胱氨酸与As的关系受到很多关注和研究。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yperhomocysteinemia ,HH(e) ]与外周血管、脑血管和冠状动脉疾病存在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已成为AS的一个研究热点。一、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存在形式同型 (半 )胱氨酸 [homocyst(e)…  相似文献   
5.
背景:代谢综合征指标即血压升高、腹部肥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在个体中聚集存在,是糖尿病的预测因子。但类似老年人的资料相对较少。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各特征指标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危险性的相关性,为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对象:调查于2001—02/11完成,选择北京市西城、海淀、石景山科研单位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共4499名作为调查对象,均自愿参加调查。排除调查资料不全者。方法:对调查人群进行观察性分析,用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有糖尿病现患史。计数资料用,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用调整年龄、性别的协方差分析。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与糖尿病独立相关的指标。分析代谢紊乱的聚集与糖尿病的关系时,以无任何因素聚集为对照,按1,2,3,4个聚集数设亚变量,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聚集数目时糖尿病的危险程度,并调整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调查对象的血糖、腹围、体质量指数、血压、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现患史及家族史。结果:有4444名老年人进入结果分析。①调查共检出556名糖尿病患者。②统计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血压、腹围和血清三酰甘油与糖尿病独立相关[OR(95%CI)=1.02(1.00-1.04),3.48(2.76—4.39),1.02(1.01—1.02),1.03(1.00-1.03),1.13(1.05~1.21)]。③当血清三酰甘油不在模型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成显著负相关,OR(95%CI)=0.67(0.49-0.91)。④随腹部肥胖、血压升高、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这4个变量在个体内聚集数目的增加,糖尿病的危险性亦逐渐增大。结论:除遗传和年龄因素外,代谢综合征指标尤其是指标的聚集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是提示糖尿病危险性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肥胖的患病率在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本身不仅是一种疾病 ,而且是血脂异常、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 (cardiovasculardisease ,CVD)等的重要危险因素 (riskfactor,RF)。本文通过对超重、肥胖、腹部肥胖与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关系 ,以及它们对这些CVD危险因素异常的归因危险度进行分析 ,可为肥胖防治的必要性和潜在意义提供有力的依据。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 2 - 1 1月 ,以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科研…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北京、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成人血清肌酐(Cr)参考区间进行调查,观察不同地区人群Cr水平的差异,为肾功能损伤诊断提供客观实验室证据。方法选择北京、香港和中国台湾3个地区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相似的健康成年志愿者,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参考方法)定值、互通性良好的标准物质验证血清Cr测定方法的准确性;观察3个地区人群血清Cr水平的一致性;其后连续2次测定研究对象血清Cr,观察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3次调查所用的血清Cr检测法准确性、一致性良好;3地区人群血清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和女性血清Cr水平差异显著(P<0.01);3次调查血清Cr的分布规律接近,调查结果稳定、一致。合并3次调查人群(共3 297人,男性1 071人,女性2 226人)结果,血清Cr呈非正态分布,采用P2.5~P97.5设立参考区间。女性<60岁与>60岁的血清Cr水平差异显著(P<0.01)。<60岁女性参考区间:43.3~72.7μmol/L,>60岁女性参考区间:43.9~81.9μmol/L。男性血清Cr水平随年龄变化不显著,参考区间59.6~99.6μmol/L。结论北京、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成人血清Cr水平无显著差异,可设立性别特异、女性年龄特异的统一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常用Cr检测系统的准确度,观察系统间Cr测量值的相对变异及所带来的eGFR差异.方法 参照CLSI EP14-A2实验方案,在10套酶法和1套苦味酸法Cr检测系统上验证CAP LN24的互通性.LN24共6个浓度,分别为68.1、126.9、185.7、244.5、303.2和361.9 μmol/L,Cr定值基于NIST-IDMS方法.以LN24定值为靶值,评估各检测系统的准确度,分析各系统间变异.eGFR采用基于苦味酸法Cr的MDRD公式和基于酶法Cr的CKD-EPI公式进行计算.结果 LN24在11套Cr检测系统间具有互通性.4套系统在各浓度的偏倚均<4.4 μmol/L,2套系统在各浓度的偏倚均>4.4 μmol/L,1套系统存在较固定偏倚[(-4.2±0.7)μmol/L],其余系统在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倚.Cr在68.1 μmol/L时,eGFR偏差最高可达14.9ml· min-1·(1.73 m2)-1.系统间SD随Cr浓度升高而升高(2.6 ~6.1 μmol/L);系统间CV随Cr浓度升高而下降(4.0% ~1.7%).去除负偏倚显著的2套系统,系统间变异及eGFR偏差均明显下降.测量新鲜血发现,各酶法系统间Cr差异大部分< 10 μmol/L;苦味酸法与酶法的差异离散度大,差异范围- 15~20 μmol/L.Cr<100 μmol/L时,MDRD公式和CKD-EPI公式计算出的eGFR可相差-18~40ml·min-1·(1.73m2)-1.结论 部分酶法Cr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各酶法系统间的差异较为固定,可通过数学校正达到统一.苦味酸法和酶法肌酐测量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用数学公式不能校正.低浓度时,肌酐测量偏倚和采用不同公式计算eGFR均可导致较大的eGFR偏差.建议临床实验室重视低浓度下Cr测量的准确度和一致性,并采用统一的公式计算eGFR.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医务人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性,研究HUA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降低HUA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某医院参加职工体检的2 763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建立健康人群血尿酸(UA)的参考区间;用logistic回归分析HUA发生的风险因素,评价MUA与MS的相关性。结果男性血UA的参考区间为244~496μmol/L;女性为175~398μmol/L(≤50岁)、183~415μmol/L(>50岁)。超重(OR2.312,95%CI 1.840~2.905)、血压升高(OR 1.902,95%CI 1.470~2.463)、三酰甘油(TG)升高(OR 1.765,95%CI 1.372~2.272)及MS(OR 3.906,95%CI 3.052~5.001)是H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UA水平随MS诊断指标异常个数的增多而升高(P<0.05),每增加一个异常指标,HUA的患病风险升高1.723倍(95%CI 1.567~1.89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医务人员血UA参考值较先前报告的有所升高,MS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缺陷症的病变特点及临床实验诊断策略。方法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白细胞和测定MPO指数(MPXI),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白细胞形态和分类计数白细胞,血涂片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检测POX阳性细胞百分率和积分,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法分析白细胞MPO抗原表达水平。结果在5761例住院患者中,中性粒细胞MPO轻度缺陷病例占2.61%,部分缺陷占0.39%。3例典型MPO缺陷病例的ADVIA 120白细胞分析散点图出现特异性变化,MPXI减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MPO活性和抗原表达呈不同水平减低,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结论MPO活性减低是诊断白细胞MPO缺陷症的重要依据。Bayer ADVIA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和血涂片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是其确诊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