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司洛尔在预防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瑾  姚菊  沈施仁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3):295-295,297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 4 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在拔管前 2 m in静注艾司洛尔 2 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围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以及心率 -收缩压乘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拔管期心率、收缩压变化明显 (P<0 .0 1) ,观察组拔管期心率、血压平稳下降 ,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艾司洛尔能有效预防全麻后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盐酸艾司洛尔对气管导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对照组在拔管前2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艾司洛尔组注射艾司洛尔(0.5 mg/ kg),观察围拔管期心率、收缩压及不良反应。结果拔管前,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艾司洛尔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拔管时及拔管后3min、5min艾司洛尔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艾司洛尔能安全有效预防全麻后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在拔管2min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mg/kg,B组注射利多卡因1mg/kg,C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A组拔管期心率、血压平稳,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拔管期与C组比较血压较平稳(P<0.05),但心率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组内分析,血压、心率变化明显(P<0.05)。结论 艾司洛尔较利多卡因更有效地预防全麻后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唐禹  原洪泽  才立夫  吴宁 《中外医疗》2008,27(18):120-121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患者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两组拔管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艾司洛尔稀释液10mL(1.0mg/kg),记录患者给药前、拔管后1、3、5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 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3、5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高于给药前(ρ<0.05).艾司洛尔组各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ρ<0.05);与给药前相比较,各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ρ>0.05).结论 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对患者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效果确切、且具有较大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注压宁定及利多卡因对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36例骨科全麻病人随机分为3组,压宁定组静注压宁定0.5mg/kg,压宁定加利多卡因组静注压宁定0.5mg/kg和2%利多卡因1m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术毕病人自主呼吸、咳嗽吞咽反射恢复,潮气量350ml以上时静注上述药液,2min后吸痰,5min时拔除气管导管。分别记录术前、用药时、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及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对照组病人围拔管期各时相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高于术前及用药时,以拔管时最明显;压宁定组病人围拔管期各时相血压较平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压宁定加利多卡因组病人围拔管期各时相的血压、心率较平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拔管前静注压宁定和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防止气管拔管引起的高血压和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应激反应,对防止高血压病人、合并有心脏病及潜在心肌缺血危险因素的病人发生心血管意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6例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两组拔管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艾司洛尔稀释液10ml(1.0mg/kg),记录患者给药前、拔管后1、3、5分钟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3、5分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艾司洛尔组各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给药前相比较,各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效果确切、且具有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对照组),B(艾司洛尔0.5mg/kg组),C(艾司洛尔1.0mg/kg组),D(艾司洛尔1.5mg/kg组)。4组拔管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20mL、艾司洛尔0.5、1.0和1.5mg/kg(将艾司洛尔稀释至20mL),记录病人给药前、拔管时、拔管后1、3、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A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minSBP、DBP、HR和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B组拔管时SBP、DBP、HR和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拔管后1min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组(P<0.05);C、D两组拔管时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拔管后1min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组(P<0.01);C、D组拔管后5minSBP、RPP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但D组有2例用药后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结论静注艾司洛尔1.0mg/kg对老年患者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作用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两组,每组20例.在拔管前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10 ml,艾司洛尔组静注艾司洛尔1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 ml,测定给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即刻、1、3、5、7、10 min内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1 mg/kg艾司洛尔能使血压(BP)、心率(HR)、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出现明显下降(P<0.05),拔管即刻艾司洛尔组BP、HR、RPP变化幅度小,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艾司洛尔可安全有效地抑制拔管期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反应,降低心肌氧耗,预防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6 0例ASAⅠ~Ⅱ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于术毕符合气管拔管指征时 ,Ⅰ组静注艾司洛尔 0 .5mg·kg-1,Ⅱ组静注硝酸甘油 10 μg·kg-1,Ⅲ组静注生理盐水 3ml,观察围拔管期血压、心率 ,并计算血压心率乘积 (RPP)。结果 Ⅲ组病人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及RPP升高 (P <0 .0 5 ) ,Ⅰ组血液动力学趋平稳 ,Ⅱ组血压变化不明显 ,而心率及RPP则于拔管时及拔管后一分钟显著增高。结论 艾司洛尔比硝酸甘油更能有效预防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36名口咽肿瘤术后带气管导管辅助或支持通气入ICU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拔管前Ⅰ组(对照组) 静注生理盐水,Ⅱ组静注艾司洛尔1 mg/kg,Ⅲ组静注艾司洛尔1 mg/kg和尼卡地平10 μg/kg,记录所有患者给药前(基础值),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 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ECG的ST段变化,并计算HR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Ⅰ组患者出现明显心血管反应,拔管刺激时HR、MAP、RPP显著高于基础值(P<0.01);Ⅱ组和Ⅲ组无明显心血管反应,Ⅲ组拔管前及拔管时HR、MAP、RPP均较基础值低(P<0.01),而Ⅱ组拔管前、拔管时的 MAP 较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无显著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 1 75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对照组 ) ,B(0 .5mg/kg组 ) ,C(1 .0mg/kg组 ) ,D(1 .5mg/kg组 )和E(2 .0mg/kg组 )五组 ,拔管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 1 0ml,艾司洛尔 0 .5mg/kg ,1 .0mg/kg ,1 .5mg/kg ,2 .0mg/kg。记录病人给药前、拔管时、拔管后 1 ,3,5 ,1 0min时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 ,并算出相应的脉率收缩压乘积 (RPP)。结果 :A组拔管时SBP ,DBP ,HR ,RPP及拔管后 1minDBP ,HR ,RPP显著高于给药前 (P <0 .0 1 ) ;B组拔管时DBP ,HR ,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 <0 .0 1 ) ,拔管时及拔管后 1minSBP ,HR ,RPP显著低于A组 (P <0 .0 1 ) ;C ,D ,E三组拔管时SBP ,DBP ,HR ,RPP显著低于A ,B两组 (P <0 .0 5 ) ,拔管后 1minSBP ,HR ,RPP显著低于A组 (P <0 .0 1 ) ;拔管后 3minC ,D两组SBP ,D ,E两组HR ,C ,D ,E三组RPP显著低于A组 (P <0 .0 5 ) ;D组拔管后 3~ 1 0minHR ,RPP ,E组拔管时及拔管后 1~ 1 0minHR ,RPP显著低于给药前 (P <0 .0 5 ) ,但E组有 3例用药后发生心动过缓。结论 :静注艾司洛尔 1 .5mg/kg对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预防效果较好且无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扬  熊利泽  陈绍洋  王庆德  雷霆  杨琨  向宁 《医学争鸣》2002,23(15):1404-1406
目的 观察小剂量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联合应用对颅脑手术后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  37例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4组 :A组 (n=10 ,乌拉地尔 0 .4 mg·kg- 1 ) ;B组 (n=8,艾司洛尔 0 .5 mg· kg- 1 ) ;C组 (n=9,乌拉地尔 0 .2 mg· kg- 1 +艾司洛尔 0 .2 5 mg· kg- 1 ) ;D组 (n=10 ,生理盐水 2 m L ) .分别于拔管前 2 m in静注 .记录术前、给药前、给药后、拔管即刻、拔管后 1,3和 5 min,回 NICU后的 SBP,DBP,MAP及 HR.结果  D组 :血压、心率在拔管即刻均较术前升高 (P<0 .0 5 ) .A组 :拔管后 1,3和 5 min的血压均低于术前 (P<0 .0 5 ) ,心率在拔管即刻及拔管后明显较术前增快 (P<0 .0 5 ) .C组 :拔管后 SBP明显低于给药前 ,DBP,MAP及 HR无明显变化 .拔管即刻 :A组 HR明显高于B组和 C组 (P<0 .0 5 ) ,A组和 D组的 HR无差异 (P>0 .0 5 ) ,B组拔管即刻 DBP和 MAP高于 A组 (P<0 .0 5 ) ,C组拔管即刻 SBP低于 B组和 A组 (P<0 .0 5 ) .在 NICU:B组心率高于 A组 (P<0 .0 5 ) .结论 小剂量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联合应用可预防围拔管期血压升高 ,并能弥补拔管时单独应用乌拉地尔不能有效控制心率的不足 ,预防颅脑手术全麻后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3.
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红 《重庆医学》2007,36(5):464-465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组,B(艾司洛尔组)组.两组拔管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艾司洛尔1.0mg/kg(将艾司洛尔稀释10ml),记录患者给药前、拔管后1、3、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A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3、5min SBP、DBP、HR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B组各时间的SBP、DBP、HR显著低于A组(P<0.05),与给药前相比较,各时间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效果确切、且具有较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对气管拔管时循环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复合鼻滴硝酸甘油对全麻病人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75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 (n =2 0 ) ,硝酸甘油组 (n =2 0 ) ,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组 (n =2 0 )及对照组 (n=15 )。观察记录术前、给药、吸痰、拔管即刻及 1、5min各时SBP、DBP、HR的变化。结果 :在围拔管期 ,艾司洛尔组病人心率变化与对照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1) ,血压变化与对照比较略降低但无差异 :硝酸甘油组病人血压较平稳 ,与对照比较P <0 .0 1,心率变化无差异 ;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组血压、心率均明显较对照平稳 (P <0 .0 1)。结论 :术毕静注 1.5mg·kg-1艾司洛尔加术毕前 10min滴鼻 0 .2 %硝酸甘油 4 μg·kg-1可以抑制全麻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艾司洛尔与硝酸甘油复合利多卡因预防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45 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采用生理盐水对照,B组采用艾司洛尔,C组采用硝酸甘油+利多卡因,连续监测拔管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HR)。结果 B组拔管时至拔管后10 min SBp、HR明显低于拔管前(P<0.05);C组拔管期各项指标与诱导前无显著性差异;B、C组拔管时至拔管后3 min与A组各对应点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硝酸甘油复合利多卡因预防拔管时心血管反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前,气管导管表面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开胸手术后气管拔管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R组)与对照组(H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2 m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舒芬太尼0.3 ug/kg,R组采用气管导管前段10 cm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插管,H组诱导后直接插管。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瑞芬太尼0.05~0.2μg.kg-1.min-1,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6 mg/kg维持肌松,术毕待有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麻醉前,拔管前1 min,拔管时,拔管后1 min,5 min,的SBP,DBP及HR。结果:2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术前心率、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R组比较拔管过程中H组血压、心率及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在拔管前1 min,拔管时,拔管后1 min均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前行气管导管表面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有效降低胸科手术全麻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瑞芬太尼靶控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瑞芬太尼靶控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艾司洛尔组(B组),每组20例。术毕待有拔管指征时,A组静注生理盐水10 ml,B组静注艾司洛尔1.0 mg/kg。给药后2 min吸痰拔管。记录用药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3、5 minHR、SBP、DBP,并计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结果:A组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3 minHR、SBP、DBP、RPP均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B组拔管即刻DB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B组拔管各时点HR、RPP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SBP、DBP在拔管时和拔管后1 min显著降低(P<0.01或P<0.05),拔管后3 min DBP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可有效缓解瑞芬太尼靶控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尼卡地平、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 4 8例择期乳腺癌手术病人 ,ASAⅠ~Ⅱ级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 4组。S组 :生理盐水组 ;N组 :15 μg·kg- 1 尼卡地平 ;E组 :1mg·kg- 1 艾司洛尔 ;NE组 :给予 15 μg·kg- 1 尼卡地平复合 1mg·kg- 1 艾司洛尔。结果  4组病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用药前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N组 :用药后 1~ 3min ,MAP与S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E组 :HR用药后及拔管后与S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NE组 :MAP及HR与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可以较好地预防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毕静脉注射艾司洛尔预防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 60例择期食道癌根治手术患者 ,ASAⅠ -Ⅱ级 ,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随机分为实验组 (Ⅰ组 ,于围拔管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 0 5mg/kg)和对照组 (Ⅱ组 ,于围拔管期不用任何药物 ) ,术毕待患者达到气管拔管标准后给予拔管。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气管导管围拔管期Ⅱ组的SBP、DBP、HR比Ⅰ组分别均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有效预防围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36名口咽肿瘤术后带气管导管辅助或支持通气入ICU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拔管前Ⅰ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Ⅱ组静注艾司洛尔1mg/kg,Ⅲ组静注艾司洛尔1mg/kg和尼卡地平10μg/kg,记录所有患者给药前(基础值),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ECG的ST段变化,并计算HR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Ⅰ组患者出现明显心血管反应,拔管刺激时HR、MAP、RPP显著高于基础值(P〈0.01);Ⅱ组和Ⅲ组无明显心血管反应,Ⅲ组拔管前及拔管时HR、MAP、RPP均较基础值低(P〈0.01),而Ⅱ组拔管前、拔管时的MAP较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无显著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