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附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更完善的活体供肾的切取方式。方法:对1例母亲供肾亲属肾移植的供者实施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并随访供受体1个月,结果:供肾者无明显并发症,术后住院及恢复工作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活体供肾切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1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进行活体供肾切取的健康供肾者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手术均成功,供肾热缺血时间(40±15)s,切取供肾平均手术时间65(50~85)min。术中出血(50±20)mL,移植肾开放血流后来尿时间平均为1min;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2~3d,血肌酐水平(110±30) μmol/L,供者切口引流管留置1~3d,术后住院时间5~6d。结论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活体供肾切取术不使用气腹,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特点,兼顾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的优势,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以往供体供肾的切取采用开放手术,供者的手术创伤大。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1995年Ramer等在美国率先开展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术,手术获得成功,减轻了供者的手术创伤。我院于2005年7月成功实施了2例腹腔镜下亲属供肾取出术,手术均获成功,移植肾功能良好,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和安全性。[方法]10例供者进行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术前对供者进行全面评估,常规移植给受者,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供受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的手术均顺利完成,6例患者切取左肾,4例患者切取右肾,供者术中出血量(116.7 75.3)mL,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59.8 80.2)s,手术时间为(207.5 80.6)min,术后肾周引流管引流量为(138.0 217.1)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5 4.3)d,供者术前肌酐为80.6μmol/L,术后1周的肌酐为110.4μmol/L,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渐降至正常。供者术后出现上腹疼痛1例和术后发热1例,1例受者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余受者顺利恢复。[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对供者影响小,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可能广泛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非手助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的手术技巧。方法总结我科2007年8月-2008年4月7例经腹非手助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的手术经验。结果7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供肾切取,手术时间120-165min,平均146min;失血量30—70ml,平均50ml;热缺血时间60~90s,平均76s;肾动脉长2.0—3.5cm,平均2.7cm;肾静脉长2~3cm,平均2.5cm。结论经腹非手助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是供肾切取的理想方法,默契的手术配合和细节处理对顺利完成手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和安全性。【方法】10例供者进行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术前对供者进行全面评估。常规移植给受者,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供受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的手术均顺利完成,6例患者切取左肾,4例患者切取右肾,供者术中出血量(116.7±75.3)mL,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59.8±80.2)s,手术时间为(207.5±80.6)min,术后肾周引流管引流量为(138.0±217.1)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5±4.3)d,供者术前肌酐为80.6μmol/L,术后1周的肌酐为110.4umol/L,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渐降至正常。供者术后出现上腹疼痛1例和术后发热1例,1例受者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余受者顺利恢复。【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对供者影响小,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可能广泛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腔路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技术的方法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5月及8月分别对1例58岁的父亲和1例50岁母亲供肾亲属肾移植的供者实施经腹腔路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并随访.结果:手术用时分别为130 min和110 min,出血量各50 ml,热缺血时间30 s和2 min;肾动脉长度分别为4.0 cm和3.5 cm,肾静脉长度各为3.0 cm,开放血流后30 s和10 s供肾泌尿,2例供者术后肾功能正常,均7 d拆线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腹腔路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可以满意解剖肾血管和保留足够长的输尿管,而且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供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学习曲线,并评估供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的527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手术时间研究学习曲线,并根据学习曲线将供者分为两组:学习曲线组(组1),后学习曲线组(组2)。收集和分析两组供者的围术期相关数据。结果 本组527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88.4±38.07) min。学习曲线研究显示经过100例的手术学习,手术时间从约130 min下降至约90 min。组1的手术时间、总体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组2。移植医师本次术前已完成手术例数与本次手术时间负相关,而供者体质量指数(BMI)、术中出现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正相关。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90%,体质量指数(BMI)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学习曲线完成前,供肾动脉数量及供肾侧别并不影响手术时间;但学习曲线完成后,右侧供肾及肾动脉数量与手术时间正相关。结论 腹腔镜供肾切取术安全有效,并发症率低。本研究显示完成学习曲线需要100例,完成学习曲线后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腹膜腔途径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膜腔途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供受关系为:父-子1例,母-子/女8例,同胞兄弟姐妹9例,夫妻间供肾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及淋巴细胞毒试验均阴性,供肾植于右髂窝。结果19例均为左肾,均成功取肾,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80~270min,热缺血时间120-300s,术中估计出血量约100-350ml。供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3d,无并发症发生。受者随访3~16个月,发生缓慢肾功能恢复1例,急性排斥2例,经激素冲击后好转。结论经腹膜腔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具有安全、对供体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要求术者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血管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肾移植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6例亲属供体采取手助腹腔镜活体左肾切取,均经腹膜后途径。观察并记录肾切取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及供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供肾切取手术时间平均150min;热缺血时间平均3.5min,移植肾恢复灌注后排尿时间平均82s。供者术后1月内恢复正常生活。6例受者随访3个月,尿量和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供肾热缺血时间短;供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供肾切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切口选择,并比较前肋缘下切口经腹及经腹膜外两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将68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肾切取术分为两组:斜卧位肋缘下切口腹膜外途径取肾术42例为观察组,平卧位肋缘下切口经腹途径2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供肾热缺血时间、肾动脉长度...  相似文献   

12.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四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效果及供者捐肾后的恢复情况。结果:4例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9~11d出院。4例受者经8~20个月随访,术后恢复迅速,肾功能正常。结论: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受者的人/肾存活率优于尸体供肾;活体亲属供肾是扩大供肾来源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RLDN)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58例RLDN临床资料,供者男32例,女26例,年龄20~61岁,平均42岁,56例取左侧供肾,2例取右侧供肾.前35例采用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后23例采用改良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结果 58例供肾切取术均获得成功,无供体死亡,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0~130min,平均93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20ml,供肾热缺血时间1.3~6min,平均2.8min.术后发生腹膜后血肿1例,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5~10d出院,平均6.4d.58例受者中2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4周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3例术后4周肾功能恢复正常,余52例肾功能2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靠、微创,改良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在保证供肾质量、微创前提下,降低了学习曲线,更易于掌握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活体供肾亲属肾移植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腔镜取肾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术后2-50月随访,8例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7~10d出院.8例受者肾移植术后恢复迅速,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腹腔镜活体取肾安全可行,活体亲属肾移植的存活率要高于尸体肾移植.活体供肾是一较好的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4例亲属肾移植的经验,探讨活体供肾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为血缘亲属供肾,1例为非血缘亲属供肾,血型相同,淋巴毒试验阴性,4例HLA配型中,全配1例,单配体相同3例。4例取供者右肾,10例取供者左肾,13例经开放手术取肾,1例经腹腔镜取肾。术后采用环孢素、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供者术后1周出院,随访1个月-1年肾功能正常。受者14例中13例至今存活,肾功能良好,1例肾失功。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经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冲击治疗逆转。2例发生肾功延迟恢复,分别于1周及3周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12例术后3天肾功能正常,无外科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组织配型好,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免疫抑制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64-SCTRA)术前评价亲属活体供肾的临床价值。方法:拟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供者84例,行64-SCTRA了解肾实质及肾脏血管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相对照。结果:84例供者CT检查均获得满意图像。67例供者双侧肾动脉均为单支,17例供者一侧或双侧肾动脉伴有副肾动脉;14例供者发现肾动脉过早分支;肾动脉内斑块12例,其中11例管腔轻度狭窄,1例管腔中度狭窄;肾静脉双支5例。肾囊肿11例,肾结石4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除1例间质性肺炎、1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供者被剔除,其余82例行开放手术切取供肾,均获得成功。肾静脉、肾盂及输尿管64-SCTRA的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64-SCTRA对肾动脉过早分支的检出率为100%。3例术中发现细小副肾动脉而64-SCTRA未报告。结论:64-SCTRA可对肾脏及肾血管进行充分评估,可作为供肾切取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193例的经验,优化改进操作技术,使其更加标准化.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3年12月至2016年2月行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共193例,全身麻醉下,取腰部3个通道操作,彻底游离肾后,在肾下极7~8 cm处切断输尿管,用endo-cut或hem-o-lok分别夹闭切断肾动静脉,迅速取出肾用4℃肾保存液进行灌注,然后将离体肾保存在冰盐水中准备移植,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供者和受者肾功能情况.结朵:19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85 min(55 ~135 min),1例因出血手术中转开放.术中出血量60 mL(20 ~200 mL),所有供者均不需输血.供肾热缺血时间2.2 min(2~5 min).发生供者并发症3例,均为术后肾区血肿,保守治疗均自行吸收,未见不良影响,其余供者均未见异常.供者术后住院5.7 d(4~9d).193例供者中16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42个月(1~58个月),均未见异常.2例受者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吻合口漏尿,经手术修补后痊愈;3例受者发生移植肾被膜下血肿.1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余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供、受者随访期间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靠,经不断技术改良后已经成熟和标准化,其应用前景广泛,但应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资料,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15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除7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供、受者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2例,4个抗原错配5例,3个抗原错配88例,2个抗原错配50例,1个抗原错配12例,无抗原错配1例。158例供者均经开放手术取肾。35例取供者右肾,123例取左肾,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及强的松(Pred)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158例供者均健康存活,6个月和1年时血肌酐正常。受者健康存活最长者至2008年6月已达10年, 1年带肾健康存活率95.5%,5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4例2~5周肾功能恢复正常。死亡5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DGF,透析期间死亡,另4例术后3~5月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中切除移植肾脏,行第2次尸体肾移植。5例在移植后1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16%,其中4例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后逆转,另1例合并CsA肾中毒,治疗无效,恢复透析治疗。3例1年半至3年半发生慢性排斥,移植肾丧失功能。8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治愈。结论:活体肾移植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组织相容程度高、供肾质量好等优点,使DGF和急性排斥反应等发生率低,人肾存活率高。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要重视DGF的预防,排斥反应的防治,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加强对活体家属供者的规范选择和全面的健康评估、加强长期随访对保证减少供者伤、使供者健康存活、正常生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夫妻间供肾移植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10例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男5例,女5例。年龄32~62岁(42.0±10.0)岁。5例行手助腹腔镜取肾,5例行小切口开放取肾。受者年龄32~61岁(43. 3±9.13)岁,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抱素A/FK506+骁悉/硫唑嘌呤+泼尼松预防徘斥反应。10例患者随访3~40月。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0例供者术后1周内血肌酐较术前升高15%~25%,但均维持正常水平。随访超过1年的7例供者,肾功能均维持正常。受者术后发生急性徘斥反应1例,主要归因于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术后3月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2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8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3.61天。10例受者术后血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急性徘斥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与同期的亲属肾移植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夫妻间供肾移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亲属活体肾脏移植11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11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临床经验.方法 全部供、受者为3代以内血缘关系;供肾均采用开放式手术取肾;全部受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或咪唑立宾或雷帕霉素)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术后2例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18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后逆转.术后随访1~44个月.所有受者人肾存活率100%.117名供者术后安返社会;生活、工作未受明显影响,肾脏功能正常;2名供者术后2年内出现高血压,1名出现隐性糖尿病,目前病情平稳.结论 术前对供者身、心健康充分评估和积极调节受者身体状况是亲属活体肾脏移植成功的保障.减少移植肾受损、术后早期足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减少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