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A组用100mA扫描,B组用40mA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图像评分均数比较虽有统计学差异,但B组图像评分均数为3.6105,可满足临床诊疗需要;两组腺样体平均CT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T值标准偏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与A组比较,B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约降低了60.00%。结论120kV、40mA低剂量儿童鼻咽部CT检查,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王伟  罗敏  李敏龙  谢刚  钱勇 《海南医学》2016,(10):1567-1569
目的:探讨面神经管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3~9月临床怀疑颞骨、鼻副窦病变行64排螺旋CT且无面神经疾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常规剂量组(A组)和三组不同扫描参数的低剂量组(B-D组),每组22例。常规剂量组使用参数为120 kV/240 mA,低剂量组的扫描参数分别为B组(100 kV/240 mA)、C组(100 kV/120 mA)、D组(100 kV/80 mA)。采集图像由2名放射诊断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共同进行分析,包括图像质量评分、记录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评分的统计分析使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噪声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B、C、D四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0.0分(19.5,20.0)、19.5分(19.5,20.0)、19.5分(19.5,20.0)和19.5分(19.5,20.0),CT值分别为(2258.43±90.65) Hu、(2289.00±43.89) Hu、(2298.82±46.86) Hu、(2299.89±48.05) Hu,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B、C、D三组CT剂量指数、有效剂量E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D组分别下降79.3%、79.2%最为显著,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100 kV/80 mA可作为64排螺旋CT面神经管低剂量扫描优化参数阈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低剂量多层CT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建立合适的低剂量扫描条件,以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减少受检者接受的放射剂量。方法:前瞻性将360例鼻咽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常规剂量组(120kV,250mAs)、低剂量1组(120kV,100mAs)、低剂量2组(90kV,100mAs),分析此三组鼻咽部CT图像质量和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鼻咽部低剂量多层CT检查的图像质量能够达到诊断要求,能够清晰显示鼻咽壁、咽隐窝、咽鼓管咽口、咽旁间隙及卵圆孔等结构。三组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如下:常规剂量组为38.1mGy,低剂量1组为15.2mGy,低剂量2组为7.1mGy。三组CT剂量加权指数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2组的CT检查图像质量既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减少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副鼻窦CT扫描时,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对图像质量及降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MSCT副鼻窦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5例。A组为对照组,应用固定管电流技术扫描,管电流为200 mA;B、C、D组为研究组,应用ATCM技术扫描,分别预设噪声指数(NI)值4、7、10,管电流设定范围10~250 mA,其余扫描参数一致。记录每次扫描的平均管电流(mA)、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值(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测定并记录特定感兴趣区的噪声标准差(SD);由2名高年资CT诊断医师分别评价图像质量及主观噪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C、D组的平均ED分别为(0.80±0.05)、(0.26±0.03)、(0.14±0.02)mGy,较A组的平均ED[(1.03±0.00)mGy]分别下降22.33%、74.76%及86.41%;A组与B组的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05),A组与C组、A组与D组的SD差异则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7、43.31,均P〈0.05),而图像质量和主观噪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在图像质量和主观噪声的评定上2名医师评价结果取得了满意的一致性(Kappa值=0.805、0.783)。结论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应用ATCM技术,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颞骨CT扫描时降低毫安值对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并比较螺旋扫描与非螺旋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选择行颞骨CT扫描的患儿60例,分别采用螺旋及非螺旋扫描各30例,每种扫描方式又分为常规剂量(120kV、150mA)组和低毫安(120kV、60mA)组各15例。扫描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CTDIw)、扫描长度,并计算出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同一扫描方式下,低毫安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而两组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在同一毫安值时,轴位螺旋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非螺旋扫描方式(P〈0.01),而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毫安、螺旋扫描方式能够显著降低颞骨CT检查时的辐射剂量,且又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可在儿童检查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低剂量螺旋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儿童鼻咽部疾病,分别采取常规剂量CT扫描、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患儿辐射剂量以及扫描图像质量.结果 常规剂量加权指数为13.98 mGy,低剂量加权指数为6.23mGy,低剂量低于常规剂量(P<0.05).本组60例儿童鼻咽部疾病中,共发现病灶89个,在各类疾病显示效果、鼻咽部解剖结构以及定性诊断结果方面,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剂量扫描图像噪声平均为(7.35±1.57),低剂量扫描图像噪声平均为(9.56±1.85),低剂量扫描高于常规剂量扫描(P<0.05).结论 对于儿童鼻咽部疾病采取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定性、定量诊断方面与常规剂量无明显差异,但低剂量螺旋CT扫描辐射剂量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矽肺阴影扫描的扫描参数,并评价螺旋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的辐射剂量。方法对63例矽肺患者分别用螺旋CT 130mA、60mA、40mA和20mA扫描,记录不同扫描条件下患者辐射剂量,对螺旋CT不同扫描条件下患者辐射剂量、阴影大小、密集度、矽肺分期以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螺旋CT扫描患者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相比明显降低、4种不同扫描条件在矽肺阴影大小、密集度以及矽肺分期无明显差异性,图像质量有差异性,但不影响矽肺的判断。结论20mA是矽肺螺旋CT扫描的最佳低剂量扫描条件,具有辐射剂量小,能全面反映矽肺的特点,可用于矽肺的筛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时降低管电流对儿童寰枢椎病变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34例疑有寰枢椎病变的病例随机分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组,分别用80mA、180mA管电流行螺旋CT扫描。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扫描长度,计算出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80mA)和常规剂量(180mA)的CTDIvol分别为8.7mGy和19.6mGy,DLP分别为(36.80±3.60)mGycm和(82.14±7.18)mGycm,各组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寰枢椎螺旋CT检查时降低管电流,既明显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既能满足诊断需要,又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眼眶病变最佳CT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 使用4层螺旋CT对120例眼眶部疾病患者分别行常规剂量(120 KV,200 mA,0.5 s)及低剂量(120KV,30mA、50mA,0.5 s)扫描,分别获得眼眶部CT断层图像,比较不同扫描条件下诊断结果符合率及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结果 25 mAs低剂量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与100mAs常规剂量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但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25mAs低剂量扫描条件既能满足诊断需要,又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在眼眶疾病的CT检查中可以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层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在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临床疑似副鼻窦疾病儿童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他扫描条件不变,A组采用150 mAs常规剂量、B组采用75 mAs低剂量、C组采用50 mAs低剂量、D组采用35 mAs低剂量行副鼻窦横断位容积扫描并多平面重组。比较4组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由3名高年资医师对CT图像质量进行盲式评价。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低剂量B组、C组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A组均可满足诊断要求,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的CTDIvol分别仅为常规剂量A组的50.2%及33.3%,DLP明显下降(P<0.05),CTDIvol及DLP的下降以低剂量C组更为明显。低剂量D组的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与常规剂量A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副鼻窦低剂量螺旋CT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有效地降低了照射剂量,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适宜的扫描参数可以实现CT图像质量与降低照射剂量最优化结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齿科成像技术在口腔种植定位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患有部分牙齿缺失且要求牙种植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5例,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A、B、C 三组从机器上设定的最小毫安值开始分别采用60mA、80mA、100mA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记录每例患者实际接受的放射线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用于统计学分析,同时将扫描完的原始图像利用CT 机上的专业牙科后处理软件包(Dentascan)进行多种后处理重建并进行相关测量。结果:A、B、C 三组间患者接受的DLP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对颌骨各个径线的测量无任何影响。结论:使用低剂量60mA进行螺旋CT扫描既可以使患者免受大剂量放射线的损伤又能够为口腔种植医师在术前提供准确的测量数值。  相似文献   

12.
杨家虎  冯越  张建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4):1723-1726
目的 基于第三代双源SOMATOM Force CT探讨不同心率患者在采用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2016年8—11月于浙江医院行CTCA的98例患者,根据CTCA扫描时心率将其分为3组:心率≤65次/min为A组(47例),65次/min<心率≤75次/min为B组(24例),心率>75次/min为C组(27例)。3组均采用第三代双源SOMATOM Force CT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进行扫描。对3组冠状动脉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并比较3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3组患者共出现1 443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评分为1分的节段有1 291个(89.47%),2分的节段有149个(10.33%),3分的节段有3个(0.20%)。不同性别的心率、图像质量评分、DLP和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LP为(51.3±12.8)mGy?cm,ED为(0.72±0.18)mSv。3组图像质量评分、DLP和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P<0.05);C组DLP、ED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基于Force CT采用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进行CTCA检查对于不同心率患者均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心率≤65次/min,根据不同心率选择合适的采集时相,可以得到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且ED<1 mSv。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双源C T新技术后,在幼儿胸部检查中较为合理的电压参数。方法选择150例行双源C T胸部扫描年龄在1~3岁的患儿,将其按不同管电压分组(80、100、120 Kv ),采用Flash模式行胸部平扫,使用实时在线毫安秒调节技术(CARE Dose 4D),均采用SAFIRE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由2名医师采用5分制双盲法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记录并比较不同电压组主观图像质量、客观噪声及辐射剂量之间差异。结果随着管电压值的升高,纵隔及肺窗图像质量均有所提高;肺窗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纵隔窗图像评分较肺窗低,其中,80 kV纵隔图像质量低于3分,无法满足诊断需要;100及120 kV纵膈图像可满足临床需要。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值及有效剂量随电压值升高明显增加。80及100 kV组有效剂量为120 kV组的26.9、58.1%。结论双源CT在幼儿胸部检查中,应根据患儿临床需要选择合理的管电压值。对于肺及支气管病变,80 kV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并明显减少辐射剂量;而对于纵隔内病变,则需要选择更高的管电压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肺癌低剂量CT检测的技术优化与应用。方法对TM164A型的性能模体及TM320D躯干CT剂量的检测模体通过不同的扫描参数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将不同扫描环境中模体的辐射剂量与空间分辨采集图像的能力、密度分辨能力、噪声水平以及均匀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的低剂量螺旋CT胸部扫描参数;依照低剂量扫描优化后的技术参数,对肺结节检测予以视觉评价。结果①TM320D躯干模体的CT剂量测定结果:将160mA的常规剂量的CT剂量指数和各低剂量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电流越大,放射剂量就越大,特别是当电流〉90mA时,具有更加明显的放射剂量增大现象;②10mA和30mA、50mA、70mA、90mA、160mA各组的图像噪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mm和3mm、5mm、7mm、10mm各组的图像噪声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图像的均匀性和管电流、层厚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③管电流增加,空间分辨率与低对比分辨率也会随之提高,当管电流下降到30mA时,会出现低对比分辨率明显下降现象。结论通过对体模进行研究,肺部低剂量CT扫描中,30~50mA和3~5mm重建是较好的参数组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还能够将图像质量较好地呈现,对早期肺癌筛查十分适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低管电流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临床怀疑为结肠息肉病变的患者平均分为3组,行宝石能谱CT降低管电流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其中按固定管电流分别为50,30,15 mAs进行扫描,其他参数按常规进行,并对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固定管电流为50 mAs(A组)时,结肠仿真内镜成像(CTVC)及透明重组图像(Raysum)平均评分为(2.93±0.26)分,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68±0.00) mGy和(80.62±3.44) mGy cm;30 mAs(B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2.53±0.52)分,剂量平均分别为(1.01±0.01) mGy和(45.09±5.54) mGy cm;15 mAs(C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1.93±0.70)分,剂量平均分别为(0.05±0.00) mGy和(22.16±1.96) mGy cm.3组CTDIvol与DLP平均分别降低了80.05%、88.00%、94.06%和80.73%、88.95%、94.57%.结论:降低管电流在CTVC成像中,在管电流与辐射剂量分别降低88%以上的情况下,仍能兼顾图像质量,而降低至94.57%时,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CTA扫描时通过降低管电压以达到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需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依据管电压不同而分为A(120 kV)、B(80 kV)两组,每组20例。分析比较两组图像的CT值、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噪声比(SNR)及辐射剂量,并对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进行评估分析。结果:B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A组分别降低63.97%、63.83%及63.79%,图像质量评价结果:B组颈动脉平均CT值较A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CNR、SNR值组间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两组颈动脉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整体满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80 kV低管电压颈动脉CTA扫描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能够降低约64%的辐射剂量。因此,颈动脉CTA检查通过降低管电压的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可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