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肺间质纤维化又称特发性肺间质性肺炎,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与空气中的灰尘和有毒气体、细菌和真菌感染等都有关系,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深快呼吸及咳嗽。此病预后多不良,致死率极高,病情急者数月内就可死亡。中医对该疾病有独特的认识,常常将其纳入"肺痹""肺痿""咳嗽""喘证"等范畴。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致力于从中医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儿肺间质性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将对小儿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发病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2.
肺纤1号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蕾  严玲  孙彩霞 《河北中医》2004,26(8):604-604
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运动性呼吸困难、动则气短、干咳、喘憋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病变。是由原因不明或已知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呼吸系统的难治病。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继发于某些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肺间质纤维化等。其致病原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其原因与吸入各种粉尘、有毒气体、环境污染物、过量使用某些药物等有关。我们将此病归属于肺痹、肺痿范畴,中医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是以进行性加重为主的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间质性肺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目前西医治疗首选激素,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在研究肺间质纤维化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中医上讲“肝主疏泄气机”又讲“百病生于气”,故而可以说“百病生于肝失疏泄”.对肺间质纤维化早期的病机从“肝失疏泄”方面进行探讨,从肝的角度浅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肺间质纤维化是最常见的肺间质疾病,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及刺激性干咳,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肺痹""肺痿""喘病"等疾病范畴,针对该病的西医治疗除了肺移植外,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尤其是在缓解症状、减慢肺功能下降方面具有一定疗效。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以喘憋气短、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古籍有着丰富的有关喘憋咳嗽的论述,主要涉及气虚、肺痹、肺痿、血瘀、腑气不通等方面,并且涉及大量有效的方药。因此,中医古籍有关方药的梳理对于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慢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类疾病.此病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晚期可发生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最后可发展为呼吸衰竭.进行性呼吸困难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最突出的症状,伴有干咳或咯痰、体力活动后气短,这与中医学的“肺痿”、“肺痹”有一定的联系.笔者结合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就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归属的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炙治疗肺纤维化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IPF)简称肺纤维化,是许多病因不同的肺间质疾病的共同结局,是呼吸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不仅“非典”可引起此病,很多肺系疾病都可以导致肺纤维化。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特殊类型原因不明、发生于成人、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治疗上,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为中医"肺痹""肺痿""咳嗽""肺胀""短气"等疾病,现将从气络病变对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是一类以弥漫性肺泡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总称,其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类慢性进展、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亦可造成肺损伤而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症状均以咳、痰、喘等为主。现代中医学者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当归属于中医学的肺痹、肺痿、喘证等范畴。古代文献中对肺痿的认识基于《金匮要略》,其证候特点以肺胃气阴两虚为主,亦可见肺气虚冷;肺痹则是尊崇《内经》中"五脏痹"的理论,主要证候特点为肺气闭阻;而肺间质纤维化的现代研究则表明其证候特点多以气虚为本、瘀血为标。因此,二者分别代表了肺纤维化的不同阶段和(或)不同证候特点,即肺纤维化患者表现出气阴两虚、虚热灼肺或肺气虚冷的证候特点可参照肺痿论治,若表现为肺气闭阻之实证特点则当以肺痹论治。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干咳、喘憋为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肺间质性疾病。由于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欠缺,肺间质纤维化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中最富挑战性的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也渐成热点,通过对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病名、病机以及治疗的阐述,为进一步探讨该病发病机理及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问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目前临床上发现的肺问质纤维化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另一类叫做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一般多为其他疾病引发的,最大一组为职业和环境吸入疾病,如矽(尘)肺、药物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等;  相似文献   

12.
肺间质纤维化是累及肺间质及肺泡腔,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功能丧失的弥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随着病程进展,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可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除少部分患者病因明确,如吸入有机或无机粉尘、使用博来霉素等药物或与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疾病及血管炎相关.本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缺乏经循证医学验证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干咳、喘憋为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肺间质性疾病。由于其病因的多样,发病机制的复杂,临床有效治疗方法的欠缺,肺间质纤维化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中最富挑战性的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也渐成热点,文章旨在通过对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病名、病机以及治疗的阐述,为进一步探讨该病发病机理及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思路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的5年病死率超过40%,呼吸衰竭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肺间质纤维化多归属"咳嗽"、"喘证"、"肺胀"、"肺痿"、"肺痹"等范畴。吴银根以络病理论为指  相似文献   

15.
肺间质纤维化是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以干咳和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上造成严重的影响,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间质纤维化是由于肺组织受到理化因素、炎症等致病因素的损伤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大量细胞外基质聚集,并伴炎症损伤、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一大类肺疾病终末期改变,...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西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芳  王彤 《北京中医药》2009,28(2):150-154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本文就此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西药治疗在临床上尚无大的突破,传统医学辨证多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气虚血瘀、痰瘀互阻、痰热蕴肺等.通过益气养阴、补肺益肾、宣肺解毒、活备化瘀、益气活血等法治疗可逆转纤维化过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故提出了中医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病的病理表现,也是临床发病原因不明、隐匿进展、进行性加重、病死率高的一类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学将其归为“肺痿”“肺痹”“喘证”等范畴,病位在肺,久则及脾肾,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疗效主要体现在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因此,本文基于“浊毒”理论,探讨肺间质纤维化隐匿进展的核心病机,并与“膏浊”病相联系,阐述肺间质纤维化与脂代谢异常的病机关系,旨在提出痰浊、瘀血日久化为“浊毒”,是促进疾病隐匿进展的关键病理产物,也是中医药干预肺间质纤维化进展的核心机制;结合现代医学认为脂代谢异常是影响肺间质纤维化进展及预后的因素,进一步明确“浊毒内生”的生物学基础,为临床干预肺间质纤维化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郑岚  郑建平 《光明中医》2011,26(1):188-191
肺间质纤维化(IPF)是最常见的肺间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最终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最严重疾病之一。本病病因复杂,IPF早期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持续是介导肺纤维化的重要原因,有2/3的特异性病因迄今未明。虽然不同的病因所导致的纤维化各有特点,但主要特征性病变均为肺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及渐进性肺间质细胞外基质沉积。  相似文献   

19.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治探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武维屏  赵兰才 《中医杂志》2002,43(5):325-326
近年来,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们在临床诊疗中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将肺部X线、肺CT、肺功能、支气管肺灌洗等项检查视为中医望诊的延伸,进行综合分析,辨证论治,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就本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如下。1 立病名,肺痹肺痿两元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特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特发性原因不明,继发性大致可归纳为感染性、吸入性、肿瘤性、药物性、放射性、气管及支气管病变演变、结缔组织疾病的肺表现、全身疾病的肺损  相似文献   

20.
宋菊芯 《光明中医》2011,26(4):807-808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起病隐匿,多缓慢进展,呈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为渐进性气急,干咳少痰,晚期可出现呼吸衰竭及右心衰竭。中医络病学说认为“久病人络”,“络息成积”,《难经五十难》云:“肺之积为息贲”,故肺络病变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异常临床可见咳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