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晓明  王钦鹏  臧知明 《中医文献杂志》2011,29(2):56+59-56,F0003
灸疗作为一种疗效独特的传统治法,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相关的研究讨论有所增加。本文从灸疗“治未病”思想、灸疗养生方法、灸疗养生一临床、灸疗养生现代机理等方面就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讨论了“逆灸”、“化脓灸”等灸疗方法的养生特点,提出要重视灸疗养生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车露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29-129
灸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对人体穴位通过经络的作用,影响到脏腑,达到治疗的效果。灸疗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灸疗作用的现代研究,不仅从多方面深化了人们对灸疗作用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蒙医学对失眠的认识、治疗失眠理论,介绍了蒙医灸疗治疗失眠机理的研究情况。作者认为,蒙医灸疗法治疗失眠机理研究必定向多穴位、多层次研究发展。从微观层次阐述灸疗法治疗失眠作用机理对蒙医疗术学机制研究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蒙医学对衰老的认识、抗衰老理论,介绍了蒙医灸疗抗衰老机理研究情况。作者认为,蒙医灸疗法抗衰老机理研究必定向多穴位、多层次研究发展,研究手段从行为学、相关酶的检测向抗衰老组穴与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发展。从微观层次阐述灸疗法抗衰老作用机理对蒙医疗术学机制研究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灸疗的作用机理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灸疗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理的认识 ,仍是一个未解的迷。目前国际上对灸疗作用机理有四种看法 :①温热刺激效应 ;②非特异性自体蛋白疗法系统 ;③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④芳香疗法。国内的研究人员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 ,以经络系统为基础 ,结合现代实验研究 ,认为灸疗作用机理与以下 5个方面有关 ,综述如下。1 局部刺激作用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其机理首先与局部火的刺激有关。有人通过研究发现 ,施灸点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 13 0℃左右 ,…  相似文献   

6.
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探讨艾灸治疗RA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 ,我们建立免疫性炎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等 ,从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控入手 ,在整体、器官、细胞水平开展灸治RA的实验研究。结果艾灸“肾俞”、“足三里”穴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其机理与灸疗抑制TNF、IL 1等炎症因子的释放 ,增强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保护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 ,纠正炎症时自由基代谢的紊乱 ,调整NO、NE、5 HT神经递质的失衡 ,促进内环境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实验证实 ,外周交感神经参与艾灸对免疫的调节 ;灸疗的部分作用是通过肾上腺皮质系统发挥的 ;海马可能是灸疗信息中枢整合的重要环节 ;HPA轴是灸疗作用中一条重要的神经体液性途径 ;松果体 (MT)可能是艾灸抗炎免疫的一个高位调节点。提示灸疗抗炎免疫作用是其治疗RA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灸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灸疗仪器研制的启发。方法:从艾的药物特性,温热刺激,艾的光谱、光辐射特性、穿透效应来探讨艾灸的作用机制。结果:艾灸的作用是艾的药物特性和温热效应及非热效应的综合作用。结论:研制中医药现代化的灸疗仪器必须结合艾灸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蒙医灸疗是使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的防病治病的传统外治疗法。灸疗是蒙医传统"五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和多年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独特的非药物疗法,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调理体素,增强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作用。蒙医应用灸疗历史悠久,作为北方蒙古族常用的治病方法,该疗法具有适应症范围广,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少等优点。近年来由于蒙医灸疗的临床广泛运用以及疗效显著,学者们也从实验的角度大量研究了其对人体各大系统的作用,为蒙医灸疗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对防病保健的意识日益提高.蒙医学作为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在防病保健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它以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注重人的有机整体,带动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以达到防病保健目的.蒙医灸疗是蒙医的重要保健方法之一,它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的一定穴位上少的,熏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峻疗法.它具有调理体素,强壮身体,增强抵抗力的功效.近年来,对于灸疗防病保健作用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已成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下面笔者从蒙医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方面来探讨蒙医灸疗的保健作用及其机理,以其对蒙医灸疗保健作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灸疗学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强调:"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这些记载都表明了灸疗的重要医学地位和其他疗法的不可替代性。然而灸疗临床一度萎缩,灸疗的独特疗效未能充分显示。近30年随着国内学者对灸疗热敏现象的系统研究,发现了灸疗临床新规律,建立了基于灸位与灸量新标准的热敏灸理论与技术新体系,显著提高了灸疗疗效,丰富发展了灸疗学理论与技术,改变了灸疗临床萎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灸法能防病保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经络腧穴与艾灸物理化学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对上述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并提出对灸法研究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89-1091
古今文献均证实艾灸在延缓衰老方面有确切作用。当前对灸法抗衰老的研究日益增多,多侧重对其机制的探索。通过查阅灸法抗衰老的现代文献,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两方面综述了灸法在抗衰老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推广艾灸抗衰老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别从传统艾灸法、创新艾灸法、其它艾灸法三方面对有关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合其治病的机制机理,分析艾灸临床研究缺乏标准化的现状。探讨如何能更好地改变"重针轻灸"格局,改善艾灸日益萎缩的趋势;尤其在临床实践方面继承和发展艾灸技术,在机制机理研究方面寻找客观、确实可信的证据,进而完善相关理论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温灸疗法主要通过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的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灸疗主要通过温热效应改变穴位温度发挥其温经散寒的功效,因此,对温灸疗法的温度特征研究已成为目前灸疗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从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其研究进展,并提出亟需解决的问题,旨在对温灸疗法的机制研究提出参考基础,对其临床应用也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艾灸起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效应,不仅受传统因素如艾灸材质、施灸方法、施灸时间等影响,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的热效应、光效应、烟效应也与艾灸疗效呈相应量效关系。本研究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简述各因素在艾灸起效中的不同作用,探讨艾灸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艾灸疗效的标准化与客观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是一门“自下而上”的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整体性、动态性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研究思路相似,适合中药药性、疾病诊断、药物安全性评价及药物作用机制等研究,从本质上阐述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热敏灸的提出,艾灸再次回到众人视野。艾灸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热、光、药物等综合因素,通过对机体的血液运行、神经分泌功能、能量代谢、抗自由基等作用调节机体生理和心理,可用于预防、减轻、治疗机体某些疾病。将代谢组学与艾灸联合,从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角度阐明灸疗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为艾灸的基础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对疾病的治疗及灸疗现代化、科学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佩  王刘玉 《天津中医药》2020,37(11):1316-1320
针灸对机体免疫调节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针灸基础研究的热点,针灸引起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针灸对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且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双向性、特异性、整体性的特点。通过对近年来针灸调节免疫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今后针灸调节免疫的研究思路,以期为针灸调节免疫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应以古文献为基础,融合多学科,善于借鉴循证医学,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与优势,推动针灸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艾灸的生物物理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近年来,艾灸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从生物物理学的角度探讨灸疗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艾灸的治疗作用并不单纯是温热效应,而是光谱辐射、生物热效应及非热生物效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艾灸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已被广泛关注,并应用多学科交叉手段开展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提高临床疗效和仿灸治疗仪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此,本文就艾灸对机体局部温度变化与特点、艾灸红外光谱特性、艾灸生物热效应与能量转化、艾灸生物热传递与微循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9.
艾灸对机体产生的多重效应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关艾灸作用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虽然其作用机理尚未明了,从艾灸的"温热"、"温补"和"温通"效应对人体的影响,介绍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艾灸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灸对实验性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综述针灸对实验性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概况。方法 通过针灸对实验性脑缺血在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脑细胞代谢、形态体积、细胞内外离子、自由基、脑电活动和某些神经生化机制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针灸可通过多环节延缓和减轻缺血神经细胞的坏死过程和程度。结论 与目前神经科学有关脑损伤及其修复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相比,针刺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