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查找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ICU2018年1—2月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ICU环境卫生学监测,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暴发流行。结果该院ICU短时间内10例患者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其中B08、C08、A02床患者标本检出的AB药敏结果相同,为一疑似克隆株;C09、B09、A03床患者标本检出的AB药敏结果相同,为另一疑似克隆株。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分别从输液泵、床头桌、床栏、输液塔、护理桌、监护仪、手消架、设备塔、床尾手摇、医务人员随身用品的标本中检出了类似的AB克隆株,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后,未再出现新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于3月5日从环境及医务人员手的标本中未再分离出耐药AB。结论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差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是导致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与非ICU科室的耐药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统计耐药率。结果 (1)共检出病原微生物2797株,经培养分离出AB 385株,占13.76%,其中ICU230株,非ICU科室155株。(2)AB主要来自于痰液(289株,占75.1%),以及脑脊液(22,5.7%)和分泌物标本(19,4.9%)等。(3)ICU的AB耐药株和泛耐药株检出比例高于非ICU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3,P=0.003)。(4)药敏结果示:ICU检出的AB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等耐药率高于非ICU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病房AB检出率、耐药性均高于非ICU病房,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AB医院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和控制,为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5月-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ICU的6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采取针对性防控策略。结果共发生CRKP医院感染6例;其中5例的住院时间和床位存在重叠或相邻;6例患者的保洁人员为同一人;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CRKP检出率为3.13%(2/64),分别从呼吸机和保洁人员手检出;患者检出的6株CRKP菌株和环境检出的2株CRKP菌株药敏结果基本一致。采取改进环境清洁消毒流程、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科室人员管理和全员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及督导等针对性防控策略后,此次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神经外科ICU内环境清洁消毒不彻底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是导致此次疑似CRKP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及时识别并调查原因,采取针对性防控策略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患者及其环境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性与同源性,为预防AB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测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我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检出的所有AB共计44株(患者组)及同期其环境及工作人员手分离出的所有AB共计35株(环境组)的药敏结果,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XC小五号.EPS;P〗检验比较两组AB耐药情况,聚类分析判定其同源性。结果 患者组AB检出率为9.98 %(44/441),环境组检出率为11.95%(35/293)。患者组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中最低的为复方新诺明(63.64%),环境组耐药率最低的为妥布霉素(37.14%)。比较两组菌株耐药率,头孢曲松(〖XC小五号.EPS;P〗=8.663;P=0.013)、妥布霉素(〖XC小五号.EPS;P〗=11.486;P=0.001)、庆大霉素(〖XC小五号.EPS;P〗=6.767;P=0.034)、左氧氟沙星(〖XC小五号.EPS;P〗=14.47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B可分为8个不同的型别,分别用A~H表示,其中A、D、G型为主要流行菌株。结论 我院ICU内患者及环境中检出的AB耐药率较高,且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室(ICU)一起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感染暴发的原因。方法调查2014年1月30日-2月9日入住该院ICU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对其周围环境进行流行病学采样;观察医务人员无菌操作及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5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均检出XDRAB,且XDRAB耐药谱一致,均仅对多粘菌素E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环境细菌学调查结果显示,病房台面、心电监护仪、吸引装置、工作人员手、设备塔台面菌落数超标,总阳性率为88.00%(44/50);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2株,其中XDRAB 9株。经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后,2月10日-3月10日,ICU再无新发XDRAB医院感染病例。结论ICU环境消毒不彻底、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无菌操作不规范是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同济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及耐药性,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流行状况,为ICU预防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2015年入住医院ICU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鲍氏不动杆菌进行统计分析,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参照2015年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 M100-S25)标准判断药敏结果,以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2015年ICU共检出5 084份阳性标本,检出鲍氏不动杆菌1 079株,检出率为21.22%,其中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1 026株占95.09%,2011-2015年ICU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在所送检的标本来源中,以痰液标本为主占88.88%、血液标本占6.21%、其他各类标本占4.91%;2011-2015年医院ICU检出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的耐药性发生明显变化,目前对替加环素耐药性较低,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70.00%、且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性逐年上升。结论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状况严峻,总体呈升高趋势。应掌握其流行趋势及特点,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支持依据。方法调查该院ICU MDR-AB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采集MDR-AB感染患者标本和环境标本进行培养,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医院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5株,5例感染患者均来自同一ICU,且床位相邻;发病时间为2016年1月2—7日,相对集中。同期内环境标本中分离病原菌21株,菌株分别来自感染患者所在病区的被子、床头柜、治疗车、水龙头、床栏、呼吸机管道和医务人员手,其他环境标本中未检出该菌。患者和环境来源的菌株药敏鉴定均为MDR-AB,且耐药谱基本一致。结论此次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发生主要是由于ICU医疗环境和医务人员手被MDR-AB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院乳腺外科一起由黏质沙雷菌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暴发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查和现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此次医院感染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乳腺外科2014年1月2-8日连续发生9例CRBSI。其中4例患者导管尖端和血液标本中均培养出黏质沙雷菌,5例患者导管尖端培养出黏质沙雷菌。检出的黏质沙雷菌耐药谱基本相同;仅头孢西丁药敏结果有差异,其中7株为中介,1株耐药,1株敏感,但相同患者导管尖端和血液标本中检出的黏质沙雷菌药敏结果完全相同。医务人员手、治疗室门把手、治疗车表面各检出1株黏质沙雷菌,其耐药谱与血培养菌株基本一致。9例感染患者经拔除导管,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病区经严格消毒后,均未检出黏质沙雷菌,未再出现新发感染病例。结论乳腺外科环境污染,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导管留置时间长等是此次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重视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鼻前庭病原菌定植情况,为加强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月主动筛查某院ICU非感染状态下的医务人员鼻前庭细菌定植情况,并进行细菌培养、菌株分离及菌种鉴定。分析调查结果并与同期患者检出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96名,从鼻前庭标本中分离病原菌43株,分别来自不同的医务人员,病原菌分离率及携带率均为44.79%。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占34.88%),其次为产气肠杆菌(9株,占20.93%)、肺炎克雷伯菌(7株,占16.28%)等。医生、经常吸烟及从不锻炼的医务人员鼻前庭病原菌的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3株病原菌中检出1株耐亚胺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医务人员检出的7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50.00%,对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8.57%、14.29%;同期患者检出的1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00.00%,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敏感。医务人员检出的4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5.00%,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均为50.00%,而同期患者检出的6株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长期工作在ICU的医务人员鼻前庭病原菌定植率高,定期主动对医务人员鼻前庭病原菌定植情况进行筛查及监测,对预防医院感染,防止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叉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一起Standfon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嗜水气单胞菌深部手术切口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为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9—10月某院心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3例心脏术后手术部位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规范采集患者深部切口引流脓液和静脉全血,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 3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深部切口引流脓液及血液中检出嗜水气单胞菌,均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2号患者的呼吸机外管道、3号患者床单元表面处均检出嗜水气单胞菌,且药敏试验结果与1号患者所在病区水池台面检出的嗜水气单胞菌一致。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接触隔离等措施后,未再出现新发嗜水气单胞菌医院感染病例。结论此次事件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患者周围环境污染是可能的传播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基于依从性监测的加强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综合ICU 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及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19年1—12月(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掌握患者AB感染定植的基础情况.2020年1—12月(干预后)实施加强的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鼻腔带菌及其耐药情况,为制订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棉拭子采样法,对某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ICU医务人员鼻腔黏膜进行采样,检测其携带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采集450份鼻腔标本,分离病原菌137株,检出率为30.44%。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岗位、工龄、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鼻腔带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不同季节鼻腔带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革兰阴性菌82株(占59.85%),以肺炎克雷伯菌(21.16%)、产气肠杆菌(18.98%)为主;革兰阳性菌55株(占40.1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98%)、表皮葡萄球菌(15.33%)为主。检出38株(27.74%)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69%(2/26),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占3.45%(1/29),耐亚胺培南产气肠杆菌占3.85%(1/26)。结论ICU医务人员鼻腔病原菌携带率较高,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某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一起由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起的疑似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3月4-23日该综合ICU CRAB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环境卫生学监测,并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共发生CRAB医院感染7例,流行期间总住院日数160 d,下呼吸道CRAB医院感染发病密度为43.75‰(7/160),02床收治的5例患者中4例发生C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常规吸痰是重要的危险因素;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合格率为31.75%(20/63)。02床吸引装置外架培养出CRAB,该菌与7例患者痰培养CRAB耐药谱相同。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2014年3月24日后未再出现CRAB感染病例,此次CRAB暴发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此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可能原因为吸引装置外架污染CRAB后消毒不彻底,通过医务人员吸痰操作水平传播。ICU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医院常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的耐药性。方法对北京市某城区16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普通病房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消毒剂抗性试验,并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和消毒剂耐药的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16所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共采集标本979份,检出病原菌75株(7.66%),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占78.6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4株)、阴沟肠杆菌(14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株)居前3位。有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1株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耐药,7株对呋喃妥因耐药;4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全耐药,2株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1株对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7个耐药基因阳性,以mir阳性率最高(100.00%);阴沟肠杆菌有4个耐药基因阳性,tem 1和shv阳性率均为100.00%;肺炎克雷伯菌有5个耐药基因阳性,shv和mir阳性率均为100.00%。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对葡萄糖酸氯己定(耐药率分别为4.17%、57.14%)和三氯异氰尿酸(均为50.00%)均产生耐药,两种菌消毒剂耐药基因(qac E△1-sul 1)阳性率分别为79.17%、57.14%;肺炎克雷伯菌对两种消毒剂均无耐药性,均未检出耐药基因。结论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均存在多种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且病原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对抗菌药物和消毒剂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某院神经外科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8年6月12日—7月2日该院神经外科11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控制CRKP感染。结果 11例CRKP感染患者中7例诊断为医院感染。对其中6株CRKP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检出A、B两种基因型,2例患者感染的CRKP菌株为A型基因,4例患者(包括3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的CRKP菌株为B型基因。患者环境物体表面,以及部分医务人员手、咽拭子检出CRKP。结论该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可能是CRKP感染患者的病原体污染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手导致感染的传播。早期识别感染暴发,并采取手卫生、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以及隔离等措施是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2010—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AB)的检出率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重症医学科2010—2013年AB检出情况、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3年共分离病原菌1 413株,其中AB共556株,占39.35%,每年AB检出率分别是39.45%、41.35%、29.44%、40.53%。AB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占75.7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5.85%)和阿米卡星(17.45%);2010—2013年多重耐药、泛耐药AB检出率分别从9.63%、3.70%,上升至42.50%、3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AB是重症医学科最常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泛耐药AB检出率逐年增加;加强对AB的耐药性监测,有利于治疗和预防AB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