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优化葛根标准汤剂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染料木苷、芒柄花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药材浸泡40 min后加9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5 min,综合评分为0.594。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不仅可规范葛根临床使用、工业生产、产品开发,还能为其他解表药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银翘散为《温病条辨》中治疗温病第一方,是辛凉解表方剂的典范。银翘散的煎服方法是保证其发挥疗效的关键所在。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煮散为剂,以利于急煎保效;药量轻小,以防药重而过病所;急煎取服,味薄勿犯中下;短时频服,以保药力时时轻扬四个方面。探析银翘散煎服方法特色,对于指导银翘散临床运用以及中成药剂型的选择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银翘散作为辛凉解表方剂的典范,其独特的煎服方法,为后世运用其他辛凉解表方剂,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值得后世医家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3.
杨永美 《陕西中医》2010,31(1):102-103
目的:对银翘散成方进行改进,使患者服用更方便,疗效更可靠。方法:将传统银翘散制成袋泡茶剂应用于临床,与传统汤剂相比较。结果:袋泡茶剂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汤剂。结论:袋泡茶剂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银翘散袋泡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翘散袋泡剂为银翘散汤剂剂型改革后的一种新剂型。本文采用银翘散袋泡剂治疗2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结果:退热时间在8~72hr之间,平均35hr,治愈率为90.2%。  相似文献   

5.
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策略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该文通过探讨国内外饮片标准汤剂相关研究状况,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中药饮片标准汤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参考现代提取方法,经标准化工艺制备而成的单味中药饮片水煎剂,并规范了工艺参数和质量标准建立原则,建立标准汤剂的药效物质基准与生物学基准,提出了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标准流程。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作为一种标准物质和标准体系,能够用于标化临床用药,规范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包括配方颗粒在内的新型饮片形式,保障用药的准确性和剂量的一致性,解决目前饮片形式多样性带来的监管困境。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的研究将为配方颗粒、经典复方标准汤剂和中药药对标准汤剂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汤剂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麻杏甘石汤"方为例,通过正交试验、人工评分方法初步确定制备工艺,进一步由临床人员从外观、颜色、口感方面评分,统计分析,验证制备方法可行性。结果:所制中药汤剂安慰剂与小儿感冒方在口感上有一定差异,外观、颜色基本一致,临床双盲实验应用过程中无破盲现象。结论:本方法用于中药汤剂安慰剂的制备可行,但评价方法及质控标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汤剂后下药煎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汤剂后下药煎法的改进刘立干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224002中药汤剂是由1种或多种混合加水,经过煎煮后去渣取汗而成的液体制剂。在临床应用中,有不同的煎法,如合煎、先煎、后下等。后下药大都具有质轻,清热解表,含有挥发性成分,不宜久煎,因此需后下。如薄...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三拗汤不同煎液中苦杏仁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翀  梁光义  周静宜  徐必学  柴立 《中草药》2007,38(6):848-850
三拗汤原名还魂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麻黄、杏仁、甘草3味中药组成,宣肺解表,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分煎法与合煎法制备对中药复方汤剂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一直是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值得探讨的课题,特别是近年来单味中药精制颗粒逐渐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更引起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兴趣。本实验比较了三拗汤用合煎法与分煎法制得的汤剂中苦杏仁苷的差异,以探索中药复方汤剂不同制法对其有效成分溶出量的影响,对单味中药精制颗粒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龙血竭巴布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巴布剂初粘力、持粘力及综合感官评分作为质量测定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巴布剂的成型工艺,并在正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制备工艺进一步优化。结果最终确定制剂的最佳组方配比为:NP-700∶PVP-K90∶甘油∶水=5∶5∶30∶30。结论所优化的巴布剂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银翘散固体汤剂与其他给药组在动物炎症模型中的作用,以探讨银翘散的固体汤剂剂型改革方法是否可行,为银翘散固体汤剂的进一步药效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壳炎症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的炎症模型,比较银翘散固体汤剂、银翘散传统汤剂、阿司匹林和空白对照组在炎症模型中的作用,分别以致炎后小鼠两耳重量差,足趾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作为炎症指标,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银翘散固体汤剂对小鼠炎症具有抑制作用,效果与银翘散传统汤剂和阿司匹林的抑制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 0. 05)。结论银翘散固体汤剂在小鼠炎症模型中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1.
银翘散煎剂与5种银翘解毒成药HPLC特征图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银翘散煎剂与5种相关成药(银翘解毒颗粒、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液、银翘解毒合剂等)的HPLC特征图谱、日服用生药及指标成分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色谱法,phenomenex luna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得到分离度较好的银翘散煎剂HPLC特征图谱,识别了其中的16个特征峰,上市银翘解毒成药如颗粒剂、片剂、丸剂、口服液、合剂分别保留了煎剂中6和10~13的特征峰,绿原酸、连翘酯苷A、牛蒡苷等指标成分日服用量与煎剂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银翘散煎剂与5种银翘解毒成药HPLC 特征图谱、日服用生药及指标成分量存在较大差异,提示基于临床汤剂研发与生产的成药制剂应关注并克服汤剂成药化缺陷.  相似文献   

12.
银翘散煎剂与颗粒剂药效学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银翘散合煎剂、分煎剂与颗粒剂药效学作用。方法:分别用二甲苯、角叉菜胶造成小鼠和大鼠的炎证模型,用兔耳缘静脉注射伤寒Vi多糖菌苗制备家兔发热病理模型,及鸡红细胞作免疫原的血清溶血素形成。观察银翘散三种不同剂型对各种炎证反应的抑制作用,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对鸡红细胞作免疫原的血清溶血素形成的影响。结果:银翘散三种不同剂型对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趾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对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对小鼠鸡红细胞作免疫的血清溶血素形成有促进作用(P<0.01)。但组间无差异。结论:银翘散三种不同剂型在抗炎、解热作用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银翘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银翘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病例采用银翘止嗽散(方药组成:金银花30 g,连翘20 g,紫菀15 g,百部15 g,白前10 g,款冬花10 g,黄芩10 g,炙麻黄10 g,桔梗15 g,甘草5 g)治疗,水煎服,日1剂,10 d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治疗1~2个疗程。结果:治愈37例,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5%。结论:银翘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娴  霍炳杰  张莉  刘羽  李晶 《中医杂志》2008,49(12):1112-1115
目的 通过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 将88只小鼠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3分钟高、中、低浓度组,6分钟高、中、低浓度组,12分钟高、中、低浓度组.除空白组外均用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模型,银翘散灌胃给药7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血流中惰性炭粒的吞噬廓清能力、游泳耐力时间、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脾脏和胸腺器官重量.结果 3分钟高浓度组、3分钟中浓度组、6分钟高浓度组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游泳耐力时间(P<0.0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6分钟低浓度组、12分钟中、低浓度组外,其余各组均能显著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K值和α值均明显增高(P<0.05),其中以3分钟高浓度和6分钟高浓度的效果为优;银翘散可显著提高各组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的数量(P<0.05),银翘散各组有升高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的趋势,但作用不显著;3分钟高浓度组能显著性增加各组小鼠胸腺重量和脾脏重量(P<0.05). 结论 银翘散对免疫抑制小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其效果以煮沸后3分钟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汗法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汗法是八法之首,主要应用于表征。《伤寒论》中有关汗法的条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而有余,与汗法有关的方剂17首,对汗法的论述,内容丰富,颇为详尽,独具特色,对后世汗法的应用深有启迪。其主要内容有如下5个方面:辛温解表,文火久煎;温服微汗,不可如水流漓;汗法应用,首分虚实;汗法禁忌,以虚为主;汗法加减,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种治法代表方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导引起肺炎的小鼠血清IL-6、IL-8及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细胞核转录因子(NF-кB)的影响,揭示其治疗机制。方法:将Wiste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银翘散组、玉屏风散组、银屏散组。于感染前3 d,玉屏风散组、银屏散组连续给予玉屏风散(7.5 g·kg·d-1)3 d;除正常组以外,50μL 10 LD50病毒液滴鼻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小鼠RSV肺炎模型。感染2 h后,银翘散组、银屏散组继续给予银翘散治疗(10 g·kg·d-1),连续给药3 d;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6、IL-8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肺组织TLR4、NF-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RSV感染诱导小鼠肺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上调,增加NF-кB的活化(P<0.05),使血清中IL-6、IL-8水平升高(P<0.05)。银翘散组、玉屏风散组、双表法组测得IL-6、IL-8含量以及TLR4、NF-κB P65表达相较于模型组显著减弱(P<0.05)。与利巴韦林组比较,双表法组减弱尤为突出(P<0.05)。结论:3种治法对于治疗RSV肺炎均有显著疗效,尤其以双表法疗效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6、IL-8分泌及阻断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银翘解毒软胶囊制备过程中绿原酸转移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银翘解毒软胶囊制备过程中各环节绿原酸的转移率,为制备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所载银翘解毒软胶囊的处方与工艺,用HPLC测定制备过程各环节绿原酸的转移率及相对于上一步的保留率,并测定3个批号银翘解毒软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3批金银花投料后,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与其他饮片稠膏合并干燥、与挥发油及大豆油制成软胶囊内容物4个环节绿原酸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6.1%,77.5%,73.2%,72.8%;相对于上一步的平均保留率分别为86.1%,90.0%,94.6%,99.3%。3批银翘解毒软胶囊每粒平均含绿原酸分别为3.77,3.38,3.86mg。结论:该研究可为银翘解毒软胶囊的生产过程控制和含量限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急性扁桃腺炎方用加味银翘散治疗,水煎服,分4次服用。[结果]治愈7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结论]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扁桃腺炎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银翘散传统饮片与配方颗粒的色谱分离图谱,以探讨两者间化学成分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3种不同溶媒提取物在相对应的色谱条件下进行分离测定。结果:3种不同溶媒提取物在GC和HPLC色谱中,其图形及对应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基本相同。结论:银翘散传统饮片合煎与配方颗粒的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银翘散在临床各科疾病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儿科疾病中,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加减应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对银翘散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银翘散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和相关研究文献,通过www.wangfangdata.com.cnl988-01/2013-11文献,检索词为"银翘散,儿科",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条件:①随机对照实验研究。②前后对照临床研究。③个案报告。排除条件:重复研究和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35篇文献,通过查找全文,重点引用文献17篇。排除的18篇为重复研究和综述文献。结论:银翘散加减化裁能够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疗效好,副作用少,应用范围广,值得临床医师变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