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蒜氨酸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测定小鼠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半数溶血值 (HC50 )及小鼠血清 IL- 2和 TNF- α含量 ,并观察 Con A和 L PS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情况。 结果 :蒜氨酸可促进环磷酰胺 (Cp)所致免疫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 <0 .0 5 ) ,提高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P <0 .0 5 ) ,对小鼠血清 IL- 2和 TNF- α含量及免疫器官重量则无影响。 结论:蒜氨酸在大蒜免疫增强作用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蛋白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设立Eg95重组蛋白免疫组(rEg95组)和对照组(NS组)小鼠分别注射Eg95重组蛋白、福氏佐剂和生理盐水,收集各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gG水平;采集脾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MTT法)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Eg95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在第2次免疫后开始检测到抗Eg95抗原的IgG,并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多,血清抗体效价升高,在第1次免疫后第10周时,免疫抗体滴度可达到1∶25600。在第4次免疫后,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检测证实Eg95重组蛋白免疫的小鼠,其脾细胞可在体外被特异性刺激增生。结论: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蛋白可诱发小鼠产生特异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白蔹醇提物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蔹醇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白蔹抗感染的免疫活性机制。方法:用白蔹醇提物5g/kg,1 0g/kg,2 0g/kg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7天后,分别测定对照组和给药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白蔹醇提物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有促进作用(P <0 . 0 5或P <0. 0 1 ) ,并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强,量效呈正相关。结论:白蔹醇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推断与其可临床应用于抗感染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4.
百合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曼  任利君  梅其炳  李汾  王多宁  刘绍国 《医学争鸣》2007,28(22):2034-2036
目的:观察百合多糖(L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环磷酰胺复制免疫抑制模型;测定胸腺、脾脏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鸡红细胞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绵羊红细胞法测定血清溶血素IgG,IgM含量;MTT法测定小鼠脾细胞的增殖.结果:在100~400mg/kg剂量范围内,LP可以提高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促进其吞噬指数和腹腔巨噬细胞增殖反应,提高其血清溶血素IgG,IgM含量;在75~150mg/L剂量范围内能促进小鼠脾细胞的增殖.结论:百合多糖能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猪脾转移因子 (TF)口服途径给药对化疗损伤小鼠免疫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用环磷酰胺 (CP) 75mg/kg连续 8d给予小鼠皮下注射 ,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模型 ,同时配以口服TF 1mg/d进行治疗 (设立CP对照组 ,TF注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 ) ,在治疗后第 8d ,分别称各组小鼠体重及脾脏 ,计算脾重指数 ,并进行外周血中性白细胞计数和用MTT法测定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结果 :TF口服组体重、脾重指数 ,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多项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CP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与TF注射对照组比较 ,作用效果相近 (P >0 .0 5 )。结论 :口服TF能促进化疗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恢复 ,为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免疫功能降低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香圆总黄酮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山香圆总黄酮(TFS)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诱导小鼠免疫低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碳廓清实验检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及脾细胞中溶血素水平;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 TFS(240、480mg/kg,ig)可明显提高Cy诱导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吞噬指数a值和校正指数K值、增加Cy诱导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细胞和血清中溶血素水平,增强Cy诱导免疫低下小鼠的迟发性变态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TFS(240mg/kg,ig)可明显提高CIM+、CD8+细胞数,使CIM+/CD8+细胞比值上升。结论 TFS能明显改善Cy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其免疫调节作用与调节T细胞亚群有关。  相似文献   

7.
丙谷胺酰胺衍生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谷胺酰胺衍生物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BAL B/ c小鼠 4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中、高 3个剂量给药组 (12 5、2 5 0、5 0 0 mg/ kg丙谷胺酰胺衍生物 ) ,测定各组小鼠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半数溶血值 (HC50 )及刀豆蛋白 A(Con A)和脂多糖 (L PS)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 结果 :高、中、低 3个剂量丙谷胺酰胺衍生物给药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 HC50 明显降低 (P均 <0 .0 1) ,并可明显抑制 L 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 (P <0 .0 1) ,高、中剂量丙谷胺酰胺衍生物可明显抑制 Con 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 (P <0 .0 1)。 结论 :丙谷胺酰胺衍生物可下调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青钱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青钱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青钱柳 1 0 0 0、50 0、2 50mg/kg经口给小鼠 ,用计数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 ;用3H TdR掺入法测定ConA诱导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 :青钱柳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的吞噬百分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而低剂量组则无明显升高 (P >0 0 5) ;青钱柳 3个剂量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自发反应有促进作用 (P <0 0 5) ,且高剂量组对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而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较对照组则无明显升高 (P >0 0 5) ;3个剂量的青钱柳对血清中IgG、IgA、IgM含量亦无明显改变 (P >0 0 5)。结论 :青钱柳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消减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血清与正常成人肝组织、肝癌组织的反应性,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血清未与正常肝组织发生反应,而肝癌组织染色明显,胞核着染为著。提示应用此法免疫初步筛选了较好的抗人肝癌小鼠脾细胞库,为今后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益气补肾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益气补肾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药理实验的方法 ,将小鼠制成免疫抑制模型 ,灌服益气补肾汤 ,观察和测定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胸腺、脾指数 ,迟发性超敏反应及溶血素抗体水平。结果 :灌服益气补肾汤的小鼠与灌服蒸馏水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相比 ,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 (P <0 .0 5 ) ,胸腺指数升高(P <0 .0 5 ) ,迟发性超敏反应增强 (P <0 .0 5 ) ,且血清溶血素抗体升高 ,脾指数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补肾汤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灭活肿瘤细胞免疫诱导机体产生抗dsDNA自身抗体及该自身抗体与抗肿瘤效应的关联性。方法以灭活SP2/0肿瘤细胞3次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dsDNA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用自身或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攻击经灭活SP2/0免疫的Balb/c小鼠,观察免疫保护效应;或以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共孵育后接种小鼠,观察肿瘤生长和生存。结果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抗dsDNA自身抗体。体内攻击实验表明:抗dsDNA自身抗体滴度的降低与肿瘤细胞攻击后小鼠肿瘤生长呈负相关,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孵育后接种小鼠可明显延缓小鼠的成瘤时间,延长生存期。结论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诱生的抗dsDNA自身抗体与体内抗肿瘤效应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从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的 Hep-2细胞提取单纯疱疹病毒的亚单位疫苗。以去污剂 NP-40溶解下病毒的亚单位以及与细胞膜结合的病毒特异性糖蛋白,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经免疫双扩散方法检测.提取物亚单位疫苗显示了特异的抗原性。疫苗接种小鼠之后,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测得小鼠血清中出现的 HSV-1抗体。  相似文献   

13.
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对荷瘤鼠的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对荷人膀胱癌小鼠主动免疫的模型.方法:采用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免疫BALB/C小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免疫3次后,于末次免疫后1周,将新鲜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移植于小鼠肾包膜下,移植后第2、4、6、8和10天处死小鼠,取血清进行抗双功能抗体分析.移植瘤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宿主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瘤细胞可见率.结果:实验组小鼠肾脏包膜下人膀胱癌细胞很快受到排斥,在移植后第6天,淋巴细胞浸润即达高峰,而对照组在第10天淋巴细胞浸润才达高峰;实验组在移植后第6天瘤细胞可见率即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呈逐渐下降趋势;实验组抗双功能抗体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结论: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后,能够排斥小鼠体内人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应用合成的SARS病毒S蛋白重叠肽筛选B细胞表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SARS病毒S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使用SARS-CoV S 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获得SARS病毒S蛋白的免疫血清。人工合成包含169条部分氨基酸序列重叠的SARS-CoV S蛋白的多肽库。将多肽片段包被ELISA板,利用免疫小鼠血清,通过抗体结合试验来筛选SARS病毒S蛋白的线性B细胞表位。并将筛选结果与使用B细胞表位分析软件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重叠肽合成法筛选到SARS-CoV蛋白两条多肽片段S335-352和S442-458,能与免疫动物血清特异性结合,与使用Bcipep数据库预测B细胞表位的结果相一致。结论鉴定了两个新的SARS病毒S蛋白B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15.
It is known that mutant mice of the beta-1,3-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gene (beta3Gn-T5) respond well to T-cell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antigens. Here, we exam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ganglioside antibody generation by immunization of beta3Gn-T5 mutant mice with liposome-embedded glycosphingolipids such as GD1a and GT1b. Consequently, the mutant mice showed a more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anti-GD1a or anti-GT1b antibodies than wild-type mice in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using sera during immunization. Thus, the beta3Gn-T5 deficient mutant mice proved more responsive than wild-type mice to not only protein antigens, but also to carbohydrates in glycolipids. Furthermore, about 50%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generated using splenocytes of the immunized mutant mice were of the IgG class. Besides general high responsiveness to proteins and glycolipids, it could be expected that the mutant mice of beta3Gn-T5 would be useful in the gener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wards lacto-/neolacto-series glycolipids, since these mutants lack lacto-/neolacto-series glycolipids. In fact, they showed a good serum response in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with cultured living cells when immunized by glycolipids extracted from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eta3Gn-T5 mutant mice are useful for the generation of anti-glycolipid antigens with lacto-/neolacto-core structures expressed in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 P-糖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病理变化。方法 :P-糖蛋白基因疫苗 2 0~ 1 0 0 μg两次肌注 (间隔 9d)免疫小鼠 ,收集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 ;取心、肝、肾制作组织切片 ,HE染色行病理检查。结果 :末次免疫后 5 d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达到 1∶ 4 0 0 0 ;心、肾组织正常 ,但肝脏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改变。结论 :P-糖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可诱导实验性肝炎 ,实验性肝炎小鼠可作为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受体结合区(RBD)和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S1亚基为疫苗靶抗原诱导中和抗体的效果。方法 构建SARS-CoV-2 RBD与小鼠IgG1 Fc段(mFc)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VRC-RBD-mFc,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并进行培养。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RBD-mFc融合蛋白,用微量中和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RBD-mFc及CHO细胞重组表达的SARS-CoV-2 S1与人IgG1 Fc段(S1-hFc)融合蛋白对SARS-CoV-2感染的抑制作用。分别用质粒pVRC-RBD-mFc及S1-hFc融合蛋白通过肌内注射接种BALB/c小鼠,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S1 IgG,用微量中和实验检测小鼠血清的病毒中和活性。结果 pVRC-RBD-mFc质粒转染293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RBD-mFc融合蛋白,超滤浓缩的细胞培养上清及S1-hFc融合蛋白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ARS-CoV-2对Vero E6细胞的感染;经pVRC-RBD-mFc质粒及S1-hFc融合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中均可检测出抗-S1 IgG,且能中和SARS-CoV-2的感染;S1-hFc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及病毒中和活性均高于质粒pVRC-RBD-mFc免疫小鼠血清(P均<0.01)。结论 SARS-CoV-2 RBD和S1蛋白均可能作为有效的疫苗抗原,重组亚单位疫苗较DNA疫苗能更有效地诱导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近交系C57BL/6J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注射不同剂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hCG)对小鼠进行超数排卵、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确定最佳超排剂量,从而完善以C57BL/6J小鼠为背景的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净化体系。方法将5周龄的C57BL/6J雌鼠进行5 IU、10 IU、7.5 IU、15 IU四个剂量组的超数排卵,通过超数排卵与剖宫取胎、胚胎移植两种净化方法相结合,确定C57BL/6J小鼠的净化方法所需的最佳剂量。结果剖宫取胎方法中,注射5 IU剂量组的C57BL/6J小鼠超排后合笼见栓率最高,为(89.00±19.05)%,产仔数和见栓率与其它三组均差异不显著;胚胎移植方法中,10 IU剂量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30.33±0.89枚,平均体内2-细胞胚胎数为23.78±0.19枚,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结论剖宫取胎法生物净化时,5 IU剂量组可以提高C57BL/6J小鼠的交配成功率;胚胎移植法生物净化时,10 IU剂量组可以获得最多的体内和体外2-细胞胚胎,为C57BL/6J小鼠最佳超排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异种黑色素细胞疫苗诱导小鼠抗恶性黑色素瘤免疫反应的机理。方法 制备异种黑色素细胞疫苗 ,免疫小鼠。采用间接 EL ISA法检测小鼠抗肿瘤抗体滴度及抗体亚型 ,纯化免疫球蛋白及进行体外抗肿瘤增殖 ,采用 Western blot法分析交叉抗原蛋白质。接种恶性黑色素瘤 ,观察肿瘤生长 ,采用免疫细胞去除法分析NK细胞及 T细胞亚群对疫苗抑瘤效应的影响。结果 异种疫苗免疫后 2周小鼠体内出现抗自身肿瘤抗体 ,产生的抗体以 Ig G为主 ,抗体认别的猪眼黑色素细胞及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交叉抗原为相对分子质量达 180× 10 3的蛋白质 ,纯化的免疫球蛋白在体外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异种疫苗诱导特异性保护性免疫反应使 90 %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生长受到抑制 ,去除 NK细胞不影响疫苗抑瘤效应 ,去除 CD4 + T细胞使疫苗抑瘤效应消失 ,去除CD8+ T细胞 70 %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生长仍受到抑制。结论 异种黑色素细胞疫苗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 ,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 ,CD4 + T细胞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麻疹疫苗及加佐剂经滴鼻免疫小鼠的抗体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麻疹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经滴鼻免疫小鼠后的抗体应答。方法:用活的或灭活麻疹疫苗及分别加明胶、植物血凝素(PHA)的疫苗滴鼻免疫小鼠,于末次免疫后10d取血清、唾液、呼吸道分泌物,用间接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G,IgA抗体水平,并与皮下注射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滴鼻组小鼠血清及呼吸道分泌物中均产生一定水平的特异性IgG及In抗体,皮下注射组小鼠呼吸道分泌物中未产生特异性IgA抗体;加明胶后的免疫效果优于加PHA的。结论:麻疹疫苗滴鼻免疫小鼠后可诱导全身及局部抗体应答,明胶可增强其免疫效果,而麻疹疫苗皮下注射免疫小鼠未能诱导局部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