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囊性颅咽管瘤的瘤内化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总结采用经Ommaya化疗囊行瘤化化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经验。结果 10例病人经初次置管抽液后视力、视野和高颅压症状很快改善,其他症状渐进性好转,置管后第5dOmmaya 化疗囊行造影检查,显示肿瘤囊壁完整,无造影剂外溢,开始行瘤化疗、注射平阳霉素8mg,共4-9次,平均5次。出院时6例复查CT,显示囊肿消失,钙化部分吸收。无手术残废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49个月。结果满意。结论 经Ommaya化疗囊行瘤内化疗是治疗囊行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26例儿童囊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内放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CT立体定向囊腔内放疗治疗儿童囊性颅咽管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6例囊性颅咽管瘤进行CT立体定向囊腔、胶体磷酸铬内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手术排除囊液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经囊腔内放疗,1~5年随访。CT扫描显示22例(84.6%)瘤腔持续消失,2例(7.7%)瘤腔显著缩小,症状持续改善。2例(7.7%)分别于1、3年后因瘤实质部分增大,症状恶化而相继死亡。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CT立体定向囊腔内放疗治疗儿童囊性颅咽管瘤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儿童囊性颅咽管瘤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手术后复发囊性或囊实混合性颅咽管瘤的疗效。方法对67例手术后复发囊性或囊实混合性颅咽管瘤患者采用预留置Ommaya囊并进行病灶囊液抽吸后再行伽玛刀治疗,其中囊性颅咽管瘤43例,囊实混合性颅咽管瘤24例。结果 6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至6年,21例肿瘤及瘤腔完全消失或仅有片状钙化,27例肿瘤及囊腔明显持续缩小,15例病灶无明显变化,4例肿瘤瘤腔缩小(6~30个月后再次形成),有效控制率为94.0%(63/67)。结论对术后复发的囊性或囊实混合性颅咽管瘤患者,预留置Ommaya囊并行囊液抽吸后再行伽玛刀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颅咽管瘤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微侵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并发症。方法 :4 6例颅咽管瘤患者 ,30例行显微手术切除 ,其中 2 5例行全切除 ,5例行大部分切除后予γ刀治疗 ,6例行单纯γ刀治疗 ,10行MRI立体定向囊内放射治疗。结果 :手术组 2 5例全切除患者 ,术后 2 1例恢复正常工作 ,2例需生活照顾。随访 2年以上 16例 ,CT或MRI检查未见肿瘤复发 ,2例死亡 ,其中 2例死于下丘脑损害。γ刀治疗组 11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随访 6~ 30个月 ,MRI检查显示 4例肿瘤完全消失 ,5例缩小 ,2例无变化 ,无术后并发症。囊腔放疗组 10例经手术排除囊液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随访 3~ 30个月 ,MRI显示 3例肿瘤完全消失 ,7例瘤腔明显缩小 ,无手术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显微手术全切除颅咽管瘤仍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 ,γ刀治疗适用于实质性和部分实质性 ,体积较小 (<3~ 4cm)的肿瘤。对囊性体积较大的颅咽管瘤行立体定向囊腔内放疗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颅咽管瘤的MRI及CT表现,评价MRI及CT对颅咽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MRI和CT检查,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讨论颅咽管瘤的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12例颅咽管瘤中,位于鞍上6例,鞍内1例,鞍上鞍内5例。囊性3例,囊实性8例,实性1例。囊变部分T1WI可表现为低、中、高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CT表现为低、等密度;实性部分MRI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CT表现为等密度;Gd-DTPA增强扫描,囊壁呈环状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CT增强扫描病灶的强化模式与MRI相同。结论MRI、CT是诊断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MRI具有很好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价值,CT具有定性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平阳霉素囊内化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平阳霉素对5例囊性颅咽管瘤患者进行单纯囊内化疗,开颅将Ommaya储液管头端置于肿瘤囊内,储液囊埋在皮下。通过储液囊抽取囊液监测乳酸脱氢酶(LDH)和囊液颜色变化,并注入平阳霉素。结果:5例囊性颅咽管瘤中有3例肿瘤消失,2例有效。其中1例出现脑神经损害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并125I粒子植入治疗颅咽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对31例颅咽管瘤患者行立体定位抽吸囊液,而后植入125I粒子。结果术后31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6~32周复查瘤体未见复发,患者状态良好。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合并粒子植入治疗颅咽管瘤安全、经济、损伤小,近期和远期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8.
颅咽管瘤常呈囊性变且进行性扩大,手术全切除较为困难,且常有生命危险,易于复发。肿瘤间质内照射方法简便易行,对病人损伤小,可根治肿瘤并减少囊液分泌[1]。我们采用CT引导RADIONIC立体定向仪,通过颅咽管瘤囊内置onunsya贮液泵,定期注人”P的方法治疗20例囊性颅咽管瘤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7-76岁。全部病例均经CT或病理检查证实,其中开颅术后复发5冽,未经手术治疗15例。20例颅咽管瘤均有囊性变。主要临床表现:单眼完全失明3例,眼前仅存指动或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颅咽管瘤的CT表现,评价CT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颅咽管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颅咽管瘤病例中位于鞍上6例,鞍内5例,混合8例;囊性6例,囊实性8例,实性5例。结论:CT扫描及其增强扫描可显示颅咽管瘤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周围邻近组织的情况,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对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及术后复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颅咽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MR I表现,评价MR 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磁共振成像(MR I)表现,其中13例有CT对照。结果24例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12例,鞍内3例,鞍内鞍上8例,鼻咽部1例。囊性5例,囊实性16例,实性3例。囊性部分T1W I信号表现多样,可呈低、中、高信号,T2W 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囊性部分的囊壁呈弧形或环形强化,而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结论MR I是诊断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且具有很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单纯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神经内窥镜手术在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的11例患者,应用神经内窥镜缩小肿瘤体积、解除梗阻性脑积水、穿通囊内分隔并行囊腔与第三脑室和/或侧脑室的内造瘘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消失、术前症状改善.影像学复查(CT及MRI)见肿瘤均缩小、脑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除1例少儿术后昏睡2 d外,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并伴有脑积水者,采用单纯神经内窥镜手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例囊性颅咽管瘤根据肿瘤性和部位,选择相应手术入路。4例经右侧额颞开颅额下入路行肿瘤大部分除排除囊 ,残瘤腔内置管作内引流,6例经鼻蝶窦入路行瘤部分切除并开鞍底作囊液外引流,结果10例症状均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发性囊性颅咽管瘤^32P内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0例复发性囊性颅咽管瘤患者采取立体定向或显微手术内置Ommaya囊行^32P内放射治疗,根据个体化剂量分别2~4次注入70~229MBq^32P,并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10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获不同程度改善,无手术死亡及重要神经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3年,影像学检查示7例囊腔缩小1/2以上,其中2例囊腔基本消失,2例囊腔缩小1/2~1/3,1例囊腔无变化。结论:^32P内放射治疗复发性囊性颅咽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10例囊性颅咽管瘤根据肿瘤性质和部位,选择相应手术入路。4例经右侧额颞开颅额下入路行肿瘤大部切除并排除囊液,残存瘤腔内置管作内引流,6例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部分切除并敞开鞍底作囊液外引流,结果10例症状均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影像诊断率。方法:利用CT和MRI检查方法,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讨论了颅咽管瘤的病理及分型,临床及预后,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囊性者6例,CT为边界清低密度影,伴钙化,呈环形或岛状强化。实性者1例,为混杂密度影。囊实混合者3例。MRI见T1WI成低、等或高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结论;CT及MRI对颅咽管瘤的定位诊断率达100%,定性诊断率89%。为临床准确提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伽玛刀结合囊内照射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和评价伽玛刀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性同位素囊腔内入内放射治疗对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6例确诊为颅咽管瘤的患者进行伽玛刀与立体定向放射性同位素囊内置入内放射治疗。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60岁,平均38.6岁。大实体小囊型肿瘤13例,小实体大囊型33例,28例接受过开颅手术。大实体小囊型行囊液穿刺后伽玛刀治疗,小实体大囊型则行联合治疗,伽玛刀治疗实体部分,立体定向同位素内放射治疗囊性部分。结果 38例获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的随访,大实体小囊型的控制率为90.0%(40/46)。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 伽玛刀结合立体定向囊内放射治疗是治疗颅咽管瘤的一种简单、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特别适合于手术后残留或复发不适宜手术的囊实混合性肿瘤和距视神经有一定距离的实体性颅咽管瘤。  相似文献   

17.
颅咽管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I资料.结果 颅咽管瘤多位于鞍上,可分为3型:囊性、囊实性、实性.囊性部分T1W1信号表现多样,可呈低、中等、稍高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强化后囊性病灶表现为环状薄壁强化,实质性病灶为均匀强化.结论 MRI是一种诊断颅咽管瘤有效的方法 ,但不典型者需与垂体瘤、鞍上脑膜瘤鉴别.  相似文献   

18.
颅咽管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胚残余组织肿瘤,发病率统计占颅内肿瘤的1.7%~4.6%.占儿童颅内肿溜的4%~13%[1].多为囊性或部分囊性(混合型).可为单囊或多囊.有报道颅咽管瘤囊性变者约占70%[2].颅咽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手术根治有困难.因此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96年5月~1998年4月对12例囊性颅咽管瘤进行了单纯头皮下放置贮液囊,间断抽吸囊液.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9~58岁,平均41岁.头痛8例.呕吐4例.视力减退10例,视野缺损6例.视孔头苍白4例.闭经4例.癫痫伴肢体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主体位于后颅凹的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后凹型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 9例肿瘤均为起源于鞍区而主体位于后颅凹的巨大型肿瘤,囊性2例,囊实性7例;肿瘤伸入桥小脑角8例,位于中线达下斜坡1例.头痛是最常见症状(6/9),颅神经损害较常见(4/9),内分泌...  相似文献   

20.
儿童颅咽管瘤1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儿童颅咽管瘤的病理特点以及手术切除和下丘脑损害的防治。方法对189例儿童颅咽管瘤的CT、MRI影像学资料,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等进行分析。结果189例中,囊性瘤体187例,其中钙化76例,实性瘤2例;牙釉质型颅咽管瘤188例,鳞状上皮乳头型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