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或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北方汉族300名健康者进行多态性分型,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与文献报道的欧洲人群相比)。结果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VEGF启动子多态性位点-2578C/A和-1154G/A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和欧洲人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VEGF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与欧洲人群不同,有统计学差异,其中-2578A/A、-1154G/G均低于欧洲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囊泡相关膜蛋白8(VAMP8)基因rs13426038和rs10666612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VAMP8基因rs13426038和rs1066661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两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VAMP8基因rs13426038位点CC/GG基因型频率在ACI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5%/35.9%和15.0%/36.0%,C/G等位基因频率为42.3%/57.7%和39.5%/60.5%;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8,P=0.25)。VAMP8基因rs10166612位点AA/GG基因型频率在ACI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7%/0.5%和91.8%/0%,A/G等位基因频率为96.1%/3.9%和95.9%/4.1%;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16,P=0.46)。结论 VAMP8基因rs13426038 C/G和rs10166612 A/G多态性可能与ACI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和A1438G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MAOS评分≥5分为研究组,MOAS≤4为对照组。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103例伴发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研究组)和99例非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5-HT2A基因型,并分别比较两组5-HT2A受体基因T102C位点多态性和A1438G位点多态性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T102C位点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统计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基因型T/T频率和等位基因T频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0.126,P=0.006),(χ2=8.176,P=0.004);A1438G位点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5-HT2A受体基因T102C位点和A1438G位点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均具有相关性,其等位基因T和A可能增加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启动子区多态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或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北方汉族279例SAD患者和317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多态分型.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及其与疾病的关联分析.结果 北方汉族人群中VEGF启动子存在3个多态位点:-2578C/A(rs699947)、-2549I/D(rs35569394)和-1154G/A(rs1570360),其中-2549I/D位点为18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2578C/A和-2549I/D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当-2578为A等位基因时,-2549I/D位点有18个碱基的插入,而当-2578是C纯合子时,-2549I/D位点则为18个碱基的缺失.这3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单体型分布在SAD患者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和ApoE状态后,-1154G/A的GG基因型增加了SAD的发病风险.在不携带ApoE ε4的亚组中,单体型-2549D/-1154G可能增加SAD的发病风险(OR=1.325,95%CI1.023~1.716,P=0.033).结论 北方汉族人群中VEGF启动子存在3个多态位点-2578C/A、-2549I/D和-1154G/A.-1154G/A的GG基因型增加了SAD的发病风险.在不携带ApoE ε4的情况下,VEGF启动子的-2549D/-1154G单体型可能是SA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颅内动脉瘤组和对照组中检测与分析Ⅲ型胶原蛋白α1链(Type Ⅲ collagen alpha1,COL3A1)基因多态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比较243例颅内动脉瘤与260例正常对照之间COL3A1基因第30外显子+2209 A/G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构成.结果 颅内动脉瘤组与对照组中GA+AA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41.56%)明显高于后者(28.08%)(χ2=10.15,P=0.001),动脉瘤组A等位基因频率为23.66%,对照组为18.46%,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03),用logistic回归纠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及饮酒等因素结果 仍有意义(χ2=6.76,P=0.009).结论 颅内囊性动脉瘤和对照组之间COL3A1基因第30外显子+2209A/G多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宝昌  张敬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3):264-266+271
目的 探讨汉川市汉族人群ApoE基因和Slco1B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验组)和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血液,通过直接测序法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人群ApoE和Slco1B1基因型;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测遗传平衡性。结果(1)ApoE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982),ApoE基因型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P=0.034);(2)Slco1B1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469),Slco1B1基因型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P=0.031)。结论 汉川市汉族人群ApoE基因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7.
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A218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12例和正常对照168名,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TPH基因A218C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TPH基因的A218C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在患者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女性患者等位基因A频率显著高于女性对照组(χ2=4.905,P=0.027,OR=1.637,95%CI:1.057~2.536)。③早发型与晚发型分裂症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患者组家族史阴性和阳性亚组间的A218C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H基因A218C多态性等位基因A可能是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及基因A561C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方法 以rs5361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199例脑梗死组和124例对照组人群E-selectin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rs5361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风险度分析,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5.4倍.脑梗死组AC+ 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结论 E-selectin基因A561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2的Gly1057Asp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6例行颈部血管彩超示颈动脉狭窄≥50%的北方汉族人为实验组以及同期79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所有入选患者的Gly1057Asp基因多态性,比较2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以及Gly1057Asp基因多态性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中G等位基因频率(78.6%)明显高于对照组(68.4%)(P<0.05); 实验组中G/A+A/A基因型频率(36.5%)明显低于对照组(51.9%)(P<0.05)。携带等位基因G的个体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风险是非等位基因G携带者的1.99倍(OR=1.994,95%CI=1.068~3.761)。结论 胰岛素受体底物-2的Gly1057Asp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关,等位基因G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散发性Alzheimer病(SAD)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A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55例SAD患者和8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正常对照组BDNFC270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χ2=0.167,P=0.682),SAD组基因型[C/C型52例(94.5%),C/T型3例(5.5%)]及等位基因频率(C97.27%,T2.73%)分布与正常对照组[C/C型74例(92.5%),C/T型6例(7.5%);C96.25%,T3.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汉族人群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SAD的发病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背景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已经证实为精神分裂症的候选易感基因,因为阐明其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重要作用靶点减轻阴性症状已引起业界倍加关注.本研究试图探讨(1)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在不同临床亚型之间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2)5-HT2A受体基因T102C在利培酮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关系,(3)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在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关系,(4)5-羟色胺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中国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疗效有关.方法对201例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分别进行利培酮治疗[3~5 mg/d,平均(3.2±1.3)mg/d],疗程8周.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以临床亚型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划分为偏执型、瓦解型、未定型和其他型,分析不同临床亚型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按服用利培酮剂量划分低剂量组(<4 mg/d)和高剂量组(≥4 mg/d),经比较利培酮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5-HT2A受体基因T102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性;同时以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总减分率>50%有效,≤50%为无效以分析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无显著性;以PANSS评定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和第8周末的精神症状,比较5-HT2A受体T102C各基因亚型与年龄、发病年龄、PANSS总分值、阳性症状基线分、阴性症状基线分、一般病理症状基线分、PANSS总减分率、阳性症状减分率、阴性症状减分率和一般病理症状减分率的差异.结果5-HT2A受体T102C基因型在患者组分布频率均符合H-W平衡定律(P>0.05);不同临床诊断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15,P=0.937;χ2=1.705,P=0.94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χ2=2.402,P=0.301;χ2=2.465,P=0.116);治疗有效和无效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χ2=1.995,P=0.369;χ2=1.939,P=0.164);各基因型亚组的年龄、发病年龄及其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大于0.05);但基因亚组A1/A1的治疗前PANSS总分(χ2=4.076,P=0.018)和阴性症状分(χ2=3.946,P=0.021)以及治疗结束PANSS总分减分率(χ2=4.036,P=0.019)和阴性症状减分率(χ2=3.876,P=0.022)均显著高于A1/A2及A2/A2基因型.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临床亚型5-HT2A受体基因T102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2)利培酮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5-HT2A受体基因T102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3)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5-HT2A受体基因T102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也无显著性差异.(4)5-HT2A受体T102C Ai/A1基因亚型可能影响中国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利培酮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po(a)结构基因(APOA)5'调控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全脑动脉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90例和健康对照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浆,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AGE)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方法,检测Apo(a)的结构基因5'调控区-1500位点五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多态性(PNR)[(TTTTA)n]、-914位点G/A、-49位点C/T、-21位点G/A等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Apo(a)结构基因的PNR共检测出8种基因型和5种等位基因,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研究对象的-914位点G/A多态性分布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组内分析显示-914位点G/A多态性与动脉瘤大小相关;两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现存在-49位点C/T、-21位点G/A多态性.结论 未发现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有相关性;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914G/A等位基因可能与动脉瘤的发展相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49C/T、-21G/A的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可能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2C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癫痫(epilepsy)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SSC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结合测序方法检测癫痫患者(病例组,n=220)与正常人(对照组n=200)5-HTR2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多态性与特发性癫痫的相关性。结果 5-HTR2C基因在染色体rs113961355、rs114141491,没有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13817908位发生A/C变异,其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显著(P0.025),且分布不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结论 5-HTR2C基因rs113817908位点SNP多态性与特发性癫痫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2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5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AT1R基因A1166C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间AT1R基因A1166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经Hardy-Weinberg检验结果表明,A1166C多态位点在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具有群体代表性。脑梗死组AT1R基因A1166C位点A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5.0%和17.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6.0%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T1R基因A1166C位点的A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与分析颅内动脉瘤中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3A1)基因启动子区rs2138533、rs11887092、rs1040186位点的多态性.方法 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比较298例颅内动脉瘤与488例对照病人之间COL3A1基因启动子区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构成.结果 颅内动脉瘤组与对照组中rs2138533位点TC+CC基因型频率差异显著(χ2=11.45,P=0.001),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显著(χ2=30.93,P=0.000),采用Logistic回归纠正性别、年龄、高血压、吸烟及饮酒等因素后仍差异显著(均P<0.01):而两组rs11887092、rs1040186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L3A1基因启动子区rs2138533位点的CT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Bcl I和ER22/23EK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MS患者(42例)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88例)的GR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 Bcl I存在C→G突变、ER22/23EK存在G→A突变,Bcl I 3种基因型GG、CG、CC频率在MS组依次为2.4%、33.3%和64.3%,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5 %、34.1%和61.4%,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10).G和C的等位基因频率在MS组分别为19%和81%,健康对照组为21.6%和78.4%,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48).两组的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P>0.05).两组ER22/23EK基因型均为GG,未发现变异.结论 GR基因Bcl I和ER22/23EK多态性与MS发病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位点多态性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 166例自发性SAH患者按照是否合并CVS分为CVS组72例和对照组94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ACE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ACE基因I/D位点多态性。结果 SAH后13 d内血清ACE水平无显著变化(均P0.05)。CVS组患者入院时血清ACE基线水平高于对照组(t=2.136,P=0.048)。ACE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ACE基因I/D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86,P=0.029;χ~2=6.080,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自发性SAH患者,携带ACE基因I/D位点D等位基因是发生CVS的危险因素(OR=1.473,95%CI=1.068~2.610,P=0.021)。结论对于自发性SAH患者,ACE基因I/D位点多态性可能与CVS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启动子区域-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289例MG患者与304名健康对照者TNF-α-308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进一步根据MG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等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TNF-α-30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MG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均未发现A/A基因型;MG患者TNF-α启动子-308位点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A出现的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性别间比较,男性MG组G/A基因型(P=0.025,OR=2.673,95%CI:1.105~6.467)及A等位基因(P=0.029,OR=2.533,95%CI:1.071~5.991)出现的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发病年龄<40岁的MG组,全身型G/A基因型(P=0.004,OR=4.760,95%CI:1.533~14.778)及A等位基因(P=0.005,OR=4.298,95%CI:1.450~12.740)出现的频率高于眼肌型。结论 TNF-α-308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男性MG患者及早发全身型MG患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汉族人白细胞介素-6-174G/C(IL-6-174G/C)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IA)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颅内动脉瘤组)和182名健康者(对照组)的IL-6-174G/C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基因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IL-6-174G/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6-174(G/C)G等位基因频率为69.51%,对照组为56.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IL-6-174G/C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考虑C等位基因频率增高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eNOS T786C、IL-6 C572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2月就诊于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的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1例及非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健康人群142例基线资料[实验组与对照组1:2,性别相同,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5.07±9.98)岁],采集抗凝血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基因型,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明确各基因型与散发颅内破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eNOS T786C、IL-6 C572G各基因型、等位基因无明显差异(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病、长期吸烟人数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NOS T786C、IL-6 C572G基因多态性与破裂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