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综合性医院心脏中心近 13年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情况。方法 共对 2 4 6 6例冠心病病人的 394 5处靶病变实施了介入治疗。病人年龄 2 2~ 86 (平均 5 8 8)岁 ,男性占 80 5 %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335例 ,心源性休克 6 4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 2 10 6例 ,多支病变 132 9例 ,左主干病变 2 1例。B2 及C型复杂病变占77 1%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占 2 1 4 %。介入治疗手段以PTCA和支架术为主 (占 97 4 % ) ,并开展了旋磨、定向旋切、切割、血管内放射治疗、带膜支架术等技术 (占 2 6 % )。结果 自 1995年至 2 0 0 1年年例数平均增长率6 1 2 %。总的病例成功率 98 1% ,病变成功率 97 1% ,术中病死率 0 0 8% ,心源性休克住院病死率 2 8 1%。结论 在技术成熟的心脏中心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达到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关于拓宽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放宽直接支架术的“经典适应证”同时如何保持高成功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 2 16例冠心病病人 2 2 5支靶血管上 2 35处靶病变不预扩张 ,直接植入冠状动脉支架 ,病人平均冠心病病史 38± 12 .7个月 ,平均年龄 5 7 5± 11 2岁 ,年龄范围 31~ 79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AMI并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多支病变或单支多处病变者。狭窄程度 6 0 %~ 99% ,靶血管直径 2 5~ 4 0mm ,B2 及C型复杂病变占 39 1%。排除重度钙化、>38mm长、>12 0°弯曲及完全闭塞病变。应用了 11种管状支架 (占 74 1% )、组件式支架 (占 2 5 5 % )及自膨胀支架 (0 4% )。结果 :直接支架术占该中心全部支架术总数的 2 1 4% ,应用比例从 1997年的 8 2 %增至 2 0 0 0年的 31 1% ,复杂病变占 39 1%。技术成功率 99 6 % ,手术成功率 10 0 % ,无并发症。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理想。结论 :在当前冠状动脉支架已明显改进的基础上可适当拓宽直接支架术的临床和病变适应证。保持高成功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一是遵循学习曲线规律 ,二是排除重度钙化、高度弯曲和过长的病变。  相似文献   

3.
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 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方法 选择 82例冠心病患者 (≤ 40岁 )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82例患者 95处病变行血管重建治疗 ,手术成功率达 97 5 6 % ;狭窄改善程度由 84 5 %± 11 8%降至 4 0 %± 1 2 % ;1例 (1 2 2 % )因手术失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随访 75例 (35~ 5 2个月 ,平均 42 1± 6 8个月 ) ,3例死亡 (2例为非心源性 ) ,3例发生心肌梗死 ;靶血管再手术率为 12 10 % ,总再狭窄率为 31 43% ,支架再狭窄率为 13 16 % ;87 8%的患者无任何症状。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青年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安全性高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球囊导管--Minirail双钢丝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8-8±8.7)岁,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靶病变24处(病变位于前降支17处、回旋支2处、右冠状动脉5处),其中C型病变5处、B2型病变14处、B1型病变5处,术前平均狭窄程度91.18%±5.95%,采用Minirail球囊导管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结果Minirail球囊扩张操作成功率100%.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33.18%±25.14%;发生明显内膜撕裂3例,慢血流1例;其中19例患者植入支架共24个,术终残余狭窄1.82%±5.01%.无死亡、Q波性心肌梗死或需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者.结论Minirail球囊导管方便、实用、安全、有效,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165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方法  16 5例住院冠心病病人接受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其中 3例急性心肌梗死 ,112例不稳定心绞痛 ,6 7例为经股动脉途径不成功者。结果 多支病变占6 0 6 % ,C型病变占 2 0 7% ,共对 2 94支靶血管上的 2 99处靶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 ,置入支架 2 4 6枚 ,14例应用了血管内超声 ,16例应用了球囊切割术。 1例术中发生右冠状动脉螺旋形撕裂经支架术处理成功 ,1例术后发生亚急性血栓经急诊再次介入治疗痊愈 ,无其它严重并发症 ,术后平均住院日 ( 2 1± 0 6 )d。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成功16 2例 ,成功率 98 2 % ,不成功的 3例中 2例为慢性完全闭塞 >3个月的回旋支病变 ,改用股动脉介入治疗后均成功。结论 只要规范化操作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病变的特征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 38例患者 ,因心绞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多体位投照并记录桥病变特征 ,获得家属书面同意后行支架术。术后即刻进入临床随访 ,随访时间为 6个月 ,记录心脏事件发生次数。患者术后6个月时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搭桥术后心脏射血分数由 (5 2± 10 ) %增加到 (5 8± 14 ) % (P <0 0 5 )。 38例患者中静脉桥狭窄者占 15 % ;静脉桥闭塞者占 4 0 % ,均为开口后 1~ 2mm处闭塞 ;静脉桥退行性病变者占 2 4 % ;桥内血栓栓塞为 9例 (计 11个桥 ) ,其中搭桥术后 2例发生院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桥均为血栓性闭塞。狭窄桥病变长度平均为 (18± 6 )mm。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 <4 0 %。术中无远端栓塞发生 ,2个静脉桥有桥内血流减慢 ,注射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后消失 ;夹层见于 2个钙化性桥病变球囊扩张后即刻 ,均于支架置入后消失。共 2 1例患者完成 6个月的临床随访 ,1例患者支架术后 2个月时出现心绞痛 ,其余患者无心脏事件发生。 18例患者在随访 6个月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4例患者发生支架部位再狭窄 ,靶病变部位再狭窄率为 16 6 % ,无完全闭塞。结论 静脉桥长期效果明显不如动脉桥 ,支架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的特点和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52例7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的介入资料.结果 病例手术成功率96.0%,病变成功率92.6%.其中87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梗死血管,开通率100.0%.352例病人多支病变309例(87.8%),对693处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63处,成功率77.8%.术前靶血管平均狭窄(86.2±9.3)%,术后残余狭窄(6.7±5.8)%.住院期间死亡10例(2.8%);严重并发症(死亡、急诊冠脉旁路移植、Q波心肌梗死)3.4%.结论 70岁以上的高龄冠心病病人的冠脉病变严重,但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急诊下对16例平均年龄(71.4±4.7)岁的AMI患者的16支梗死相关动脉(IRA)的21处靶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术前IRA平均狭窄99.7%±0.3%,冠状动脉血流(TIMI)0级14例,1~2级2例.其中21处靶病变置入支架20枚,1例失败. 结果IRA和靶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93.7%及95.2%,87.5%者TIMI血流恢复至3级.无手术并发症及术中发生死亡.平均开通时间(24.3±4.3)min,术后住院期间5例(31.2%)死亡.对出院的11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存活.结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有选择性的对 37例患者行经皮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 ,观察其疗效和血管并发症。结果 :1 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3 8% (有 2例失败 )。 2 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1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2 6处存在≥ 70 %的狭窄病变 ,适合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2 6处病变有 4处PTCA疗效满意 ,2 2处行PTCA +支架术 ,植入支架 31只。狭窄从 (81± 12 ) %降低至 (10 6± 7 4 ) % ,最小血管直径由 (0 86± 0 12 )mm增加至 (3 0 8± 0 32 )mm。 6例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 所有患者术后即拔导管鞘 ,局部压迫 4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3 3% (1例术后的桡动脉闭塞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安全可行 ,其具有穿刺部位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可选择性的应用于某些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探讨心肌缺血原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对74例CABG术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桥血管造影,总结其自体冠状动脉和移植血管病变特点,分阶段归纳心肌缺血的可能原因。结果:74例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3.3±9.3)岁,平均复查时间(37.79±37.65)个月。共174支移植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桥44支,大隐静脉桥126支,桡动脉桥4支。左乳内动脉桥完全闭塞20.5%(9/44),狭窄18.2%(8/44);静脉桥闭塞40.5%(51/126),狭窄7.1%(9/126);4例桡动脉搭桥,2例有狭窄;竞争血流现象的发生率为12.2%(9/74);32.5%(24/74)的患者自体冠状动脉病变加重;13.5%(10/74)的患者存在再血管化不完全;CABG术后早期(1个月以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左乳内动脉桥吻合口狭窄(占50%),1年以内主要与静脉桥血管狭窄和闭塞有关(占44.7%),而1年和5年以后则绝大多数缘于静脉桥的闭塞(占46.7%)。45.8%(34/74)的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9.5%(7/74)的患者行再次外科搭桥(reCABG),29.7%(22/74)接受了自体血管的介入治疗(PCI),12.2%(9/74) 行桥血管的介入治疗。移植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接近90%,自体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率72.2%。结论:CABG后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可以复发,其中移植血管病变是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其它原因有再血管化不完全、自体血管病变加重等,自体血管和狭窄桥血管的介入治疗对CABG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仍然是可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的小血管支架治疗中远端细小冠脉的病变 (≤ 2 5mm)的疗效。方法 :选择 60例冠心病患者 ,年龄 5 4 2± 10 5岁。男 4 6例 ,女 14例 ,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 ,对病变血管以美国GE公司血管造影机测量系统实时测量病变血管直径 ,<2 5mm病变血管共 69支 ,平均血管直径 2 0± 0 4 5mm ,植入BiodivYsioSV支架 74个。结果 :69支病变血管均经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 ,手术成功率 10 0 %。支架植入后病变平均狭窄直径减至 0 %~ 10 % ,无 1例急性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全部病例随访 6± 3 8个月 ,无 1例死亡。 15例于术后 4± 1 2个月心绞痛复发 ,经冠脉造影证实13例为支架内再狭窄 ,2例出现新部位血管病变。结论 :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小血管病变 ,再狭窄率低 ,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5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 5 3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男 336例 ,女 2 0 1例 ,年龄 1~ 36 (平均 13 2± 9 4 )个月。结果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 36例 ,死亡率 6 7% ;其中 1999年 1月至12月的 185例患儿中死亡 8例 ,死亡率 4 3%。婴幼儿的死亡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 <1岁的患儿较高 ,其中 1~ 6个月的患儿最高 (16 3% ) ;7~ 12个月的患儿死亡率 (8 1% ) ,13~ 2 4个月的患儿死亡率(6 3% ) ,2 5~ 36个月的患儿术后死亡率 (3 7% )。在死亡原因方面 ,以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婴幼儿比例最高 ,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 5 0 % (18 36 ) ,其次是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的婴幼儿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33 3% (12 36 ) ,死于肾功能衰竭的占 11 1% (4 36 ) ,死于多脏器衰竭变竭的占 5 5 % (2 36 )。结论 :婴幼儿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时年龄越小死亡越高 ,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比例较高 ;因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应加强术中的心脏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第三代 β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国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 ,临床疗效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CHF患者 4 0例 (扩张型心肌病 2 8例 ,缺血性心肌病 12例 )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C组 ,18例 ,予以洋地黄、利尿剂和ACEI等扩血管药物 )与卡维地洛治疗组 (CA组 ,2 2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 )。治疗前和治疗 3个月后对患者的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试验、心功能以及氧化应激等指标进行检测 ,用药期间记录所有的药物副作用。结果 :CA组卡维地洛的最大耐受剂量为 ( 2 8 75± 7 2 3)mg d( 10~ 4 0mg d)。 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有显著改善 ,但CA组的临床疗效好于C组。CA组SOD、GSH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0 1) ,GSH含量也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P<0 0 5 ) ;MDA则明显下降 (P <0 0 5 )。常规治疗组下降不明显。结论 :本组HCF患者卡维地洛治疗的平均最大耐受剂量为 ( 2 8 75± 7 2 3)mg d。卡维地洛治疗有利于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国人CHF患者长期服用卡维地洛有良好的耐受性。卡维地洛对CHF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地与抗氧化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 (Rotationalatherectomy)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策略及效果。方法 :对 79例患者的 86处病变行冠脉旋磨治疗 ,观察其治疗的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率。结果 :79例施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 ,旋磨头均成功地通过了病变 ,手术成功率为 96 .2 0 % (76 79) ,平均狭窄程度由87 4%± 8.78%降至 14.6 %± 10 .89%。其中 5 9.49%的病例选择了 1.5mm的旋磨头 ,2 7.88%的病例使用了二个旋磨头。全部病例均联合应用了冠脉球囊扩张术 ,12例在行旋磨术后置入冠脉内支架。 6例患者术中发生较严重的冠脉痉挛 ,经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缓解 ;9处 (10 .47% )病变出现了B型以上的内膜撕裂 ,出现无血流或缓慢血流现象发生率为 3.8%。 1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Q波心肌梗塞 ,无急诊冠脉搭桥及死亡病例。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可选择性用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 ,小血管长节段病变  相似文献   

15.
吸烟者Clara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吸烟者小气道中Clara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了解Clara细胞在吸烟所致肺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手术肺组织标本 5 4例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气道中Clara细胞分布及所占比例 ,RNA酶保护实验测定肺组织中Clara细胞 16kD特异性分泌蛋白 (CC16 )mRNA表达并用Western法测定CC16蛋白水平。结果 :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中 ,Clara细胞占上皮细胞的比例在吸烟组较非吸烟组减低 (终末细支气管 11 7%、18 8% ;呼吸性细支气管 15 2 7%、2 5 32 % ,P <0 0 1)。戒烟组较吸烟组回升 (分别为 19 4 1%、13 2 % ,P <0 0 5 )。吸烟组杯状细胞增生明显 ,P <0 0 1。呼吸性细支气管中 ,戒烟组杯状细胞增生明显减轻 ,P <0 0 1。吸烟组肺组织中CC16mRNA表达 (0 2 9± 0 0 2、0 5 1± 0 0 6 ,P <0 0 1)及蛋白水平 (0 87± 0 12、1 78± 0 31,P <0 0 1)均下降 ,戒烟组有所恢复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吸烟破坏Clara细胞 ,使其分泌蛋白CC16表达减少 ,戒烟可使Clara细胞的破坏部分恢复。Clara细胞数目减少与功能的变化削弱人体保护机制 ,导致肺损伤。其改变可能是吸烟所致肺部疾病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pH值HEPES KH复灌液对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 ,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C ,n =8) ,仅灌注pH 7 4HEPES KH液 90min ;缺血 再灌 (I R ,n =8) ,灌流 2 0min后缺血 6 0min ,用pH 7 4HEPES KH液恢复灌注 30min ;酸性灌注组 (E ,n =8) ,缺血 6 0min后 ,先用pH 6 8HEPES KH液灌注 5min ,然后换成pH 7 1灌注 5min ,最后恢复pH 7 4灌注 2 0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组在左室功能恢复、ATP含量、SOD活性方面均优于I R组 (P <0 0 5 ) ,在心肌含水量、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 R组 (P <0 0 5 )。结论 :pH反常是I R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 ,复灌初期应用梯度酸性复灌液有助于未成熟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利钠肽 (ANP、BNP、C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态、心脏结构的关系 ,探讨其用于CHF诊断的价值。方法 :4 8例CHF患者为心力衰竭组 ,心功能按HYHA标准分级 :Ⅱ级 15例 ,Ⅲ级 2 4例 ,Ⅳ级 9例 ,基本病因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对照组 10例 ,为健康体检者。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浆ANP、BNP、CNP水平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浆ANP、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 <0 0 1) ,并与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 ,但不同病因的CHF患者之间血浆ANP、BNP、CN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其中LVEF <4 5 %的患者 4 1例 ,其血浆BNP水平和LVEF负相关 (r=- 0 37,P <0 0 5 ) ,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呈正相关 (r均为 0 36 ,P均 <0 0 5 ) ,血浆ANP、BNP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血浆CNP水平在CHF患者无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血浆ANP、BNP水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其中血浆BNP水平更为敏感、特异并且和心脏结构相关 ,可作为CHF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