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张旭  杨敏之  孔祥朋  柴伟 《骨科》2019,10(6):499-503
目的 探讨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中应用Legion工具完成Genesis Ⅱ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单侧内翻型初次TKA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Legion工具组及Genesis工具组,所有病人均采用Genesis Ⅱ假体,分别采用对应的工具为两组病人完成手术。对病人术前及术后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s, KSS)、最大屈曲角度、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orgotten Joint Scores, FJS)及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均获得1年随访,未出现切口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Legion工具组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均高于Genesis工具组[(81.55±4.81)分 vs. (79.05±4.10)分,t=2.165,P=0.035;(84.89±4.60)分 vs. (81.33±5.14)分,t=2.820,P=0.007)],术后12个月两组K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Legion工具组FJS评分优于Genesis工具组[(94.03±6.50)分 vs. (89.62±6.10)分,t=2.706,P=0.009)],病人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较Genesis工具组大(123.48°±7.63° vs. 108.19°±9.12°,t=2.436,P=0.018)。结论 使用Legion工具行Genesis Ⅱ置换术,可以发挥其简单、精准、微创、个性化的特点,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海晴  郑广昊  魏媛媛  王璐怡 《骨科》2024,15(2):155-158
目的 探讨高能量激光疗法(HIL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半月板损伤病人术后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拟行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人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病人术后康复训练2周后,对照组采用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采用HIL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下肢运动学指标(步频、步长、步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 治疗10周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SF-12评分、AKS的膝关节评分和活动功能评分、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角度以及下肢运动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12评分、膝关节评分和活动功能评分、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角度以及下肢运动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LT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半月板损伤病人术后膝关节疼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丁明  上官磊  王迎春  张楠  王湘淳  张春礼  徐虎  廖炳辉 《骨科》2024,15(2):115-118,124
目的 评估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中应用膝关节周围和关节腔注射鸡尾酒治疗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对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113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鸡尾酒组。对照组在ACL重建术后、缝合切口之前在膝关节切口局部及关节腔注射75%罗哌卡因注射液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鸡尾酒组在ACL重建术后、缝合切口之前注射鸡尾酒配方。术后定期随访,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估病人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估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最终各有50例入组。鸡尾酒组术后引流量为(54.40±20.11) mL,低于对照组的(74.40±18.53) mL;术后第1日、第3日的NRS评分分别为(1.74±0.69)分、(1.16±0.3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7.44±2.34)分,高于对照组的(83.72±2.58)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L重建术中使用鸡尾酒镇痛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肢术后疼痛,且有助于患肢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例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42.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3例,均为单膝闭合性损伤。其中7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伴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同时伴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腓总神经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15 d,平均7.5 d。13例病人均一期取自体腘绳肌腱关节镜下重建损伤的交叉韧带,切开复位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观察记录手术前后胫骨拨号试验外旋角度、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分级、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治疗前后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所有膝关节内翻应力阴性,切口11例甲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8~28周,中位数20周。至末次随访,屈膝30°拨号试验胫骨外旋角度、屈膝90°拨号试验胫骨外旋角度较术前明显减小(1.46°±0.88° vs. 14.85°±1.77°、0.54°±0.66° vs. 16.08°±1.38°),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KDC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例病人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1例病人出现0~10°屈曲功能受限。未见内固定松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术前伴腓总神经损伤病人,术后20个月末次随访时足背皮肤麻木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术后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中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subvastus approach, SVA)与髌旁内侧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MP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完成初次TKA的69例病人资料(年龄均超过60岁),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SVA组和MPA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术后可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术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病人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评价病人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SVA组病人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1.48±1.35) cm,与MPA组的(15.24±1.41) 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41,P<0.001);两组间手术总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9,P=0.835;t=1.003,P=0.320);SVA组病人的术后直腿抬高时间为(1.52±0.62) d,MPA组为(2.61±0.97)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2,P<0.001)。术后第3、7天SVA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优于MPA组,两组间比较,除外术后第7天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其他时间及状态下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7天,MPA组病人的膝关节ROM(89.09°±5.51°、93.03°±7.06°)均小于SVA组(96.36°±4.55°、96.36°±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42,P<0.001;t=1.991,P=0.049)。术后2周,MPA组病人的KSS评分为(72.42±4.35)分,小于SVA组病人的(78.79±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4,P<0.001)。术后第1、3、6、9个月,两组间KSS评分和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采用SVA对伸膝装置影响小,可促进置换后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的快速恢复,减少疼痛,提高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詹雪  吴明珑 《骨科》2019,10(6):559-562
目的 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病人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意义。方法 将2018年1月至6月我科收治的58例单侧TKA病人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将2018年7月至12月收治的64例单侧TKA病人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出院准备服务。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价病人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出院时调查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56±7.17)分,优于对照组的(77.59±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0,P=0.007);观察组SF-36评分为(68.29±8.68)分,优于对照组的(51.29±3.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0,P=0.014)。出院时,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88%(62/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12)。结论 实施出院准备服务全面、有效地保证了TKA病人出院后康复训练的连续性,使病人及时、准确地获得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提升了TKA病人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使用射频汽化修整残留半月板对病人术后膝关节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地纳入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病人采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射频修整术,对照组病人(34例)采用膝关节镜下单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病人术后48 h伤口引流量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1.15±22.69) ml、(63.24±23.45) ml,VAS评分分别为(1.45±0.50)分、(1.62±0.5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4,P=0.610;t=0.259,P=0.613);所有入组病人术后的Lysholm评分为(91.58±5.78)分,均优于术前的(73.5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2,P=0.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0.00±5.54)分、(92.79±5.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9,P=0.641)。结论 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出血量与使用射频汽化仪无关,无论是否使用射频汽化修整残留半月板,病人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都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马子君  张爽  鲁楠 《骨科》2018,9(5):400-405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优化方案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人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ERAS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改进的ERAS优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时间、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 knee score scale, LKSS)、住院时间和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至术后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FERAS组=14.355,F常规组=5.728,P均<0.05),从各个时间点看,ERAS组的VAS评分值显著低于常规组(F组间=11.937,P组间=0.001),不同时间点与分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6.571,P交互<0.001);ERAS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30°、60°、90°及120°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P<0.001),且病人住院时间短(t=-5.181,P<0.001)、住院费用低(t=-3.263,P=0.002)、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更佳(t=10.682,P<0.001);ERAS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关节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Z=-2.455,P=0.014)。结论 ERAS优化方案应用于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的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总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病人早期及远期膝关节活动情况,提高病人治疗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后延长吸氧时间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病人术后疼痛、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TKA治疗的病人142例,男65例,女77例;年龄(73.35±7.3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病人术后给予8 h的常规鼻导管低流量(3 L/min)吸氧,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延长吸氧时间至术后48 h。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8、24、48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和术后8、48 h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术前和术后24、48 h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和呼吸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48 h 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8、24 h 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 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白介素-10(IL-10)、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8、48 h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术后延长吸氧时间可降低老年TKA病人疼痛,提高病人术后免疫功能,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田鑫铎  缪祎  魏海强  刘娜 《骨科》2024,15(3):211-217
目的 探究个体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病人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医治的98例KOA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KA治疗,研究组采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TKA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关节活动度,以及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康复效果相关指标,冠状位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LDFA)、下肢机械轴夹角(HKA)等力线参数,支撑时间百分比、步幅、步速等步态参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AIMS2)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随访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无失访病例。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24±1.18) d vs. (7.36±1.0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12%)与对照组(10.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改善,且研究组术后第3、6个月HSS评分、KSS稳定性评分、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冠状位mLDFA、HKA均低于对照组,支撑时间百分比、步速、步幅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AIMS2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关节液TNF-α、sICAM-1、MMP-9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TKA治疗相比,个体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TKA治疗能降低关节液TNF-α、sICAM-1、MMP-9水平,改善关节力线参数,提高膝关节功能,调整步态参数,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小建  李兵  付战利  吕昌伟 《骨科》2018,9(3):193-196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2例(58膝)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为28~65岁,平均(49.8±10.3)岁,单独左膝23例,单独右膝23例,双膝6例;病史为3个月~12年。收集并比较病人手术前后关节屈曲及伸直功能的改善情况和患肢手术前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等指标。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由术前的108.0°±10.2°(100°~120°)提高到术后的125.0°±7.9°(120°~135°),最大伸直角度由术前的16.0°±4.9°(10°~20°)改善为术后的6.2°±3.7°(0°~10°),膝关节伸、屈角度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38,t=7.142,P均<0.001);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7.0±9.8)分(82~100分),较术前的(51.0±11.8)分(41~78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0,P<0.05)。结论 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术后膝关节屈伸等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鸡尾酒疗法联合硬膜外单次小剂量吗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疼痛的控制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拟行初次单侧TKA的膝骨关节炎病人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麻醉方式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病人给予鸡尾酒疗法(含激素)联合硬膜外单次小剂量吗啡;B组病人给予鸡尾酒疗法(不含激素)联合硬膜外单次小剂量吗啡;C组病人给予单纯鸡尾酒疗法(含激素);D组为对照组,给予单纯鸡尾酒疗法(不含激素)。记录4组病人术后2、6、12、24、48、72 h静息状态下及术后24、48、72 h活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术后48 h、72 h、4 d、5 d的膝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4组病人术后静息状态下、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798,P<0.001;F=6.220,P=0.001;F=6.075,P=0.001)。A、B、C组术后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D组,且其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病人静息状态下VAS评分的总体均数高于A组,差值为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鸡尾酒疗法联合硬膜外单次小剂量吗啡在TKA术后显示出更强且更协同的镇痛效果,可更好地改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在无激素禁忌及不良反应的条件下,建议“鸡尾酒”混合镇痛药中添加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双向锯齿缝线和薇乔缝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缝合关节囊的临床疗效及切口愈合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接受 TKA 手术、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其中缝合关节囊时选用双向锯齿线患者50例,选用薇乔线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Hollander 切口愈合美观程度评分和患者对切口愈合满意度的Likert 评分。结果选用双向锯齿线患者手术时间较选用薇乔线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Likert 评分、Hollander 评分及 HSS 膝关节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KA 术中选用双向锯齿线缝合关节囊与薇乔线缝合相比,能有效缩短关节囊缝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具有更好的性价比,且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采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病人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为29~56岁,平均为41.4岁,骨关节炎按Kellgren-Lawrence分级系统为Ⅱ级6例、Ⅲ级17例。术后镇痛、患肢石膏托外固定3 d后拆除并开始功能锻炼。记录术前、术后肘关节最大屈曲、伸直角度及屈伸活动范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人患侧肘关节的骨性异常均得到有效清除;病人肘关节屈曲角度、伸直角度、屈伸活动范围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的32.39°±9.75°(14例≤30°、9例为31°~60°)提高至术后的120.87°±11.04°(23例病人的屈伸活动度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0,P<0.001);病人术后的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为(85.00±10.22)分,优良率为91.3%,显著优于术前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0,P<0.001);术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VAS评分值持续下降,术后各时间点的数值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可靠、安全,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巨大切口疝的治疗是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难点,尤其是如何缝合关闭筋膜缺损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缝合方法应用于修补巨大切口疝中常面临诸多问题,如张力过大、无法消灭死腔等。基于缝合材料的发展,笔者团队前期开创了一种新的缝合技术—“立体缝合”,将其应用于切口疝修补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前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比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应用“立体缝合”技术和常规缝合技术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立体缝合”技术在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行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的巨大切口疝患者资料,其中43例采用“立体缝合”处理疝囊和缺损(研究组),36例采用传统缝合方法关闭缺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无中转开放病例,均实现了筋膜缺损的完全关闭,对照组中转开腹7例(19.44%),无法完全关闭缺损5例(13.89%);两组中转开放率与无法完全关闭缺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17)。研究组平均关闭筋膜缺损缝合时间(89.84±15.29)min,平均手术时间(181.51±18.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84±12.67)mL,对照组平均关闭筋膜缺损缝合时间为(61.28±14.09)min,平均手术时间(157.72±19.1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7.25±11.83)mL,两组关闭筋膜缺损缝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研究组术后手术部位事件(SSO)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3% vs. 16.77%,P=0.043),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 2.8%,P=0.456)。研究组术后下床时间(22.36±4.45)h,术后住院时间(5.23±1.26)d,住院费用为(75 924.21±6 065.61)元,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22.92±5.15)h,术后住院时间(5.46±1.93)d,对照组为(74 185.99±5 476.48)元,两组该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2,P=0.440,P=0.283)。结论 “立体缝合”技术应用于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可减少中转开腹发生率,有效关闭筋膜缺损,减少术后发生手术部位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汤翔宇  许浩然  刘朝旭  程浩 《骨科》2018,9(5):396-399
目的 研究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 DCN)对创伤性膝关节粘连的影响。方法 采用36只新西兰兔建立动物模型,首先用手术刀片切除髌上囊前壁的滑膜组织,再用骨膜剥离子剥离髌上囊后壁在股骨前方的结合部,去除少量髌上囊后壁和髌下脂肪垫。切除前后交叉韧带,并将膝关节过伸45°以破坏后方的关节囊。最后,使用1.6 mm克氏针将膝关节完全固定于屈曲位。36只动物平均分为3组,其中2组每隔1 d分别向膝关节腔内注射100 nmol/L(100 nmol/L DCN组)、200 nmol/L(200 nmol/L DCN组)的DCN,各1 ml,共15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8周处死动物,测量各组动物的膝关节活动度,检测髌上囊前壁滑膜组织中的胶原含量,并对髌上囊前壁滑膜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以了解DCN对膝关节粘连进程的影响。结果 术后8周,100 nmol/L DCN组和200 nmol/L DCN组的关节活动度分别为56.27°±10.30°和62.23°±14.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4°±11.57°;2个实验组髌上囊前壁滑膜组织中的新生血管数量及纤维组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髌上囊前壁滑膜组织中的胶原含量为(42.15±6.78) μg/mg,亦显著高于2个实验组[(30.24±8.12) μg/mg和(24.19±6.89) μg/mg]。2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几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关节腔内运用DCN治疗可明显改善兔膝关节粘连及强直的程度,从而增加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及对照组(14例)进行队列分析比较。观察组胫骨平台经Mimics软件处理,3D打印成1∶1骨折模型,将骨折及健侧模型进行镜像对比,设定手术方案;对照组常规参照术前X线片及CT制定修复方案。术后观察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关节塌陷纠正情况、术后12个月膝关节Rasmussen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29例病人的随防时间为(12.55±2.46)个月。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关节塌陷纠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7,P=0.029;t=2.674,P=0.013;t=2.658,P=0.020);术后12个月两组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78.57%)。结论 针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模型,通过模拟手术操作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纠正关节面塌陷程度。  相似文献   

18.
郑守超  季文辉  马超  刘国强 《骨科》2023,14(4):303-310
目的 探讨保留后交叉韧带膝关节置换术(cruciate-retain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CR-TKA)治疗胫骨固有内翻膝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我科行胫骨固有内翻的CR-TKA的病人48例(内翻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为(64.21±5.73)岁(53~79岁)。匹配同期实施CR-TKA的胫骨正常病人48例(对照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为(65.60±5.20)岁(56~77岁)。所有病人手术均由我科同一高年资主任医师完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和并发症等,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病人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HKA)、机械轴股骨远端外侧角(mechanical 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mLDFA)、机械轴胫骨近端内侧角(mechanical 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MPTA)及关节线汇聚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等。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内翻组随访(27.69±9.92)个月,对照组随访(28.13±8.12)个月。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KSS、OKS评分及ROM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学测量HKA、mMPTA提示术后膝关节内翻、胫骨内翻均得到不同程度矫正,手术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人VAS、KSS、OKS评分及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无感染、假体松动、僵硬及不稳等并发症。结论 CR-TKA可以显著改善胫骨固有内翻膝骨关节炎病人近期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是治疗胫骨固有内翻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裴杰  彭立波  杨晓峰  瞿玉兴 《骨科》2023,14(3):265-269
目的 评价屈曲90°位膝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腘窝囊肿的30例病人,均于屈曲90°膝关节位行双后内侧入路,刨除后关节囊反折,使单向活瓣变为双向通道,并对囊壁进行清理。通过术后1周内及末次随访时复查的MRI来检验腘窝囊肿的复发情况;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的Rauschning-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标准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关节镜探查发现,所有病人都合并关节内损伤,其中大部分为半月板退变性损伤(70%)。平均随访10个月(8~13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MRI都未显示囊肿复发;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Rauschning-Lindgren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屈膝90°位固定,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金文铭  向杜磊  沈阳  赵根  李涵  李宝  郑佳  刘欣伟 《骨科》2022,13(3):218-221,228
目的 探讨保残双束重建技术治疗军事训练致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膝关节PCL损伤军人病例的临床资料,在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联合腓骨长肌腱前半部分双束双隧道保残重建PCL。其中,男14例,年龄为(28.5±5.2)岁(18~40岁);女4例,年龄为(21.5±4.5)岁(15~34岁)。PCL损伤均由于军事训练导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61.37±8.49)分,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62.20±5.67分);膝关节活动度为95.83°±8.15°。结果 手术时间为(90.7±5.7)min(80~120 min)。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0±1.0)个月。末次随访时,后抽屉试验阳性1例,反Lachman试验阳性1例。术后IKDC评分为(84.67±3.67)分,改良Lysholm评分为(90.37±4.49),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83.5°±8.7°,末次随访时为115.3°±11.4°,术后末次随访的临床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RI、三维CT复查示重建PCL形态及位置满意。结论 应用保残双束重建技术治疗军事训练致PCL损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