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H-胸腺嘧啶掺入研究了血管活性肠肽(VIP)对我院所建一株人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对该细胞株进行VIP受体、受体后细胞内介质cAMP和多胺产生的研究。发现VIP在10-8M和10-7M对具有VIP受体的人胰腺癌细胞有明显促生长作用,且成浓度依赖关系,这种作用可被其受体拮抗剂(4-Cl-D-phe6,Leu17)VIP所阻断;VIP能显著促进本株人胰腺癌细胞细胞内cAMP及多胺的产生,表明VIP的促生长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AMP和多胺的生物合成增加有关;本株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向培养基中分泌一定量的VIP,VIP抗体能抑制其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提示VIP对本株人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有自分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血管利钠肽( V N P)对去甲肾上腺素( N E)促心肌生长作用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完全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 N E组和 V N P+ N E组。以 M T T法和总蛋白含量测定法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而采用放射免疫方法研究了 V N P对细胞内c G M P,c A M P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 N E(10- 7 m ol/ L~10- 5 m ol/ L)可以使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 M T T O D值显著升高( P< 0.05 vs 对照组),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V N P(10- 7 m ol/ L)可以显著降低 N E(10- 6 m ol/ L) 刺激的心肌细胞 M T T O D值和细胞内总蛋白含量( P<0.05 vs N E组)。对照组和 N E组细胞内c G M P,c A M P水平无显著差异,而 V N P(10- 7 m ol/ L)能升高细胞内c G M P水平,降低c A M P水平( P< 0.05 vs对照组、 N E组)。提示 V N P能减弱 N E对心肌生长的刺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 G M P,c A M P等信号转导分子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旨在探讨HCO3-分泌的调节及其转运的离子通道。取大白兔近端十二指肠,置于尤氏小室间(UssingChamber),测定血管活血肠肽(VIP)、前列腺素E2(PGE2),二丁酰环磷腺甙(db-cAMP)及电刺激(EFS)对碳酸氢盐(HCO3-)分泌量、电流(Isc)和电位差(PD)的影响,以及缺氧、缺氯、缺钠和加入DIDS(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acid)、哇巴因(Ouabain)和神经毒素(Tetrodotoxin,TTx)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示,VIP、PGE2、db-cAMP和EFS均刺激HCO3-分泌和Isc、PD的升高,而缺氧、缺钠和哇巴因呈抑制作用。DIDS和缺氯则完全抑制由PGE2引起的刺激作用,部分抑制(50%)由VIP的刺激作用,而对db-cAMP则无抑制作用。TTX抑制由EFS引起的作用。HCO3-分泌与VIP、PGE2及db-cAMP引起的细胞内cAMP水平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特异引物引导下,用反转录PCR方法扩增出预期长度的大鼠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receptorVIP-R)的cDNA片断(750bp),随后该cDNA片段与32P-标记的VIP-R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大鼠肝脏贮脂细胞有VIP-R的mRNA表达。放射受体交联试验表明贮脂细胞上存在VIP-R的蛋白,分子量约40KD。不同浓度的VIP(0.15nm-150nm)作用于培养的大鼠贮脂细胞,能显著抑制细胞Ⅰ型胶原的分泌并呈量效关系(r=-0.989,n=6,P<0.001)。VIP受体拮抗剂[D-P-cl-Phe6,Leu17]-VIP能减弱VIP这一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大鼠贮脂细胞上存在VIP-R;VIP通过VIP-R影响贮脂细胞的胶原分泌并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管活性肠肽与消化系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活性肠肽对消化系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有调节作用,在胃癌、结肠癌、胰腺癌细胞膜上存在特异性VIP受体,VIP对它们的增殖,分化调节有促进或抑制效应,这与VIP作用于受体后引起细胞内cAMP水平,ODC活性,c-myc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双丁酰环腺苷酸对体外HT29细胞增殖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性磷酸酶细胞原位计数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察了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对体外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增殖的影响。结果:db-cAMP在10-4~10-9M范围内可促进细胞增殖,尤其在10-6~10-8M时,db-cAMP组OD值分别为1.50±0.11,1.58±0.07,1.57±0.12,分别为对照组的10.30%,16.18%和11.76%,差异显著(P<0.05或0.01)。db-cAMP浓度为10-3M时,则抑制细胞增殖,至培养第5天,db-cAMP组OD为1.05±0.13,对照组为1.23±0.17,有显著差异(P<0.05)。FCM结果提示,db-cAMP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延长细胞G1/S期有关。结果表明,db-cAMP对HT29细胞增殖有双向调节作用。作者还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TSH受体抗体(TSAb)是Graves病的主要病因子,与甲状腺细胞上TSH受体结合后,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调节甲状腺细胞生长,分化和激素合成及分泌,参与TSAb调节作用的信号途径包括腺苷酸环化酶(AC)-cAMP,磷脂酶C-Ca^2+和磷脂酶A2-AA等,其中AC-cAMP和磷脂酶A2-AA参与甲状腺细胞生长的调节,磷脂酶C-Ca^2+与甲状腺激素合成密切相关,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途径来区分TSAb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degrowthfactor,PDGF)和钙拮抗剂(Calciumantagonist,Ga-A)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胶原合成及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应用^3H-脯氨酸掺入率和Fura-2/AM荧光示踪法分别测定细胞内胶原含量及(Ca^2+)结果:PDGF能促进细胞内胶原合成,提高肝内(Ca^2+)i且与浓度呈正相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NF54(3D7)株配子体蛋白抽提液及我国云南现场采集的恶性疟原虫细胞骨架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IFA法筛选出8株抗恶性疟原虫有性期McAb杂交瘤细胞株。经免疫球蛋白类别鉴定,6株为IgG1(M2A10C9、M2C1B8、M4C7B10、M4G12C1、M5B7E6和M6E1G11),2株为IgM(M4D7F7和M6F4D6)。其中3株McAbs(M4C7B10、M4D7F7和M6E1G11)的靶抗原定位于配子体以及大滋养体和裂殖体期无性体原虫;其余5株仅定位于配子体。经Western印迹试验,McAb所识别的蛋白区带各异(16-120kD),与已发现的有性期特异性抗原相比较,32kD抗原国内外尚未报道。各株McAb与猴疟(P.cynomolgi)红内期、鸡疟(P.galinaceum)子孢子和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21例体外培养的人生长激素(GH)瘤细胞研究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对细胞内cAMP水平与GH分泌的影响和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AC-cAMP)系统激动剂霍乱毒素(CT)、Forskolin和双丁酰cAMP(dbcAMP)对GH分泌的凋节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分别有61.9%(13/21)和57.1/(12/21)的患者GH瘤细胞的GH分泌对GRH和CT的刺激个敏感;而Forskolin和dbcAMP可使88.9%(8/9)和100%(5/5)患者的垂体瘤细胞GH分泌显著增加(P<0.05);在9例瘤细胞中有4例GRH可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至对照的134.2%~724.3%(P<0.05),在另5例GRH对cAMP水平无影响。以上结果说明,多数GH瘤细胞存在着GRH受体和(或)受体后鸟苷酸调节蛋白  相似文献   

11.
在21例体外培养的人生长激素(GH)瘤细胞研究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对细胞内cAMP水平与GH分泌的影响和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系统激素剂霍乱毒素(CT)、Forskolin和双丁酰cAMP(dbcAMP)对GH分泌的调节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了多数GH瘤细胞存在着GRH受体和受体后鸟苷酸调节蛋白(Gs)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应用SDS-PAGE,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单克隆抗体(McAb)等技术,对鼠疫菌外膜蛋白(OMP)组成成分及免疫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SDS-PAGE图谱上,鼠疫菌锡林郭勒高原型较其他型强、弱毒菌少一条亚基分子量为32KD的蛋白带。以EV76p、EV苗的OMP为免疫原,所获抗体进行Westernblot分析,认为OM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采用杂交瘤技术,得到七株抗鼠疫菌的McAb。四株为IgG,三株为IgM。经Westernblot鉴定。四株McAb抗OMP的分子量,4G5株为210KD,3B9、ID10株为40KD,2C6株为10KD。以七株MCAb对鼠疫菌强、弱毒株32株作全菌体ELISA进行鼠疫菌分型的初步研究发现,3B9株McAb与24株强毒菌发生阳性反应,而不与弱毒菌反应;1D10株与锡型及弱毒菌不发生反应,与其它强毒菌发生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王艺  文允镒 《高血压杂志》1997,5(3):185-188
观察红细胞抗高血压因子(AHF)和中药川芎嗪(TM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环一磷酸鸟苷(cGMP)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用8~10周的Wistar大鼠(n=6)。分离主动脉(A)及肠系膜动脉(MA),其中A一半去内皮,另一半保留内皮完整,将肌条分别制备成匀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GMP含量。结果AHF(10-5g/ml)和TMP(10-4mol/L)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cGMP生成有显著刺激作用。在AHF作用下,A组有、无内皮组和MA组cGMP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25倍,1.26倍和1.72倍;在TMP作用下的实验组cGMP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60倍,1.50倍和1.52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01)。结论AHF和TMP均能升高A和MAcGMP水平,且AHF对阻力血管的影响明显高于容量血管,而TMP对两种血管的cGMP水平影响无明显差异,AHF与TMP对血管cGMP的增高作用似乎与内皮无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甲氧要耐药金黄色球菌(MRSA)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应用氨基醭 抗生素耐药谱推测法、核素标记分析法、Southem印迹和斑点杂交试验对100株MRSA进行了耐药研究。结果:根据细菌对氨基糖苷抗生素的耐药谱,100株MRSA可以分成4类,65株细菌产生AAC(6)-APH(2)钝化酶,24株产生AAC(6)-APH(2)+APH(3),10株产生AAC(6),还有1株产生AAC(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低硒(Se)低维生素E(VE)能否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及cAMP和细胞内Ca^2+所起的作用。方法 以天然的和人工半合成的低Se低VE饲料喂养大鼠17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采用放免法检测cAMP含量,Fura-2负载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Ca^2+含量。结果 与补Se和VE组大鼠相比,低Se低VE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显著增加;cAMP含量明显升高;细胞内Ca^2+含量明显升高。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后系膜细胞AngⅡ受体基因表达和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的情况,方法:从6日龄人胎肾培养系膜细胞,经AngⅡ刺激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胎肾系膜细胞AT1和AT2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分别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系膜细胞产生的FN和基因表达。结果:(1)经10^-8,10^-7,10^-6和10^-5mol/L的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转染AT1我核菩酸(AT1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血管紧张Ⅱ(AngⅡ)受体亚型mRNA表达、蛋白激酶C(PKC)、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蛋白表达,及蛋白核酸合成的作用。方法:RT-PCR克隆AT1 cDNA序列(476bp),将克隆的AT1 cDNA反向插入PcDNA3.1,构建一完整的含AT1A的质粒(PAT1A),测序鉴定。转染培养的大鼠VSMCs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内酯醇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与cAMP/PKA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是否能够影响淋巴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及依赖cAMP蛋白激酶(PKA),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影响了T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以人外周血T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底物显色法测定细胞内cAMP水平及PKA酶活性。 结果:(1)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明显增加T细胞内cAMP水平,同时细胞内PKA酶活性也明显增强,并且与雷公藤内酯醇的浓度密切相关;(2)应用腺苷酸环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对正常甲状腺细胞cAMP生成的调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本文研究白介素1( I L1) 、干扰素α( I F Nα) 和肿瘤坏死因子( T N F) 对人正常甲状腺细胞环磷酸腺苷(c A M P) 生成的影响。方法 运用人甲状腺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和放免分析技术,检测不同种类细胞因子刺激甲状腺细胞引起的c A M P 释放状况。结果 (1) I L1 、 I F Nα和 T N F 均可促进甲状腺细胞基础c A M P 的释放。(2) I L1 在10 - 3 ~103 U/ml 的浓度范围内,可明显增强促甲状腺激素( T S H) 对甲状腺细胞生成c A M P 的刺激效应,其中以10 - 1 U/ml 的 I L1 作用最强。(3) I F Nα对 T S H 刺激甲状腺细胞c A M P 的生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0 - 2 ~1 U/ ml 可增加c A M P 释放,而103 U/ml 时则抑制 T S H 的刺激效应。(4)10 ~104 U/ml 的 T N F 使 T S H 刺激甲状腺细胞生成c A M P 的量显著减少。结论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甲状腺功能的调节,并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突变在自主性功能性甲状腺腺瘤(AFTN)发病中的作用。TSH受体基因的体细胞性突变可使TSH受体发生构成型激活改变,甲状腺细胞内腺苷环化酶-cAMP系统持续激活,从而使该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处于自主状态,进而形成AFT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