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磺酸伊马替尼缓解小鼠肾组织纤维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雄性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80 mg•kg-1•d-1)、大剂量治疗组(160 mg•kg-1•d-1).治疗组在手术后分别以STI571 80,160 mg•kg-1•d-1灌胃.各组小鼠均于术后第8天处死.观察肾间质病理学改变;用酸水解-比色法测定肾组织胶原的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α-SMA、PCNA、FN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肾间质α-SMA、PCNA、FN的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 STI571能够下调肾组织α-SMA表达水平,抑制肾间质细胞增殖活化,减少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对UUO小鼠早期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奥卡西平单药和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三清  刘艳  周艳霞 《医药导报》2008,27(10):1217-1218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PS)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GTCS)癫痫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和副作用. 方法 73例癫痫患儿, 其中56例新诊断者进入单治组, 17例应用过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者进入加治组. 奥卡西平起始剂量5~10 mg•kg-1•d-1, 最大剂量30~40 mg•kg-1•d-1, 维持剂量中位值20 mg•kg-1•d-1, bid. 加治组其他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不变. 通过自身对比开放性观察, 分析单治组与加治组52周的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和安全性. 结果 全部患者总有效率84.9%、控制率54.8%、累积退出率11.0%, 其中3例(4.1%)失访, 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退出者5例(6.8%), 其中因皮疹退出2例(2.7% ). 常见不良反应:乏力8例、烦躁7例, 困倦和皮疹各2例. 单治组临床控制率(62.5%)显著高于加治组(29.4%). 结论 奥卡西平是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相对理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3.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陈海支  林敏  那万秋 《医药导报》2009,28(10):1277-1278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68例难治性抑郁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 治疗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10 mg•d-1,早餐后服,根据病情调整10~20 mg•d-1,平均剂量(16.62±3.65) mg•d-1. 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起始剂量75 mg•d-1,早餐后服用,7~10 d加至治疗量150~225 mg•d-1,平均剂量(175.54±20.50) mg•d-1. 两组疗程均6周.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 结果 有效率和痊愈率治疗组分别为58.8%,20.6%;对照组分别为61.8%,2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TESS评定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文拉法辛相似,起效快,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考察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喹硫平, 初始剂量100 mg&#8226;d-1, 2周内加至400~800 mg&#8226;d-1, 以后3周内视病情及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最大剂量1 200 mg&#8226;d-1, 平均(728.3±199.9) mg&#8226;d-1.对照组给予利培酮, 起始剂量1 mg&#8226;d-1, 2周后加至治疗量3~6 mg&#8226;d-1, 平均(4.9±0.9) mg&#8226;d-1.疗程均为8周.两组根据情况给予苯海索、氮类药或普萘洛尔等对症处理, 以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均为70.0%, 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6.7%.两组在治疗前PAN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在治疗8周末, 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 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而轻.结论 喹硫平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组织烯丙基半胱氨酸(SAC)浓度的 方法 , 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 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 色谱柱, 以50 mmol&#8226;L-1 醋酸盐缓冲液 (pH 5.8 ):甲醇:乙腈(50:22:28)为流动相; 柱温为35 ℃ ,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0 nm , 发射波长为455 nm.样品的预处理后邻苯二甲醛(OPA)-2-巯基乙醇柱前衍生; 进样10 μL. 结果 血清样品在2~120 mg&#8226;L-1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组织样品在2~120 mg&#8226;g-1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的萃取回收率为70.9%~83.5%; 相对回收率为90.2%~110.0%; 日内、日间RSD为4.1%~7.7%.肾脏达峰浓度Cmax为65.7 mg&#8226;kg-1, 肝脏为58.1 mg&#8226;kg-1, 脾脏为51.3 mg&#8226;kg-1, 心脏为43.3 mg&#8226;kg-1, 肺为35.1 mg&#8226;kg-1, 脑组织为26.7 mg&#8226;kg-1 ; 各组织AUC 0~8肾脏为171.9 mg&#8226;h&#8226;kg-1, 心脏为113.9 mg&#8226;h&#8226;kg-1, 肝脏为107.2 mg&#8226;h&#8226;kg-1, 脾脏为90.4 mg&#8226;h&#8226;kg-1, 肺为93.6 mg&#8226;h&#8226;kg-1,脑组织为79.8 mg&#8226;h&#8226;kg-1.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选择性强, SAC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其中肾脏分布较多, 而在脑组织中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6.
叶竹梅 《医药导报》2008,27(4):419-420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佐治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方法 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 两组均给予止咳、退热处理,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10 mg&#8226;kg-1&#8226;d-1,静脉滴注,qd,3~5 d.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8226;kg-1&#8226;d-1,连用3 d. 1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退热、止咳、平喘、肺部音吸收时间及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 结论 丙种球蛋白佐治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胜良 《医药导报》2008,27(10):1197-1198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将76例未服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 对照组39例. 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 初始剂量为20~40 mg&#8226;d-1 , bid, 餐时口服, 15 d内可视病情调整至最大剂量80~160 mg&#8226;d-1 , 平均终末治疗剂量(90.1±10.2) mg&#8226;d-1. 对照组给予利培酮, 初始剂量为0.5~1.0 mg&#8226;d-1 , 15 d内可视病情调整至2~6 mg&#8226;d-1 , 平均治疗剂量(3.5 ±0.6) mg&#8226;d-1. 疗程8周. 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 4, 6, 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均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 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89.8%, 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少,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是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8.
苦豆子生物碱衍生物施普睿达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阁  刘培勋  沈秀 《医药导报》2008,27(4):369-371
目的 观察苦豆子生物碱衍生物施普睿达体内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 方法 将75只昆明种小鼠移植肝癌H22细胞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 空白对照组给予纯化水10 mL&#8226;kg-1&#8226;d-1,低、中、高剂量给药组分别给予施普睿达150,300,600 mg&#8226;kg-1&#8226;d-1,阳性对照组每2 d给予顺铂(4 mg&#8226;kg-1),各组均连续给予相应药物10 d. 观察施普睿达对实体瘤的抑瘤率,通过体重变化,肝重,脾、胸腺指数等多项指标综合考察施普睿达对荷瘤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结果 低、中和高剂量药物组对小鼠肝癌H22抑瘤率分别为33.44%,41.90%,48.25%,各组对小鼠的肝、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几乎无影响;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肝、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下降. 结论 施普睿达对小鼠肝癌H22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不影响荷瘤动物免疫功能,属于低毒的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9.
周惠芬  何焕钟 《医药导报》2008,27(4):414-415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用于高龄患者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麻醉的应用价值. 方法 30例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丙泊酚组(A组)和依托咪酯组(B组). A组经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8226;kg-1,依托咪酯0.2 mg&#8226;kg-1,丙泊酚0.5 mg&#8226;kg-1,芬太尼3~4 μg&#8226;kg-1复合维库溴铵0.15 mg&#8226;kg-1诱导. B组经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8226;kg-1,依托咪酯0.3 mg&#8226;kg-1,芬太尼3~4 μg&#8226;kg-1复合维库溴铵0.15 mg&#8226;kg-1诱导. 采用惠普多功能监护仪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及手术全程血压、心率,并记录患者肌震颤及术后24 h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A组3例、B组2例于麻醉诱导后出现血压轻度下降,A组1例、B组2例于气管插管后血压上升、心率增快,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A组有1例术后第1天出现恶心,B组有6例术后第1天出现恶心、5例呕吐,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用于高龄患者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同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注射液拮抗庆大霉素耳蜗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慕兰  姜学钧 《医药导报》2009,28(4):452-453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庆大霉素(GM)所致耳蜗毒性的防护作用. 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n=10). 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与模型组等量0.9%氯化钠溶液. 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00 mg&#8226;kg-1. 实验Ⅰ组:每日同时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和葛根素注射液各100 mg&#8226;kg-1,连续10 d. 实验Ⅱ组:每日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00 mg&#8226;kg-1,连续10 d后,每日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50 mg&#8226;kg-1,连续10 d后停药. 实验Ⅲ组:每日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00 mg&#8226;kg-1,连续10 d后,每日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100 mg&#8226;kg-1,连续10 d后停药. 观察各组耳廓毛细胞的功能. 结果 实验Ⅰ组和实验Ⅲ组大鼠听功能受损明显轻于模型组,DPOAE幅度值降低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 实验Ⅱ组较模型组DPOAE幅值轻度升高(P>0.05). 结论 庆大霉素对耳蜗毛细胞功能有损害作用,葛根素注射液对庆大霉素所致耳蜗毒性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参皂苷Rg3对环磷酰胺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东东  刘琪 《医药导报》2010,29(7):850-853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3与环磷酰胺(CTX) 联用对S180小鼠抑瘤率、血清白细胞介素(IL)- 2水平及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g3对CTX增效作用的机制. 方法 小鼠右腋皮下接种含S180荷瘤细胞1.0×107&#8226;mL-1的溶液0.2 mL制备肿瘤模型, 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低、中、高剂量药物组; 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 阴性对照组每天给予CTX腹腔注射, 低、中、高剂量药物组腹腔注射CTX 20 mg&#8226;kg-1&#8226;d-1, 同时分别灌胃给予人参皂苷Rg3 2.5, 5.0, 10.0 mg&#8226;kg-1&#8226;d-1, 连续10 d.实验结束后测定人参皂苷Rg3对CTX的增效作用. 结果 人参皂苷Rg3与CTX伍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可提高抑瘤率(P< 0.05); 人参皂苷Rg3与CTX伍用能提高S180荷瘤小鼠血清IL-2的含量, 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 从而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而达到抗肿瘤作用.结论 人参皂苷Rg3与CTX合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增强CTX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给予哌罗匹隆片,po,起始剂量4 mg&#8226;d-1,最大剂量48 mg&#8226;d-1,平均(28.0±8.0) mg&#8226;d-1. 对照组给予奎硫平,初始剂量100 mg&#8226;d-1,最大剂量750 mg&#8226;d-1,平均(650.0±75.0) mg&#8226;d-1. 两组治疗均8周.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相关辅助检查评价耐受性. 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PANSS分由治疗前 (92.4±22.6) 分降为(41.0±13.3)分(P<0.01);对照组PANSS总分由(92.5±23.1)分降为 (40.1±12.5)分(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0.0%和8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和26.7%(P>0.05). 结论 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陈烨  陈彦青 《医药导报》2009,28(4):463-464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曲马多联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进行腰椎髓核摘除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 Ⅰ组给予曲马多0.8 mg&#8226;kg-1; Ⅱ组给予曲马多1.6 mg&#8226;kg-1; Ⅲ组给予氟比洛芬酯0.8 mg&#8226;kg-1,曲马多0.8 mg&#8226;kg-1,在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给药,观察比较苏醒期三组患者的躁动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 结果 Ⅱ组和Ⅲ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 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Ⅰ组和Ⅱ组(P<0.05). 结论 术中应用曲马多联合氟比洛芬酯对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良好的效果,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李秀琪  吴兴安  谢刚 《医药导报》2010,29(7):878-880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行介入治疗前高剂量氯吡格雷(600 mg&#8226;d-1)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 90例拟行冠脉介入术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早期常规剂量组、早期高剂量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例.早期用药的两组患者于入院临床诊断明确后立即开始服用氯吡格雷, 早期常规剂量组首次给予负荷量 300 mg后, 维持剂量75 mg&#8226;d-1; 早期高剂量组首次给负荷量 600 mg后, 维持剂量75 mg&#8226;d-1.对照组患者于冠脉造影后决定行介入治疗前2 h内开始用药,首次服用氯吡格雷 300 mg后, 维持剂量75 mg&#8226;d-1.比较3组患者在冠脉介入术后 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冠脉介入术后3个月内, 早期用药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1), 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高剂量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剂量组(P< 0.01), 且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冠脉介入术前早期使用高剂量氯吡格雷能够明显减少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虹 《医药导报》2008,27(1):57-58
目的 探讨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或分裂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 对照组26例. 两组患者均从小剂量开始给药, 1周内将碳酸锂加至1.0~1.5 g&#8226;d-1, 治疗组奎硫平1周内加至300~500 mg&#8226;d-1, 对照组氯氮平加至100~350 mg&#8226;d-1. 治疗6周;采用躁狂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6周末,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为96.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或双相情感性障碍躁狂发作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患者耐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骆忠华  徐标 《医药导报》2008,27(10):1164-1168
目的 探讨杀虫治疗后血吸虫肝纤维化的进展以及姜黄素抗血吸虫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10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 A、B、C、D 4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E组小鼠作为正常组. A、B、C、D 4组小鼠感染尾蚴6周后, A组小鼠以吡喹酮治疗; B组小鼠予吡喹酮治疗后以高剂量姜黄素(300 mg&#8226;kg-1&#8226;d-1)治疗8周, C组小鼠予吡喹酮治疗后以低剂量姜黄素(150 mg&#8226;kg-1&#8226;d-1)治疗8周, D组小鼠不作任何治疗(实验对照组). E组小鼠正常饲养. 第14周末处死小鼠, 留取肝脏组织, 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 测定其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 结果 A、B、C组治疗后小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肝组织中SOD活性升高而MDA含量以及VEGF、Ⅰ、Ⅲ型胶原表达均明显低于D组, 但未恢复正常. 与A组比较, B、C组进一步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以及VEGF、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 且高剂量姜黄素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低剂量组. 结论 杀虫治疗后行抗肝纤维化治疗仍属必要. 姜黄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通过抑制肝组织VEGF表达, 降低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子梅  王云  冯砚国  孙富根  刘金喜 《医药导报》2009,28(10):1279-1280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72例符合CCMD 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给予氟西汀组治疗)各36例,对照组口服氟西汀,初始剂量20 mg&#8226;d-1,最大剂量40 mg&#8226;d-1;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服用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均治疗8周. 采用HAMD、TESS量表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治疗抑郁症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起效快,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轻且少.  相似文献   

18.
冰片对克林霉素透过小鼠血-脑脊液屏障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的克林霉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不同剂量冰片在不同时间促进克林霉素的跨血-脑脊液屏障作用. 方法 灌胃给予小鼠0,150,300,600 mg&#8226;kg-1冰片溶液(PEG400溶解),尾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40 mg&#8226;kg-1,分别在15,30,45 min取样,脑组织匀浆样品经碱化醋酸乙酯提取后氮吹浓缩,采用双通道选择性离子抽提测定克林霉素和内标枸橼酸芬太尼,克林霉素和枸橼酸芬太尼的选择检测离子分别为m/z 425.20([M+H]+)、m/z 337.30([M+H]+). 结果 该法可准确测定脑组织中克林霉素的浓度. 300 mg&#8226;kg-1冰片灌胃在30 min时克林霉素在脑组织中的浓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该分析方法准确、快速、专一性好. 冰片可以促进克林霉素进入脑组织.  相似文献   

19.
韩延芹  米景龙  季淑梅 《医药导报》2009,28(10):1285-1286
目的 探讨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53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 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米氮平,起始剂量为15 mg&#8226;d-1, 2周内加至30 mg&#8226;d-1,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起始剂量均为20 mg&#8226;d-1,顿服,2 周内加至40 mg&#8226;d-1,疗程6 周. 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 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抗抑郁疗效和不良反应,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结果 治疗6 周末,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3.0%和65.4%,有效率分别为85.2%和84.6%;神经功能康复显效率分别为63.0%和61.5%.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组治疗1 周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2 周末起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 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两组治疗6 周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均P<0.01). 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不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且起效更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李继勇  毕好生 《医药导报》2009,28(4):483-484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用于近期频发心绞痛非心脏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80例近期频发心绞痛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以0.05~0.20 mg&#8226;kg-1&#8226;min-1持续微泵输注艾司洛尔,保持心率60~75次&#8226;min-1; 并发高血压者,联合应用尼卡地平,泵注速率1~10 μg&#8226;kg-1&#8226;min-1,维持血压于(120~140)/(70~90) mmHg. 必要时以艾司洛尔0.1~0.5 mg&#8226;kg-1和(或)尼卡地平10~30 μg&#8226;kg-1静脉注射. 术后24 h内,继续给予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泵注控制心率和血压. 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术后24 h均未再发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其中54例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有所改善. 另有14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10例患者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但经药物或其他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保持心肌的血氧供需平衡,能使此类患者较为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