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在联合全麻诱导中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 45例择期手术全麻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Ⅰ组 (对照组 )、Ⅱ组 (丙泊酚 1.5mg/kg)及Ⅲ组 (依托咪酯 0 .3mg/kg)各 15例。Ⅰ组采用咪唑安定 0 .1mg/kg、芬太尼 5 μg/kg及维库溴铵 0 .1mg/kg诱导气管插管 ,Ⅱ和Ⅲ组诱导用药在Ⅰ组的基础上加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 ,然后气管插管。监测BP和HR ,分别记录三组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 1、3、5min的BP和HR。结果 诱导后三组BP、HR均明显下降 ,与诱导前比较 ,P <0 .0 1或 0 .0 5 ,气管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 1min ,Ⅰ组BP和HR超过诱导前水平 ,P <0 .0 5。而Ⅱ、Ⅲ组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联合全麻诱导中辅助一定量的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均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
喷他佐辛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喷他佐辛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的可行性,评价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三组:I组为对照组(芬太尼组),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芬太尼4μg/kg,罗库溴胺0.8mg/kg行气管插管诱导;II组为咪唑安定0.06mg/kg,喷他佐辛0.6mg/kg,罗库溴胺0.8mg/kg;III组喷他佐辛为0.8mg/kg,三组均行靶控输注异丙酚,BIS值降至60以下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时及插管后1、3、5min等6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变化,并记录各组气管插管诱导应用异丙酚的总量。结果:①三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②与I组相比,II组在插管时及插管后1、3、5min的MAP和HR明显高于I组,III组在各时点MAP和HR与I组相比无明显差异;③异丙酚在气管插管诱导期间的总用量,I组为88.2±11.3mg,II组为124.1±17.2mg,III组为90.9±13.1mg,II组异丙酚用量显著大于I组和III组,I组和III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喷他佐辛可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0.8mg/kg能维持全麻气管插管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达到有效的麻醉深度,抑制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能否通过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方法 将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8月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优化组患者全麻诱导用药方法为: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 mg/kg、1 min时芬太尼1μg/kg(1 s内注入)、1 min 55 s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2min时静脉注射丙泊酚1.5~2 mg/kg、2 min 20s时将3μg/kg芬太尼在2s内注入、5 min时行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全麻诱导用药方法为: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1 min时芬太尼4μg/kg(3 s内注入)、1 min 55 s时维库溴铵0.1 mg/kg、2 min时丙泊酚1.5~2 mg/kg、5 min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芬太尼呛咳的发生率和程度、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差异提示都能成功抑制插管反应.优化组比对照组呛咳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60和23/60,P<0.01),呛咳强度明显减弱(重度呛咳率分别为0/60和8/60,P<0.05).结论 全麻诱导时分次注射芬太尼不影响对插管反应的抑制,可以明显降低呛咳发生率和强度,对预防麻醉诱导期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邱凌  王惠枢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0):888-89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临床诊断为不孕,未接受口服中西药治疗,拟于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人30例,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Ⅰ组:全麻诱导采用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2mg/kg、丙泊酚2mg/kg顺序诱导,气管插管后采用丙泊酚3mg/(kg.h)和芬太尼2μg/(kg.h)静脉维持。Ⅱ组:全麻诱导采用雷米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2mg/kg、丙泊酚2mg/kg顺序诱导,气管插管后采用丙泊酚3mg/(kg.h)和雷米芬太尼9μg/(kg.h)静脉维持。观察记录并比较诱导前(T0)、插管时(T1)、气腹后5m 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血压。并于T0、T1、T2、T3以及术后24小时(T4)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结果在气腹后5分钟、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小时两组IL-6都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小时两组IL-8、IL-10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Ⅱ组IL-6、IL-8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小时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之间IL-1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强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0例。全麻诱导分别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1.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或芬太尼3~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5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并分析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5 min的心血管反应数据。结果:芬太尼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舒芬太尼组与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插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间丙泊酚不同给药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ASAⅠ~Ⅱ,分成三组:A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2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B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1 mg/kg,3 min后追加丙泊酚1 mg/kg行气管插管),C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3 min后静注丙泊酚2 mg/kg行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 min、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3 min、插管后10 min监测MAP、HR、SPO2.结果:在麻醉诱导期间,A组MAP和HR变化幅度最大、B组变化幅度次之,C组变化幅度最小,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随访三组患者均无诱导或手术期间术中知晓.结论:C组丙泊酚诱导给药方法可以明显减少MAP和HR波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是一种较好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中、上腹部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的可行性,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中、上腹部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的手术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芬太尼):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地西泮0.04 mg/kg,芬太尼4μg/kg,得普利麻2 mg/kg,苯磺顺阿曲库胺0.15 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B组(地佐辛):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地西泮0.04 mg/kg,地佐辛0.2 mg/kg,得普利麻2 mg/kg,苯磺顺阿曲库胺0.15 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两组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值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在插管时及插管后1 min、3 min的MAP、HR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用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0.2 mg/kg能维持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快速顺序诱导前应用硫酸镁预处理,观察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及心血管反应.方法 阿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复合行快速顺序诱导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0.6 mg/kg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前应用硫酸镁预处理;Ⅱ组0.6 mg/kg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Ⅲ组0.9 mg/kg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Ⅱ组、Ⅲ组非硫酸镁组应用生理盐水代替硫酸镁预处理作为对照.记录患者入室、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及气管插管后1~5分钟的收缩压(SAP)、心率(HR),并评估患者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1)Ⅰ组插管条件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2)气管插管后1 min Ⅰ组患者的SAP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3)三组患者HR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气管插管后5min内Ⅰ组无高血压病例发生(P=0.01),而Ⅱ组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 应用硫酸镁预处理阿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可以改善插管条件并避免插管后瞬间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麻诱导时的循环情况。方法: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女性患者60例,随机均分2组,Ⅰ组麻醉采用咪唑安定0.05 mg/kg,氯胺酮0.5 mg/kg,芬太尼0.005mg/kg,万可松0.1 mg/kg诱导插管;Ⅱ组麻醉采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0.005 mg/kg,万可松0.1 mg/kg诱导插管。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麻诱导时,循环相对稳定,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罗库溴铵用于全麻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肌松程度、插管条件和对循环的影响,并与阿曲库铵比较。方法随机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给罗库溴铵0.6mg/kg,Ⅱ组给罗库溴铵0.9mg/kg,Ⅲ组给阿曲库铵0.6mg/kg。常规诱导后分别给予罗库溴铵0.6mg/kg、罗库溴铵0.9mg/kg后60s行气管插管和阿曲库铵0.6mg/kg后180s行气管插管,并评估插管条件同时观察心率、血压等心血管反应作为解迷走神经反应的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声门暴露评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和Ⅲ组气管插管条件优于Ⅰ组(P均<0.01),Ⅰ组和Ⅱ组患者诱导后MAP和HR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Ⅲ组患者诱导后MAP明显下降而HR却明显增快(P<0.05或0.01)。结论0.9mg/kg罗库溴铵可广泛用于全麻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为目前最符合理想肌松药特性的新型肌松药。  相似文献   

11.
石凌  张抗抗 《中原医刊》2011,(21):12-14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用于麻醉诱导的安全、有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I~Ⅱ级,将其随机分为三组:I组为对照组(舒芬太尼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mg,/kg,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6mg/kg行全麻诱导;Ⅱ组应用咪达唑仑0.01mg/kg,地佐辛0.1mg/kg,罗库溴铵0.6mg/kg;m组应用咪达唑仑0.01mg/kg,地佐辛0.2mg/kg,罗库溴铷.6mg/kg;三组均行微量泵输注异丙酚,BIS值降至60以下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时及插管后1min、3min及5min6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变化,并记录各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应用异丙酚的总量。结果①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②与I组相比,Ⅱ组在插管时及插管后1min、3min及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高于I组,Ⅲ组在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I组相比无明显差异;③异,丙酚在诱导气管插管时的总用量,I组为(88±11)mg,Ⅱ组为(124±17)mg,Ⅲ组为(91±13)mg,Ⅱ组异丙酚用量显著大于I组和Ⅲ组,I组和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可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0.2mg/蝇能维持全麻气管插管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达到有效的麻醉深度,抑制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曹江北  米卫东  张宏 《北京医学》2009,31(10):605-60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丙泊酚及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对全身麻醉患者行视可尼可视喉镜辅助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时除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mg、氟哌利多1~2mg/kg及罗库溴铵0.5mg/kg以外,Ⅰ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5mg/kg,Ⅱ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mg/kg,Ⅲ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mg/kg。Ⅲ组患者在给予罗库溴铵和丙泊酚之前,经环甲膜穿刺并注射2%丁卡因2ml进行气管表面麻醉。3组患者均进行BIS监测,在BIS达最低值时,行视可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内插管。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平静时(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无创血压、心率及BIS值的变化,以及拔管时患者呛咳评分、术后24h随访患者对环甲膜穿刺及气管插管等操作的不良记忆情况。结果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及BIS值均显著下降,其中Ⅱ组BIS下降最显著,明显低于Ⅲ组(P〈0.05)。插管后即刻Ⅰ、Ⅱ组血压、心率均明显升高,明显高于Ⅲ组(P〈0.05);Ⅰ、Ⅱ组血压变化相似(P〉0.05),与入室后平静时相当,但Ⅰ组心率升高明显高于Ⅱ组(P〈0.05)。拔管时,Ⅰ、Ⅱ组呛咳反应评分明显高于Ⅲ组(0.85±0.75、0.75±0.79vs.0.14±0.45,P〈0.01)。术后3组患者对麻醉诱导期的环甲膜穿刺及气管插管等操作均无记忆。结论在咪达唑仑和氟哌利多辅助镇静的基础上,芬太尼2~3μg/kg、丙泊酚1.5mg/kg快速诱导麻醉即可较好抑制视可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内插管反应;若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则丙泊酚可降至1mg/kg,同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更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或利多卡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48-78kg,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芬太尼3μg/kg组(Ⅰ组)、芬太尼3μg/kg+艾司洛尔1mg/kg组(Ⅱ组)和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mg/kg组(Ⅲ组)。3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和罗库溴铵0.8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min(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及10min(T5)记录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并于T0、T1、T3时采集桡动脉血7ml,测定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Ⅰ组在T2、T3时的HR、SP、DP明显升高(P〈0.05);而Ⅱ组、Ⅲ组在T2、T3时的HR、SP、DP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的HR、SP、DP在T1-T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3时血浆Ad和NA的浓度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Ⅲ组血浆中Ad、NA浓度低于Ⅰ组(P〈0.05)。结论芬太尼3μg/kg复合艾司洛尔1mg/kg或利多卡因1mg/kg均可减轻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诱导时静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后对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全麻病人(ASAⅠ~II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试验组,n=20;B组为对照,n=20),全部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诱导,其中A组在静注异丙酚时混合利多卡因,剂量为1mg/kg。观察并记录诱导期间HR、MAP变化。结果:B组诱导时的HR、MAP均显著高于A组(P<0.05或0.01)。结论:静注异丙酚混合小剂量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反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静脉预注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肌松起效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枝  许幸 《当代医学》2010,16(7):145-147
目的探讨静脉预注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肌松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男性患者60例,年龄18~49岁,体重41~82kg,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i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静注1.5mg/kg丙泊酚及芬太尼4μg/kg。麻醉维持:丙泊酚7mg/(kg·h)。肌松监测采用加速度法四个成串刺激(TOF),测定和记录刺激尺神经时拇内收肌的颤搐反应。Li组静注利多卡因1.5mg/kg,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2min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待TOF T1抑制95%时行气管插管。记录肌松起效时间(注药结束至TOF的T1肌颤搐抑制95%的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结果肌松起效时间:C组与Li组分别为(84.70±28.28)s、(68.30±23.46)s,Li组显著快于C组(P〈0.05)。气管插管条件:Li组显著优于C组(P〈0.05)。诱导前、插管前两组NSBP、DBP、HE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显著缩短罗库溴铵肌松起效时间、改善气管插管条件,是罗库溴铵用于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时有效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卡因气管黏膜表麻对全麻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1%丁卡因5 ml采用气管内喷入;对照组:无表面麻醉。诱导方法: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赛机宁0.3 mg/kg。观察指标: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3 min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在不同时点与对照组比较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循环波动的保护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时丁卡因表麻可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气管插管全麻手术麻醉诱导的可行性及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并确定诱导时右美托咪定的最佳使用剂量。方法: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Ⅰ、Ⅱ、Ⅲ组分别在诱导开始时采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5、1.0、1.5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输注5min后开始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15 mg/kg,于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后行插管。观察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T0时3组HR和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Ⅰ、Ⅱ、Ⅲ组HR均较T0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Ⅲ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MAP变化不大(P〉0.05),Ⅲ组MAP较T0有显著降低(P〈0.05),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Ⅰ组MAP、HR升高显著,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MAP、HR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Ⅰ组HR和MAP较T1有显著上升(P〈0.05),Ⅱ组和Ⅲ组HR和MAP较T1无显著变化(P〉0.05)。T4与T0比较,3组MA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诱导法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三种方案中以1.0μg/kg输注右美托咪定,在整个诱导、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较稳定,可作为最佳使用剂量推荐给临床。  相似文献   

18.
布托啡诺对全麻患者罗库溴铵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对全麻患者罗库溴铵(ROC)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40例妇科全麻择期手术患者,年龄20~60岁,ASA为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n=20):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组(B组),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两组患者诱导分别采用静脉推注布托啡诺0.02 mg/kg、异丙酚2~5 mg/kg和芬太尼2 mg/kg、异丙酚2~5 mg/kg。静脉注射ROC 0.6 mg/kg后,观察并记录两组ROC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恢复指数。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B组ROC起效时间为(78.2±18.9)s、维持时间为(31.2±7.9)min、恢复指数为(10.0±4.1)min,R组ROC起效时间为(80.0±20.1)s、维持时间为(28.9±11.8)min、恢复指数为(10.4±3.8)min。两组ROC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对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心功能Ⅱ~Ⅲ级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合适效应室靶浓度。方法全麻下心功能Ⅱ~Ⅲ级年龄62~86岁患者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入室后(基础值T1)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ml/kg,效应室靶浓度TCI(T2)3组病人瑞芬太尼从1.0ng/ml分别渐升至2.0ng/ml,3.0ng/ml和4.0ng/ml(T3)后启动异丙酚TCI,从1.0μg/ml血浆靶浓度渐升至4.0μg/ml(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气管插管后2min(T6)。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双频谱指数(BIS),不良反应发生率、辅助药物使用次数。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给药后气管插管时及气管插管后MAP、HR降低(P<0.05),而Ⅱ组、Ⅲ组不良反应次数较Ⅰ组多、麻醉过浅次数较Ⅰ组少(P<0.05),而BISⅠ组较高。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全麻诱导效应室靶浓度TCI瑞芬太尼宜为3.0ng/ml复合异丙酚TCI4.0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