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贝伐单抗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癌胚抗原表达检验。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直\r\n肠癌患者62 例,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贝伐单抗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吉奥治疗。检测两\r\n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指标以及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细胞因子水平无明\r\n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r\n后观察组免疫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标志物无明显区别\r\n(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贝伐单抗联合替吉奥进行晚期直肠癌治疗,有着\r\n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将病人的免疫指标以及血清标志物水平进行有效改善,有着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中大力\r\n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根据电脑产生序列号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M组,n=30)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30),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5min、分离阑尾时以及阑尾切除后5min时的MAP、HR、SPO2和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R减慢较M组明显(P<0.05)。 D组较M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较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苏醒更快,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复杂胫骨平台患者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观察膝关节屈伸范围及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及后倾角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未发生局部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骨折愈合时间13~17周,平均14.4周.术后3月时膝关节屈曲85~125度,平均98.6度,术后6月时膝关节屈曲95~135度,平均118.4度,术后12月时膝关节屈曲118~135度,平均124.2度.术后膝关节功能按HSS评分74~96分,平均88.9分.术中、术后3月、及术后12月的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5/6型),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式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表电刺激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效应和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腹子宫切除术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于硬膜外麻醉后切皮前、术后4、8h,体表电刺激仪各刺激30min,术后行PCEA;B组:单纯行术后PCEA;C组(对照组):不用PCEA。术后随访镇痛效果、镇痛药用量、血清皮质醇含量、焦虑情绪和患者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A组镇痛药用量少于B组(P<0.01),术后皮质醇浓度下降幅度大于B组。A组术后48h内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复合应用体表电刺激,可增强镇痛效应,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1—10月收治的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51例切口愈合,急性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有1例出现切口轻度红肿,延长皮下引流管拔管时间,对切口给予酒精纱布外敷,红肿消退,很快愈合。结论急性阑尾炎术中注意细节,术后采取措施对切口进行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妇科术后硬膜外罗哌卡因持续输注联合氯诺昔康PCA的镇痛效应及病人血浆IL-6、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60名妇科经腹子宫全切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氯诺昔康(L)组、吗啡(M)组与对照(C)组。L组与M组采用双泵行PCA治疗,c组采用病房传统的方式镇痛。评估术后五个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BCS舒适评分、病人对PCA总体满意度评分,观察并记录镇痛期间有关不良反应。每组(n=10)分别采集切皮前30min、切皮后2h以及术后4h、24h、48h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6、IL-10水平。结果:L组、M组病人在术后8h、12h、24h的VAS、BCS评分以及镇痛后总体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C组。三组病人在切皮后2小时IL-6水平都迅速增高,并在术后24h达峰值,M和C组峰值显著高于L组。C组病人血浆IL-10水平在切皮后2h达峰值,L组与M组则于术后4h达峰值,L和M组的血浆IL-10水平显著高于C组。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与静脉氯诺昔康或吗啡PCA的联合镇痛效果好。静脉氯诺昔康PCA辅助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镇痛可使术后血浆IL-6水平下调,有利于机体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小肠疾病在消化道发病率虽然不高,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具有直视,可同时进行活检及治疗等特点,在诊断及治疗小肠疾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在肠镜检查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十分必要的,是获得检查成功的必要条件[3~5]。我院2004年9月-2005年6月对临床怀疑小肠病变进行小肠镜检查45例,对相关检查过程及护理配合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检查患者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8.2岁。检查设备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富士能EN-450PS/20,日本),主要包括长200cm的小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伤椎的六钉法固定和跨伤椎的四钉法固定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方法我院在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手术治疗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30例,女11例;年龄18~58岁,平均36岁。其中A组21例术中采用经伤椎的六钉法复位固定,B组20例术中采用跨伤椎的四钉法复位固定,随访13~20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伤椎均达到临床愈合,观察比较术前、术后5 d、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压缩的百分比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术后5 d、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5 d、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经伤椎的六钉法固定在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复位程度方面优于跨伤椎的四钉法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