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病灶细胞ERK1 mRNA/ERK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芍药甘草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治疗的深层作用机理。方法:实验分为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基质组及西药对照米非司酮组(RU486)组,每组5例,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ERK1 mRNA/ERK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芍药甘草高低浓度组细胞ERK2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ERK1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对于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治疗机理可能在于其对于ERK2 mRNA的抑制,从而减缓了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强度,子宫收缩性减弱,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经症状,此可能是芍药甘草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关永格  李坤寅  宋阳 《新中医》2014,46(1):175-177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方对人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化瘀止痛方高、低浓度组,空白对照组,基质组及米非司酮西药对照(R U486)组,每组5例,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检测药物干预前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PGF2α、PGE2的表达。结果:化瘀止痛方高、低浓度组PGE2、PGF2α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化瘀止痛方高浓度组PGE2含量与RU486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化瘀止痛方高、低浓度组子宫腺肌病细胞上清中PGF2α含量与RU486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瘀止痛方降调子宫腺肌病细胞PGE2、PGF2α分泌,从而使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功能,此可能是其止痛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方及其拆方对人子宫腺肌病细胞缩宫素受体(OTR)mRNA、雌激素受体α(ER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化瘀止痛方及其拆方分为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缓急止痛方高、低剂量组,活血行气方高、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基质组及米非司酮(RU486)组,每组5例,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子宫腺肌病细胞,采用荧光RT-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OTR mRNA、ERα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子宫腺肌病细胞的OTR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及活血行气高剂量组的OTR 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U486组比较,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OTR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缓急止痛低剂量组比较,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OTR 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的ERα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及缓急止痛高、低剂量组的ERα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U486对照组比较,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缓急止痛高剂量组子宫腺肌病细胞ERα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瘀止痛方高剂量组与活血行气高剂量组比较,子宫腺肌病细胞ERα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止痛方可能通过降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OTR mRNA、ERαmRNA表达,减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强度,从而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在降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OTR mRNA表达方面活血行气药贡献值较大,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ERαmRNA表达变化中缓急止痛药的贡献值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M)的可能机制。方法 临床收集因AM和宫颈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组织标本,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M组异位病灶与对照组正常肌层及两组间在位内膜中MAPK/ERK信号通路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对AM病灶细胞分别用加味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正常血清、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米非司酮进行干预,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干预方法对病灶细胞MAPK/ERK信号通路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AM组异位病灶ERK2 mRNA、MEK-2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正常肌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10%含药血清组为药物血清浓度。U0126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RK1 mRNA表达量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含药血清组、米非司酮组、U0126组与10%正常大鼠血清组、空白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化瘀止痛方有效部位对子宫腺肌病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化瘀止痛方醇提物、水提醇沉液、水提醇沉物及挥发油均能显著降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的增殖活力及Bcl-2表达,且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化瘀止痛方水提醇沉物高浓度组及挥发油高浓度组Bax的表达呈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瘀止痛方其他提取部位组Bax表达上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各提取部位组抑制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其凋亡而使子宫腺肌病病灶自然缩小或消退,可能是化瘀止痛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主要机理之一,其中挥发油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汤(SK)与当归芍药散(TS)周期性交替使用作为新疗法,不仅对重症痛经有效,而且对应用GnRHa疗法后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腺病也有效。 对象与方法:重症痛经患者17例,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子宫肌腺病1例、功能性痛经4例、习惯性流产2例、无排卵(继发性闭经)3例。2~14个月间交替服用SK/TS。服用方法:月经来潮前7d左右开始给予芍药甘草汤(7.5g/d,分3次服),服至行经最后1d。疼痛剧烈时可每次服用5g芍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紫蛇方对体外培养子宫腺肌病细胞系增殖活性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1采用组织消化法培养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以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2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将细胞分为米非司酮高、中、低浓度组,紫蛇方高、中、低浓度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相应干预,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3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将细胞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及空白对照组,进行相应干预。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凋亡相关基因生存素(Surviv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变化。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中、高浓度及西药各浓度组对细胞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PCNA、Survivin、VEGFR2表达均受到抑制(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VEGFR2表达更低(P0.05)。结论紫蛇方通过影响PCNA、Survivin、VEGFR2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加味芍药甘草汤对人子宫腺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人子宫腺肌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随机分为中药实验组(加味芍药甘草汤水提液)、西药对照组(米非司酮片)和空白对照组3组,分别予对应的药物处理24 h和48 h后,通过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细胞中EGFR、p-EGFR、STAT3、p-STAT3、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西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中药实验组的人子宫腺肌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划痕实验后细胞愈合能力减弱,并且EGFR、p-EGFR、STAT3、p-STAT3、COX-2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子宫腺肌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迁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EGFR/STAT3/COX-2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对象与方法:①对象:16例痛经、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给予芍药甘草汤/当归芍药散进行交替周期性疗法(SK/TS疗法)诱发排卵。16例中诊断为功能性痛经者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子宫肌腺病2例、不孕症2例、排卵障碍3例。16例中主诉痛经的10例中3例曾用促性腺激素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配伍比例的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催产素所致大鼠子宫剧烈收缩作为痛经症模型,以阿司匹林作对照,分别测定子宫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能明显抑制催产素诱发大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具有镇痛作用;模型组大鼠子宫NO的含量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治疗后,子宫组织ET-1含量降低,而NO含量有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治疗中,3:1组与1:1、2:1、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提示芍药甘草汤能对抗催产素所致的大鼠扭体反应,其临床治疗痛经症的作用可能与调节子宫组织中ET-1、NO活性有关,且芍药与甘草比例为3:1时镇痛作用可能较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助阳消癥汤配合足浴治疗子宫腺肌病阳虚寒凝型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临床选取60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助阳消癥汤配合足浴组方治疗,对照组单用助阳消癥汤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检测2组患者CA125水平的变化,并对痛经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间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痛经积分明显降低,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阳消癥汤配合足浴治疗子宫腺肌病阳虚寒凝型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Ras基因表达蛋白和COX2—PGE2—P450arom正反馈环中三指标在子宫腺肌病小鼠治疗前后随动情周期变化的表达差异,及其各组子宫腺肌病小鼠自身在位及异位内膜上的表达差异,研究清湿化瘀法对子宫腺肌病小鼠可能的作用靶点,以探索清湿化瘀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ICR雌鼠,通过异体垂体移植术建立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采用高、中、低剂量的内异康复片和孕三烯酮以及丹莪妇康煎膏分别给药治疗,灌胃治疗3月后取样,应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周期在位和异位内膜上的Ras和COX2、PGE2、P450arom的表达。结果 (1)手术操作过程对造模结果无影响(P0.01);(2)造模后与正常组相比,各组的在位和异位内膜Ras和COX2—PGE2—P450arom的表达均升高(P0.01),且6月模型组显著高于3月模型组(P0.01),说明Ras和COX2—PGE2—P450arom表达量在造模后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3)治疗前、后各模型组同期异位内膜上的Ras和COX2—PGE2—P450arom的表达量高于在位内膜(P0.01)。(4)治疗后,与6月模型组同期相比,内异康复片高、中计量组,孕三烯酮组,丹莪妇康煎膏组的小鼠在位和异位内膜的Ras和COX2—PGE2—P450arom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湿化瘀法可能通过下调在位及异位内膜Ras基因蛋白表达或抑制COX2—PGE2—P450arom正反馈作用而从某一条或多途径达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毒化癥汤对瘀热互结证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瘀热互结证子宫腺肌病患者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给予解毒化癥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糖类抗原125(CA125)、痛经症状积分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亦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90.8%,对照组有效率67.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毒化癥汤对瘀热互结证子宫腺肌病痛经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痛经症状,降低血清CA125、减小子宫体积。  相似文献   

14.
廖英  王建超  郭英 《辽宁中医杂志》2012,(12):2347-234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表达水平与子宫大小、痛经的相关性,为提高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归纳统计了2009.1~2012.3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1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子宫大小、痛经程度的相关性,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144例有痛经症状,继发性痛经116例,其中98例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患者血清CA125的阳性表达率为60%(90例),血清CA125表达水平与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大小(n=150,r=0.343,P<0.01)、痛经程度(n=150,r=0.457,P<0.01)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显示血清CA125表达水平与子宫大小、痛经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上子宫腺肌病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桂枝肌瘤丸口服联合温经活血汤灌肠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痛经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12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作两组,58例予以孕三烯酮治疗者为对照组,62例予以桂枝肌瘤丸口服联合温经活血汤灌肠治疗者为实验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痛经症状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痛经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较对照组的86.2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肌瘤丸口服联合温经活血汤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体积、痛经症状,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化瘀消结方对子宫腺肌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子宫腺肌病介入术后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仅采用介入手术治疗,术后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组20例,在介入术后给予化瘀消结方水煎剂,观察治疗前后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血清CA125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后,在月经量、痛经程度、CA125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化瘀消结方治疗介入术后子宫腺肌病,可缓解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缓解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腹痛、发热、病灶复发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疑难疾病,中医药辨证论治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局部病灶,提高妊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在新版的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指南的子宫腺肌病部分,明确提出"某些中药对痛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以试用"。但目前尚缺乏大量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证据支持,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严谨的思路方法。通过科学方法对中医药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表达与阐释,是提高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水平及中医药贡献度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中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优势及评价指标的总结及思考,尝试提出开展子宫腺肌病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对MRL/Lpr狼疮小鼠及其脾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10周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转基因MRL/Lpr小鼠与C57BL/6正常小鼠各40例同步对照,探讨经科学煎煮,不同浓度芍药甘草汤(高、中、低浓度分别为:0.6、0.3、0.15g/ml/d)对小鼠狼疮症状、生存率以及脾细胞CD25^+CD4^+Foxp3^+Treg的影响。结果:高浓度芍药甘草汤可以明显减缓疾病的发生、减轻SLE症状、延长病鼠生存期;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效提高CD25^+/CD4^+(%)(11.80±4-0.98VS17.18±0.62)、Foxp3^+/CD4^+(%)(3.32±0.70VS5.50±0.73)(P〈0.05)的比例。结论:芍药甘草汤对小鼠无急性毒害;高浓度制剂能明显延长病鼠生存期;提高CD4^+CD25^+Foxp3^+Treg比例可能是药物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作用机制之一。该方剂能安全有效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活动期。  相似文献   

19.
芍药甘草汤防治支气管哮喘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洋  关炜  李韶妮 《山西中医》2011,27(9):43-45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防治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剂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芍药甘草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百分比,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肺泡灌洗液(BLAF)中的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渗出物增加,水肿明显,说明造模成功。芍药甘草汤中、高剂量组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组织观察示芍药甘草汤中剂量组、地塞米松组炎症性变化较芍药甘草汤高、低剂量组及模型组明显减轻。芍药甘草汤中、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细胞总数及EOS、Lym比例均降低(P〈0.05)。芍药甘草汤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可以抑制OVA致敏支气管哮喘小鼠各类炎性细胞的增生,调节肺组织中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减轻氧自由基对肺组织结构的氧化损伤程度,调节哮喘小鼠体内CD4+CD25+T的优势表达,芍药甘草汤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根二仙汤与达菲林加曼月乐联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26例。A组给予达菲林治疗,B组给予达菲林加曼月乐治疗,C组给予葛根二仙汤与达菲林加曼月乐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和痛经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3个月,C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C组子宫内膜厚度减少,子宫体积缩小,月经量减少,痛经缓解,与A组、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二仙汤与达菲林加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