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的重要病理环节。研究认为凝血功能紊乱参与了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因而提出抗凝治疗在控制MOD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一定价值。我们应用尿激酶治疗MODS患者,报告经验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将入住急诊监护病房的患者分为SIRS组50例和非SIRS组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其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I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蛋白S(PS)、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11项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 SIRS组中TT、APTT、PT、DD、TM和PAI-1均高于非SIRS组及对照组(P<0.05);PC、PS、TPA、PLT、FBG均低于非SIRS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①SIRS时存在着凝血功能紊乱.②SIRS时凝血系统功能紊乱主要特征表现为各种促凝物质增加,机体抗凝物质减少,纤溶系统被抑制,而纤溶系统抑制在SIRS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多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损害机体,发病24h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以致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严重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创伤或大手术等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是导致MODS发生的重要病理环节。研究认为免疫防御功能不全及内源性毒性物质造成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作用与凝血功能紊乱参与了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因而提出免疫调理和抗凝治疗在控制MODS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价值。我们应用胸腺肽α1,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MODS患者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为采用抗凝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分为SIRS组30例,非SIRS组25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 SIRS组中PT、TT、APTT、DD[分别为(16.48±1.57)、(22.67±1.48)、(43.56±4.33)s与(2.25±0.18)mg/L]均高于非SIRS组[分别为(12.83 ±1.23)、(17.05±1.97)、(33.34±2.38)s与(0.58 ±0.15)mg/L]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2.04±0.98)、(16.88±1.37)、(29.84±1.98)s与(0.43 ±0.11)mg/L](P均<0.05),PLT、FIB[分别为(110.69±50.23)×109/L、(2.05±0.33)g/L]均低于非SIRS组[分别为(180.58±45.70)×109/L、(3.54±0.29)g/L]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4.95±46.83)×109/L、(3.78±0.54)g/L](P均<0.05).结论 SIRS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其主要表现为凝血激活,促凝物质增加、抗凝物质减少、纤溶系统受抑制,凝血系统异常可能在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通路抑制物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对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机制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有关SIRS的研究多来自对脓毒症患者的观察或脓毒症模型的研究,其中凝血功能紊乱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组织因子(TF)作为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在凝血与炎症反应之间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当前二者关系研究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PICU危重病儿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儿临床表现及预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之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PICU危重患儿临床参数统计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达到SIRS诊断标准,随着SIRS诊断标准项目增多,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MODS及病死率相应增高。SIRS诊断标准项目、钠、钙及阴离子间隙异常是MODS的危险因素,而SIRS诊断标准项目、MODS则为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SIRS诊断标准能较准确反映危重病儿的病情与预后,加强对危重病儿的生命监测,积极并合理地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尽可能消除不利因素,是阻止疾病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炎症、内皮、凝血与脓毒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脓毒症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病理过程复杂,涉及大量细胞、炎症介质与凝血系统的激活,其中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与内皮细胞有关的炎症、凝血在脓毒症中的作用,以及内皮损伤的分子机制和内皮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潜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是机体修复和生存而出现过度应激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当机体受到外源性损伤或感染毒性物质的打击时,可促发初期炎性反应,同时机体产生的内源性免疫炎性因子而形成“瀑布效应”。往往因机体代偿性抗炎反应能力降低以及代偿功能紊乱,严重时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我科2007年6月26日收治1例SIRS患儿,  相似文献   

9.
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及危重病医学会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这一概念 [1 ] ,SIRS实际上是机体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失衡的一种表现 ,如果这种炎症反应继续失衡恶化 ,最后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危重患儿由于机体代偿性抗炎症反应能力降低及代谢功能紊乱 ,易发生SIRS,并可进展至 MODS。现将我科 1999- 10~ 2 0 0 2 - 0 6收治的387例危重患儿中并发 SIRS的 2 3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小儿 SIRS及 MODS诊断标准为 1996年第二届世界儿科危重医学大会提出标准 [2 ,3 ] ,危重病评估参考 1995年中华儿科学…  相似文献   

10.
微粒与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因素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1].业已证明,脓毒症主要是由炎症反应、凝血活化及纤溶抑制相互作用形成的级联反应过程,其中凝血活化是脓毒症发病的重要环节 [2].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0,自引:11,他引:29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是创伤及感染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 ,西医学对 MODS发生机制的认识已有了长足进步 ,阐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CARS)与 MODS的关系 ,认为 MODS是过度 SIRS或过度 CARS所致 ,而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只是 MODS的终末阶段。其中速发型 MODS是创伤、休克、感染、炎症等打击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过度的 SIRS直接损伤的结果 ,发病与否与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机体易感性有关。迟发型 MODS主要是过度的抗炎反应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间接损伤 ,与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2.
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斌才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5):1763-1764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97例,在入院后24 h内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并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含量.以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症组和非危重症组,以符合SIRS诊断标准2项、2项以上分为S1组、S2组,观察其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SIRS新生儿中危重病例所占百分比明显增高,PT、TT、APTT、DD也增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危重症组PT、TT、APTT、DD与非危重症组比较,P<0.01.结论:SIRS新生儿存在凝血机制的活化,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通过连续、缓慢、等渗的方式不断清除机体中的水分和溶质,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通过清除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后。其应用范围已从MODS扩展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重症急性胰腺炎、药物中毒、横纹肌溶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血小板计数和持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预测急性胰腺炎(AP)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AP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持续SIRS时间分为A组(无SIRS发生)、B组(持续SIRS≤3天)和C组(持续SIRS>3天),比较各组血小板计数、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描绘血小板计数预测AP并发MODS的ROC曲线。结果 入院24小时内3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有显著差异。SIRS>3天组病人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SIRS>3天和血小板计数<80×109/L预测AP并发MODS的似然比分别是12.65和5.29。血小板计数(80×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血浆凝血功能检测对146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的预测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AP患者血浆PT、INR、APTT和FIB值。结果:SIRS患病率和血浆PT、INR、APTT和FIB值在MODS组和无MODS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SIRS患病率为50.7%,SIRS患者中MODS患病率为32.4%;SIRS和INR Logistic回归分析有显著意义,回归方程回代正确率为91.1%,结论:单用SIRS预测AP患者MODS发生临床价值不大。而用SIRS和INR预测MODS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中暑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重症中暑致MODS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实施集束化治疗的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高热,平均体温(40. 50±1. 80)℃,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异常率65%以上,15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D-二聚体明显升高,异常率80%以上;共累及受损器官70个,循环系统、肾脏、凝血系统居前3位。给予集束化治疗后,患者脏器功能障碍多能及时逆转,恢复较快。结论热损伤、SIRS和凝血功能异常等多个机制参与了重症中暑的病理生理过程,集束化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笑秋  郁卫洲  季淦 《临床荟萃》2009,24(17):1537-1539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危重病,病情复杂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早期即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2],早期积极治疗对改善SAP预后极为重要,本研究在SAP临床治疗中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 AP患者112例,发生SIRS 47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2项30例,3项9例,4项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并比较其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 SIRS组CRP检测值为(85.43±2.15)mg/L;未发生SIRS组65例,CRP为(26.58±2.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5).SIRS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非SIRS组增高[SIRS组:(18.19±5.12)s、(13.40±1.70)s、(47.42±25.13)s、(9.24±14.39)mg/L,非SIRS组:(12.64±2.01)s、(11.60±0.75)s、(33.27±8.23)s、(4.22±1.66)mg/L,t值分别为2.141、2.264、2.301、2.077,P均<0.05].结论 并发SIRS的AP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炎症反应越重,凝血系统激活越明显,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因素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和临床阶段,也是体外循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加强对SIR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防止MODS的发生,改善预后。本文旨在讨论体外循环术后过度炎症反应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20.
脓毒症(Sepsis)是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休克、重度感染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脓毒症具有综合征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感染、炎症、免疫和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并易引起SIRS、MODS等严重并发症,且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