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相关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对5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喉癌标本的ET-1、MMP-2表达进行检测 ,分析ET-1、MMP-2的表达,同时28例声带息肉及19例喉部正常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ET-1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15%,分别高于对照组中的声带息肉的50.00%和正常粘膜组织中的42.11%(P<0.05);MMP-2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分别高于对照组中的声带息肉的46.43%和正常粘膜组织中的36.84%(P<0.05).喉癌的ET-1、MMP-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T-1、MMP-2的高表达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可以作为判断喉癌生长的有效指标;在肿瘤侵袭生长过程中,ET-1、MMP-2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喉癌和10例声带息肉标本的MMP-1和MMP-2表达,结合喉癌患者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ep-2细胞株和裸鼠移植瘤中的MMP-1和MMP-2表达.结果 喉癌组织中MMP-1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23/30)和80.0%(24/30),均明显高于声带息肉组,两者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喉癌中T3~4分期组MMP-1、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1~2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的MMP-1和MMP-2阳性表达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MMP-1和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4,P<0.01 ).性别、年龄等对MMP-1和MMP-2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Hep-2细胞涂片中MMP-1和MMP-2阳性细胞数均大于75%.裸鼠移植瘤切片见癌巢高表达MMP-1和MMP-2.结论 MMP-1、MMP-2在喉癌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程度与喉癌的局部侵袭和淋巴转移具有密切关系,因此MMP-1和MMP-2的检测可以成为临床判断喉癌的恶性程度、侵袭能力及淋巴结转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 2、9(MMP- 2、9)及影响二者作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在声带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  (1 )应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 Grocott- zones PISM复合法基底膜染色观察声带息肉基底膜的改变 ,并与声带小结及正常声带标本作比较。(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MMP- 2 /MMP- 9、TGF- β1在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正常声带粘膜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 结果  (1 )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 Grocott- zones PISM复合法基底膜染色检查 ,与正常声带相比 ,声带息肉粘膜上皮下基底膜正常或变薄 ,但血管内皮下基底膜比正常声带血管内皮下基底膜薄、稀疏 (P<0 .0 5 ) ,且粘膜固有层 (L P)间质水肿 ,变性 ,血管扩张 ,血栓形成等。与正常声带、声带息肉相比 ,声带小结粘膜上皮下基底膜增厚 (P <0 .0 5 )且不规则 ,但血管内皮下基底膜正常 ,粘膜固有层结构不改变或改变较轻。(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MMP- 2、MMP- 9、TGF- β1 在声带息肉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声带小结 (P <0 .0 1 )及正常声带粘膜 (P<0 .0 5 ) ,MMP- 2、MMP- 9、TGF-β1 在声带小结表达的阳性率比正常声带粘膜的表达的阳性率低 ,但 P>0 .0 5。声带息肉组织中 MMP- 2、MMP- 9与 TGF-β1 阳性表达之间存在正  相似文献   

4.
彭春丽  黄玮  万保罗  马嵩 《河南医学研究》2012,21(4):403-405,408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et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42例喉癌组织,25例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声带息肉)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met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声带息肉(P<0.05)。c-met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c-met在喉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提示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声带息肉的发病机理,了解MMP-2在声带息肉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声带息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经病理诊断确诊,且排除其他声带病变的声带息肉患者标本35例为实验组.取正常声带组织标本18例为对照组.所有标本经HE染色后,进行Max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PBS(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并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在正常声带中,MMP-2的表达较弱,而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较强.声带息肉组MMP-2阳性单位均值[(30.57±7.18)高于正常声带组(16.14±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声带息肉的病理生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了组织结构的重塑.选择性抑制MMP-2可望成为声带息肉病人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早期喉癌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及P 16、P 53、nm 23基因表达、端粒酶启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杂交及TRAP法分别检测了62例早期喉癌手术标本、14例癌前病变标本及12例正常声带粘膜/声带息肉标本的P 53、P 16、nm 23-H 1蛋白的表达,HPV 16/18 DNA、端粒酶活性的检出率,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1)早期喉癌中P 16表达检出率低于正常声带粘膜/声带息肉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P<0.01); 早期喉癌中P 53表达检出率高于正常声带粘膜/声带息肉(小结)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P<0.05), 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正常声带粘膜/声带息肉(小结)检出率(P<0.05).nm 23H 1表达在上述不同标本中无显著性差异.癌前病变及癌组织标本中有70%有端粒酶激活,对照组为0%.(2)癌前病变及癌组织63%(48/76)有HPV16/18感染,对照组为0%.(3)与HPV阴性标本比较,HPV阳性标本中P 16表达检出率减少,P 53表达检出率及端粒酶启动增多.结论:喉癌的发生与喉粘膜P 16表达下调、P 53表达上调及端粒酶启动相关;P 53表达上调可能是癌变的早期事件;HPV感染可能介导并促进P 16、P 53的表达失调及端粒酶启动,在喉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取石蜡包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33例,声带息肉21例,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urvivin在喉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6%,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8.6%,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urvivin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年龄、性别等无关。结论: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在声带息肉中低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喉癌中VEGF-C表达、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DF-1、CXCR4和VEGF-C在45例喉癌和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应用5’-核苷酸酶染色法(5’-Nase)计数淋巴管密度,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评估SDF-1和CXCR4表达对喉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喉癌组织中SDF-1、CXCR4和VEGF-C表达较声带息肉组显著增加(P<0.05),SDF-1、CXCR4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相关(P<0.05),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相关(P<0.05)。SDF-1、CXCR4和VEGF-C表达呈正相关(P<0.05),三者均与瘤内和瘤周淋巴管密度相关(P<0.05)。SDF-1阳性表达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 SDF-1/CXCR4生物轴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SDF-1高表达是喉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章永  戈伟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8):105-108,124
目的 研究MUC1黏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评分、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喉癌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MUC1的表达差异,分析MUC1表达水平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51例喉癌组织中MUC1阳性率66.7%(34/51),其中包含“-”17例,“+”9例,“++”11例,“+++”14例;在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MU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5.0%(7/20),其中包含“-”13例,“+”4例,“++”2例,“+++”1例,喉癌组织的MUC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声带息肉组织(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喉癌组织中MUC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声带息肉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1的表达与喉癌患者的T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MUC1在喉癌中可能起到促进癌症进展的作用,患者的MUC1表达水平可能与其预后有关,具体机制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喉癌组织中TSLC1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及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SLC1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RT-PCR法分析喉部正常粘膜、声带息肉、喉癌细胞Hep-2和喉癌组织中TSLC1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及其mRNA表达状况.结果:40例喉癌组织中,有21(52.5%)例TSLC1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其在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分级(N0和N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细胞Hep-2也显示TSLC1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RT-PCR结果显示,TSLC1 mRNA在所有甲基化的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Hep-2中均无表达,而喉部正常组织,声带息肉组织和非甲基化的喉癌组织中均有表达.结论:喉癌组织中TSLC1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与其mRNA失表达有关,可能是喉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可作为喉癌诊断和预后分析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MDM2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探讨 MDM2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 .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1 2例声带息肉 ,1 5例喉癌旁组织 ,1 1例喉不典型性增生及 41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MDM2蛋白的表达 ,并研究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临床分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MDM2蛋白阳性表达为核着色 .结果  MDM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各个组分别为声带息肉 0 .0 % ,喉癌旁组织40 .0 % ,喉不典型性增生 72 .7%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 39.0 % .MDM2蛋白表达在声带息肉组与癌旁组织组、声带息肉组与喉不典型性增生组、声带息肉组与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组、喉不典型性增生组与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组 (P<0 .0 5)均有显著性差异 .喉鳞状细胞癌组 MDM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 ,与病理分级、临床分型、淋巴结转移无关 .结论  MDM2基因在喉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其异常表达是喉癌发生中早期分子事件 ,检测 MDM2蛋白有助于喉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二种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原发喉癌患者新鲜手术切除癌组织及50例相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0.5cm)与16例非喉部疾病患者的正常喉粘膜组织中MMP-7、MMP-9及TIMP-1的表达.结果 MMP-9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量(FI=1.24±0.15)及阳性表达率(1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FI=1.05±0.12)(72%)和正常粘膜组织(FI=1.0±0.0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量(FI=0.85±0.16)及阳性表达率(5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FI=0.97±0.18,(84%)]和正常喉粘膜组织[FI=1.0±0.13,(8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及TIMP-1在癌旁组织和正常喉粘膜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喉癌组织中,MMP-9的高表达和TIMP1低表达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对喉癌的预后评估可能更有价值,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转录调节因子-1(Ets-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34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卢带息肉中Ets-1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Ets-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息肉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息肉组织间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型Ets-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ts-1在喉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对喉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莹  李文媛  杨春壮  冯克俭 《医学综述》2011,17(15):2363-2365,236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素1(ET-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淋巴管密度(LVD)、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在喉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试验组,1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T-1蛋白的表达,应用5'-核苷酸酶染色法(5'-Nase)计数LVD,免疫组化法CD34染色计数M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组织中ET-1蛋白表达较良性病变组织显著增加(P<0.05)。ET-1蛋白表达与LVD、MVD、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ET-1阳性表达与生存率不相关(P>0.05)。结论 ET-1促进喉癌组织淋巴管和血管生成,但与喉癌预后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和PD配体1(PD-L1)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1和PD-L1在45份喉癌组织(喉癌组)及37份声带息肉组织(息肉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D-1和PD-L1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喉癌组中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8%、66.67%,PD-1、PD-L1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或肿瘤间质淋巴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质;息肉组中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1%、13.51%.喉癌组PD-1、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息肉组(P<0.01).PD-1与PD-L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D-1、PD-L1在Ⅲ、Ⅳ期喉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PD-1、PD-L1在高分化喉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的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 PD-1与PD-L1在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两种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淋巴管生成、血管生成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NOS在45例喉癌和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5’-核苷酸酶染色法计数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VD),CD34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较声带息肉组显著增加(P<0.05),iNOS表达与瘤内和瘤周LVD、MVD、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淋巴管侵润有关(P<0.05)。iNOS阳性表达与生存率负相关(P<0.05)。结论:喉癌组织中iNOS过表达能够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检测iNOS表达可成为判断喉癌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经病理证实的41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样息肉、1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Claudin-4和MMP-2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样息肉中Claudin-4、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Claudin-4、MMP-2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Claudin-4、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Claudin-4和MMP-2的高表达可能促进大肠癌的发生,癌组织中Claudin-4的表达缺失和MMP-2过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两者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喉癌及喉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探讨TTF-1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nV ison方法检测喉癌及其癌旁组织各39例、声带小结13例及声带息肉17例中TTF-1的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TTF-1表达强阳性率(48.7%)与喉癌癌旁组织组(12.8%)和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癌T1N0M0-T1N1M0组TTF-1强阳性率(32.9%)与T2N1M0、T3N2M0组(55.6%、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N1M0组TTF-1强阳性率(55.6%)与T3N2M0组(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F-1在喉癌中有表达,提示TTF-1可能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胶原和钙结合EGF域1(collagen and calcium binding EGF domains 1,Ccbe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上述组织中Ccbe1蛋白表达进行分析,同时采用5′-核苷酸酶染色法(5′-Nase)计数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喉癌组织中Ccbe1的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声带息肉组织(P<0.05),在喉癌组织中Ccbe1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LVD不相关(P>0.05).Ccbe1阳性表达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 Ccbe1是喉癌组织中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Ccbe1的检测将有望成为判断喉癌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30例大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之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应用Western blot分析的方法检测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探讨这些因子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TIMP-1的表达量则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随着肿瘤Dukes分期的进展,MMP-9和TIMP-1的表达量均逐渐升高.结论 大肠癌中MMP-9、TIMP-1的表达,可能是癌肿发生、生长和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慢性咳嗽63例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06年7月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63例慢性咳嗽患者纤支镜所见,镜下活检,刷检和肺泡灌洗术的病理及细菌学检查结果.结果 63例患者中,镜下观察到鼻息肉2例(3.2%),鼻甲肥厚2例(3.2%),鼻腔粘膜暗红、增厚3例(4.8%),咽隐窝和咽后壁较多粘液附着3例(4.8%),咽后壁滤泡增生呈鹅卵样观4例(6.3%),鼻窦口见脓液、充血肿胀2例(3.2%),声带结节1例(1.6%),支气管粘膜轻度充血8例(12.7%),局部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4例(6.3%),局部管腔狭窄4例(6.3%),新生物3例(4.8%),小结节2例(3.2%),局部见白色附着物1例(1.6%),未见异常24例(38.1%).找到抗酸杆菌4例(6.3%),找到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细菌6例(9.5%),其中细菌培养出菌株5株,找到真菌2例(3.2%),找到癌细胞4例(6.3%).结论 纤支镜对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纤维支气管镜;慢性咳嗽;病因;诊断 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二种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原发喉癌患者新鲜手术切除癌组织及50例相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0.5cm)与16例非喉部疾病患者的正常喉粘膜组织中MMP-7、MMP-9及TIMP-1的表达.结果 MMP-9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量(FI=1.24±0.15)及阳性表达率(1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FI=1.05±0.12)(72%)和正常粘膜组织(FI=1.0±0.0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量(FI=0.85±0.16)及阳性表达率(5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FI=0.97±0.18,(84%)]和正常喉粘膜组织[FI=1.0±0.13,(8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及TIMP-1在癌旁组织和正常喉粘膜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喉癌组织中,MMP-9的高表达和TIMP1低表达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对喉癌的预后评估可能更有价值,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喉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流式细胞术;细胞外基质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辅助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 探讨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经肝切除并配合术中及术后胆道镜处理的10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结果 105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叶(段)切除和术中胆道镜取石,31例(29.5%)术后有残余结石,术后胆道镜残余结石总取净率为80.6%,105例患者总治愈率为94.3%(99/105),总残石率为5.7%(6/105).结论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纤维胆道镜在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肝切除;纤维胆道镜;胆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