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了解全科医师骨干对安乐死的认知、态度及意向情况。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东省全科医师骨干培韧1班的164名学员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96.9%的被调查者对安乐死有一定了解;51.8%的被调查者赞成安乐死,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对安乐死的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0%的被调查者赞成安乐死合法化,相对于西医专业,中医专业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赞成安乐死合法化,学历越高者越倾向于赞成安乐死合法化(P〈0.05);有28.7%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为病人实施安乐死。结论:被调查的全科医师骨干安乐死总体知晓率较高,但多数人对实施安乐死和安乐死合法化持谨慎态度。全科医生应在现代医学伦理观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临终关怀照顾,为我国安乐死的立法和长远发展积累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护理大专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及意向情况,为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长沙市某职业学院的护理大专三年级全体学生共350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50名护理大专生中,64.9%的学生赞同安乐死,70%的护生表示如果自己患不治之症愿意选择安乐死,如果亲人要求安乐死,45.1%的护生会同意,绝大部分护生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而对于对濒临死亡患者实施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的回答,持反对态度者(44.3%和64.8%)均多于持赞同态度者(31.1%和13.7%).男女生在是否同意亲人安乐死方面存在差异(P〈0.05),不同家庭住址的学生在是否支持亲人安乐死、是否赞同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方面存在差异(均P〈0.05),而是否学习过〈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学生除了在是否支持亲人安乐死方面无差异外,其他方面均有差异(均P〈0.05).结论 绝大多数护理大专生支持安乐死,且对安乐死意向较明确.应加强对其护理伦理学的教学,积极正确引导护生,使护生对安乐死有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中小城市不同人群对安乐死及其现状的态度,了解公众对安乐死的认同度以及安乐死在我国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发现我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在当地社区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发放问卷21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02份,回收率为96.2%。结果:市民对于安乐死问题了解不足,仅有36%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安乐死问题有了解,有75%的人赞同在我国实施安乐死,被调查的11名医生全部赞成在我国实施安乐死;有宗教信仰的人对安乐死的认同度较低;文化程度越高,越能意识到解决安乐死问题立法是关键。结论:中小城市市民对于安乐死问题了解偏少,不同人群对其在我国实施的合理性及主要困难认识存在差异,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阻滞了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进程。为推动安乐死在我国实施,有必要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改革我国教育体制,推动安乐死立法工作进行,为我国的安乐死合法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医学留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情况。方法:本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来华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对安乐死的知晓、态度及认知等现状。结果:98.3%的医学留学生表示知道或听说过安乐死,但只有41.2%的医学留学生表示赞成安乐死,且欧美医学留学生(占62.0%)对安乐死的赞成比例显著高于亚洲(占39.8%)和非洲(占31.5%)的医学留学生(P<0.05)。信仰伊斯兰教留学生(占26.2%)对安乐死的赞成比例显著低于信仰佛教(占64.0%)和无宗教信仰(占57.7%)的医学留学生(P<0.05)。结论:留学生对安乐死总体知晓率较高,但安乐死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不同生源地和宗教信仰的留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医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医学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医学院校526名本科生进行关于安乐死认知和态度方面的调查.结果:526名被调查者中,安乐死知晓率为63.9%,被调查者表示对安乐死有所了解,但了解的内容和范围有限,94.3%的被调查者认为生命权属于个人,但对于个人是否有权利决定自己生死则表现得较为矛盾.被调查者均承认安乐死属于跨学科、跨领域的争议性问题,63.9%赞成安乐死,63.5%表示安乐死在我国立法是非常必要的.58.7%表示在本人面临是否选择安乐死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64.6%的被调查者在面对亲人选择安乐死时表示不会主动建议,但会支持其决定.结论:多数调查者对安乐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医学生对于死亡和安乐死的认识有限,被调查者对实施安乐死态度较为严谨,应加强医学生伦理教育和死亡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认识死亡,正确看待安乐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住院肿瘤病人直系亲属陪护者对安乐死态度及意向的调查,发现:陪护亲属赞成对患病亲人实施安乐者占17.9%,低年龄、男性、非农民职业、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及认为病人病情较重者赞成安乐死的比例较高.SCL—90评定结果.赞成安乐死组各因子分均高于不赞成组.结果表明:在我国实施安乐死及有关安乐死立法问题条件尚不成热.  相似文献   

7.
岳剑宁  徐铭军  张宁 《北京医学》2009,31(8):478-480
目的调查不同医务人员群体对分娩镇痛的认知程度,探讨其对椎管内分娩镇痛开展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产房、产科及其他科室医务人员群体进行分娩镇痛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530份,收回有效答卷504份(95.1%)。在全体医务人员中,听说过椎管内分娩镇痛者占93.3%,其中清楚了解者占14.4%,48.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他镇痛措施无效的产妇才适合椎管内镇痛,32.2%的医务人员认为非药物性方法是目前最好的分娩镇痛方法,42.4%的医务人员赞成椎管内分娩镇痛,57.4%的医务人员持不赞成也不反对态度。对于分娩镇痛知识,麻醉科医务人员84%为清楚了解,明显高于产房的18%、产科的8%和其他科室的10%(P〈0.05);听说过、不了解的医务人员在产科占34%、其他科占39%,高于麻醉科的0%和产房的8%(P〈0.05);对椎管内分娩镇痛持赞成态度者麻醉科为92%,高于产房的33%、产科的42%及其他科的40%(P〈0.05);持不赞成也不反对态度者麻醉科为8%,低于产房的62%、产科的57%及其他科的59%(P〈0.05)。结论不同部门医务人员对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认知程度差别明显,提高医务人员对其利弊的正确了解,对于开展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护生对安乐死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四年制护理本科二、三及四年级学生就其对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进行典型案例测试.结果 717名本科护生,绝大多数护生对安乐死持积极态度,有正确的认识,赞成安乐死的648人,占90.4%,持中立观点的15人,占2.1%.但不同年级的护生对安乐死的认知程度有所不同.二年级护生中赞成安乐死的占93.2%;三年级护生中赞成安乐死的占77.1%;四年级护生中赞成安乐的占82.7%.结论 护生随着受教育的程度及走向临床,对安乐死的态度发生着改变,存在着差异.护理伦理教学中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使护士对安乐死有科学的认识.妥善面对和解决伦理问题,提升对患者的护理品质.  相似文献   

9.
聆听关于安乐死立法的网上声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寻求安乐死理论与中国国情的结合点方法:以安乐死为关键字对1987-1999年国内有关安乐死文献进行检索、总结、分析,通过网络与被调查者辨论找出、分析被调查者的观点结果:多数文献赞成或支持施行安全死;众多的被调查者在理解安乐死找出、分析被调查者的观点结果:多数文献赞成或支持施行安乐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现状调查分析,为性教育模式和内容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编《大学生性行为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院学生37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医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男生接受率为71.9%,高于女生的52.6%(P〈0.001);对爱情与性行为关系的态度,64.1%的学生认同"先有爱后有性",性别间有差异(P〈0.001);对同居的态度,女生不赞成的构成比为88.6%,高于男生的43.4%(P〈0.001);12.1%的学生有过性经历,第1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平均为(19.7±2.5)岁。结论: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已存在严重的自由思想和行为倾向,性别间差异较大,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性行为的教育及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高职院校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关描述性研究。随机整群抽取陕西省四所高职院校学生800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艾滋病知识问卷总分为68.06±7.04(8~84分);②艾滋病态度问卷总分为25.71±3.46(4~30分);(萤38.6%的高职学生曾与异性有过拥抱、接吻等行为;11.9%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初次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的学生占77.9%;④高职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为电彬电影(41.8%)、报纸/杂志(37.7%);学生最愿意接受的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依次为电彬电影(44.6%)、朋友/同学(41.7%),高职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受同伴的影响很大;⑤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艾滋病相关态度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1);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边缘性行为、性行为及初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职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不高,对艾滋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在高职学生中应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并适当采取艾滋病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新思路和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分别调查了四所河南省本科及大专院校200名已工作的毕业生及其所在医院的护士长.结果 对护士长的调查结果显示,24个指标中被评价为“好”的比例在50%以上的指标有15个,其中基础理论(92.8%)、执行能力(93.8%)、实践能力(92.2%)、专科技能(88.6%)被评价为“好”的比例较高.24个指标中评价为“一般和不好”的比例在50%以上的指标主要有:职业规划(50.8%)、语言能力(48.7%)、沟通方法(48.2%)、团队协作能力(49.2%)、适应能力(45.1%)、发现问题的能力(35.8%)、创新意识(35.8%),科研能力(27.5%).结论 河南省毕业生通用职业能力中,学习发展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评价较好,但科研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金艳  郑则广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35-13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房设立“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患者按整群分为优质服务组(53例)和基本护理服务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呼吸疾病问卷三方面的区别以及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出院时优质护理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2%,基本护理组为84.2%,两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优质护理组在入院接待护士服务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宣教满意度、护理技术和服务满意度、护士巡房次数满意度、工作态度满意度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呼唤回应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疾病问卷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优质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在症状、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影响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优质护理组与基础护理组在症状、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影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为99%.基础护理组合格率为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但它对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入境人员的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情况和满意度,为进一步善深圳市入境口岸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法采取系统随机抽样,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和SAS8.1进行χ2检验。结果本次调查共拨打489个电话号码,有效号105个,无效号384个,应答率为86.7%(91/105)。深圳市入境人员的甲型H1N1流感疾病知晓率为97.8%,其症状、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知晓率分别为91.2%、79.1%和79.1%;33.7%的入境人员表示担心感染甲型H1N1流感,且外籍人员较中国公民更为担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0,P〈0.01);61.5%表示因甲型H1N1流感减少外出,28.6%表示自服药物预防,91.2%表示若出现流感症状,首选医院就诊;93.4%的入境人员满意深圳市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结论深圳市入境人员的甲型H1N1流感疾病知晓率高,但对其相关的呼吸道症状、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则相对较低,仍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恐慌行为,入境人员较为满意深圳市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上海市徐汇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知信行模式,分析其与降压达标的关系。方法2011年5月至7月,以上海市徐汇区5个社区中纳入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47572例高血压患者为El标人群,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知信行模式进行调查。计算样本量后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380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8份(应答率87.6%),其中老年人共计3036例。结果30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6±7)岁,男性43.3%(1315例)。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88.5%-97.8%。社区全科医师门诊是其知识的主要来源(73.4%,2168/2954)。81.9%(2378/2905)的患者曾接受过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81.8%(2333/2853)希望定期接受相关健康教育。67.2%者每周自测血压;89.6%者控制食盐摄人;66.8%者每周参加户外活动,且每周平均运动(5.6±2.1)次,每次平均(45±28)min。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率高于伴其他慢性病(糖尿病、冠心病或脑卒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2.3%比17.0%,χ2=616.509,P〈0.01)。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知晓“血压升高与盐摄人量有关”(OR=3.364,P〈0.01)、“希望定期接受高血压健康教育”(OR=1.718,P〈0.01)者,伴其他慢性病(糖尿病、冠心病或脑卒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每月自测1~2次血压”(OR=2.572,P〈0.01)者,降压更易达标。结论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态度积极,但相关健康行为改变滞后。现行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改变老年高血压患者知信行模式,以促进降压达标的作用微弱。全科医生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注重最终的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益气血中药治疗大鼠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建立难愈性创面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健脾、补益气血中药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对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的影响:并设模型对照组与一般创面对照组。结果:模型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一般创面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延长(P〈0.01):各中药治疗组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或P〈0.01)。益气健脾的代表方四君子汤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四物汤与八珍汤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而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健脾、补益气血中药可以促进大鼠难愈性创面的愈合,且以益气健脾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张梦东 《海南医学》2014,(17):2625-2627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探讨高血压三级预防,控制高血压“三率”的持续有效方案。方法将我院服务社区中24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访次数分为规范化管理组(观察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对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率、知识知晓率和规范化管理率进行比较。结果246例高血压患者中规范化管理患者201例,规范化管理率达81.7%;非规范化管理患者45例,非规范化管理率为18.3%;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91.54%,对照组控制率为13.33%,两组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5.02%,高于对照组的88.89%,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为93.03%,高于对照组的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护理专业3个年级701名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为(20.92±5.98)分;态度得分为(5.26±0.85)分;行为得分为(5.26±1.57)分。营养知识得分城市生源高于乡村生源(P<0.0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掌握不全面,但具有良好的态度;应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为其能有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