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鼓膜修补的方法很多,用三氯醋酸烧灼修补鼓膜穿孔是其中的一种,适用于门诊病人,自1977~1990年共收集100例(118耳)鼓膜穿孔进行治疗,收到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100例鼓膜穿孔进行了烧灼治疗。其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9例,外伤性穿孔11例。为了记载和了解愈合情况,将鼓膜穿孔分为三种情况:鼓膜大穿孔仅有鼓膜残边9耳,中等度穿孔直径在4~3mm73耳、小穿孔直径1~4mm18耳。穿孔均在紧张部。治疗结果:除4例失去联系,3例未治愈外。其余病例的穿孔全部愈合。其中1次烧灼穿孔愈合8例,10次烧灼穿孔愈合者60例,其余为10至20次才愈合。80%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提高。32%恢复了正常的听力,1例鼓膜穿孔愈合后遗有严重的耳呜。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2 0 0 2年 8月以来 ,根据西医“祛腐生肌 ,煨脓长肉”的理论基础 ,采用中药琪尔乐[1] 配合能量合剂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耳鼓膜穿孔 3 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治愈率达 98%以上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3 0例 (3 0耳 )中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2 0岁~ 5 0岁 ,平均年龄 3 6岁。其中 ,外伤性鼓膜穿孔1 3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 1 1例 ,急性中耳炎鼓腔穿孔 6例。均为鼓膜紧张部穿孔 ,中央性穿孔 2 4例 ,边缘性穿孔 6例。穿孔形状有梭形、肾形、圆形及不规则形 ,穿孔大小为直径 3mm~ 5mm ,均为湿性耳 ,外伤性者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棘油贴片法对鼓膜紧张部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沙棘油贴片法治疗鼓膜紧张部穿孔患者126例。结果34例38耳静止期中耳炎鼓膜紧张部穿孔的病人,30例33耳鼓膜愈合,外伤性鼓膜穿孔92例96耳中90例94耳中鼓膜愈合。结论沙棘油贴片法治疗鼓膜穿孔效果良好,疗程短,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4.
对于鼓膜穿孔又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我院采用刺激法修补穿孔鼓膜 30例 ,并将贝复剂应用于鼓膜修补术中 ,以观察其对穿孔鼓膜愈合的促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鼓膜穿孔患者 2 8人 ( 30耳 ) ,均为紧张部穿孔 ,治疗前为干耳。耳镜及乳突X线片排除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中耳炎 ,纯音测听显示传导性聋。将 30耳行鼓膜创面刮除后 ,随机分为贝复剂组和对照组各 1 5例。其中贝复剂组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1 4~ 67岁 ,平均 36岁 ,病史 1天~50年 ,7例为慢性单纯性中耳炎 ,8例为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 ,穿孔直径为 2…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鼓膜穿孔常行保守治疗,但据相关报道,穿孔面积小于鼓膜面积30%的小穿孔自然愈合率为66.6%,穿孔面积大于鼓膜面积50%的大穿孔,自然愈合率仅26.6%,且一般愈合需2—3个月。为促进鼓膜穿孔早日愈合,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其效果不一。我院自2003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贝复舒棉片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108例,疗效肯定,缩短了鼓膜穿孔愈合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闭旭 《华夏医学》2007,20(1):109-109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鼓膜修补术可行性。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全部以内植法在显微镜下完成35例大、中穿孔,其中外伤8例,慢性中耳炎27例。结果:咽鼓管功能良好,修补材料颞肌筋膜,术后34例穿孔全封闭,自觉听力提高34例,术后鼓膜闭合者34耳,占97.1%;大穿孔变小穿孔1例,占2.9%。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外伤性鼓膜穿孔≥1/2及慢性中耳炎紧张部中央性穿孔,术前干耳2个月以上,良好的咽鼓管功能,在基层有显微镜、耳科显微器下也可开展鼓室成形术,并可取得与国内同类手术相当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鼓膜成形术又称鼓膜修补术 ,始于 1878年 ,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其手术以往多在显微镜下操作。我院于 1998~2 0 0 1年 ,在鼻内窥镜下行鼓膜成形术 ,治疗中耳炎陈旧性鼓膜穿孔和外伤性鼓膜穿孔 2 4例 (2 5耳 )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2 5耳 )中男 11例 (11耳 ) ,女 13例 (14耳 ) ;年龄 14~ 5 2岁 ,平均 34岁 ;外伤性鼓膜穿孔 5例(5耳 ) ,穿孔时间 6个月~ 1年 ,中耳炎性鼓膜穿孔 19例 (2 0耳 ) ,干耳 1个月以上。所有穿孔均为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 ,鼓膜残边最窄处约 1mm ,中耳粘膜正常 ,无鳞…  相似文献   

8.
鼓膜穿孔愈合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膜穿孔临床分为外伤性鼓膜穿孔和炎性鼓膜穿孔。穿孔后常伴耳鸣及听觉损伤 ,临床多见。我科 1996— 2 0 0 1年收治鼓膜穿孔患者 32例 (32耳 ) ,随访 2~ 6个月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32例 ,年龄 13~ 4 5岁 ,女 17例 ,男15例。 2 4例为外伤性鼓膜穿孔 ,8例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愈 ,干耳 1个月后鼓膜穿孔。外伤性穿孔时间 3h~ 6d ,炎性穿孔时间 1~ 4个月。1.2 方法 记录鼓膜穿孔的时间、形态、部位、范围及听力损失程度等。听力测定采用美国EB - 390MB测听仪。鼓膜贴补治疗 :材料选用西安康华…  相似文献   

9.
鼓膜修补的目的是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的听力 ,防止反复流脓发作。我院 1986年 11月— 1999年 5月 ,采用家兔巩膜修补鼓膜穿孔 76例 89耳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76例中 ,男 46例 ,女 30例。年龄 12~ 45岁 ,平均 2 8岁。外伤性鼓膜穿孔 7例 (7耳 ) ;化脓性中耳炎穿孔 6 9例 (82耳 ) ,其中鼓膜后下仅留残边 3耳 ,鼓膜大穿孔45耳 (直径 5~ 7mm) ,中等穿孔 2 1耳 (直径 4~ 5mm) ,小穿孔 13耳 (直径 3~ 4mm)。穿孔时间 2个月~ 17年不等。1.2 材料来源和保存 将正常健康家兔处死后取出双眼…  相似文献   

10.
<正>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后遗鼓膜穿孔,以致听力减退。对鼓膜穿孔的修复有贴补法和手术修补法两类。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采用刺激法修复穿孔的鼓膜,收到满意效果。我院从1978年10月~1980年3月底采用此法治疗者共138例(154耳),现分析报告如下:一般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本组138例154耳中,男性91例,女性47例;单耳122例、双耳16例。年龄10~19岁41例,20~39岁84例,40岁以上13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60岁,以青少年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为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的听力和防止反复流脓发作,探讨用异种巩膜移植物修补鼓膜穿孔的可行性。研究背景目前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修补所用材料甚多,不是取材不易,就是重新给患者造成创伤。作者试图用免于巩膜修补鼓膜穿孔,并对它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目前国力外未见报道研究方法处死正常住康兔子,取双眼巩股处理后冷藏各用J以手术方式施内贴法,观察其存活情况反对听力的影响。结果对54例66耳的观察,结果显示,62耳穿孔愈合,听力提高到正常范囵者占93.9%,4耳无效。结论本研究表明,异种巩膜移植物修补控股穿孔易成活,具有提高听力的作用。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先锋必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6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先锋必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56例,并与同期以氨苄青霉素加氟哌酸治疗的32例作为对照。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分布上均无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100%,其中3天治愈率85.7%,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治愈率93.8%,其中3天治愈率46.9%。发生药疹3例。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在退热、止泻、大便成形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认为先锋必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尤其重症病例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002年-2011年住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特征的分析,了解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变化趋势,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ICD 10对10年17431例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15岁以下)的儿童的第一诊断进行疾病分类,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我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儿童病例呈缓慢增长的趋势,流行性感冒和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重。4月和7月是我院住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高峰,10年间其平均治愈率为89.23%(15553/17431),各年份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01.054,P=0.000);治愈率随年龄呈对数上升趋势(F=30.631,P=0.005;决定系数为:r2=0.909),死亡率以新生儿期儿童最高,随年龄增长依次减小。结论应继续加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特别是做好流感及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工作;加强卫生宣教、提高疫苗接种率等措施是降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CCS发生率为61.0%(122/200)。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81.4%(105/129),显著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23.9%(17/71)](P〈0.01),合并CCS的脑血管病病死率为38.5%,显著高于未合并CCS的脑血管病(9.8%)(P〈0.01)。结论CCS的发生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类型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和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加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监护,积极防治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10例小儿急性中毒进行总结,分析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小儿急性中毒的中毒年龄、原因、途径及毒物种类,治疗与转归。结果发病年龄在40 d~14岁之间,1~3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57.6%(121/210),其次4~7岁占24.3%(51/210)。主要中毒原因为误服,毒物以药物为主,占41.9%(88/210),其次是农药38.1%(80/210),仅次于药物。农村发病率为94.3%(198/210)远高于城市,男孩占69.0%(145/210),明显多于女孩。结论210例小儿急性中毒以幼儿、学龄前儿童为主,误服是中毒的主要原因。农村是预防的重点,加强小儿和农药的管理对预防小儿急性中毒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代将  王雷  付晶  荆晓明  王晓梅  施阳 《西部医学》2010,22(3):447-448,451
目的通过对自杀患者急性中毒资料进行分析,为今后自杀患者发生急性中毒提供防治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932例自杀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情况、月份分布、患者性别与年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自杀性急性中毒病例中,女性551例,男性381例。自杀性中毒年龄发生在19-38岁者占60.08%。自杀性急性中毒的人数与国民经济发展呈负相关(r=-0.985,P〈0.05)。自杀急性中毒时间以每年1,2,5,6月多见。结论自杀性急性中毒患者以中青年为主,且女性多见;冬季和夏季自杀性急性中毒病例居多;经济发展速度快,则自杀性中毒人数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阐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HSP的关联性。方法:选择相同年龄段同期住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HSP患儿323例、近期无感染病史的心律失常患儿5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247例及支气管肺炎患儿122例,分别为HSP组、心律失常组、急性支气管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根据入组标准将HSP组患儿分为难治HSP组和一般HSP组。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SP组有281例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53例(54.4%);心律失常组52例患儿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7例(32.7%);急性支气管炎组247例患儿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46例(59.1%);支气管肺炎组122例患儿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46例(37.7%)。与心律失常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比较,HSP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与急性支气管炎组比较,HSP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HSP组患儿较一般HSP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HSP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且肺炎支原体可能使HSP患儿病情复杂。  相似文献   

18.
对4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和28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进行了2546次血液透析治疗。结果表明:急性肾功能衰竭血透组共血透161次,治愈率(100%)远较同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对照组(36.42%)高(p<0.01)。血透最常见包性并发症为发热(6.32%);慢性肾衰血透组共血透2385次,最常见急性并发症为低血压(4.33%),其1、2、3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40.37%、18.52%、4.81%和1.48%,较同期慢性肾衰对照组之生存率明显高(p均<0.01)。提示急性肾衰患者早期血透愈后较佳,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可提高生存率。并对血透并发症之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急性中毒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急性中毒患儿的预防和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笔者医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118例0~14岁因急性中毒收住ICU患儿的病案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18例急性中毒患儿占同期该科室住院病例2.56%,占意外伤害9.2%,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性别比为1.74:1,以幼儿期(32.2%)和学龄期(39.8%)为主。误服为首要的中毒原因,95.8%的患儿为经口摄入有毒物质,主要为药物中毒,不同种类有毒物质中毒其转归不同,药物中毒治愈率较高。治愈52例(44.0%),好转56例(47.5%),放弃治疗10例(8.5%)。结论 急性中毒对儿童生命具有极大的威胁,预防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朱赟  王亚亭 《安徽医学》2012,33(8):996-99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哮喘急性发作儿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19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5岁前和5岁后2个年龄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2组比较,5岁组患儿具有血小板计数高、住院时间长、合并肺炎及支原体感染率高,过去1年喘息发作的次数多,哮喘及时诊断和治疗率低的特点(P0.05)。结论5岁组患儿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表现较重,更易并发肺炎和支原体感染,哮喘及时诊断率较低,治疗依从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